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运用错误类型
一、望文生义
生活中,很多人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就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说话或文章里。因此,此错误类型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高考常考的。
1.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安徽卷)
2.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海南卷)
3.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个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广东卷)
4.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强烈。(江西卷)
5.有人把那些只知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江西卷)
6. 园丁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7.这篇文章见识浅陋,属于不刊之论,总编决定不予发表。
8.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9.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10.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二、对象错位
有些成语有固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顾成语使用的对象和使用范围就乱用成语,很容易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
1.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湖北卷)
2.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全国I卷)
3.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全国II卷)
4.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些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5..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湖南卷)
6.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辽宁卷)
7.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8.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9.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10.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三、褒贬误用
成语中,有些是有感情色彩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就要分辨出这些成语的褒贬色彩,否则就会产生误用现象。
1.再完美的机制出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山东卷)
2.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江西卷)
3.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4. 沙河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5. 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6.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7.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8.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9.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10.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四、谦敬错位
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对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人。成语当中也有谦辞、敬辞之分。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1.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筚生辉。
2.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3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4.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5.公司成立这么久,你作为销售顾问却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和举措,以致公司连续两年销售业绩陷入低
谷,说你马齿徒增也不为过。
6.无论什么时候,她都是亲切随意,如坐春风,娓娓道来,不拉架子而棱角自见,不事喧哗而锋芒难避。
五.自相矛盾
一些成语在使用时和整个句子的意思相悖,造成意义上的误用。
1. 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北京卷)
2.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3.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的时候,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4.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5.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6.2009年5月9日,我国著名相声演员李文华老人溘然长逝,这让他的老搭档姜昆深感失之交臂,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之中。(四川卷)
7.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
8.有一个同学跟我说:“想到八个月后就要参加高考,我就心有余悸。真的还没有准备好呀!”
9.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
六.词义轻重失当
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1.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的时间。
2.考前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3.他这个人有点缺点,但还算个好人,无可非议。
4.少数党员干部吧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同流合污。
5.这不电视剧虽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尖锐批评和指责,但是批评者认为,作者的创作动机是无可厚非的。
七.搭配不当、重复赘余
有些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联系整个句子看,会搭配不当或与句中的表述重复,造成重复赘余的毛病。
1.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2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3. 那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4.我不是笼统地反对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方言,因为适当地使用方言,能够使人物形象鲜活,乡土气息浓郁;我只是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在文学作品中滥用方言,因为方言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
5.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6. 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八.不合惯用句式、不合习惯
有些成语常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而很少或不能用于其它句式。
1.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球队望其项背。
2.这所小学校庭院狭小,房屋破旧,室内光线阴暗,同对面富丽堂皇的县委办公大楼同日可语。
3.如今开发西部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相比,主客观条件已不可等量奇观了。
有些成语还应该注意它的词性用法以及它在句中应做的句子成分。
1.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
2.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3.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该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九.多义两可误用
有的成语有双重意义,一个义项常用,一个不常用,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认为它的常用义项就是它的全部,就可能导致判断错误。
1.(1)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2)不管主题、情节是否需要,总塞进一些灯红酒绿、钗光鬓影的舞会场面,这是很多电视剧的通病。
2.(1)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2)这部童话小说写得十分精彩,看了以后让人神魂颠倒、想入非非。
3.(1)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2)不要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
4.(1)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2)穷困潦倒、捉襟见肘的范进,被他的岳父胡屠户骂了个狗血喷头。
5.(1)及至北平攻陷,这些地痞流氓自然没有粉墨登场的资格与本领,而日本也并未准备让多少官吏来马上发号施令。
(2)名票孟广亨只能清唱,不能粉墨登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