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
摘要:如何能把不断扩展的道路交通与周边环境合理的融为一体,构筑一条以人为本、生态结合、绿化、文化、美化为一体的景观之路,已成为当前高速公路景观建设的必然。本文从高速公路绿化景观发展现状,高速公路绿化立地条件,以及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入手,对如何进行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进行探讨,并提出高速公路绿化建设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 绿化景观 设计
1高速公路绿化景观发展概述
高速公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已逐步突破了传统的行车、安全、经济、合理等基本要求,更多的追求以人为本、生态结合绿化、文化、美化为一体的景观之路,高速公路景观正逐渐成为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力度加大、环保意识的增强,高速公路绿化景观也越来越受到了重视,高速公路在不断发展完善建设的同时,公路环境的绿化美化同样得到了相应的重视。
2高速公路绿地立地条件分析
立地条件是影响森林形成与生长发育的各种自然环境因子的总和,是由许多环境因子组合而成的。在林业生产中,影响树木或林木的生长发育、形态和生理活动的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生物等各种外部环境条件的总和,称为立地。构成立地的各个因子,即立地条件。它属于森林调查的一部分,是森林经营规划的基础。由于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大、全
封闭、施工工艺高的特点,使得高速公路绿地往往具有以下特点:土壤贫瘠、土层单薄,由于高速公路在修建过程中,路基路面采用了较多石灰、粉煤灰、沥青或石块等材料,改变了土壤原有的结构,破坏了水、气、热的平均状态,土质十分贫瘠;同时由于路基抬高,相应降低了地下水位,且因回填物结构较粗,难以形成土壤毛细管,影响地下水的上升。废弃污染严重,由于高速公路交通量大,因此废气排放量也是巨大惊人。
3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原则及理念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的增加,高速公路景观经过了模仿、改进、探索、发展、总结、再发展几个重要阶段,形成了一定的基础。谈到高速公路景观,它不仅仅只是美化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的防护和安全作用,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功能。
3.1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要遵循以下几个设计原则:
3.1.1保障行车安全的原则。以安全为前提,景观设计的前提要不能影响道路的交通功能,保证高速公路车辆行驶安全、司乘人员视线的安全等。
3.1.2改善环境与提高景观绿化质量的原则。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基本,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环境的破坏、质量的下降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受到威胁为代价,所以环境保护与恢复是高速公路景观绿化的的基础。绿化是公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植物的组成和布局与公路的总体环境相协调,可以达到改善和提高景观质量,缓解驾乘人员心理压力,利于行车安全的效果。
3.1.3自然协调性原则。植物绿化选择上与公路周边的环境相协调,使公路有机地融入周围的环境中。在植物的布局上适地、适树,在品种选择上尽量选择当地树种及抗性强的
树种。
3.1.4易于养护管理兼顾效益的原则。高速公路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言而喻。因此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建设也必须要以兼顾效益为目的。在植物品种上选择耐瘠薄、易养护、抗病虫害的当地生长植物以降低后期养护成本。
3.2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理念: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应以道路主体设计思路为考虑,以建设环保路、生态路为目标,设计以自然、生态、环保、融于自然、贴近自然为宗旨,树立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争创优质工程的设计思想。
4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范围
公路路界范围之内可以绿化的场地均属于绿化设计的范围,按其不同特点可分为以下几部分:互通立交、隧道口、服务区、收费站、公路边坡及路侧隔离栅以内区域(含边坡、护坡道、隔离栅内侧绿化带)以及取弃土场的绿化等。
5高速公路景观与绿化设计
5.1“点”的设计
所谓“点”,指互通立交、隧道口、服务区、收费站及其管理楼等高速公路上的主要节点。
5.1.1互通立交景观与绿化设计
互通立交绿化以自然形态的植物配置为主,兼以疏林草地的配衬,在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绿地中,利用各种植物及园林景观予法,形成一个层次分明,景观各异、风格统一的绿岛。(1)以常绿草坪为基础,给人以视线开敞、绿化有大气魄的效果。(2)中心绿地及小块绿地注重构图的整体性,采用大乔木、亚乔木、灌木、地被的复层生态种植形式,突出春花、秋色使互通立交绿化与整体环境的大绿化相协调。(3)匝道两侧绿地的角部,种植一些低矮的小乔木形成树丛,弯道外侧种植高大的乔灌木,以诱导行车方向,使司乘人员有一种心理安全感,弯道内侧绿化应保证视线通畅,不宜种植遮挡视线的乔灌术。
5.1.2隧道口及渐变段景观与绿化设计
隧道口洞门的景观绿化主要起水土保持、生态恢复、美化环境、丰富道路景观的作用,通过绿化尽可能的减少道路开挖对原有山体的破坏。同时,隧道口三角绿化带也应纳入隧道洞门设计的范围内,与隧道洞门景观绿化相协调。隧道洞顶立地条件主要由山体原有条件决定,相对高速公路其他绿地,存在有施工难、养护难的问题。因此隧道洞顶绿化在苗木选择上以小乔木及灌木为主,同时应与周边环境、地形及地貌相协调,通过绿化手段来减少人工的痕迹。隧道渐变段在种植宽度上比中分带大,可供选择苗木的余地较大,在设计上应与中分带及隧道洞顶绿化相协调,同时要以视觉引导为目的。
5.1.3服务区景观与绿化设计
高速公路的服务区主要供司机和乘客作短暂停留,及为缓解疲劳、车辆加油。设施主要有加油站、维修站、管理楼、餐厅、宾馆、停车场及一些娱乐设计。服务区的建筑大多造型新颖。绿化设计主要考虑遮荫、休息等功能,通过植物、园林小品造景,衬托出建筑
的美,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使司机与乘客都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5.1.4收费站及其管理楼的绿化设计
收费站及其管理楼是收费管理人员工作的地方。车辆驶入收费区后,车速减缓。所以,收费区在设计时应予重点考虑。例如可用彩色植物色彩渐变等方式,提示车辆进人收费区。管理楼是收费管理人员工作、休息的地方,在没计时应考虑美化和防噪音的问题。
5.2“线”的没计
“线”指高速公路主线,包含挖方边坡、填方边坡、中央分隔带和隔离栅等部位。“线”的绿化主要是起到生物防护、恢复生态景观,满足行车安全和景观舒适的要求。
5.2.1中央隔离带动的绿化设计。中央隔离带绿化要保证行车安全,遮挡对向来车眩光。主要种植常绿绿篱,通过不同标准段的树种变换,消除司机的视觉疲劳及旅客的心理间单调感。
5.2.2挖方区绿化设计。挖方型为道路横切丘陵及山脚,道路对原来地貌及植被破坏较大,有些地方由于施工需要,还形成了大面积的岩石及砂土裸露区,所以挖方区迅速恢复植被是绿化的重点。挖方区沿道路两侧作花坛,种植低矮的地被植物,沿坡种植藤本植物,沿坡向上爬去,绿化整个坡面起软化美化作用。
道路两侧绿化,沿道路迎面的坡植物配置上以观花、观叶色的植物为主,坡顶以耐瘠薄的树种香樟、马尾松、刺槐、黑松、火柜等突出山体的特色;另外还可利用日本生态造林的手法利用乡土树种的容器苗在山体上以每平方3-4株的种植形式,地面铺以稻草,既
保水又可将来改善土壤等。
5.2.3填方绿化设计。填方处绿地段多为农田、沼泽及河湖溪流区,为平地上起路基、筑路面、挖边沟形成的高等级公路。路基的边坡,由于视线看不见,可采取植草绿化处理。边沟外侧绿地,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绿化。
5.2.4隔离栅等绿化设计。目前国内外高速公路的隔离栅.多是采用水泥桩加金属防护网的形式构成,与道路的景观极不协调,设计时沿隔离网栽植刺篱或藤本植物,既能解决景观协调性,又可起到保护和改善高速公路生态环境的作用。
5.3“面”的设计。
“面”指的是高速公路及其所处的大环境。在绿化设计叫,不可将高速公路孤立起来,而且整条高速公路的景观与绿化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充分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少一些人工雕凿的痕迹,将高速公路与周边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全面考虑。将公路系统置于整个区域系统中。
6高速公路绿化建设的建议
高速公路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加快基础没施建设的同时,必须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开发的重要任务。高速公路设计与绿化设计同时进行,园林绿化部门要对高速公路设计提出相应的专业要求,使高速公路的结构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同时,又利于绿化设计和建设。
7结束
本文结合高速公路功能性要求等实际情况,对如何进行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进行探讨,以寻求合理的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方法。因高速公路立地条件艰苦,可供绿化的植物选择余地很小,选择适宜的植物是高速公路绿化成功与否的关键。在高速公路的景观绿化建设过程中,还应结合公路线性特征、公路特点、功能要求及当地的自然条件、人文历史等实际情况灵活选用绿化模式。
参考文献
1.高速公路环境景观设计/钱国超等编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5 ISBN 978-7-114-07346-5
2.园林工程景观设计/赵世伟主编,-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9 ISBN 7-80167-00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