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方案名称 长春恒大檀溪郡项目 交底地点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交底形式 会议室 交底人签字 口头 交底时间 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交底内容 高支模施工方案交底 一、警示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建筑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建筑工程的规模、空间和体量呈逐步增长趋势,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结构类型也更加复杂多样,大跨度、大截面梁及高空间的建筑物对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有效地遏制和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但高支模坍塌事故仍时有发生,下面是近年来三个比较大的高支模坍塌安全事故案例: 1)2002年7月25日,某大学新校区歌剧院施工中,在浇筑屋面结构(净跨18m,净高21。8m)混凝土时,发生坍塌事故,造成24人被压,4人死亡,20人受伤. 2)2010年5月8日,某家具广场二期工程在夜间施工时发生高支模坍塌事故,导致4人死亡、4人受伤. 3)2011年11月22日,某市一培训综合楼工程发生一起高支模坍塌事故,造成6人死亡,7人受伤。 一幕幕血的教训发人深省,促人深思。高支模工程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尤其是施工和监理单位要严格执行规范和方案要求。实践证明只要真正做到思想重视,技术合理,施工严谨,监控有力,就能杜绝和防范高支模支架坍塌事故的发生。 二、本工程高支模范围 1#楼:地下一层3个通道区域,支模最大高度为6。11m。 2#楼:地下一层3个通道区域,支模最大高度为6.21m。 6#楼:地下一层3个通道区域,支模最大高度为6。11mm. 8#楼:地下一层全部为高支模,支模最大高度为6。39m. 9#楼:地下一层全部为高支模,支模最大高度为6。77m。 - 1 -
11#楼:地下一层全部为高支模,支模最大高度为7。14m。 14#楼:地下一层3个通道区域,支模最大高度为5。35m. 17#楼:地下一层6~7轴交B~F轴区域,支模高度为6。65m。 三、高支模区域结构概况 序号 构件名称 梁 1#楼 板 梁 2#楼 板 梁 6#楼 板 梁 8#楼 板 梁 9#楼 板 梁 11#楼 板 梁 14#楼 板 梁 17#楼 板 截面尺寸(mm) 200×400、200×450、200×850、200×1300 160 200×400、200×450、200×600、200×850、200×1300 160 200×400、200×450、200×850、200×1300 160 150×300、150×400、200×400、200×450、200×600、200×900、200×1100 160 150×300、150×400、200×400、200×450、200×600、200×900、200×1100 160 150×300、150×400、200×400、200×450、200×600、200×900、200×1100 160 200×400、200×450、200×460、200×820、200×850 160 200×820、300×800、200×800、300×750、300×600 100 最大梁跨度(m) 最大支模高度(m) 3.45 3。45 3.70 3.70 3。45 3。45 6.6 6.6 6.6 6.6 6。6 6.6 4。3 4.3 9。7 9.7 6。11m 6。11 6.21 6。21 6.11m 6。11 6.39 6。39 6。77 6。39 7.14 7.14 5.35 5.35 6。65 6.65 1、160厚板搭设参数 项目 模板支架高度(m) 7.2 - 2 -
搭设参数 立杆纵向间距la(mm) 立杆横向间距lb(mm) 水平横杆步距h(mm) 小梁(板底木方)间距(mm) 主梁(板底钢管)间距(mm) 1000 1000 1500 250 1000 架体外侧四周设置竖向剪刀撑; 框架梁底顺梁方向设置一排竖向剪刀撑; 按设置后,如剪刀撑间距大于6m,再在板底加设竖向剪刀撑,使剪刀撑的间距不大于6m; ④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的连续设置;剪刀撑与楼层之间的斜角为45~60°。 在满堂架体的扫地杆和竖向剪刀撑的顶部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竖向剪刀撑 水平剪刀撑 备注:使用于160mm厚以及100mm厚高支模区域的顶板 2、200×1300梁搭设参数 项目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 支撑方式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mm) 梁两侧立杆间距(mm) 梁底增加主梁(小横杆)立柱根数 步距(mm) 梁底支撑木方根数 使用的梁截面 200×1300 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共用 500 1000(同满堂架) 1 1500(同满堂架) 5 适用于200×1300、200×1100、200×900、200×850、200×820、200×600的梁。 搭设简图: 搭设参数 - 3 -
平面图 立面图 3、300×800梁搭设参数 项目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 支撑方式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mm) 梁两侧立杆间距(mm) 梁底增加主梁(小横杆)立柱根数 步距(mm) 梁底支撑木方根数 使用的梁截面 搭设简图: 300×800 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共用 500 1000(同满堂架) 1 1500(同满堂架) 5 适用于300×800、300×750、300×600的梁。 搭设参数 - 4 -
平面图 立面图 4、200×460梁搭设参数 项目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 支撑方式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mm) 梁两侧立杆间距(mm) 梁底增加主梁(小横杆)立柱根数 步距(mm) 梁底支撑木方根数 使用的梁截面 200×460 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共用 1000 1000(同满堂架) 0 1500(同满堂架) 5 适用于150×300、150×400、200×400、200×450、200×460的梁。 搭设简图: 搭设参数 - 5 -
平面图 立面图 5、梁侧模板 项目 梁侧木枋布置方式 钢管布置方式 木枋最大悬挑长度(mm) 对拉螺栓类型 对拉螺栓竖向间距(mm) 对拉螺栓水平向间距(mm) 水平向布置,间距250mm 竖向布置,间距500mm 150 M14 500 500(同钢管间距) 搭设参数 5。1梁高1000mm 梁高度1000mm,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内龙骨间距200mm,内龙骨采用45×75mm木方,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0 mm。对拉螺栓布置2道,在断面内竖向间距200+500mm,直径14mm。如图4.1所示: - 6 -
1000 图4。1 梁高1000mm的加固示意图 5.2梁高2000mm 梁高度2000mm,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内龙骨间距200mm,内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3.0 mm.对拉螺栓布置4道,在断面内竖向间距200+500+500+500mm,直径14mm,如图4。2所示: 2000200500500500图4。2 梁高2000mm的加固示意图 6、墙模板的设计 剪力墙模板采用木胶合板,竖向次楞采用45×75mm方木间距200mm,水平主楞采用48×3.0mm的双钢管,统一对称开口,采用M14高强对拉螺栓拉接固定,纵横间距450mm,第一道水平主楞距地面高150mm,如图4.3所示: - 7 -
200 500400 图4.3 墙模板加固体系立面图 7、柱截面的设计 柱模板采用木胶合板,沿模板短边设置45×75mm方木,木方与木胶合板之间用钉子钉牢,模板就位后用短钢管临时固定,柱子模板用柱箍加固、对拉螺栓加固。具体设计如下: B、H方向对拉螺栓设置间距不大于450mm,沿柱高方向第一道距柱子底部150mm,以上每隔450mm设置一道,对拉螺栓直径为M14,柱箍采用48×3。0mm的双钢管,竖向间距450mm;柱模板竖楞截面宽度45mm,高度75mm,B、H方向竖楞间距不大于200mm,如图4。4所示: 图4.4 柱模板加固图 墙柱阴阳角纵横模板交汇处设置双面胶条,以防止漏浆,如图4。5所示: - 8 -
400柱模板拼缝处贴双面胶柱模板混凝土柱 图4.5 柱模板阳角大样图 四、支撑体系搭设的构造要求 1、立杆底座 每根立柱底部应加设木垫块,垫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立杆应立在木垫块的中心. 2、扫地杆 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3、立杆 立杆间距应满足搭设参数要求,搭设过程应根据每一块楼板的实际面积排布立杆,局部不满足搭设参数要求时,只能增加立杆,保证立杆间距不大于搭设参数。 立杆接长应采用对接,采用可调底座或可调顶托精确调整立杆高度,可调底座或可调顶托插入钢管的最小长度应大于150mm,可调顶托伸出长度不宜大于200mm。 严禁搭接,相邻两对接接头不得处于同一步距范围内,接头宜设置在h/3处,h表示步距,且两相隔接头应相互错开不小于500mm的距离。 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端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4、剪刀撑 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的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在高支模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并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与模板支撑体系固定。梁底沿梁纵向至少有一排竖向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 - 9 -
图4。6 旋转扣件 竖向剪刀撑45-60 说明:竖向剪刀撑按45-60 设置,且底端应与地面顶紧. 图4。7 竖向剪刀撑布置图 5、可调顶托 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型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五、混凝土的浇筑工艺 1、混凝土浇筑的安全控制 1)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确认模板支架符合安全和质量要求,钢筋安装工程达到隐蔽的条件,安装预留完毕,天气条件许可,能具备混凝土浇筑的安全生产条件后,签署混凝土浇筑令,方可浇筑混凝土; 2)浇筑过程确保支撑系统受力均匀,避免引起高支模模板支撑系统的失稳倾斜; 3)浇筑时,在控制施工荷载,混凝土不能集中浇筑在一处,堆高不得超过400mm,面积不得大于1m2,随浇随铺.混凝土梁一次性浇筑高度不得大于400mm; - 10 -
4)先浇筑高支模部位两侧的柱,待柱混凝土过到具备拆模强度时,在本方案中要求先浇筑墙柱混凝土,再将支撑系统与柱连接、抱紧或顶紧,然后浇梁板混凝土; 5)采用布料机浇筑时,布料机底部要有加强支撑。布料机应用不少于3根钢丝绳斜拉住布料机顶端,防止倾倒伤人。 2、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措施 框架结构中,柱和梁板的混凝土浇筑顺序,按先浇筑柱混凝土,后浇筑梁板混凝土的顺序进行。使梁板下的立杆与柱有刚性连结,两者间隔72小时或柱强度达到70%以上,施工缝留在梁底以下50~100mm.浇筑过程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并确保支撑系统受力均匀,避免引起高支模支撑系统的失稳倾斜; 梁板按框架顺序浇筑,每框架内先将梁根据高度水平分层浇筑,每次浇筑高度不大于400mm,浇筑时对称浇筑。悬挑板部位应先浇筑室内后浇筑向室外,楼面砼浇筑时混凝土的堆放高度不得大于400mm,推进方向应从中间部分开始向两边推进.若采用砼泵输送,水平方向推进速度为每小时约6~8m.大型梁砼应从跨中向两端对称分层进行浇筑,浇筑速度每小时3~5m: 主体混凝土采用平板振动器和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要加强振捣; 浇筑过程中要有木工、钢筋工值班,随时观察模板、钢筋、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松动、变形等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撤离作业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泵送混凝土时必须连续进行,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分钟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场,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混凝土养护以湿保为主,可覆盖塑料薄膜。 六、模板的拆除 1、强度要求 模板的拆除必须在混凝土的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方可拆除,各种结构类型的拆模强度如表4.2所示: 表4。2 各种结构类型的拆模强度 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序号 模板名称 结构类型 1 底模 板 >2,≤8 - 11 -
结构跨度(m) 2 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 50 75 >8 ≤8 梁 >8 悬臂构件 2 / 100 75 100 100 侧模墙柱按混凝土强度表面及棱角能达到不受损坏 2、拆模申请 拆除模板前,应经施工技术人员按试块强度检查,确认砼已达到拆模强度时,填写拆模申请,方可拆模. 上层楼板浇砼时,下一层楼板的模板支撑不得拆除,并对砼的强度发展情况分层进行核算,确保下层楼板能够安全承载. 3、安全防护 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操作人员应配挂好安全带,禁止站在模板上的横拉杆上操作,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吊运,并多点捆牢,不准向下乱扔。 4、技术要求 1)工作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挂在身上,工作时思想要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从空中滑落。拆除模板一般应采用长撬杠,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下; 2)拆模应遵循先安装后拆除,后安装先拆除的原则; 3)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已拆除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踏空坠落; 4)在混凝土墙体、平板上留洞时,应在模板拆除后,随即在墙洞上做好安全护栏,或将洞盖严; 5)拆除时不可用力过猛,模板及支撑拆除后要及时运走,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文明; 6)模板拆除后,要派专人负责除去板上的铁钉、板面粘结的剩余砼及涂刷脱模剂,以延长模板使用寿命. 七、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模板安全施工管理要求 - 12 - 从事模板作业的人员,应经常组织安全技术培训.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定期体检,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排架的搭设必须由持证架子工搭设;
安装和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配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安全帽和安全带应定期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模板及配件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或当年的检验报告,安装前应对所用部件(立柱、扣件等)进行认真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
模板工程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设计与安全技术措施规定施工.在安装、拆除作业前,工程技术人员应以书面形式向作业班组进行施工操作的安全技术交底,作业班组应对照书面交底进行上、下班的自检和互检。所有的交底必须落实签字手续。 2、施工过程中动态检查的内容
底座位置应正确,顶托螺杆伸出长度应符合方案中的要求; 立杆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偏心荷载; 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等的设置应符合规定,固定应可靠; 安全网和各种安全设施应符合要求;
在高处安装和拆除模板时,周围应设安全网或搭脚手架,并应加设防护栏杆。在临街面及交通要道地区,尚应设警示牌,派专人看管;
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临时堆放的模板不宜超过3层,连接件应放在箱盒或工具袋中,不得散放在脚手板上。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的施工总荷载不得超过其设计值。
对所用扣件应用扭矩扳手进行抽检,达到合格后方可承力使用;
施工用的临时照明和行灯的电压不得超过36V;满堂模板不得超过12V.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并应制定夜间施工的安全措施。施工用临时照明和机电设备线严禁非电工乱拉乱接。同时还应经常检查线路的完好情况,严防绝缘破损漏电伤人;
模板安装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装随运,严禁抛掷.不得将脚手板支搭在模板上; 支模过程中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就位模板或支架连接稳固,不得浮搁或悬空.拆模中途停歇时,应将已松扣或已拆松的模板、支架等拆下运走,防止构件坠落或作业人员扶空坠落伤人;
严禁人员攀登模板、斜撑杆、拉条或绳索等;
模板施工中应设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报告有关人员处理。当遇险情时,应立即停工和采取应急措施;待修复或排除险情后,方可继续施工;
- 13 -
五级及以上风力时,应停止高空吊运作业。 3、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3.1模板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
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有关规定;
架子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系紧安全带,穿工作鞋,戴工作卡,铺脚手架不准马虎操作.搭设中应统一指挥,思想集中,相互配合,严禁在支架搭设过程中,嘻笑打闹,材料工具不能随意乱抛乱扔,吊运材料的下方不准站人;
凡遇五级以上大风、雷雨时,均不得进行高空作业,特别是雨后施工,要注意防滑; 在现场安装模板时,所有工具应装入工具袋内,防止高处作业时,工具掉下伤人; 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一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得大于步距的1/3;
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的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支架立柱高度大于5m时,必须在立柱周圈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9。7m(本工程跨度),竖向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支架扣件的紧固是否符合要求,可使用力矩扳手实测,达到40~65N·m,过小则扣件易滑移,过大则会引起扣件的铸铁断裂;
所有钢管、扣件等材料必须经检验符合规格,无缺陷方可使用;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措施; 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爬支架上下;
高支模板上空临边要有足够的操作平台和安全防护,特别是在平台外缘部分应加强防护;
模板安装应避免材料、机具、工具过于集中堆放,而且荷载不得超过本工程方案计算的规定;
模板支撑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劈裂的材料;
安装模板应按工序进行,当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支模时,支撑、拉杆不准连接在脚手架或其它不稳固的物件上。在混凝土浇筑前,要有专人检查,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要及时加固和修理,防止塌模伤人;
安装模板所用的电动的工具必须有防触电保护,移动电箱要有接地装置,严格实行
- 14 -
“一机一闸一漏一保护\"。电线不乱拉乱接; 支架搭设过程中,由下向上逐步搭设,按方案进行扫地杆,纵横水拉杆搭设,且架体周圈剪刀撑随升高及时搭设,水平剪刀撑也同时跟进。确保架体稳定,不出现坍塌。 3.2模板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拆除时应达到龄期要求、拿到混凝土强度报告以及项目总工签署的拆模令方可拆除; 高支模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和拆除过程中,周围应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范围; 高支模模板支撑系统的拆除作业必须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度不应大于两层; 拆模的顺序和方法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且从上面下进行拆除.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扔,按指定地点堆放; 高支模模板支撑系统拆除时,严禁将拆卸的杆件向地面抛掷,应有专人传递至地面,并按规格分类均匀堆放。多人同时操作时,应分工明确、统一信号或行动,要具有足够的操作面,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处; 高处拆模时,要符合有关高处作业的规定.严禁使用大锤和撬棍,操作层上临时拆下的模板堆放不能超过3层; 在提前拆除互相搭接并涉及其他的后拆模板时,要补设临时支撑。折模时,应 拆除梁下立杆时,要从跨中开始,对称地分别向两端拆除。折除时,严禁连同梁底板向旁侧一片拉倒的拆除方法。 八、质量管理措施 1、模板允许偏差 模板搭设的允许偏差如表5。2所示: 表5。2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目 轴线位置 底模上表面标高 截面内部尺寸 柱、墙、梁 层高、垂直度 大于5m 允许偏差(mm) 5 ±5 +4,-5 8 2 5 - 15 -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2、质量通病的防治 2。1柱模板
防止炸模,造成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根部烂根,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的现象。
防治措施:
柱模位置事先放线,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后再安柱模板。
对拉螺栓直径、间距竖楞的间距及围檩间距必须满足模板设计要求。 模板阴角处贴双面胶条、四周斜撑要牢固。 施工员要逐一检查,并用扭力扳手进行检查力矩。 2.2墙模板
防止炸模,倾斜变形,墙体厚薄不一,墙面高低不平,墙根跑浆、露筋。 防治措施:
柱模位置事先放线,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后再安柱模板,墙身放线应准确,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模板就位调整应认真,穿墙螺栓要全部穿齐、拧紧;
对拉螺栓直径、间距、竖楞的间距及围檩间距必须满足模板设计要求; 模板阴角处贴双面胶条、四周斜撑要牢固;
两片模板之间,应根据墙的厚度用砂浆内撑作撑头,上口用卡具按设计要求尺寸卡紧,以保证墙体厚度一致,有防水要求时,应采用焊有止水片的螺栓;
模板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拆模不能过早;
模板拼装时缝隙过大,连接固定措施不牢固,应加强检查,及时处理. 2。3梁模板
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
防治措施:
梁侧模必须拉线通直后固定。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
梁底支撑间距应满足模板设计要求,能保证在砼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变形, 支梁模板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模板吸湿后长向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使混凝土浇筑后不致嵌入柱内;
混凝土浇筑前,充分用水浇透.
- 16 -
2。4板模板
2. 2.4。1防止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现象。
防治措施:
(楼面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面要平整,并有足够强度和刚度; 板模按规定起拱;
支撑系统符合规定保证项目要求; 外墙、外柱在楼层标高处接槎处理.
2. 2.4.2防止接槎处不平、漏浆。
防治措施:
严格控制定位轴线的精度,保证上下层不出现错台。
严格控制外墙、外柱的垂直度。外墙柱预埋锁脚螺杆,主要作用要来加固模板下脚,防止错台的产生,控制好外墙垂直度。
模板支设好后应覆盖下一层墙、柱砼面10~20cm,模板与砼面挤压紧密,模板与砼空隙处应填塞海绵条。
九、高支模的检查验收
1、验收总要求
高支模支撑系统应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安全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主管高支模施工员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 2、验收程序
高支模支撑系统搭设前后,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需要处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础进行验收,并留存记录.
项目负责人组织自检,项目部质检员、安全员验收。公司工程部、安全部、技术部复检后整改。
整改完成后项目部会同监理公司共同验收,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贵阳万科·玲珑湾工程二期高支模专项方案》为依据进行检查与验收。
立杆验收:检查是否按规定每根立杆底部设置了底座,梁底立杆是否按规定设置,
- 17 -
相邻立杆的接头是否按要求错开,立杆垂直度允许偏差。 纵横水平拉结杆检查与验收。 扣件拧紧检查与验收:进行扣件拧紧扭力矩抽样检查。 剪刀撑检查与验收:检查剪刀撑是否按支撑系统平面布置图设置。 采用扣件钢管支架立杆的搭设垂直度绝对偏差不宜大于20mm。 参加交底部门 项目经理 生产经理 质量部 安全部 技术部 商务部 物资部
接受交底人员(签字) - 1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