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021-06-30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人的思维水平是由其包括非智力因素的思维品质所决定的!根据智力心理学的前沿观点,改善一个人的思维品质最主要的就是提高其元认知水平——亦即形成一种根据自身认知特点自觉调整控制思维过程、认知策略的思维习惯!

更通俗地说,就是养成一种自觉思维——在掌握了一定认知策略与自身认知特点的前提上,经常自觉地对自己思维的状况本身进行“反思”——监控与调整,久而久之形成一种下意识按照思维认知规律与自身认知特点进行思维的习惯!

我个人尝试了一下,感觉这种训练方式确实有用,不过必须要持之以恒,且注意力一定要集中!下边是我对自身整体思维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反思及改进的一次实例:(因为在进行该项训练时,我当时正在研读认知心理学、智力开发一类的专著,因此在文字中学究气与术语稍多了一点,不过相对而言,这样在概念表达上也往往更为准确。因此也就不作修改,全文录下)

目前思维中存在的问题

一、 在记忆方面的问题:

1、由于对初始信息、事物本身观察的不深刻、不全面以及记忆的不准确、不深刻,造成在思维过程中常出现思维前提、已有判断、信息被遗忘或掌握不确切的情况,导致进一步地分析、推理无法有效展开!

2、在平时学习中,由于未能将各种信息、知识分门别类、有序地加以储存(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也没有经常性地对知识进行系统化地整理,导致知识记忆的不牢固,知识储存的相对无序,这就造成了在具体思维过程中所需的问题信息、背景知识不能被迅速检索、有效地激活运用,导致了思维的不畅与经常卡壳的后果。 二、在思维的程序与策略方面的问题:

某些思维的程序化策略掌握得不够熟练,其种类与数量也不够。具体表现在: 1、对某些思维的程序化策略的掌握还远未达到\"内在化\"的程度:当问题超出经验思维的有效范围,直觉思维偏差或丧失方向时,相关的程序化思维不能迅速被激活,甚至压根就没有学习过相关问题情境的问题解决策略,无法自觉有效地指导思维找到新的方向,造成思维卡壳、断线!

2、对数学、逻辑等思维工具掌握不熟练。只能较直接、经验地分析问题,不善于将其转换为数学、逻辑形式加以考察,造成很多问题因无法抽象、简化而难于解决;很多问题也因无法量化、具体化,导致难以比较分析而不能有效解决。 三、思维的自我调整(自我监控)方面的问题:

在思维的自我监控程序中计划、意识、方法、执行、反馈等几个环节尚存在严重不足。究其根本,这反映了思维本身的\"自觉性\"--即自我监控的习惯尚未完全养成。其中尤以计划、意识、反馈这个环节为甚:

1、计划:在思维前应先对目的、目标进行精确界定的习惯尚不巩固,对思考的内容、要点、问题的核心结构等问题也往往缺乏基本的界定。

2、意识:对\"意识\"本身的意识,对\"思维\"本身的思维还未形成一种本能,尚须不断的自我提醒。

3、反馈(调整):对思维效果、效率的评估,思维过程本身的反思与调控目前是做得最差的。

四、 思维品质方面的问题:

思维的分析性与批判性仍不足,仍过于依赖已有经验与模式,对于经验以外的新问题,仍未形成一种通过深入、细致观察发现其线索,善于根据所有已知条件、线索加以系统考察的习惯--经常是浅尝辄止一时找不到答案后就将其束之高阁。

思维的灵活性仍须加强:应更加注意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分析同一事物,锻炼自己用不同途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能力。 五、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

在思维中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一直都是一个问题。由于注意力的不集中使得思维中的问题意识与目标意识仍不够强烈,思维经常陷入漫无目标、毫无结果的\"玄想\"。若在这方面能有所改善,对整个思维效率的提升效果将是显著的。 六、改进建议:

1、加强自觉思维的习惯,经常性地自己思维过程本身进行“反思”——通过“大声思维”的方式,找出影响其正确性与效率的各种因素、根源,加以改进!

2、强化对思维规程与思维策略的训练,特别是应掌握决策思维的一般程序(问题分析、目标确定、提出多个备选方案、择优选用、实施、反馈、调整)、手段-目的分析、逆推法、简化变型(化归)法、典型分析归纳法、推导树法、类别推理与假说法、决策树法、决策表法等分析推理技法!——运用条件、要领。

3、在对概念的学习中,尽可能地使用概念图或事物关系联系图,以全面深刻地把握概念的内涵、外延及与其它概念的关系!

4、在思维过程中,注意加强意识本身的调控作用——当思维出现偏差、卡壳、空白及失去方向时,能立刻意识到这一点,不在已有的圈子里继续打转,而是重新对情况作出评估,从其它角度分析问题,重新获得方向!

5、在思考前或思考中,尽量把情绪、精力调整到一个较高的状态,保证大脑的清晰,注意力集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