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路径研究

2021-09-20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4T02:44:21.64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13期第7月 作者: 逯义军

[导读]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

逯义军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对接产业发展,整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共同建设产业学院。通过产业学院的建设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根据产业人才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能够培养产业需求合格人才的课程体系等,全面实施基于产业学院的双主体育人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路径

一、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目标

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联合建成产业学院,有力的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新模式,探索校企打造命运共同体的新途径,为职业教育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样板。产业学院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充分整合和使用学校和企业优势资源,促进行业、企业全过程参与到人才培养,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产业学院根据需要引进企业资源,建设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人才培训中心,校企共同承担产业发展服务项目和社会培训项目,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具体目标如下:一是产业学院实施理事会制度,健全管理机构,打造校命运共同体;二是制定产业学院章程、运行管理办法等运行制度,构建完善的产业学院运行体系;三是建设产业人才培养综合实训基地,打造创新创业空间,建成领先的实训基地;四是整合产业学院资源校企共同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五是以产业学院为平台引进多家家知名企业作为产业学院校企紧密合作企业,推行“跨企业”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创新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六是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企业真实运营项目,学生参与项目的覆盖率不低于80%,培养学生综合业务实践能力。 二、产业学院主要建设内容 (一)产业学院建设模式

产业学院可在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教育集团或者产业龙头企业等引领下,对接当地优势产业,整合产业资源共同建设的模式。其中,学校主要是整合校内实训条件、教师、场地等资源;共建企业主要是整合行业资源,引进大量的企业资源、真实运营项目、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投入项目建设及运行资金,职业教育集团整合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企业资源,为产业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打造一个共同发展的平台。

(二)产业学院管理运行机制

产业学院实施理事会制度,成立产业学院理事会,由学校负责人和合作企业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理事主要由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学校职能部门、产业相关专业、合作企业等主要人员组成。每年至少召开2次理事会会议,商讨产业学院运行中的重大决策和问题。理事会下设产业学院院长,由企业负责聘用,主要负责产业学院的管理和运行。为了有效运行产业学院,产业学院下设教学工作部、产学合作部、团队建设部、创新创业中心、实训就业部等主要部门。教学工作部主要负责校企合作班级的教学管理、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等;产学合作部主要负责承担技能提升社会培训项目,引进深度合作企业,带领学生组建团队开展真实项目运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并为学生带来项目运营的收入,打造一批在校期间能够有高收入的优秀学生,提升学校综合影响力;团队建设部主要负责打造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团队、培养高水平的项目指导团队、组建一支职业教育专家团队;创新创业中心主要负责双创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构建双创培养体系,建设并组织实施双创课程,带领学生开展双创项目等;实训就业部负责开发设计实训项目,考察实习就业企业,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就业岗位。

为了确保产业学院顺利高效的运行,制定《产业学院理事会章程》、《产业学院管理办法》、《产业学院部门工作职责》、《产业学院绩效管理办法》等产业学院管理运行制度;制定《产业学院学生管理办法》、《产业学院专职教师管理制度》《产业学院兼职教师管理细则》等师生管理制度;制定《产业学院项目运营管理办法》、《产业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实践教学制度;制定《产业学院教学规范》、《产业学院课程建设标准》等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产业学院合作企业管理办法》等校企合作管理制度等。 (三)多方协同育人,培养产业人才

以“成就学生、成就学校、成就企业”为宗旨,以深化产教融合为目标,产业学院可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整合多个专业形成专业群,也可设置多个专业方向。校企共同完成授课,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完成人才培养过程,产业学院合作企业独立完成70%的在校课程。建设智慧教学环境,搭载远程教学平台、在线学习平台、项目化教学资源平台、教学过程管控平台,并配以师资培训、课程改革升级、案例库迭代、专家在线教学、产教融合商业化项目导入等教育资源。

(四)推行“跨企业”现代学徒制,创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产业学院依托合作企业资源引进相关企业作为深度合作企业。引进企业生产性运营项目,在校内全面推行“跨企业”现代学徒制,即一个专业与多个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产业学院将人才培养过程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础能力培养阶段,由校内教师实施平台课程,企业教师通过讲座等形式介绍产业发展现状、企业文化、岗位要求及特点等;第二阶段专项能力培养,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专业课程学习,通过专项实训项目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定期参加生产性运营项目开展跟岗实践学习;第三阶段,岗位综合能力培养,企业教师在实训基地完成综合性实训课程和项目,同时,参与到生产性运营项目开展轮岗实践学习;第四阶段,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根据学生意向,安排到深度合作企业进行业务实践,毕业前达到80%学生能够岗位晋升,担任基层管理岗位。通过四阶段人才培养,实现学生、学徒、合格员工身份的转变。

(五)建立双导师制度,形成多元育人模式

产业学院为了更好的个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施双导师制度,选择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骨干作为人才培养的“双导师”,开展专题培训、交流研讨、项目开发等多种教育教学形式,强化双导师在知识、技术、技能、运营等不同层面的相互协同育人。

(六)实施工作室模式,推动双创教育

建设创新创业师生工作室。制定师生工作室管理办法,各工作室引进真实工作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安排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到工作室工作中,提升学生的业务能力。工作室联合深度合作企业共同开展双创项目,成功培养一批毕业即可创业的学生典型。 (七)推行成果考核,形成职业性评价

构建产业学院的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以过程性、目标结果的考核评价制度。将知识掌握的考核纳入到实训项目(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将技术应用的考核纳入到实训项目(任务)的可行性中,将专业能力的考核纳入到产业项目的实施中,将创新精神的考核纳入到真实项目实施的方案和模式中。完善职业匠心与能力的导师考核、个体投入与实现度的自我考核、目标设计与结果绩效的第三方考核的课程评价。

三、总结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能够深产教融合,有助于校企建设命运共同体,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在产业学院运行过程中,持续完善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优化“跨企业”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创新实训基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完善创业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双导师”教育教学水平等。

参考文献:

[1]任金秀,周红利.产业学院:中国特色产教融合的组织创新[1].职教论坛,2021,37(4) :51~55.

[2]吴显嵘.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建设机理及路径研究[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9:5~11.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企业主导型产业学院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125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1ZC1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