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现状及对策初探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第22卷VoI|22 第6期 N0.6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Hubei FinanciM and Economic Colleg 2010年l2月25日 Dec.25,2010 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现状及对策初探 李念良 (广东培正学院,广东广州510830) 【摘 要]民办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对促进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浅析了目前中国民办 高校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提高我国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主要包括稳定民办高校招生 规模、加强特色办学、加大软硬件建设及教学投入、提高管理人员素养、更新民办高校人才培训模式和加强 质量评估。 【关键词】高等教育;民办高校;发展现状;对策研究 冲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0X(2010)06—0050—03 民办高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高等教育从精 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进程中,认真研究政府、 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民办高校在民办教 办学行为逐步规范,在民办教育行列中不断涌现出 一批办学先进个人和优秀办学单位,他们办学的先 育管理中的作用,探索一条具有民办高校特色的发 展路子,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进经验已成为我国民办教育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 的宝贵财富。《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就明确规定:“民 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的组成部分。”教育振兴也包括民办教育的振兴在 内。中国的民办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必 将承担重要的角色。 民办高校的发展、壮大,必然面临着发展道路、 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的选择和确定,因此我国民办 高校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是办学理念的进 一、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办教育经过三十多年 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已呈现出生 机勃勃的发展态势,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进程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宏观上看,我国民办教育数量持续增长,办 学层次丰富多样,已经成为影响广泛的社会主义教 步创新。民办高校要想有进一步的突破,必须要 有新出路,而新出路必须要有新思路。办学理念的 育事业的一部分。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09年全国 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2009年有民办高校 658所,其中独立学院322所,在校生446.14万人, 其中本科生252.48万人,专科生193.66万人。在激 烈的竞争中,民办教育持续发展,一些民办高校已 形成一定的规模,积聚了相当实力。 从微观上看,民办院校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收稿Et期】2010—10—10 创新问题是当前困扰民办高校向前发展的所有问 题里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二是管理体制的优化 和创新。一些民办高校管理者思想认识存有偏见, 管理体制尚未理顺,还存在管理“家族化”和职教 “普教化”现象。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 已是民办高校迫在眉睫的事情了。三是资金紧缺。 不少民办高校还必须面对筹措资金困难、办学条件 [作者简介】李念良(1974一),男,陕西洛南人,广东培正学院讲师、工商管理硕士。 50 李念良: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现状及对策初探 不足等问题,民办高校要想做大做强,要想有新的 举措,要想有新的特色,必须有必要的资金支撑。四 是师资结构失衡,教师队伍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多 数民办院校的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民办高校教 师队伍不稳定,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因此,如何建立 一支高质量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是目前民办院校发 展的一大课题。五是据一些教育专家预测,目前我 国适龄受教育者将减少,生源将更加紧缺,加之民 办高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等,这一严峻形势使民办高 校首先受到冲击。 二、提高我国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规模、结构、质 量、效益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质量始终是占主导 地位的关键因素。解决民办高校高等教育质量上的 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 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提高民 办高校教学管理队伍水平 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共同承担教育的使命,各 民办高校要在继续关注前者的同时,对后者也要给 予十足的重视。一是高度重视教学管理工作,充分 认识教学管理人员对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独特作 用。二是在教学管理队伍中建立竞争淘汰机制。三 是鼓励创新、推动改革,充分发挥教学管理人员的 创造性。四是重视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理论学习, 使他们掌握现代教学管理新知识。五是重视教学管 理人员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在配置各种设备时 应充分考虑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教育经费使用应 首先考虑为教学服务,为教学管理工作服务。 (二)稳定招生规模,以特色求生存,找准定位促 发展 高校适当的扩招是有必要的,但盲目扩招将导 致教育质量下降,办学效益下降,并造成人力、物 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高校扩招必须遵循教育规 律。高等学校规模的扩大并不一定导致质量和效益 的提高,而只是为这种提高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从 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科学发展观出发,稳定高等教 育招生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对于绝大 多数一般高等院校来说,既缺乏重点大学的文化底 蕴和办学实力,又不具备民办高校的活力,要在激 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走特色之路。一 般本科院校若没有自己的特色,迟早要被淘汰出 局。如果研究型大学的特色侧重于“科学发明与创 造、尖端人才的培养”,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色侧重 于“高级人才的培养、科研成果的转化”的话,则一 般本科院校的侧重点应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大 众化教育的促进”。实际上,不同类型的学校都可以 有“一流”,各级各类高校都应当树立正确的定位 观,找准自己的位置,“各安其位,有所作为”。 (三)注重软硬件建设,加大民办高校教学投入 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主渠道,所以,提高教育质 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投入既包括硬件投入也 包括软件投入,既包括经费投入也包括精力投入。 是否重视教学投入,是考察一个地区教育行政部 门,考察一所高校领导是不是真正重视教学工作、 重视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尤其要加大实践教学的 投入,要有足够的经费保证学生的实验、实习、实训 和社会实践等活动的高质量开展。除了加强硬件投 入外,更需要在软件投入上下功夫。有些高校领导 没有把教学工作真正重视起来,更多关注于学校上 规模、上学位点和重点学科,没有把主要时间和精 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教师队伍中,重科研轻教 学的现象比较突出,高校教师必须要把主要精力投 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 (四)注重民办高校科学研究,实现科研教学互 促互动,科研反哺教学 实践表明,没有科研,教学就难以发展和创新。 要鼓励教N/sil强教育科学研究,围绕人才培养和创 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以及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进 行研究。在注重基础研究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将科 研成果用于教学,从教学中找到科研的动力和内在 需要,通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 培养,找到新的思想,真正实现教和学的互动过程, 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民办高校要坚持以科研反哺 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教学之间教育环节打 通,努力实现科研平台从校园向社会延伸,从科研 机构向课堂延伸,科研主体从单纯的教师、研究生 向本科生延伸,科研范围从纯学科领域向教学领域 延伸。 (五)更新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 养途径 关于民办高校更新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一是按 大类招生,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性。可以大类 51 李念良: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现状及对策初探 招生为先导,使现行的教学由单一性向综合性发 展,由相对独立到学科融合发展,构建多元化教学 体系,强化基础能力训练。二是开展分级教学,强化 人才培养模式的针对性。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按不同 的层次编班,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教 欲和创造性;改变课堂灌输、课后放任、期末考试的 教学模式,坚持精讲多练,加强能力考核。 (六)加强高教质量评估,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 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促进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高校自我评价是进行动态管理的首要条件,也 学方法,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三是完善学分制和 弹性学习机制,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灵活性。学生 是实现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保证。要根据市场 可根据自身实际申请免修、免听或重修某些专业课 程;在培养计划框架内可自主安排学习计划,提前 修完规定学分,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四是实行导 师制,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服务性。学校要实行导 师制,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完全学分制需要的人性 化、人本化管理机制。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 化、社会化的要求,建立科学的高校人才质量评价 体系,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市场机制,用市场 来检验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方面对教学过程进 行监控和评价,包括建立校、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管 理体系和规章制度,教学质量信息体系和督导体 系,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评估考核项目及指标,建 设一支高素质的具有专门评价知识的教学质量管 理队伍。另一方面是对毕业生质量进行监控,要将 要变单纯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为以提高学生能 力为主,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有机结合。注重学法 指导,教会学生思维方法;积极实践启发式、发现 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努力尝试将问题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探究发现法引入课堂;训 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一所高校水平的主要指标, 从学生就业开始,就社会对毕业生欢迎的程度和毕 业生一次就业率进行评价,通过社会中介机构对毕 业生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进行科学评价,评 价结果要向社会公布。 练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探究精神,激发学生求知 【参考文献】 [I】黄尧.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大力推进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fJJ.中国职业技术教 育2005,(6):5-9. ● [2]潘瑜.刍议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6):181—182. 【3】秦和.端正办学思想,实施科学管理——以质量和特色构建民办高校新型人才培养空间[J].浙江树人 大学学报,2002(1):9—12. [41威,高俊霞.试论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和谐的构建[J】.教育科学论坛,2007,(1):6—8. [5】杨昭球.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民办学校的管理策略[J].教育决策与管理,2007,(3):l1—13. [6]袁康敏.从科学人才观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理念 商场现代化,2007,(8):42—44. [责任编辑:周德 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