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究
摘要:“生活化教学”源于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我国整体教育局势的改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构建生活化情境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氛围、丰富教学内容以及降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应用,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展开研究,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教育教学体系中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规范学生的言语行为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促进小学生身心均衡发展,不光要加强数学语文等文化课程学习,更要充分借助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引领,帮助小学生正确认知社会、参与社会,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为此强调教师应当从生活实际入手,充分利用现实资源来为学生展开教学。
一、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忽略学生兴趣培养
兴趣是改变学生认知能力的关键,同时,也是现代化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的本质区别。只要保证学生对课堂带有强烈的参与热情,才有可能实现其在课堂中自主思考并独立探究,从而整体提高教学效率。但通过目前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观察可以发现,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安排中,都缺少对学生的兴趣培养的设计与方案。如此,便导致了学生仅仅是机械化地跟随教学节奏进行学习,课堂上缺少发散思维的关键契机,因此教学效果并不能够达
到理想状态。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模式最终只会导致教学时间与投入精力不断增加,学生与学习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拉远,违背了现代教学的发展观念。
(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目前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便是课堂教学中“理论解读”环节占比过重。但对于低年段的小学生而言,由于其认知基础薄弱,生活经验匮乏,因此,教师一味进行理论解读并不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吸收知识,反而会导致课堂内容过于枯燥,进而使得学生进入到“被动学习”状态。此外,从另一个层面而言,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少自主思考空间,课堂上收获的内容完全是按照教材思想进行复刻。因此,更是没有形成个性理解,无法对学生的独立人格特征进行塑造。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评价中反思生活
教学评价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教学评价能够促进师生的共同反思,一方面是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总结,能够总结学习的成果与收获,反思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该如何发展,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另一方面是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师需要结合整体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反思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还存在哪些不足,对教师今后教学优化与创新提供指导。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在教学评价环节中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教师要找准教学评价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这样才能自然而然地实现生活情境的构建,发挥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
(二)基于学生认知经验提取情境素材
基于学生“认知经验”得到的素材资源,主要是指教师贴近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选材,寻找符合其思维特征的事物、现象以及活动,以此作为教材中理论知识的案例补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充分的对照经验,从而消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障碍。以《校园里的号令》为例,这一章节知识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建立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明确在集体生活中,“规则”的重要意义与“遵守规则”的必要性。但一年级学生正处于独立意识觉醒的阶段,不仅难以正确地看待“规则”,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来为其构建演绎场景,使其能够凭借主观判断对“校园号令”产生正确认识。如“午休进餐过程中,由于不遵守班级秩序,学生小A不慎被热汤烫伤”;“学生小B做事拖沓,经常听到集结铃声后还在操场玩耍。结果在升旗仪式中,由于小B缺席,导致班级错失流动红旗”。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通过讨论这些行为造成的影响,从而逐渐意识到“校园号令”的重要性。
(三)拉近师生距离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并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教学,而且也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之上,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中无处不在,尤其是道德与法治教师自身的行为、品质、素养等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生活化情境也包括在生活中、学习中,教师用实际行动来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从而达到言传身教的教育效果。另外,为保障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还需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将教师作为知心朋友,愿意主动与教师进行问题的探讨,也能够将自己的难处和心理诉求向教师诉说,这样有利于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也有一定的帮助。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例如:在日常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可以尝试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或者学生中间比较受欢迎的话题来与学生聊天,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感,另一方面也能够使教师走进学生的生活、深入了解学生对待事物
的态度、观点,掌握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道德水平,为更好地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创设生活化情境奠定基础。除此以外,道德与法治教师无论是在课上教学还是在课下个人的时间中,都要注重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学习的榜样。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道德法治课程,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道德与法治内涵,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将在课堂环节学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实际运用,帮助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行动,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怀,使学生能够自发自觉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叶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路径[J].天津教育,2020(12).
[2]倪悦芯.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方案研究[J].教育界,2021(02):69-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