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可亲可敬的班主任
进教室,老师您这样做不就是不想
让我尴尬,不想让我在班里难堪 ……,老师您想的多周到啊,我当 ®秦晓梅
又是一年开学季,我那可亲可 敬的班主任,您在远方可好?追忆往昔,泪眼朦胧,情不自 禁。我上师范学校的第一年,听说您就走了,心痛、焦虑、无眠 ,曾经那个在讲台上满腹经纶、滔滔 不绝、神采飞扬的您怎么说走就走 了呢?是啊,那个热爱生活,工作勤 恳、朴实无华的班主任王老师走 了。可是一切还是那么记忆犹新, 至今您讲课的样子,教导我们的神 情,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还是那 么抹不掉、忘不了,仿佛就在咋天。
在我初三那一年,父母把我送 去了蔡家坡镇公社中学,当时全镇 最好的一所初中学校,让我跟随外 公读书,希望我能考取中专,吃上 商品粮,早日转正。后来的我,果然 不负众望,通过一年的刻苦努力, 考上了凤翔师范学校,实现了父辈 们、还有自己的夙愿。
刚来到蔡家坡公社中学,面对 这个新学校,心中充满了欢喜、期 望,同时也充满了担忧,怕自己学 不好……,就这样怀着忐忑的心情 来到了三一班,做了您的学生。记 得当时的您衣着朴素、儒雅含蓄、 言语颇少,可不像您上课的风采, 我呢,和同学们也不太交往,每天 重复着教室、宿舍、食堂这三点一 线的生活,初三吗,心里想的最多 的就是今年无论如何要考上中专, 因此,学习特刻苦,最深的印象就 是特爱上您的英语课,英语成绩也 就不知不觉的上来了。记得有_ 次,同学们发现您精神状态很不 好,哦,原来是家里有了矛盾,于是 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老师心情不 好,会不会批评咱们,会不会影响 上课……,可是,当我们看到您阔 步走进教室的那一瞬间,我就知道 我们的顾虑是多余的,那些琐事怎 能影响您对工作的那份挚爱,课堂 上的您还是那么激情四射、神采飞 扬、自信满满……,现在回想起来, 那段时间每天最怏乐的事情就是 下课了和同学们一起唱歌,上课了
听您讲英语,那流畅的语言,那清 晰的讲解,那潇洒的动作,永远留 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转眼期中考试到了,成绩出来 了,我是班级第三名,按理说应该 高兴吧,可是我一点儿也不快乐, 只因我最看好的数学课程中,几何 成绩只有85分,原来我常常不细 心,把题看错、抄错,几何这次又是 把一道题看错,还是基础不扎实 啊,这个难受也就罢了,刚巧接下 来有_个数学竞赛,由于成绩不 好,机会也就这样错过了,想想自 己那么喜欢数学,以至于后来选取 的专业都是数学,可是没能参加那 次数学竞赛,心里真的好委屈、好 难受,就在这个时候,看起来平时 不怎么细心、不怎么说话的您,忽 然就找我谈话了,您关切的语言犹 如雨后舂风吹进了我的心里,滋养 了我的心田,对啊,像您说的,机会 多的是,只要有能力,总有施展才 华的舞台。
寒假到了,回到了我的村子, 见到了以前学校的同学,她们说你 回来吧,咱们学校今年也来了几个 年轻的老师,教的可好了,你每周 跑来跑去的,多辛苦啊,我一想,是 啊,每周奔波辛苦也就不说了,关 键是住在外公家里,也不是很方 便。于是,头脑一热,第二学期,我 又回到了我们村子的学校,在那里 上了一周课,不知道为什么,心里 _直安静不下来,我想这样下去, 怕是连高中都考不上,于是又费了 一番周折,回到了蔡家坡公社中 学。记得当时,是班主任您派了我 们班的学习委员王亚娟在校门口 接了我,帮我安置好行李,把我领
时好感动,心里暖暖的,在去学校 的路上,我还在想怎么去面对您, 去面对班里的同学。
又一次期中考试到了,这次英 语试题,音标题目特别多,我初_、 二在我们原来学校上学,当时初一 没有专业英语老师,我的英语音标 也就这样拉下来了,这次考试,我 得了 87.5分,当时满分是100分, 考了这么个成绩,我好自卑,好怕 见您,就在我很焦虑的时候,您又 _次安慰开导了我,让我重拾信 心,好好学习。而且,在晚自习下了 后,您亲自给我补课,以致后来,我 到了师范学校,学校虽然没有开设 英语课程,但是我都坚持自学了两 年,那种对英语的那份挚爱就是源 于老师您啊。
老师,我知道您朴实,有骨气。 追忆那个年代,物质贫乏,生活清 贫,当时我们学生灶上一碗面四两 那可是稀稀拉拉的,同学们根本吃 不饱,大家生活都比较艰苦。记得 有一次,你来我外公家里家访,我 们正在吃饭,那天外婆刚好蒸了大 米饭,还烙了黄匆匆的亮油饼,真 心请您留下来吃饭,可是您说什么 都不吃,您知道我当时心里有多难 受吗?我知道您好面子,有骨气,可 是,学生我当时多想您吃点啊,哪 怕一点点。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 始干。遇到老师您是我人生的幸 运,您更是我们全体学生心中的楷 模,学校的骨干。一分耕転、一分收 获,当年中考,我们学校初三四个 班共260多人,全校只考上了三个 中专学生,咱们班就考了两个,在 学校轰动多大啊,老师您当时多高 兴啊。
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 ……,敬爱的王老师,又到了一年 开学季,您在远方可好?这么多年 来,我一直想您、敬您,您知道吗, 您那默默奉献的精神、那份对教育 的挚爱一直激励着我,感召着我, 使我不断向前、再向前。®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教学 研究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