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的 发生变化,运动是 的,而静止是 的,物体做机械运动的特点是 发生变化。 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参考系: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一般应选定一个 做参考系,而选定的方法可以是 的,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于选择地面或者是 的物体做参考系,但在研究比较复杂的物体运动时,也可以选择匀速运动甚至是 的物体做参考系,参考系的选择不同,研究对象的 可能不同,但这并不影响解答的结
果,因此,在参考系的选择上,应该说有很大的 ,最好是根据物体运动的 来选定参考系。 “小小竹排江中游”的参考系是 ,“巍巍青山两岸走”的参考系是 ,“太阳东升西落”的参考系是 。
3.质点: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的物体,是一种 的模型,实际不存在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 把地球看作质点,研究地球公转时 把地球看作质点。 4.时刻: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的某一 。 时间:两个 之间的间隔。 (1)列车员说:“火车9点52分到站,停车8分。”前者指 ,后者指 ; (2)“前3秒”指 ,“3秒前”指 ,“最后3秒”指 ,“3秒末”指 ,“第3秒”指 。
5.路程:物体运动 的长度。位移: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 线段。
小球从5m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后,在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和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电。】 6.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为 伏,电源频率为50Hz时,每隔 s打一次点,如果每打5次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 s。
7.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⑴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的大小等于物体的 与发生这段 所用时间之比,公式为 。平均速度是矢量,有大小有 ,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方向,与该段时间内物体 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与选取的那一个时间段有关。平均速率:物体通过的 与所用时间之比。
⑵瞬时速度(简称速度):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 ,它能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经过某位置的 。瞬时速度的
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速率是 。瞬时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平均速度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
8.加速度:用来描述速度 的物理量。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的变化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 。加速度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 内速度的改变。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如果速度 ,则加速度为正值,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跟v0的方向相同;如果速度 ,则加速度为负值,表示其方向跟v0的方向相反。速度大并不是说 。
9.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其速度 变化(增加或减少)的运动。 10.两种运动图象:
⑴位移一时间图像(s—t图象):
①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一时间的关系图象是一条 ,如果取物体在初始状态时的位移为零,那么这条图线过 ,s一t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 ,斜率越大,物体运动的 .
②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一时间图象是 ,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可以反映物体在该时刻运动的 的大小。
③可以从位移一时间图象上求出某时刻物体所在的位置,也可以求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 。
⑵速度一时间图象(v—t图象):
①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一时间的关系图象是一条平行于 ,运动速度的大小可以通过 来反映,速度的方向可以通过图线在 轴的上、下方来反映。
②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一时间的关系图象是一条 ,图线的斜率反映了物体运动的 的大小和方向,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为零,那么这条图线过 ,斜率越大,运动的 。
③可以利用物体运动的V一t图象通过求“ ”计算物体运动的位移。在计算时,特别注意的是如果物体运动的速度存在正负值,在计算位移时也必须考虑 的影响。 ◆题型一、质点的理解
[例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万吨巨轮在大海中航行,研究巨轮所处的地理位置时,巨轮可看作质点
B.无论什么物体,也不论什么运动,只要以地面为参考系,就能将其看成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将地球看成质点 D.在研究物体的转动时,物体都可看作质点.
[练习1] 在下列各物体中,可以视为质点的物体有( )
A、参加百米赛跑的运动员 B、表演精彩动作的芭蕾舞演员
C、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上各质点的运动情况 D、研究正在自转的月球上各个位置的运动 ◆题型二、参考系的选择
[例2]下列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C.参考系必须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D.参考系必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 [练习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宇宙中的物体有的静止、有的运动 B.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运动而选取的
C.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运动的物体不能看作参考系 D.同一个运动,对不同参考系,其观察结果一定不相同的 ◆题型三、位移与路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例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相等,但位移是矢量,有方向,而路程是标量,无方向 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运动的路径 D.位移和路程是一回事
[练习3]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 )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题型四、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 [例4]有四个物体沿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某时刻它们的速度分别是v1=72 km/h,v2=10m/s,v3=O,v4=-30m/s,此时它们当中速度最大的和最小的分别是( ) A.v1和v3 B. v4和v3 C.v2和v3 D.v1和v4 [练习4] 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③对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④对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题型五、加速度及其意义
[例5]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 ) ①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 ②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③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④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A.①② B.①⑧ C.②③ D.②④
[练习5]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一定很大
B.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的变化一定很大 C.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的变化率一定很大 D.只要有加速度,速度就会不断增加 【2007年广东省理科基础高考题第1题】
1.下列物理量为标量的是 ( )
A.平均速度 B.加速度 C.位移 D.功 ◆题型六、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例6] 如图所示,A、B两个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线。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在运动过程中,A质点总比B质点快 B.在时间t1内,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C.当t=t1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
D.当t=t1时,A、B两质点的加速度都大于零
[练习6] 如图所示为甲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一t图,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间为记时起点,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乙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比甲先出发 s0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的前面s0处
D.甲在中途中停止了一段时间,而乙没有停止 ◆题型七、位移一时间图象
[例7]在如图所示的s一t图象中,能表示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③ C、只有③④ D、只有①②
[练习7] 某物体运动的s—t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B.物体运动的时间是8s 10 C.物体能运动的最远距离是l0m D.在8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
0
4 ◆题型八、速度一时间图象 8
[例8]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在O一4s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线,根据图线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在t=2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后位于出发点
正方向上
D.在t=4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2007年广东省理科基础高考题第3题】
3.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
ˇ,
v/(m·s) 正确的是 ( )
2
A.前两秒加速度为5m/s B.4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C.6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D.8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练习8]如图所示的两条斜线分别代表a、b两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前lOs内,b的位移比a的位移大 B.b的加速度比a的加速度大 C.a出发后lOs追上b
D.10秒时两物体的加速度相等 ◆题型九、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例9] 某物体的v—t图线如图所示,则对于该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往复运动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均不对
[练习9-1] 两个质点甲与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前2s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在第2s末甲、乙速度相等 C.两物体不可能相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0 10
[练习9-2]西昌卫星中心发射的运载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升空,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
A.在t2时刻火箭到达最大高度 B.在t4时刻火箭落回地面
C.在t1至t2时间内火箭加速度最大 D.在t2至 t3时间内火箭静止在最大高度处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 匀加速直线运动:
2.分类: 2). 匀减速直线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两个基本公式:位移公式: 速度公式: 2、两个推论:匀变速度运动的判别式:
速度与位移关系式: 3、两个特性
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VtVs t s 可以证明,
22224、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初速度为零,或者末速度为零,那么公式都可简化为: V , s , V2 , X 以上各式都是单项式,因此可以方便地找到各物理量间的比例关系 5、两组比例式: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按照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分有
1s末、2s末、3s末……即时速度之比为: 前1s、前2s、前3s……内的位移之比为: 第1s、第2s、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
(2)按照连续相等的位移分有
1X末、2X末、3X末……速度之比为: 前1m、前2m、前3m……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第1m、第2m、第3m……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 , (2)性质:它是v0= ,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规律:基本规律:v=
h=
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切规律对于自由落体运动都适用。 1.几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 s内位移最大的是
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 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
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 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
2.若某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A.第4 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4 s内的平均速度 B.4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2 s末的瞬时速度
C.第4 s内的速度变化量大于第3 s内的速度变化量 D.第4 s内与前4 s内的位移之比是7∶16
3.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l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是v/2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A.l/2 B.
12l C.l
42 D.
3l 44.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某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的速度为v.到C点的速度为2v,则AB与BC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
A.1∶4 C.1∶2
B.1∶3 D.1∶1
5.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5 s内通过相距50 m的A、B两根电线杆,若汽车经过B杆后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下一根电线杆时速度达到15 m/s,若B、C两杆相距也是 50 m,则此汽车的加速度是______ m/s2.
6.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初速度是1 m/s,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15 m/s,它在第6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
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3 s内的位移是15 m,第8 s内的位移是5 m,则物体的初速度为______,加速度为______.
8.一滑块由静止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 s末的速度是6 m/s,求: (1)第4 s末的速度; (2)前7 s内的位移; (3)第3 s内的位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