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专题

2024-05-13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专题

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表述包含两点重要的信息:一是命题的范围——“常见”,《考试大纲》明确指出了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为常见的修辞手法;二是考查规律——“正确运用”,表明高考试题不直接考查名词术语(各修辞手法的概念),而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考查,即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进行判断、理解和正确运用。

从近年的高考试卷来看,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从题型来看,多为主观表述题;二是从考查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准确判断修辞类型、正确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三是从命题方式来看,该考点一般不会单独设题,而是经常与语言文字运用的其他考点(如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等)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四是从取材来看,主要选择那些描写、记叙或抒情性语段;五是从考查目的来看,注重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1.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无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 C.雕阑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 D.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本题需要结合诗句内容理解分析。A项,“绿”与“红”分别代指叶与花,借代。B项,“丝竹”代指乐器,“案牍”代指公务,借代。C项,“雕阑玉砌”代指宫殿,借代。D项,结合“不谙离别苦”分析,为拟人。故选D。 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伏击某一运动中之敌,打早了,暴露了自己,也让敌人有了防备;打迟了,敌人已集中驻止,伏击

变为啃硬骨头。

B.马云说,让阿里巴巴坚持18年的是阿里的理想主义,一个公司如果失去了理想,天天思考的就是赚钱,那就变成了一部赚钱的机器。

C.每到寒暑假,学生们都离开校园,这条街上的很多商铺就像冬眠了;等学生返校时,这条街又渐渐热闹起来。

D.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暴涨致使美国基金经理马克·哈特亏损约2.5亿美元,现在他茶饭不思,健康状况亮起了红灯。 【答案】C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这是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从题干来看,考查的是比喻的修辞,比喻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句中可以没有本体和比喻词,但一定要有喻体,且本体和喻体应本质不同。A项,“伏击某一运动中之敌……伏击变为啃硬骨头”,句中将“艰巨的伏击任务”比作“硬骨头”,“变为”是比喻词。B项,“一个公司如果失去了理想,天天思考的就是赚钱,那就变成了一部赚钱的机器”,句中将公司比作机器,“变成”是比喻词。C项,“这条街上的很多商铺就像冬眠了”,这是将商铺当动物来写,属比拟中的拟物。D项,“健康状况亮起了红灯”,这是将“健康状况不佳”比作“亮红灯”。

3.校学生会和团委将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举办一次以“青春颂”为主题的歌咏赛,邀请你做主持人,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本次歌咏赛写一段开场白。要求:感情热烈,语言流畅,富有文采。不少于6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答案】示例 浪遏飞舟,激扬未来;青春颂歌,风华正茂。青春是一支奔放的舞曲,我们载歌载舞;青春是一部辉煌的篇章,我们抒写美丽——让我们一起唱响青春之歌吧!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侧重于修辞方法的考查。题干中明确指出主题是“青春颂”,形式是写一段开场白,要求激情昂扬,富有感染力。因此,考生答题时,运用一种修辞方法,表达有关“青春”的主题即可。

4.按照要求续写句子。要求:①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②语意连贯;③字数相当。

我是大地上的一棵小草。我要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寸阳光,让内心变得强大,用柔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 , , 。

【答案】示例 我要承受生命中的每一次枯荣 让胸怀变得宽广 用短暂的生命彰显坚忍的风骨

【解析】本题属续写式仿用句式题。考生解答本题时,要注重分析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描述对象“小草”的口吻;二是语句的句式特点和所使用的修辞方法,题干明确要求仿写的句式要“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三是语句所表达的情感,要表达出“小草”坚强的思想追求。

名师点睛 运用修辞手法应注意的问题 1.树立大修辞观,切忌片面性。 (1)在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时候,除了要理解修辞手法外,考生还要注意修辞手法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综合运用。 (2)考生要注意修辞手法与语法、逻辑的结合。语法管话说得通不通,逻辑管话说得对不对,而修辞手法则管话说得好不好。说话、写文章,先要通顺、正确,然后再形象生动、有表现力。 2.提高思维能力,加强对修辞手法的运用。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因此,近年来高考对考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的考查,与其说是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不如说是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有些考生写不出恰当的比喻句,不是因为不懂比喻手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不够,想不出恰当的喻体。因此,考生要想提高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关键是要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联想、想象能力。 易混修辞格辨析技巧 1.比喻与比拟 比喻与比拟,都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但它们却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 (1)性质、作用不同: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是用喻体比本体,重点在“喻”。而比拟却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 (2)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比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为有比喻词和本体的明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拟为人或物,但无论是拟人,还是拟物,拟体一般都不出现。 2.借喻与借代 借喻与借代都是以借体代本体,本体不出现。它们的区别有两点: (1)借喻重在打比方,可换成明喻;借代重在指称,不能换成明喻。 (2)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间具有相关性。 3.排比与对偶 排比与对偶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1)排比是三项或三项以上的连说,而对偶则是两项的对说。

(2)排比不限字数,句式大体整齐即可;对偶不仅要求两句字数相等,还要求结构一致。 (3)排比中常含有反复出现的词语,对偶中则力求避免同字反复出现的现象。 4.设问与反问 设问与反问都是“明知故问”,在这一点上,它们不同于一般的疑问句。二者的主要区别有两点: (1)设问自问自答,一般有问必答;反问则可以不答,实际上一般也不须要作答,因为答案已十分明确。 (2)设问句后要用问号;反问句后可以用问号,若感情强烈,则可以用叹号。 1.【2017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

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

2.【2016年高考江苏卷】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

3.【2016年高考山东卷】拖延症的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请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拖延症的危害。不超过40个字。

4.【2015年高考四川卷】创业、创新是时代的呼唤。请拟写一则宣传语,倡导同学们升入大学后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活动,培养创业、创新能力。要求:①紧扣宣传目的;②运用比喻手法;③不超过40字。

1.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毕业论文上的文字,像蚂蚁,各自爬回自己的家。

B.祖父撑一篙小船,漫溯开去;年老的腰身,像被时光抛弃了。 C.女足姑娘的笑脸,成了清澈的泉水,给球迷的心灵一次清爽的洗涤。 D.一如金黄的稻穗,生命越成熟的人就越谦卑。

2.“读其文,想见其为人。”请从以下几位课文作者中,任选一位,以“ ,我想对你说”为开头,结合自己对他的了解,写一段话。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100字左右。

屈原 司马迁 苏轼 曹雪芹 朱自清 沈从文 海明威 马丁·路德·金

3.开场白是演出或其他开场时引入本题的道白。好的开场白需要语言简洁生动,饱含情感。请为《朗读者》栏目中主题词“那一天”写一段开场白,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字数不少于150字。 4.下列对诗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惆怅东风无处说,不叫闲地著春华。(拟人) B.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反问) C.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比喻) D.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夸张)

5.“菊花”“梧桐”“雨”是李清照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请写一段含有这三种意象的文字。要求:语句通顺、语意连贯,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不少于60字。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忠魂不泯一腔热血化春雨,大义凛然千秋壮志泣鬼神”,上面这组对偶句,对仗非常工整。 B.“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去。他再三叮嘱,甚是仔细。”这些加......点的词都是副词。

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德隆望尊”“穷冬烈风”这些都是并列短语。

D.“长空的大风经过这里,停下脚步;洁净的甘泉日日与他相伴,也终于明白了它;山顶的松树时时顾盼着它,和它心意相通。”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方法。

7.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最后我看见一个港,一座铁桥黑虹一般架在港上,对着海的大歌剧院蚌壳一般张 着复瓣的白屋顶,像在听珊瑚海人鱼的歌吟。

B.那青黛色螺丝状一样卷着的茶丝儿,放于杯中,用开水沏后便舒展开来,那状如 鸟舌的茶片儿直立漂浮,杯子里便盛满了春天。

C.我一眼认出了胡杨,他挺立在荒漠里,无所畏惧的姿态,无以撼动的坚韧,崇山 峻岭一般的崔巍,仿佛饱含了日月精华,傲然挺立。

D.从高及云端的山顶上,一幅巨大的银帘奔涌而下,气势之雄和长江黄河一样。猛 地一下,它撞到了半山的巨岩,溅水成雾。

8.下列成语中,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穷途末路 炮火连天 伶牙俐齿 口是心非 B.一日三秋 怒发冲冠 日理万机 肝肠寸断 C.兔死狐悲 百花争艳 莺歌燕舞 色厉内荏 D.如虎添翼 口若悬河 旁若无人 呆若木鸡

9.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B.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王勃《滕王阁》) C.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高适《燕歌行》) D.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我是一位酷爱看书的女孩,惠存了许多经典名著,经常阅读别人的作品。前些日子,读到了我的舍弟写的一段抒情文字:青瓦上的故乡是遥远的乡愁,农历里的季节,亲人的倾诉;是童年的遥想 ,民间的歌谣,婉转的鸟鸣;也是李商隐缠绵的“巴山夜雨”, , 。古人如此,今人也如此。

(1)文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2)请仿照画线部分,在空白的横线处补写两句,要求风格一致,形成排比。

11.阅读《先秦诸子选读》,个性鲜明的孔门弟子,一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子贡、颜回、子路、曾晳、

冉有、公西华、子张、子夏,当然还有其子孔鲤。要求:请从上述人物中任选三人,联系言行,突出

性格特点,各写一句话,组成排比。

12.班级准备举办一次以“阅读成就梦想,经典照亮人生”为主题的阅读交流活动,请你从以下五个人物

中任选一人,用“____________,你让我懂得了”作为开头写一段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经典人物。要求:所写内容必须与所选人物要相符,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贝多芬 桑迪亚哥 苏轼 鲁迅 烛之武

13.请在《三国演义》《家》《平凡的世界》《巴黎圣母院》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120字左右。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