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7年4期总第218期 文章编号:1003—7136(2017)04—0002—04 跨系统图书馆联盟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研究 麦旭辉 (江门市五邑图书馆,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通过对跨系统图书馆联盟开展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应遵循原则的分析,提出了加强数字 资源的标准建设和整合、开展数字资源联合采购和远程传递以及搭建“数字资源业务云平台”是跨系统图书馆联盟 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重点,认为跨系统图书馆联盟将是未来地区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跨系统图书馆联盟;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3250.7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和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一些小型成员馆(包括基 层的公共图书馆和行业图书馆)开展数字服务缺乏 为了加强区域内不同类型图书馆业务协作和资 源共享,近年来国内不少地区组建跨系统图书馆服 务联盟。跨系统图书馆服务联盟纵向上是公共图书 资金、技术以及人员的保障,只能提供传统的纸质文 献借阅服务,它们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很难和大 型成员馆相比,成员馆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图书馆 馆四级服务网络,横向上是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 以及各行业系统图书馆参加服务联合体,这种跨系 统、多层级服务联合体最核心工作目标是实现资源 优化配置和联合开展优质服务,开展数字资源共建 共享工作可以整合分散不同文献服务机构的资源, 借助高等院校、行业部门以及社会力量,短时间内有 效缩短公共数字文献建设和服务中存在的短板。 联盟整体服务水平。 开展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图书 馆联盟中高校图书馆和大型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丰 富、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由高校图书馆和大型公共 图书馆负责采购计算机设备及各种数字资源,建设 和维护数字资源服务平台,小型成员馆集中力量为 读者提供数字化服务,保证数字资源服务可以延伸 到基层和各行业。这种协作模式从技术层面解决了 因资金投入、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因素造成的联盟 各成员馆信息化建设水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提升 了图书馆联盟的整体服务能力。 1.2 突破现在行政和财政管理体制的制约 受到行政“分级管理”和财政“分灶吃饭”的体 制制约,不同类型图书馆的经费来源、人员和资产归 1 跨系统图书馆服务联盟开展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的意义 与传统纸质文献相比,数字资源具有存取检索 方便、可快速远程传递、共享成本低等特点,适合在 图书馆联盟成员馆之间实现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1.1 提高中小型成员馆的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水平 跨系统图书馆联盟成员馆资源建设、人员素质 收稿日期:2017—03—17 基金项目:2016年度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M201605)研究 成果之一;2016年度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数字资源整合与服务研究”([2016]191号) 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2 跨系统图书馆联盟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研究 属分别由不同部门进行管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 馆和行业图书馆之间的文献资源、技术人员、设施设 2跨系统图书馆联盟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 备无法实现统一管理调配。以纸质图书“通借通 2.1特色化原则 还”服务为例,很多地区在公共图书馆之间已经实 图书馆联盟成员馆的馆藏特色和服务对象各有 现“通借通还”,但目前国内还没有高校图书馆与公 不同,图书馆联盟成立后在馆藏和服务方面形成了 共图书馆之间实现“通借通还”的成功案例,除了系 优势互补,向读者提供的文献资源更加丰富,服务项 统软件不兼容等技术原因外,更重要的是资产归属 目更加齐全,服务手段更加多样。高校图书馆和行 等管理体制原因。 业图书馆加入地区性图书馆联盟的目的并不是对公 图书馆购置的数字资源可以重复利用,一般没 共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突 有复本数的限制(部分数字资源有并发数限制),数 出资源和人才方面的优势,为社会公众提供高层次 字资源共建共享不涉及实体资产的转移和交换,成 的文献信息服务。各成员馆在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强 员馆不用担心因资产的流失而被上级主管部门问 化自身特点,利用地域或行业的优势积极参与数字 责,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能够绕开管理体制的限 资源建设,无论技术力量大小、资源存储量多少都成 制,在图书馆联盟成员馆之间有效地实现文献资源 为共建单位,既参与了资源建设的过程,又分享了资 的传递和共享。 源建设的成果。 1.3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2互惠性原则 图书馆联盟中的公共图书馆,高等院校图书馆 开展数字资源的建设和服务需要购置计算机软 和行业图书馆大多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服务范围 硬件和商业数据库,系统的日常运作也需要投入大 没有办法覆盖乡镇农村,乡镇以及农村广大读者只 量的人力和经费,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涉及成本的 能到文献资源数量少、自动化建设水平低的乡镇公 分摊问题。由于所隶属部门不同,不同类型成员馆 共图书馆(室 阅读纸质文献,在成员馆之间实行纸 之间在数字投入方面存在严重差距。只有协调好图 质文献的配送不但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财力,而且 书馆联盟内部的利益关系,合理分摊成本才能吸引 配送的图书不一定符合读者的需要。存放在服务器 更多的成员馆加入共建共享工作。图书馆联盟要建 上的数字资源可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为不同区 立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和激励奖励机制,在高校图 域读者提供7 24服务,各成员馆利用数字资源开 书馆和大型公共图书馆承担主要建设任务的基础 展联合服务不需要不断地配送图书,大大降低文献 上,让每个成员馆都分担资源建设和系统运行的成 流通成本,节约大量的经费。 本。地方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可以设立图书馆联盟 近年来部分高校图书馆尝试打开大门为校外读 专项建设资金,根据提供资源内容及服务效果进行 者提供服务,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效果没有达 绩效评估,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成员馆的投入 到预期目标。校方从校园安全和管理的角度出发对 进行补偿。 校外人员进入高校有一定的限制,校外读者进入高 2.3均衡性原则 校图书馆不方便,此外很多高校图书馆在寒暑假都 地区性图书馆联盟通过当地政府的政策文件或 不对外开放,校外读者全年四分之一时间没有办法 者成员馆自行签订的合作协议组建,成员馆之间实 利用高校图书馆。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严格限 现文献交流、技术合作以及人才共享,共同构建本地 制,真正进入高校图书馆的校外读者数量不多。高 区公共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图书馆联盟的服务覆盖 校图书馆依托地区性图书馆联盟为校外读者提供数 面广,读者类型更加广泛,服务需求更加多样,这为 字资源服务,校外读者在家中或者办公室就可以利 各成员馆数字资源服务的开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用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数据库资源,真正发挥出高校 不同成员馆之间的数字资源数量、技术力量以及服 图书馆地区文献信息中心的作用。 务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通过制定图书馆联 盟规范性文件可以控制联盟成员行为,形成文献资 3 四川图书馆学报 源内部协调与补偿机制,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最大 程度地发挥协同效应。¨ 2.4合法性原则 2017年4期总第218期 的集成检索系统,打造集文献信息加工、信息开发、 信息管理、信息检索、网络参考咨询服务等一体化的 网络信息平台,并提供Pc 触摸屏、移动设备(手机、 pad)等多渠道数字化阅读模式,进一步提高地区图 书馆服务体系的数字化资源服务水平。 3.2数字资源联合采购和远程传递 对于CNKI知网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等成员 馆普遍需要购置的电子资源,图书馆联盟可以采取 知识产权保护是制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一个 重要因素,目前国内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已经逐步完 善,图书馆联盟在进行数字资源的采购、特色数据库 建设以及开展资源传递时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 规,加强对知识版权的保护,合理合法地使用数字资 源。基于保护商业利益和知识产权的目的,数字资 联合采购的方式与资源服务商进行谈判,争取以相 源服务商向各成员馆提供的数字资源不可能无限制 地提供给其他用户使用,各成员馆在采购数字资源 过程中应认真分析合同或协议中有关版权保护以及 使用范围限制方面的条款,加强与数字资源服务商 沟通和协商,修改不利于合理地进行资源共享条款。 对于已经签订的数字资源服务合同或协议,各成员 馆应严格遵守条款中相关规定,规范图书馆工作人 员和读者的行为,合理合法地利用数字资源,保证著 作权人和数字资源服务商的合法权益。 ] 3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重点工作 地区性跨系统图书馆联盟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 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涉及数字资源本身, 还涉及与数字资源有关的技术手段、设施设备、管理 制度等因素。 3.1 数字资源的标准化建设和整合 不同的图书馆采用的服务器系统、图书馆管理 系统软件各不相同,再加上不同的资源服务商提供 数字资源管理平台和数据存储格式存在差异,造成 图书馆联盟成员馆之间硬件系统、软件平台、网络环 境、数据标准出现不兼容的情况,客观上增加了数字 资源整合和开展联合服务的困难。标准化建设是实 现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核心工作之一,图书馆联盟 要根据国家以及行业相关标准,研究和制定一套完 整的技术标准体系,规范各成员馆数字资源的处理、 发布、传输、交换、服务等工作。l3 为了更好地实现数字资源的共享,图书馆联盟 要整合各成员馆门户网站、应用平台以及数据库系 统,加快实现各级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行业 图书馆书目数据、自建特色数字资源以及外购数字 资源的无缝对接,向读者提供跨系统平台、跨数据库 4 对低廉的价格取得所有成员馆对数字资源的使用 权。图书馆联盟联合采购形成的集团优势得到资源 服务商更优惠的价格和更优质的服务,各成员馆分 摊经费并共享资源,大大降低采购经费,缓解在数字 化和建设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行业图书馆等异 质性图书馆有各自的读者群体,在进行数字资源采 购时都有针对性,例如公共图书馆需要购置有声读 物资源为视障读者提供服务,高校图书馆则按照学 校的办学方针和学科设置情况选购中外论文数据库 资源。各成员馆将根据自身需求购买这些特色数字 资源,这些特色资源不但提供本馆读者使用,而且可 以利用共享平台为其他成员馆读者提供服务。基于 知识产权和商业利益等因素,数字资源服务与图书 馆商签订合同或协议中都有限定数字资源使用范围 的条款,严格控制资源使用IP段或并发用户数。对 于部分限制在IP段范围内使用的数字资源,成员馆 要争取与资源服务商签订许可协议,取得数字资源 馆外文献传递的权限,通过远程传递的方式满足其 他成员馆读者的需要。 3.3搭建“数字资源业务云平台” 为了提升图书馆联盟数字资源服务水平,高校 图书馆和大型的公共图书馆利用技术和人才优势, 采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提供搭建 “图书馆联盟数字资源业务云平台”,提供“数字资 源检索系统”、“数字资源后台管理系统”“数字资源 利用情况统计系统”等功能模块,高校图书馆和大 型公共图书馆通过“数字资源业务云平台”展示本 馆的资源和服务,承接图书馆联盟读者、本地区机关 企事业单位及各社会团体的服务请求,其他成员馆 利用“数字资源业务云平台”开展业务工作和读者 跨系统图书馆联盟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研究 服务。 等方面,虽然一些地方对跨系统图书馆联盟数字资 通过搭建“数字资源业务云平台”实现了区域 源共建共享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目前可以 内不同类型图书馆人才、技术和资源的优化组合,实 直接借鉴的成功案例不多,图书馆需要加强相关方 现了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集约化管理,从根本上改变 面的研究,在实践中继续探索适合本地区跨系统图 了不同系统图书馆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服务机 书馆联盟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运行模式。 制和运行模式。高校图书馆和大型的公共图书馆负 责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的购置,建设并维护 参考文献: 统一的门户网站及各类移动服务平台,其它成员馆 [1]王卫,王瑞焕,李纬光.基于博弈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 无需单独购置软硬件和增加技术人员,这种模式不 问题与对策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11):49— 但提高“图书馆联盟数字资源业务云平台”的性能 52. 和稳定性,而且减少软硬件系统的购置经费和维护 [2]吴玉灵.跨地区、跨系统图书馆联盟建设策略研究—— 成本。 以江西省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6(5):46—50. [3]王自洋,奉永桃.长沙区域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现 4结语 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2013(5):135—137. [4]庞楠,张振友.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图书馆联盟模式研 目前图书馆学术界对跨系统图书馆联盟研究主 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3):92-93. 要集中在建设模式、经费保障、运作机制,服务开展 A Study of Digital Resources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in Cross—system Library Consortia MAI Xu.hui (Jiangmen Wuyi District Library,Guangdong Jiangmen 529000,China) Abstract:Through analyzing the necessity and principles of carrying out digitla resources CO—construction and sha— ring in cross—system library consortia,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strengthening diigtal resources consturction and integration,developing digital resources joint procurement and remote transmission and building electronic resources cloud platforms are the key points of digital resources CO—-consturction and sharing in cross—。system library consor- tia.It also thinks that cross—system library consortia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regional library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CroSS—system library consortia;diigtal resources;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作者简介: 麦旭辉(1974一),男,学士,副研究馆员,江门市五邑图书馆副馆长,研究方向: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自动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