发表时间:2019-12-23T14:50:14.207Z 来源:《健康世期界》2019年17期 作者: 吴修峰
[导读] 腹腔镜手术的实施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性,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推广。
山东省新泰市中医医院 山东新泰 271219
摘要:目的:讨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慢性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80例慢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与研究组(腹腔镜手术)各40例。评判标准:各项手术治疗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治疗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的实施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性,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慢性粘连性肠梗阻;可行性
粘连性肠梗阻是指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机体发生腹腔粘连现象的一种病症,患有该病症后,将导致患者的肠内容无法顺利通过,进而在临床上表现出恶心呕吐、腹痛、排便异常等不良症状。当前,临床上通常会建议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以往临床上所实施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虽然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粘连症状,但是其创伤性较大,腹腔镜手术的实施可以更为清晰的对患者的腹腔情况进行观察,使之准确的判断其粘连位置及程度,尽量降低手术创性,且该手术还具有手术切口小以及安全性高等优势[1],基于此,本文对对慢性粘连性肠梗阻病症治疗期间实施腹腔手术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6月。
观察对象为:本院收治80例慢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将其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此次研究已征得所有患者同意,入选对象中已排除严重性器质性病变患者;腹部手术治疗既往史超过2次以上的患者;合并腹胀并出现腹腔内感染患者;广泛性粘连患者;恶性肿瘤致梗阻患者。
患者基本资料: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0:10;平均年龄为(55.8±10.6)岁;平均发病至手术时间(43.6±8.9)h。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32:8;平均年龄为(55.7±10.9)岁;平均发病至手术时间(43.7±5.2)h。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肠粘连松懈术:对患者行全身麻醉,指导其采取仰卧式姿势,将气腹针刺入到患者的脐周,为其建立CO2气腹,将气腹压力保持在12-14mmHg之间,置入腹腔镜后对患者的腹腔内粘连情况进行观察,确定粘连部位,并在腹腔镜的协助下作操作孔与辅助操作孔,控制好每个操作孔之间的距离,避免器械之间相互干扰,影响手术顺利实施。若患者属于单一束带粘连造成肠管梗阻现象时,可使用超声刀或电凝钩对束带进行切断的方式来缓解其梗阻现象;若患者的肠管与腹壁切口粘连成角时,可使用无损伤钳子对其肠管进行牵拉,使之让肠管与腹壁之间形成有一定的间隙,而后使用超声刀或电凝钩对粘连现象进行分离;若患者的肠管与肠管之间出现粘连现象时,可使用超声刀对该粘连现象进行分离。分离粘连现象时,若患者产生肠管浆肌层以及肠壁损伤现象时,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若发现患者腹腔镜手术下操作困难以及肠管局部血运能力较低时,可再行小切口辅助手术顺利完成,必要时可决定对患者行开腹手术。术后再次对患者的腹腔情况进行观察以确保手术效果,止血后冲洗腹腔,并在患者手术粘连处涂抹有透明质酸钠,同时在肠管上重新覆盖大网膜,留置引流管,缝合手术切口,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麻醉与体位指导与研究组一致,于其正中切口直达腹腔,观察腹腔内肠管状况,查看粘连情况,明确梗阻位置,分离肠粘连、肠切除操作及术后处理操作与研究组一致。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各手术治疗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P值用SPSS22.0软件计算,计数及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及计算方式为:前者用%表示,用x2计算;后者用(x±s)表示,用t计算,统计学差异评判标准为:P<0.05。 2.结果
2.1各手术治疗与恢复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及术后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各手术治疗与恢复指标比较(x±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现阶段,临床上治疗慢性肠梗阻病症的主要治疗方式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其中前者主要以降低患者肠腔及肠道压力为主,包括有给予患者胃肠减压、促进胃肠蠕动力治疗等,此种治疗方式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易造成其病情的反复发作,而后者手术治疗方式则可有效弥补保守治疗中的缺陷,有效消除患者梗阻症状,彻底清除其病根,但是此种治疗方式将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性。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相比,腹腔镜手术的实施将在一个相对封闭及更为清晰的环境下完成各项手术操作,使之有效减小对肠管造成的不良刺激,降低手术创伤性以及患者的术后应激反应,同时,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的实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再粘连机率,原因在于:该手术下可通过在与炎症部位距离较远的位置展开手术操作,将尽量减小对患者肠管肌浆膜所造成的损伤,由于该手术创伤性较小,将利于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有效促进其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其粘连复发[2]。
总结:腹腔镜手术的实施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性,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建曙.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老年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与安全性评估[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3):112-113. [2]李忠.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9):57-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