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企业所得税习题

2021-08-24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习题一:

某生产性外资企业系居民纳税人,2010年度有关经营业务如下:

⑴主营业务收入45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2100万元;

⑵其他业务收入18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150万元。

⑶营业税金及附加52万元。

⑷发生销售费用670万元,其中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450万元。

⑸管理费用48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60万元;符合条件的新技术研究开发费150万元。

⑹财务费用60万元,其中含年初向非金融企业借款100万元所支付的年利息10万元(当年金融企业贷款的年利率为6%)。

⑺营业外收入170万元,其中出售专利技术的净收益150万元。

⑻营业外支出150万元,其中:通过符合条件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向贫困地区捐款130万元;支付税收滞纳金2万元。

⑼投资收益30万元,系直接投资非上市居民企业分回的股息收入(投资时间为2008年)。

其他资料:

⑴已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际发生的合理工资费用350万元,实际拨缴的工会经费7万元,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50万元,实际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10万元。

⑵本年以自有资金购置并投入使用环保专用设备1套,投资额500万元;该套环保专用设备属于《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专用设备,符合税额抵免条件。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计算该企业2010年度实现的会计利润总额。

⑵计算该企业2010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⑶计算给企业2010年度可予抵免的企业所得税额。

⑷计算该企业2010年度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习题二:

某机械有限公司系股份制生产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该公司2010年度有关财务资料如下:

⑴ 主营业务收入88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5100万元。

⑵ 其他业务收入600万元,其中:材料销售收入120万元,设备修理收入80万元,仓库出租收入40万元,转让商标使用权收入36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450万元。

⑶ 营业税金及附加96万元。

⑷ 管理费用85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50万元,新技术研究开发费600万元。经核实“研发支出”账户及相关资料,该厂为研究开发新技术共发生研发支出156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960万元,已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并自本年12月份起按10年摊销,12月份摊销8万元计入制造费用。

⑸ 销售费用355万元,其中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300万元。

⑹ 财务费用账户借方余额16万元。该账户贷方记载:存款利息收入5万元;借方记载:手续费支出1万元,借款利息支出20万元。企业借款情况是,年初向银行借款100万元,年利率为6%;向其他企业拆借资金140万元,年利率为10%;两项借款均用于生产经营,年底尚未归还。

⑺ 营业外收入260万元,有关资料如下:

① 出售专利技术的净收益210万元。该项专利技术账面原值360万元,累计摊销200万元,出售收入371万元,支付相关费用1万元。

② 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收益40万元。经核实,3月份取得A公司40%的股份(对A公司具有重大影响),支付价款2000万元;按持股比例计算确定的,应享有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为2040万元。

③ 非货币资产交易净收益10万元。系企业为经营需要,用已使用过的生产设备换取某公司产品实现的净收益。换出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20万元,累计折旧为20万元,公允价值为110万元。

⑻ 营业外支出505万元,其中:税收滞纳金3万元;支付合同违约金2万元;通过市民政局向贫困山区捐赠500万元,已取得合法的公益性捐赠票据。

⑼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万元。经核实,7月份从二级市场购入B公司发行的股票,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购入成本400万元,年末公允价值420万元。

⑽ 投资收益账户贷方余额86万元,有关情况如下:

① 投资收益账户借方发生额81万元,系因被投资企业发生亏损,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分摊的投资损失;

② 投资收益账户贷方发生额167万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2万元;拥有D公司股份,按持股比例和D公司实现的净利润计算确认的股利165万元(实际分得132万元)。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所述:

⑴ 本年实际发生工资支出200万元,职工福利费31.2万元,职工教育经费6.48万元,拨付工会经费4万元(已取得专用票据);上述支出已计入成本费用。

⑵ 本年以自有资金购置并投入使用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投资额1000万元;该设备属于《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专用设备,符合税额抵免条件。

⑶ 该企业印花税的计算缴纳无误;需要税务机关审批的事项已获审批;企业采用的会计核算办法无误。

【要求】:根据该企业2010年度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公司本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是多少?

⑵该公司本年度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多少?

⑶该公司可予抵免的企业所得税额是多少?

⑷该企业本年度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额是多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