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

2022-02-04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关于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

摘要

城市建筑学是研究城市的建筑设计与建筑群的规划设计及其环境的科学。公共空间概念在建筑学中是一个十分基本而且重要的概念。结合相关的社会学知识背景,对建筑学领域中的空间公共性概念进行一番重新的审视,将人的公共活动置于公共性论述的核心地位。由此,空间公共性被定义为“物质空间在影响人们公共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属性”。通过这样的界定,城市公共空间的设置和设计成为介入各种社会问题的一种积极手段。同时也指出,现代社会的多元化使城市空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公共性表述,它们分别导向不同类型的公共活动,其中市民社会的公共性表述和交往活动有效地调和了现代社会的诸多矛盾。

关键词:公共空间、人性化、空间要素、设计

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

谓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同时,它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急剧扩张,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建设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传统和特色在丧失,绿地空间在减少,城市的建设和公共空间越来越让人感到是为了供他人观赏,而不是用来为公众所使用,大规模的景观广场和世纪大道却比比皆是,大型绿地蔓延成风,很少考虑从人性的尺度、人

性的功能出发,离大众的情感距离也越来越远。“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正在使城市空间环境走向人性化的反面,这种现状使得探寻和研究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当前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城市公共空间正日益受到重视,然而,与其它设计领域一样仍然存在目的不够明确的根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创作思想的单向思维与封闭思维定式,以设计者主观的形式美标准作为公共空间的评价准绳,过分重视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形态设计,而忽视了城市公共空间的终极目的―人类的生活质量。传统的评价方式一直是基于某种理论指导思想、设计师主观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价值取向,尤其在审美的层面上,与其他的艺术没有分别。但是,作为一种人类生活的承载者,城市公共空间从来也不应该服从于某种先验的美学观点,它因人的行为、心理需要而存在。人性化设计是一种注重人性需求的设计,又称人本主义设计,它最早出现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第一方面,是物理层次的关怀,这是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内涵的基石。

人性化设计是以设计的理性化和功能性为前提条件的,离开了科学结构的理性化和合理的功能性,人性化将走向极端,最终将违背人性。公共空间在考虑到日照、遮阳、通风等因素,使场所在保持人们心理、生理上的舒适的同时,还应配置各类设施以满足人们的复杂活动需求。如巴西的首府巴西利亚就是典型的功能分区明确的现代主义城市,其设计者路西欧•哥斯达以汽车交通作为新首都规划的尺度,却忽视了完整合适的步行系统。在这座尺度宏大的“汽车城市”,人们几乎很难轻松地步行游览并穿越街区,时时处处需要乘车流动。这种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简单化的结果,就难免使城市缺少活力,不能完善人的需要,特别是忽视了心理与社会因素,对公共空间也缺少关注.

第二方面,是心理层次的关怀。

设计如果仅仅追求一种功能至上的原则,想以此向人性化靠拢,是行不通的。一旦理性压倒人的个性,也就偏离了人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物理层次关怀的同时,也关心人的心理、关怀人的情感。例如那些日光充足的室内“街道”就为身居办公室的白领和生产工人邂逅创造了条件,也促进了不同职业的人群进行沟通。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筑、构筑物的适度围合,形成积极空间,增强使用者的安全感、领域感,从而使公共空间增强场所感、领域感而对人们具有吸引力。当空间规模过大时,可利用植物、地面高差、铺地、色彩、设施等创造尺度宜人的空间环境。可见,注重心理关怀的人性化设计反映了城市公共空间“为人而设计”的本质特征.

第三方面,是社会层次的关怀,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怀。

在我国的一些学者看来,开放空间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它包括自然风景、公共绿地、广场、道路和休憩空间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以至整个环境的演变过程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研究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改善人类的聚居环境。加强策划与规划,从城市整体结构方面作好战略性公共空间规划,使资源、能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尽可能少地消耗一切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达到自然、社会、经济效益三者的统一.

第四方面,对人群细分的关怀。

弱势人群因其自身生理、心理特点和整个社会环境系统缺乏针对他们的考虑,而使他们的自由行为受到限制。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身体不便带来的障碍,即无障碍设计,且尽量满足最有可能使用该场所的群体的需要,同时也鼓励其他群

体生活的乐趣,特别是针对母婴、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需要,在公共空间设计、建设时也理应给予体贴关怀,使他们也能共享现代科技文明成果。只有顾及了人类本身的内在需求并在城市空间诸要素、空间表现特征、空间美学意义等多个层面上加以设计的互动与经营,才能使城市公共空间达到与人类需求同构的形态特征和美学意境。对公共空间的酝酿、策划、营造、设计、使用、维护和改造都应以人为本,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实现对人性化的关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性化设计完全是设计本质的要求,是设计本源的回归。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的一般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交易、表演、展览、体育竞赛、运动健身、消闲、观光游览、节日集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

2.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

有观点认为:在现代科技的促进下,过去需要发生在公共空间领域的一部分社会及市政功能已经转移到了私密领域(如娱乐、资讯获取以及消费过程可以依靠家庭中的电视和互联网来完成),曾经只能以集体和公共形式出现的活动也在逐步转化成为更加个人和私密的形式(例如城市中的各种缴费手续,过去必须到指定的公共场所完成,而现在则可以通过网络甚至通讯手段就可以在私密领域完成),公共空间对于城市的重要性愈趋减弱。但对于目前我国的城市现状而言,公共空间的使用仍然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占主流地位,只

是由于设施陈旧、设计不当以及人们的意识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相对低下,服务能力有限,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风貌与特色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它不但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环境,而且在城市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录着城市历史与文脉的积淀。

凯文?林奇(K.Linch)的“城市意象理论”、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的“城市活力分析”以及扬?盖尔(Jan Gehl)的“交往与空间”等理论,都对营建个性突出、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的意义作出了积极探讨。从本质上看,公共空间应该是一个自由的环境——人们可以随意使用它们,但也可以自主选择到其他的地方。在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的要素设计,丰富人们相互交往的场所,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提高城市公共空间质量,以此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要素

成功的公共空间是以富有活力为特点,并处于不断自我完善和强化的进程中的。要使空间变得富有活力,就必须在一个具有吸引力和安全的环境中提供人们需要的东西,即如何在公共空间中营建和应用“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环境质量”、“公共设施”、“街道家具”和“公共文化活动”等要素。

1.空间与尺度

公共空间首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由长、宽、高等量度和范围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广延性和扩张性的表现。但形成具有实质意义的公共空间应该是具有地域文化和内涵的,并赋予空间涵构意义的“场所”。

“场所”概念常强调“归属感”和与场地的情感联系。荷兰建筑师奥尔多?范?伊克(Aldo Van Eyck)在他著名的场所描述中强调:“不管空间和时间的意义是什么,场所的事件只会有更多意义。这是因为在人的意念中,空间表现为场所,时间表现为事件。”然而在当前营建场所感的规划设计中,场所的形态意义常常被过分渲染,甚至超越了更为重要的人之活动及空间的功能意义。

尺度,既是空间设计的手段,也是空间设计的原则。“人体尺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积累形成的一种适度的标准和视觉印象。尺度存在于城市形体空间设计的每个环节。虽然在整个城市的形体空间设计中并不一定遵循唯一的尺度概念,但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有意义的、适合人们需求的尺度效果。有时,“超人尺度”是为了某种特殊的使用功能或取得某些特定效果而不得不采用的(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设计)。但近年来,在我国很多城市新行政中心的设计中,往往采取巨大的尺度来取得“宏伟”的效果,这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凡是接近人的地方,特别是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都应该注意体现“宜人性”,因为所谓的“人性场所”首先是空间应具有“人体尺度”。

2.可达性与易达性

城市中目的地与交通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正因为有了吸引人们的目的地,于是才产生了交通;因为有了交通,才使得人们到达目的地变成可能。因此,城市的公共空间具不具备活力是受到其可达性与易达性的影响。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城市的公共空间是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在某一场所相互活动形成的,包括街道、市场、码头等,由此也反映了公

共空间的可达性与易达性的重要性。因此,在创造新的城市公共空间时,必须考虑公共空间与其他区域的交通联系(包括车行交通和步行交通),这是实现公共空间富有活力的重要保证。

3.混合使用与密度

创造活跃和良好的公共空间的另一个关键就是不同的土地用途和人的活动在空间与时间上的集中,而足够的人群和活动密度又常常被认为是空问富有活力的先决条件,也是实现空间混合使用的先决条件。为避免国外许多城市开发实践中被功能分区理论影响而出现的孤立的城市公共空间现象,混合使用已经成为现今一个被广为接受的城市设计目标。

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而言,适当的密度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公共空间,由于现状条件限制较大,往往形成高密度的区域。尽管高密度有时意味着较低的环境质量,但对于公共空问的使用,适当的高密度意味着将增加人流的接触度——当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不同类型的人们在同一公共空间中相遇,就大大地激发了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使公共空间变得复杂多变、富有生机。

4.环境质量

根据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理论,人们的每一种活动对环境的要求都不相同,其中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都特别依赖于户外空间的质量,当条件不佳时,这些具有特殊魅力的活动就会消失,而在条件适宜的环境里,它们就会健康地发展。由此可见,户外空间的环境质量对空间活力营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此外,适度强度的接触是进一步发展成其他交往形式的起点,但在没有纷繁户外活动

的情况下,最低限度的接触就不会出现,交往也就无从谈起。与环境质量良好的公共空间相比,质量较差的空间影响了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限制了人与人之间适度强度接触的发生,从而制约了空间活力的体现。反之,我们试想一下,在环境质量良好的公共空间里,无论是在市中心、商业广场,还是在公众娱乐场所,产生人的停留与活动,而人及其活动总是吸引着另一 些人,当人们或在一旁观察,或聚集在其周围,或互相讨论,于是新的交往活动就这样自然地展开了。

5.公共设施

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必须满足人们各种活动的需求,因此,健全的公共设施是营建良好公共空间的基本条件。相关的基本公共设施包括:灯具、座椅、邮筒、垃圾箱、站牌、路标、城市地图栏、电话亭、售报亭、候车亭、治安亭、公共卫生间等。

建筑与规划设计应为残疾人士及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创造正常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便利条件。应该结合残疾人坡道与盲人路引等设施,消除人为环境中不利于残疾人士的各种障碍,创造出平等使用的公共场所,使全体成员都能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6.街道家具

街道家具指的是城市中的环境小品,是街道空间和景观组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体现城市特色与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彼得?波土曼(Peter Bosselman)认为,街道家具能直接影响行人对场所的感受,提出通过对街道家具的设计,可以增强场所的特色,丰富空间的内涵。

除了有助于突显公共空间的个性外,街道家具的组织质量也是衡量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最基本的标准之一。街道家具同样也能为地区的发展设定质量标准和期望值。但目前由于多方原因,街道家具设计与选择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无数的街道家具是按照不顾及城市整体空间特色和街道景观的方式进行配置的,结果形成了街道景象视觉和功能上的混乱。

7.公共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是营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载体。如同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民风习俗一样,城市公共空间也同样需要各种艺术活动的感染和熏陶。从城市自身的角度看,各种有益的公共文化活动不但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而且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方法。例如重庆市沙坪坝区三峡广场的“黄桷树下龙门阵”,每每都能吸引大量的人参与,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生活,而且也给原本商业化的步行街注入了文化生机。

关于公共空间的思索

城市的两种空间

从空间与建筑实体的关系出发,可以将城市分解为两种空间,一种是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内部空间,即室内空间。另一种是由建筑物的外壳界面和自然环境所构成的空间,称为开敞空间。城市的开敞空间依据其权属性质可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和私有空间。室内空间和室外的开敞空间以各种形式相互联系和分隔而形成实体的城市。这些空间是承载市民几乎所有活动的“容器”。

城市公共开敞空间设计关键问题

英国学者认为,城市设计没有正误之分,只有好坏之别,其质量只能通过时间来检验。正因为城市设计来源于城市生活,其质量的优劣当然也必须通过生活的实践来检验,而不能仅凭图纸的美丑而定。

(1).设计的目的性问题:为什么设计———形象还是场所

关于公共开敞空间设计的思想和做法,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观念,一种是“创造形象”,一种是“创造场所”。前者将城市空间的视觉质量和审美观念置于支配地位,突出城市设计的结果特征,而忽视了社会、文化、经济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这个特点集中体现在1853年奥斯曼为巴黎大规模改建的规划之中。为拿破仑记功的凯旋门矗立在由12条放射路集中的星形广场上,几何图案式的结构形式,宽敞的林阴大道,沿街整齐排列的建筑,给人以秩序和美感,同时却忽略了城市的功能和人民的生活。这种以“创造形象”为目的的设计正是18世纪巴洛克式城市设计的思想精髓:“把城市的生活内容从属于城市的外表形式”。深受这种思想影响的还有巴黎的凡尔赛宫、华盛顿的首都特区、澳大利亚堪培拉中心等规划和设计。我国北京的故宫、天安门广场的设计也体现了类似的思想。

过去20年来,西方城市设计的主流观念逐渐从“创造形象”转移到“创造场所”。创造场所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观念,核心思想是“社会使用”,尤其关注人们对空间的认知和理解。雅各布斯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宣扬了当代城市设计的理念,认为城市永远不会成为艺术品,因为艺术是“生活的抽象”,而城市是“生动、复杂而积极的生活自身”。

(2).设计原则的问题:设计“以何为本”———人还是物

在物质日益丰富和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常常将自身的精神需求和精神生活的质量抛之脑后,视技术、效率、速度高于一切,甚至成为技术的“奴隶”。现代城市中,汽车和快速路的出现缩短了时空距离,同时也将城市空间分割成零碎的片断,道路的通行能力被摆在第一位,广场也成为城市的“露天车库”,而公共空间应有的步行、购物、休闲、交谈、观景等社会特质被忽略甚至摒弃了。城市空间呈现出现代主义“重物轻人”的倾向:宽大平直的马路,充斥着汽车;高楼入云,尺度超人,使人感到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城市越大,离自然越远;自然的地形、水面、植被被无情地破坏,变成混凝土的“森林”和硬质地面;历史遗迹被“淹没”,历史街区、街道被拆除,很多城市虽然面貌一新,却割断了历史传统和文脉;对人的需要和感受漠不关心,关心的只是所谓现代的气派和形象。这些公共空间离开了人的使用,变得毫无意义,人们无法从中得到身心愉悦的享受,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失落感。“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我们应该认识到,城市不是“车”的城市,而是“人”的城市。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空间的设计只有以人为本,适应人的尺度、速度和舒适度,空间的活力才能充分展现出来。

人性化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的设计原则

如上所述,公共开敞空间的设计应该面向城市公众,并尽量从为人“创造场所”出发,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和活动场所。这就要求城市空间的设计应该以人为本,创造人性化的公共开敞空间。

(1).研究人在空间中的行为特征,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和爱好

人与环境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的关系,而行为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媒介”。研究城市公共场所中人的行为或活动规律是做好城市设计的重要条件。因此,人们在公共开敞空间中的活动也趋于多样化。以素有“城市客厅”之称的广场为例,广场可容纳的活动非常丰富,

包括集会、纪念、表演、锻炼、休闲、观赏、散步、浏览、娱乐、交谈、购物等。这些活动在广场上发生的时间和参与的人不尽相同,不同的城市居民对不同的活动各有偏爱,因此在不同的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广场文化”。例如欧洲一些城市广场设有露天咖啡座,美国城市广场上甚至进行拳击比赛,我国一些城市广场成为儿童放风筝的场所等。因此,城市空间的设计要顺应人们的生理、心理、审美、行为、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在功能上既要满足居民的多样化要求,又要根据居民的行为特点和需求爱好分清主次,统筹安排。

(2).以“人的尺度”为空间的基本标尺,创造富有亲切感和人情味的空间形象

“城市的本原是人际交流”,城市的公共空间必须以“人的尺度”为空间的基本标尺,才能为人的活动交流创造条件。“人的尺度”实际就是适宜人的视觉与感觉的尺度,而这种尺度往往是从人的步行出发的。长期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城市设计的一些基本法则,例如,在步行街上,人的适宜步行距离为300至500m;在广场等开敞空间中,人适宜的视觉尺度是:相互交谈2至3m,看见对方表情要小于10m,看见对方轮廓要小于100m。建筑围合的广场或道路,建筑高度与空间宽度应有适宜的比例。另外,供行人使用的环境设施如坐椅、雕塑、游乐设施等的形式和布局应符合使用者的多样性要求,尽量创造亲和感和温馨感,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鼓励人们积极利用和参与,并体现对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关怀。因此,广场、公园等公共开敞空间并非尺度越大越好,那些贴近居民、小而精致的公共空间,往往更能赋予人们安全感、舒适感、亲切感和人情味,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场所。

(3).展现特定地域的文化,营造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每个城市都是“生长”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并且由于历史、规模、性质、文化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性格、品格和风格。城市的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之间千变万化的空间关

系构成了各具特色的公共开敞空间。同一城市中不同的空间场所,由于规模、功能的差异以及人们活动类型的不同,也具有不同的场所精神。城市设计不应“千城一面”,随“风”而抄,而应“就地取材”,将城市特有的自然、经济、人文、历史、地形和本土文化作为创作源泉,顺应地区的自然地形和气候条件,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的人文历史资源,通过统一与变化、尺度与比例、协调与对比、均衡与突出等构图法则的运用,将城市的各种物质、文化特色融入到空间的构成元素,形成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例如,美国新奥尔良市的意大利广场,用意大利传统建筑的部件、符号拼凑成“界面”,以意大利国土地图做地面图案,突出周边意大利移民与社区的文脉关系,唤起人们怀念故土之情。这样的空间融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和社会性于一体,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使身处其中的人们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成为人们的记忆符号,是充满活力和人性化的空间。

“以人为本”是现代城市设计的核心思想。一个民主的、现代化的社会和城市,应该创造多样化、人性化的公共开敞空间,使空间为公众所使用和享受。这就要求城市设计必须遵循以人为核心的原则,重视研究人们的行为规律和需求爱好,创造高质量、多功能、富有特色的空间环境,使人获得亲切、有趣、舒适、自由、愉悦、安全的体验和感受。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提高公共场所的环境质量,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从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融合。公共开敞空间只有深受人们的喜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方可谓之成功的设计。

人性场所

人性场所是公共空间的一个独立课题,研究普通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随意地利用具体空间以及对空间的体验,其理论呈现一种大众性与全面性的原则,面对寻常百姓而非精英阶层,繁杂而平常,这也是被所谓正统的建筑学和规划学所“遗忘”的原因之一。

场所精神与“小尺度哲学”:场所精神旨在认识、理解和营造一个具有意义的日常生活场所,场所能够使人感知并产生共鸣,从而产生归属感。戈登•库伦将“场所感”描述为:“一种特殊的视觉表现能够让人体会到一种场所感,以激发人们进入空间之中。”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对场所精神的理解不同,场所精神依赖于具体的空间结构和抽象的称之为“氛围”的空间性格,对应的是多样性、地域性和不同的文脉。与场所精神有关的是凯文•林奇的“城市印象”途径,强调一个健康、安全和美好的景观取决于它的可印象性——物体所具有的,能在观察者脑海中唤起强烈印象的特质,他讨论了城市物质空间对普通人在空间辨析和定位的意义并提出了“点——线——面”模式。场所精神偏好于可达性好和视觉可控制的小尺度空间,对于广场而言,林奇建议的尺度是25-100米,而杨·盖尔则认为是70-100米——两者都是看清物体的最大距离,

空间与行为:步行与逗留是人们参与公共空间的两种主要行为,有着完全不同的空间取向。步行体现为一种“连续与中心原则”。现代城市的弊病之一便是街道生活的消失,街道从复杂的户外生活功能演变为以汽车为主的纯粹的交通功能。街道的复兴被认为是新城市主义的重要举措,并把人行系统视为完整的网络,强调其连续性。为了鼓励步行,利用安全步道、商业中心及步行街等组成的人行系统把各个广场连接起来,形成连续的公共空间网络,从而改进城区的现状交通。“抄近道”是人们利用交通空间的最基本的原理,即步行行为的中心原则,要求公共场所中的空间布局能够使人方便的到达周围的商业建筑和设施及座位区和观看区,为人们提供抄近路穿越广场的机会,从而提高城市活力。逗留则更偏向于“隔离与边界效应”,包括小坐、聆听、观看与交谈,场所的边缘为人们观察空间提供了最佳的条件,并具有安全感和稳定感,从而受到欢迎,公共空间的活动也往往生长于向心的边界。座位被认为是与步行特别是逗留区域有关的重要设计元素,并作为独立的研究章节,但对普遍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而言却并不乐观,座位和逗留区域的忽略、错位和不具备人性导致大量城市广场演变为空无一人的舞台。旧金山中心城区的规划要求一英尺的广场边长应有一英尺的座位,不知座位有没有写进中国的城市规划要求?

人性与民主:公共空间应该被所有人使用,没有人因为身体、性别或年龄被设计排除在外,人性场所关注一般使用者与包含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和青少年的特殊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两性对公共空间也有不同的偏好,男性偏好于公共的、相互接触的“前院”体验,而许多女性对于轻松和安全的“后院”体验比较青睐。

气候原则:气候、宜人性与活动内容三者紧密联系,其中日照和风被认为是影响公共空间使用的重要因素,现代景观设计趋向于努力使公共空间尽可能终年发挥作用,体现为抵御恶劣气候和营建微气候。逗留区域中座椅周围的气候和步行路线自身的微气候决定了人们利用空间的取向,在对场地气候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避让原则有选择性的将步行道及逗留区域安排到最适宜的位置上。此外,在小尺度空间中营造微气候,采用风障、林木树篱等隔离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和气候条件。

城市安全与“街道眼”概念:犯罪是困扰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社会问题,户外活动是一中自我强化的过程,如果人及其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过于分散,那么单项活动就没有机会相互交汇,这是一种“负效应”的过程,这种过程导致城市公共生活被肢解,街头成了空寂之地,从而产生了在街道上破坏公共设施和犯罪的行为。针对美国大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犯罪问题,雅各布斯提出了著名的“街道眼概念”:如果有许多人在一条街上,就形成了相当程度的共同防卫,如果街道富有生气,许多人会从他的窗户俯瞰街道,从而构成安全的城市网络,这是一种“倍数效应”,城市公共空间愈富有活力就愈安全。

结论

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问营建的探讨以及实际案例的评析,可以看出活力要素对城市公共空间营建的重要作用。但对于不同地段、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而言,各个要素的影响力不同,着重处理的力度也应有所区别:针对较大范围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城市中心区等),应

着重考虑“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以及“公共设施”的合理规划设计;而对于较小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小型广场等),则应精心处理好“环境质量”和“街道家具”的设计以及组织开展各种“公共文化活动”。

总之,通过合理把握公共空间活力要素,在实际规划设计中着重处理好各个要素的关系,一定能创造出真正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急剧扩张,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建设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传统和特色在丧失,绿地空间在减少,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正在使城市空间环境走向人性化的反面,这种现状使得探寻和研究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同时,它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

基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在景观设计学中找到了它本应拥有的高贵地位,但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缺乏针对中国本土公共空间的研究,寻常的具有活力的人性场所也往往被忽视。我们一向具有自我嘲讽的长技,从阿Q到柏杨笔下 “丑陋的中国人”,“以人为本”是设计说明当中的常用词汇,但最终演化为空洞的口号甚至是相背离的概念。对公共空间而言,视而不见和熟识无睹是否也是一种“遗忘”?或者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遗忘?对此,我们需要反思:公共空间为谁而存在?城市为谁而设计?

参考文献:

《空间公共性研究——城市建筑》

《空间的文化》

《国外城市建筑空间环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