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运行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林江 教授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主任
大家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0年12月10-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对“十一五”的工作情况,特别是对2009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十二五”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尤其对“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的工作进行了重点安排。本次讲座分为三讲,旨在解读中央经济会议的工作精神。
下面,我向各位同志解读第一讲:中国经济运行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我的讲授提纲包括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就是对中国这些年经济运行的历史进行简短地回顾。第二方面内容介绍中国经济运行的现状分析。
一、中国经济运行的历史回顾
(一)经济快速增长
首先我介绍第一部分内容,中国经济运行的历史回顾,主要谈这些年我国经济的巨大变化。谈到中国经济的成就,人们不仅会想到,首先能想到的是经济快速增长这个方面。图一例示的是六五至十五我国五年计划期间平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我们清晰地看到六五期间我们平均增速是10.78%,“七五”是7.92%,“八五”是12%,“九五”是8.26%,“十五”是8.72%,这个平均速度,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全世界我们是最高的速度。
图二列示的是,1981-2009年我国GDP增长速度。我们看这条曲线,总体上看应该是处于高位,只有1989到1990年因为特殊的原因,经济的速度分别为4.1%和3.8%,其他的年份相对都比较高。我们平均总增速应该在9%以上。
图三列示出1993年至2010年9月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情况。由于我们经济巨大的发展速度,那么中国累计了巨额的外汇储备。截止到2010年的9月份,我们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26483亿美元,我们回想一下,1993年的时候我们的外汇储备刚刚200多亿。所以这个增长速度是非常快,同时大家也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巨额外汇储备有哪些弊端,我们首先能够想到的是外汇储备这么巨大,因为美元贬值,美国不断推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外汇储备肯定要存在一些贬值、缩水、蒸发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维护一个比较合理,适度的外汇储备是我们今后要考虑的问题。
中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速达到9%以上,我们经济增长的源泉在哪呢?应该说我们经济增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长源泉主要是三大方面,第一方面是资本积累;第二方面是劳动力投入的增长;第三方面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是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拉动的作用。
我们现在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我们主要是依靠投资、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消费对经济拉动效应不足。因此,党中央在党的十七大当中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就意味着今后我们经济拉动的马车要重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也就是说我们目前广泛追求地启动内需,扩大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这样一个理念。
(二)产业结构升级
经济近些年取得成就的第二方面,也就是说我们的产业结构得到了明显的升级。在产业经济学当中,有一个定律叫佩蒂-克拉克定律,这个定律大体上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提升,那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应该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小。
现在我们的产业结构什么样呢?我们拿两年三次产业之间的比重进行一下比较。2000年的时候,我们的三次产业比重分别是15.9:50.9:33.2;2009年的时候我们的三次产业比重分别是10.6:46.8:42.6。也就是说,2000-2009年我们的第一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也有所下,第三产业的比重得到明显地提升。这应该体现出我们的产值得到优化,但是我们仍然是第二产业的比重是最大的,如果我们考虑就业人数占产业比重,那么我们第一产业的比重实际最大,因为中国有全世界最多的农民也就是说我们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这个路还很漫长,这个任务还很繁重。
(三)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消费结构升级
第三方面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居民生活得到明显地改善,消费结构得到明显地升级。中国有一句口头禅,尤其过去经常说:“你吃饭了吗?”这句话言外之意就是我们的温饱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过去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吃饭问题、穿衣问题,在居民消费当中,现在居民对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以及服务消费的比重有所下降。对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和居住的消费比重有所上升。这应该体现出我们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是现在也存在如下的问题:比如说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或者说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在经济学中就是基尼系数有些偏大,如果基尼系数有些偏大,收入分配出现明显地贫富差距悬殊的问题也会影响到社会公平和社会的和谐。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四)投资率维持相对较高水平
第四方面就是我们的投资率多年以来一直维持相对比较高的水平。毋庸置疑,投资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投资率一直维持在35%左右,相对较高的投资率加速了资本积累,支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五)对外贸易
第五个方面的成就是对外贸易,同志们可以看,图四列示的是1981-2008年中国进出口、出口、进口的情况。1981年,我们的进口、出口的综合也就是几百亿,但到08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2万多亿了,增长速度非常快。从这张图当中可以看出什么呢?我们发现一个特点,就是2001年之后,中国的进出口、出口以及进口三大指标出现了明显的拐点。
那么这个拐点恰恰发生在2001年之后,我们回想一下,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功加入WTO。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迅猛发展,因此从我国外贸飞速发展的现实看,中国加入WTO显然是利大于弊的。
中国在2009年超越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德国失去了自2003年以来一直保持出口冠军这个位置。
我们思考下面的问题,就是我国外贸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们的现状是什么样的?我们存在哪些问题,实质是什么样的?
现状应该说中国已经是第一贸易大国,但是显然我们不是第一贸易强国。也就是说,贸易是大国,并不以为这贸易是强国。
那么问题出在哪呢?我们的问题是我们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还是明显地粗放型,中国的出口产品有相当部分在国际生产分工当中处于国际产品价值链的中端或者是低端,这样的话我们的出口、我们的对外贸易取得的国民利益相对而言是不多的。
实质,就是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问题,从大的方面看也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
(六)人口和劳动力
第六个方面,我们看一下人口和劳动力。图五表现的是2000-2020年中国的人口增长情况。其中有三条线,蓝色的线表示总人口的变动趋势;红色的线表示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情况;绿色的线表示的是60岁以上老人的增长情况。那么我们分别看到一个事实就是三条线都出现比较平缓地上扬趋势。也就是说,中国的人口基数是呈现增长的趋势。劳动年龄人口和60岁以上老人也是呈现相对增长的趋势,但是增长的幅度是不同的。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图六表现的是2000-2020年中国的人口比重。其中我们格外要关注绿色的线表示的是劳动年龄人口所占的比重,那么蓝色的线表示的是60岁以上老人所占的比重,60岁以上老人所占的比重是明显上升的,但是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是明显下降的。
这个问题说明什么?说明中国很快进入到老龄化社会,目前中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是处于“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时期。也就是说我们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
我们看一下,老龄化社会的内涵是什么呢?它的内涵指的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老人化。老龄化社会指的是一个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总人口10%,65岁以上的老人达到总人口7%这样的一个社会。
根据数字我们计算大约在今年之后,也就是2010年之后中国将正式地进入老龄化社会,那个时候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将近2亿,65岁以上老人将达到1.2亿。
那么同志们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话,容易引发什么问题,或者说带来什么样的问题?我觉得首先就是人口红利明显递减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个做贡献的人、处于工作状态的人相对比重不足,需要赡养的人相对比重上升,或者意味着这个时候社会的负担相对加大了。
再存在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未富先老的问题,赵本山、小沈阳说的小品当中也谈到了这样的笑话,小沈阳大致意思讲的是人最可怕的是人还没有死,钱没花完,本山大叔说的是最可怕的是人没死,钱没了,这就是未富先老的问题。再一个问题就是空巢老人的问题。儿女不在身边或者说根本没有儿女。这样的老人需要社会去救助,去关爱,因此进入老龄化社会给社会保障问题,尤其是养老问题提出很严峻的挑战。
再一个看我们中国城镇化水平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推进的速度是很快的,2000年的时候我们这个水平是36.2%,到去年2009年的时候我们的城镇化率水平已经达到46.6%。那么城镇人口由4.6亿增加到6.2亿,净增是1.6亿;城镇县城区面积由2000年的时候2.2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时候3.63万平方公里,八年时间增加了62%。截至20008年末,我国共有建制城市655座,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22座,城市市辖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到全国GDP的62.7%。今后中国的城镇化将快速推进,预计到“十一五”末期城镇人口比重将达到49%左右,到2020年左右城镇人口的比例将达到60%。
(七)目前中国GDP国际排名
那么第七方面我们看一下中国目前在国际上GDP的排名,我们看一下,近五年中国在全球的人均GDP的排名。05年的时候我们是143,06年是128位,07年是104位,08年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是106位,09年我们进入了前100名,那也就是名列第99位。这个成绩从历史看应该说是很大的。因为什么?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大。中国有13亿人口,任何一个数被13亿一除,恐怕都非常小,或者说任何一个数被13亿乘又是非常大,因此中国由于人口巨大的规模,中国的事情相对而言更加难,那么人均水平提高到99位,我想这应该是有标志性的意义,突破了百。
07年全球人均GDP的排名,第一是卢森堡达到10多美元,第二是挪威、第三是卡塔尔,第四是冰岛等等。我们特别注意到,美国排第9,人均GDP 4500多美元。美国的人均GDP水平是很高的,说明美国的经济实力还是很强的,因为它毕竟是一个大国。
07年总的GDP排名,美国第一,接近14万亿;日本第二,达到5.29万亿;德国第三,达到3.28万亿;中国第四,达到3.01万亿,也就是说,07年从总的GDP排名上,中国第四名。
08年总的GDP排名。如果把欧盟算上的话,欧盟是18.93万亿,遥遥领先,第二名是美国,达到14.33万亿,第三名是日本,达到4.844万亿,第四名是中国,达到4.222万亿。从总额上来看,08年中国的GDP和日本的GDP差6千多亿。
那么09年世界各国GDP排名。美国仍然是达到第一,它是14.2万亿,日本是5.07万亿,排第二,中国是排第三达到4.91万亿,德国退居第四达到3.23万亿。也就是说,09年我们国家从GDP总量来看,排世界第三。
目前是什么情况呢?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比如说日本在今年8月16日公布二季度GDP,它公布的GDP和我们今年上半年GDP总量这么一比较的话,我们发现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目前美国的经济规模大致在15万亿美元左右,它是中国大致的三倍。
美国高盛经济学家奥尼尔此前发表的报告称,预计在2027年,中国的GDP规模将达到21万亿美元,估计那个时候中国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我们国人可能有一部分也处在一种高度的亢奋当中,我们有必要清晰地认识一下中国的GDP超越日本变成第二,甚至按照有预测若干年之后超过美国,怎么看这个事情?
如何评价中国经济规模超过了日本?尽管中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但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如果按照人均计算,中国人均GDP也就是4000美元左右,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排名,去年(2009年)中国的人均GDP在全球排名仅仅是99。
同时,按照中国人收入1300元的贫困标准线,全国还有4000多万人没有脱贫。应该说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从上述的数字看,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发展水平还是有明显地不足,但是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
人均水平低正说明中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近期一份报告当中指出,中国将是长期的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之一。也就是说,超过日本的GDP总量肯定是一个好事,但是我们不能妄自尊大。第一方面的问题,是对中国经济近些年的简要回顾我就介绍到这里。
二、中国经济运行的现状分析
下面,我介绍第二方面的问题,中国经济运行的现状分析。
首先我们对中国经济形势做一个基本的判断。我们可以说中国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中国的经济已经触底,正在显现复苏的迹象。数字显示中国经济呈现出企稳复苏的迹象,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呈现“V”形反转的态势,这是统计局局长、副局长和总经济师在一次公开记者会上向大家介绍的。在此之前,国内的学界或者社会各个层面曾经对我国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GDP走势作出种种猜测,经济层面容易用英文字母的形状来描述GDP的增长情况。比如说有人预计中国经济会出现一种“L”形增长大家知道“L”的底部很长,并且一直在底部,这是最悲观的一种看法,认为中国经济是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得到恢复。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会呈现“U”走势。我们知道,“U”形走势它毕竟能走出复苏,但是它的底相对也比较长,也就是说我们复苏的时间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这也相对比较悲观的一种看法。第三种是相对更悲观一种看法,认为中国经济会出现“W”形的二次探底的走势。我们把“W”可以理解成两个“V”的叠加,那么自然经济复苏的话还要下降,就是在当前仍然有一部分人认为这个二次探底,也就是说“W”形的走势。还有的人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出现“对勾”形的增长。对勾一开始是一个小的爬升然后下降,然后出现比较清晰地、比较长地复苏和增长时期。那么现在我们官方已经有权威的判断了,中国经济呈现了“V”形反转,我个人根据很多数据,包括一些主要商品的走势,以及我国GDP月度的变化情况,我认为中国经济实际上是2009年的一季度末,应该说在那个时间中国经济触底了。在09年的一季度末之后中国经济开始呈现明显地复苏。所以经济见地是09年一季度已经就发生的事情。我们下面用分指标介绍。
(一)GDP增长
首先我们看中国经济的GDP的增长。2008年的时候,中国的GDP是300670亿元,增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长9%。
09年的GDP达到335353亿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7%。今年一季度GDP增长11.9%,二季度GDP增长10.3%,三季度GDP增长9.6%。这个增长速度应该说是很快的。
全国上半年GDP增长是11.1%,前三季度GDP增长是10.6%。同志们,分析一下为什么中国三季度GDP增长是9.6%,相对一季度和二季度有比较明显地下降。按照我们尊敬的温家宝总理的解释,就是中国今年进行了结构调整,因为节能减排,一些企业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我们进行了相应的关停并转迁等产业重组这个政策。这样的话我们关掉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改造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这样的企业自然一定程度会影响GDP的增长。也就是说三季度GDP有轻微地下降主要是中国调结构的结果。
图十一列示的是2008年度第一季度至2010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情况。其中有2条线、蓝色的线表示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值。红色的线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同比的增长率。由于这张图列示的是08年一季度到今年三季度的值,因此这个曲线肯定呈现出一种相对的周期性。那么周期自然就有箫条、有衰退、有复苏、有高涨不同的阶段。所以这张图起初在08一季度的时候那么经济增长的很快,但是到08年下半年的时候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降,下降的速度特别快,比如说08年四季度一下子掉到6.8,09年一季度变成了6.1,这个速度下降得很快,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主要的原因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的实体经济特别是GDP的增速出现明显地下降。但是我们也明显地看到,09年开始我们的经济尤其是一季度之后我们的经济出现明显地复苏势头。我们看见红色这条线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的增长率。同比增长率现在从曲线的趋势上看,应该说相对比较企稳。
(二)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回升
第二方面我们看一下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我们说这两个指数得到明显地回升。同样这张图,也就是图十二我们表示的08年第一季度开始一直到2010年第三季度为止,企业家的信心指数,我们看企业家信心指数也是由08年开始下降,然后接着攀升,接着上升。我这里附带向各位同志介绍一下,这个指数它的临界值是100,大于100表示企业家信心指数在增强,应该说值越大应该是越好,我们看这个指数尤其是09年一季度末之后,明显是在100以上在运转,目前是在135.9,这个位置相对比较高。
我们再看图十三,表示的是2008年第一季度至2010年的第三季度,也就是说今年的三季度,企业的景气指数,企业的景气指数大家顾名思义,这个指数越大说明企业景气度越高,工业生产活动越活跃我们看到尤其是近些月份,企业景气指数仍然是处于高运转,也就是说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远远大于100,目前是137.9,也就是说企业景气相对而言还是景气度比较高的。
(三)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
那么第三个目标我们看一下消费者信心指数。应该说09年1月,到2010年10月,也就是今年的10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了比较平缓地回升。特别是进入今年我们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处于相对而言比较明显地恢复,我们从曲线的形状上也清晰地看到了明显今年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位次是高于今年和前年的,在100之上。那么消费者信心指数有什么意义呀?我们知道启动内需扩大消费是我们经济转型的关键。那么如果让老百姓消费的话,消费者要有信心,也就是说他得敢消费,他得愿意消费,那么敢消费、愿消费这个信心指数应该就增强了。
(四)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回升
第四个指标我们看一下中国采购经理人的指数,我们把这个指数叫做PMI指数,这个指数它的临界值是50%。这个指数从2009年3月开始,已经明显地回升,从图形上我们清楚地看到这其中蓝色的是制造业的PMI指数,红色的是非制造业的PMI指数,这个相对而言是在50%之上,PMI指数高说明工业生产活动趋于活跃。
(五)2009年5月份财政收入年内首现正增长
第五个指标是2009年5月份以来我国的财政收入在年内首现正增长。我们知道这么一个事实,我国的财政收入在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之后,由于GDP增长速度的下降,财政收入也相对下降速度比较快,已经连续7个月同比下降了。2009年5月份之后我国的财政收入是由下降转为上升,或者说我国的财政收入是止跌回升,那么同比增长多少呢?同比增长是4.8%。
中国政府确定了2010年财政预算收入目标是多少呢?全年实现财政收入73930亿元人民币。这个目标应该说执行起来应该说还是很有把握的。那么财政收入这个指标它有什么意义呢?财政收入正增长意味着我们的财政实力在增强,我们有钱花,我们可以有钱去办更多的事情。
那么我们看一下这张图,蓝色的图表示财政收入的额度、总额,红色的图表示财政收入同比增长率,图十六表示中国2009年的1月至2010年11月财政收入的额度。那么左边的纵坐标表示总额,右边的纵坐标表示的是增长率,明显看出,我们这两个指标相对而言呈现一种波动式的上扬趋势。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六)外贸企稳迹象明显
第六个方面是中国的外贸企稳迹象比较明显。谈到外贸,我们的出口类企业或者我们的对外贸易部门可能有非常深切地感受。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各个层面应该说都有影响,但是影响最大实际还是中国的对外贸易部门,特别是中国的出口部门。中国的出口部门面临着国外需求巨幅地下降,处于一种非常艰难的时刻。比如说我们有一家非常有名,生产袜子的工厂(在南方),起初国外的厂商订购非常踊跃,很认这个品牌,那么每一双袜子是一个包装,但是金融危机发生之后那么国外的厂商变得非常挑剔,不是我们袜子的品质下降了,而是国外需求下降了,需求下降了,国外厂商自然变得也非常挑剔,比如说对价格要求降价;比如说对包装为节省这个成本降低价格,要求10双袜子一个包装,这样可以节省包装费,就这样的话,我们的出口企业仍然非常困难。
我们也注意到,在金融危机发生时期,我们出口的产品有很多遭到了国外不公正的贸易救济措施的对待和待遇。比如说国外尤其发达国家频频地对我国的产品实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或者说对我们的产品进行特保措施,甚至设置种种的技术性的贸易壁垒。那么也就是说,这些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很大程度上伤害了我们的出口企业,影响了我们国家的国民利益,使我们的出口变得异常艰难。
2009年,中国的GDP达到了8.7%的增长速度,这个速度是非常非常高的,但是我们知不知道这个出口在09年对我们GDP的贡献度多大,是负的3.9个百分点。同志们大家算一下,即便出口对我国的经济没有贡献是零的话,去年我们的经济增值数实际达到12.6%。也就是说12.6%,扣掉了3.9个百分点,我们才达到8.7%。这个数字在全世界仍然最高,由此我们推测出,我们去年中国经济的增长,GDP取得8.7这个成绩主要靠的是投资和消费,重点是靠的投资,从中间接反映出我们的4万亿投资,政府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这还是有明显的成效的。
我们这张图表示的是2009年的1月至2010年11月海关进出口增减情况。大家从这张图当中你能读到什么信息呀?或者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我觉得至少应该得到如下的启示:
第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出口确实有影响,而且这个影响还是很大,为什么这么讲呢?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我们的进出口是以两位数的增长率在增长,尤其是出口,我们多年一直是30%以上的增长速度,那么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我们的出口明显地下降,我们看这条蓝线,这条蓝线在09年1月份之前这个时候下降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接着09年一季度末之后出现缓慢地爬升。我们的进口也相对而言也是有一种波折,那么从出口到进口上看这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个速度是比较平缓,这就是我说的大家看出的第二个要点。
第二点除了图中看出,尽管出口和进口我们有恢复了,但是我们现在又仍然还是相对比较艰难的时期。为什么呢?你看出口额和进口额它增长的速度是比较慢的,我们温总理大致说过这样的话,我能管好中国的事情,但是管不好世界的事情,因为世界是不归我们管的,或者说我们可以出口产品,但是我们不能强迫外国人买我们的产品,因为外国人不归我们管。尤其在外国人没钱的时候它的经济比较箫条的时期,经济比较低迷的时期,我们的出口是更艰难,所以出口一方面把它的改善一方面取决于我们如何更好地做好国际贸易,提高我们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另外一方面也取决于世界经济的转暖或者是复苏,尤其发达经济体,经济能不能企稳复苏,这我觉得也是很关键的一点。比如说美国经济如果长期处于萎靡不振的情况,那我们对美国的出口肯定不是乐观的,那么美国必然会找种种借口对中国实施各种各样的贸易保护主义这种做法。
图十八列示的是2009年的时候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总值的情况。我们看到我们第一大贸易伙伴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是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是日本,第四大贸易伙伴是东盟,第五大贸易伙伴是香港,第六大贸易伙伴是韩国,第七是台湾,第八是澳大利亚,第九是印度,那么第十是巴西,这10个经济体构成了2009年我国前10大贸易伙伴。
那么前10大贸易伙伴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也就是我们在国际事务当中,在国际交往当中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这10大贸易伙伴对经济的意义和作用。从国际政治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肯定要追求一个互惠、互利、共赢这么一个局面。从我们跟世界经济的联系度上看中国已经很大程度上融入了全球化的进程。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同样也离不开世界。如果我们做这种设想,我们现在走回头路、倒回去,闭关锁国行不行,现在已经是不行了,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我们的对外贸易。那么中国才能够由贸易大国变成贸易强国,我们人民的福祉才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
第十九张图表示的是09年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同比增长率。大家看这张图怪怪的,怎么是倒着的?很清楚,09年这个全球很多国家尤其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情况是比较糟糕的,因此与08年同比进行比较的话,那么往往是负增长,比如说对巴西、印度、澳大利亚、台湾、韩国、香港、东盟、日本、美国、欧盟等等往往都是负增长。那么只有正增值的一个增长是什么呢?就是09年我们除了澳大利亚的进口,我们实现了同比增长5.4%,我们从澳大利亚主要进口什么?我们主要进口大宗商品,特别铁矿石这类的初级产品,那么再一个小幅的还有一个增长,有0.7的增长,就是进口的同比。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www.jy365.net
(七)全国用电量继续保持回暖态势
第七方面指标,就是全国用电量继续保持回暖态势。2009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96%,增速比08年提高0.47个百分点,今年5月份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是20.8%,6月份的时候全社会的用电量同比增长是14.14%。为什么我要讲全社会或者全国用电量这个指标?用电量这个指标相对而言是比较主要的指标,或者说得到高度的国际认同度的这么一个指标。用电量是造不了假,有人怀疑说中国的GDP在统计的时候有一定的水分,甚至更大胆地怀疑说我们个别地区GDP甚至有一定程度的造假行为,但是用电量造不了假,用电量大说明我们的工业生产的活跃,工业生产活跃意味着我们在开足马力生产。有生产我们就有就业,有就业我们就有产出,我们就有GDP的增长,所以用电量这个指标在国际上一直是得到很大的关注度指标,好在我们用电量指标现在已经是在回暖了。
(八)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呈现好转趋势
第八个指标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呈现好转的趋势。图二十列示的是2009年的1月至2010年11月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这个增长速度我们看都是在15%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的增长速度是13%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我们是在15%以上,今年的11月份最新的数据是15.8%。这个速度应该说还是可以。工业值增长速度比较快,说明我们的企业在做大,说明我们企业的盈利在提高。那么第一讲的内容我就介绍到这,谢谢大家,再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