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K44+XXX~YK46+XXX)
隧道瓷砖铺砌技术交底书
编 制: 复 核: 签 收: 日 期: 技 术 交 底 书
施工单位: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项目部 第1页,共22页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编号 隧道防排水工程 日期 一、工程范围及概况 XX1#隧道防排水工程(排水沟及电缆槽除外)。 XX1#隧道为上下行分离式三车道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 ZK45+105~ZK46+075,全长980m, 位于-0.85%下坡段;右线起讫桩号为: YK45+150~YK46+202,全长1052m,位于-0.74567%下坡段。 隧道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水量较小,局部有滴水,雨季时有涌水和短时突水现象(主要在断裂带)。 二、设计防排水总体方案 1、防水设计方案 (1)防水混凝土:抗渗标号不小于S8。 (2)结构防水:采用半包防水。主洞和横通道及各种附属洞室在初支及二衬间拱顶至墙脚下纵向排水管范围设350g/m2无纺布和1.2mmPVC防水板(各一层);明洞衬砌外设双层无纺布夹防水板,并在洞顶夯填50cm粘土隔水层。 (3)沉降缝、施工缝防水:在衬砌混凝土的接缝(板厚的1/2)处:施工缝设钢板腻子止水带,沉降缝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 2、排水设计方案 隧道明暗排连通,洞内洞外排结合,详见汇总表(见表1-1)。 (1)隧道设双侧沟排水,与电缆沟分开独立布设。侧沟纵坡与隧道纵坡一致。 (2)在路面水泥混凝土板下设置纵、横向外裹土工布的φ8cmHDPE打孔波纹管以排除隧道底部渗水,纵向分别在隧道两侧及中心设置三道,横向每10m设置一道,横向间距可酌情调整,将路面以下积水引排至双侧边沟。 (3)隧道开挖后,根据各级围岩地下水的发育状况,在岩面环向布设Ω型弹簧排水管,引排围岩渗漏水至基底纵向排水管内,使隧道初期支护内排水良好。 (4)在隧道两侧边墙底部沿隧道纵向全长各设置一道φ10cmHDPE打孔波纹管,并每隔10m通过φ10cmPVC横向导水管,与排水侧沟相连。 编制: 复核: 签收:
技 术 交 底 书
施工单位: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项目部 第2页,共22页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编号 隧道防排水工程 日期 (5)在初期支护与防水层之间每10m设置一道φ10cm半圆环向软式透水管,并靠近二次衬砌环向施工缝或沉降缝处布设,将软管与隧道边墙底部纵向φ10cmHDPE打孔波纹管相连。 (6)隧道两侧检修道设1%横坡,以利道面清洁排水。 隧道排水系统表 表1-1 排水方式 洞内排 明排 洞口仰坡顶 (沟系) 洞外排 洞门墙顶背后 环向排 初支与开挖岩面间 排水沟 地下水发育区,20m一道 沿墙脚背后设纵向主管接横向墙脚排 两侧边墙脚 导管(10m一道)穿边墙与侧沟连通 暗排 两侧及中心设三道主管接横向 (管系) 隧底排 路面混凝土板下 (每10m)水管与侧沟连通 二衬施工缝与沉降环向设管与墙脚背后纵向孔管缝后排 缝处、初支与防水板连通 之间 管 φ10半圆环向透水φ8HDPE孔管 矩形浆砌片石 Ω型弹簧排水管 纵:φ10HDPE孔管 横 : φ10PVC管 截水沟 矩形浆砌片石 设置部位 双侧边墙下 布设型式 侧沟(与隧道纵坡单向排水) 构筑物及材料 混凝土矩形盖板沟 三、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要求 1、主洞衬砌防排水施工技术要求 (1)Ω型弹簧排水管布置在围岩与喷射混凝土之间,并在初喷3~5cm混凝土后设置,其适用范围:在渗漏水较集中处铺设,其中Ⅴ级围岩地段间距为5m,Ⅳ级围岩地段间距为10m, Ⅲ级、Ⅱ级围岩地段间距为20m ,施工中可根据实际滴漏水情况作适当调整。Ω型弹簧排水管参考技术标准如下:(1)拉伸钢丝与塑料脱离负荷≥250N;(2)低温(-30℃)弯折无裂缝、无变形; (3)抗渗性:3.0MPa/24N不渗漏水。 (2)环向排水管采用φ10cm半圆软式透水管,全隧道除明洞地段不设置外其 编制: 复核: 签收:
技 术 交 底 书
施工单位: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项目部 第3页,共22页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编号 隧道防排水工程 日期 余地段均按10m的纵向间距设置,并尽可能安设在在施工缝或沉降缝处,并在敷设防水层前进行安装,与Φ10cm纵向HDPE打孔波纹管相连。 (3)衬砌背后地下水及电缆沟积水通过Φ10cmPVC横向导水管和Φ5cmPVC横向泄水管引排至两侧排水沟,纵向间距分别为10m和20m。 (4)洞内路基横向排水管采用Φ8cmHDPE双壁打孔波纹管,打孔大小Φ6mm,孔间距(纵向10cm、环向6cm),并要求机械打孔。沿隧道纵向每10m一处(有仰拱处设置在施工缝及变形缝处),在地下水丰富地段可适当减小其间距。 (5)纵、环向排水管以及横向导水管采用三通管连接,要求Φ10cm纵向HDPE打孔波纹管外裹土工布,以防淤塞。 编制: 复核: 签收:
技 术 交 底 书
施工单位: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项目部 第3页,共22页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编号 隧道防排水工程 日期 编制: 复核: 签收:
技 术 交 底 书
施工单位: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项目部 第5页,共22页 主送单位 编号 工程名称 2、防水板施作要求 隧道防排水工程 日期 防水板按下图进行施作: 编制: 复核: 签收:
技 术 交 底 书
施工单位: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项目部 第6页,共22页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编号 隧道防排水工程 日期 (50区塑料垫片间距a:拱部50cm 拱腰70cm 边墙100cm1)为防止浇注区7070区60°30°°30100区100区模筑混凝土时,由于PVC防水板垫片间距分区喷射混凝土表面大范围内的凸凹不对称而造成防水板拉伸破坏或喷射混凝土与模筑混凝土间产生空洞,在安防水层时,防水板及土工布留一定的富余量。 (2)铺设防水卷材中如有破损,可用小块卷材,用手动熔接器熔接。 (3)喷射层表面应平整,无疏松、空鼓、裂缝、无大量渗水现象,在铺设之前应认真清扫喷层上的所有杂物,喷层上锐利棱角,附着着大颗粒石子及寄出的岩包均应敲掉和凿除,凿除后的刃脚亦应敲平。 编制: 复核: 签收:
技 术 交 底 书
施工单位: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项目部 第7页,共22页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编号 隧道防排水工程 日期 (4)喷满足设计补喷。当壁与跨度L之或凹处连应回填平层。 (5)对基岩R>30cm以上混凝土层厚度必须要求,不足者应予以上的凹坑的深度h比(h/L)大于1/6,续出现塌方,掉块处整后才能施作防水灌浆凸出部位处理示意图穿出基层的金属构件,如钢筋头,锚杆头等,应切除并用砂浆抹平,不能切除的金属构件,如锚杆头等,必须采用砂浆抹成圆弧,其圆弧半径应大于30cm。 编制: 复核: 签收:
技 术 交 底 书
施工单位: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项目部 第8页,共22页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编号 隧道防排水工程 日期 编制: 复核: 签收:
技 术 交 底 书
施工单位: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项目部 第9页,共22页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编号 隧道防排水工程 日期 (6)防水层铺装,首先用塑料垫片及射钉将无纺布沿环向固定在喷射混凝土表面,无纺布宽不得小接边用手焊连接,再沿环向从一侧用手防水板与一一点焊固定,防水板接头应尽量减少。 (7)防水层的搭接长缝用自动焊机焊接成双焊缝(焊缝宽不小于15mm),焊缝必须用气压泵打压检查,检查气压为0.25Mpa,15分钟的气压下降值不得小于10 %,否则应查找漏点及时修补;短接缝及损坏修补用手动焊接,焊缝用平口螺丝刀沿焊缝外边缘检查是否有虚焊、漏焊,如果有应做好记录并及时修补。
(8)架立、绑扎钢筋时,不能直接与防水层接触,焊接钢筋部位应在塑料上放一块铁皮等防高温烧坏防水板;在施工中发生凿毛处应处理及安装和撤除模板台车堵头板时,应注意保护防水板,使其不被破坏。 (9)防水层的铺设应超前二次衬砌1~2个循环。 B大样图3.5焊接宽度的搭接边1221.5于5cm,搭3.51.5动焊枪电将防水板一侧到另动焊枪将塑料垫片编制: 复核: 签收:
技 术 交 底 书
施工单位: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项目部 第10页,共22页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编号 隧道防排水工程 日期 (10) 洞身夹层防水层组合示意图 防水层 防水板(11) 明洞无纺布组合示意图 初期支护洞身夹层防水层组合示意图编制: 复核: 签收:
技 术 交 底 书
施工单位: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项目部 第11页,共22页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编号 隧道防排水工程 日期 3、施工缝施作技术要求 (1)环向施工缝止水带设置按每10m一道计,采用钢板腻子止水带。 (2)施工缝处,在衬砌背后防水板与喷射混凝土之间环向设置一条环向φ10cm半圆软式透水管,其下部与边墙后的纵向透水管盲沟相接。 (3)止水带预埋于衬砌厚度的1/2处,其主要技术标准满足规范要求;Ⅳ、Ⅴ围岩及明洞地段环向埋设至仰拱与侧墙连接弧一半处,Ⅲ围岩地段埋设至边墙脚。 (4)止水带埋在衬砌混凝土中,在浇捣混凝土及止水带定位时,应注意安装位置和浇捣压力,以避免止水带偏移,并充分震捣,使止水带和混凝土很好贴合。 (5).钢板腻子止水带要求:幅宽≥300mm,镀锌钢板厚6mm,其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详见其产品说明书。 编制: 复核: 签收:
技 术 交 底 书
施工单位: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项目部 第12页,共22页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编号 隧道防排水工程 日期 编制: 复核: 签收:
技 术 交 底 书
施工单位: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项目部 第13页,共22页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编号 隧道防排水工程 日期 4、沉降缝施作技术要求 (1)沉降缝在衬砌型式变化处或连续的Ⅳ、Ⅴ级围岩中每30~80m设置一道。 (2)沉降缝处,在衬砌背后防水板与喷射混凝土之间环向设置一条环向φ10cm半圆软式透水管,其下部与边墙后的纵向盲沟相接。 (3)在明洞、洞身衬砌接缝处衬砌背后环向设一条φ5HDPE打孔波纹管,明洞衬砌外每隔5m间距设置一道环向φ5HDPE打孔波纹管,其下部与边墙后的纵向盲沟相接。 (4)止水带采用DW-5D型橡胶止水带,预埋于衬砌厚度的1/2处,其主要技术标准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5)钢筋卡沿隧道环向每隔60cm设一道。 编制: 复核: 签收:
技 术 交 底 书
施工单位: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项目部 第14页,共22页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编号 隧道防排水工程 日期 5、行人横洞砌衬防排水施作要求 (1)人行横通道纵向两侧全长设置Φ10cm纵向HDPE打孔波纹管,并与隧道主洞路侧边沟连接。 (2)环向弹簧排水管间距10m,铺挂时应与岩面密贴。施工中应结合实际滴水情况调整。 (3)环向排水管采用Φ10cm半圆软式透水管,按10m的纵向间距设置,在铺设防水层前进行安装,与Φ10cm纵向HDPE打孔波纹管相连。 (4)复合防水层由1.2mm厚高质量PVC防水卷材和350g/m2 无纺土工布合成,具体性能指标应达到国家标准,其数量计入相应衬砌内。 (5)本图未详尽部分,请参考隧道主洞防排水设计图。 详见下图: 编制: 复核: 签收:
技 术 交 底 书
施工单位: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项目部 第15页,共22页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编号 隧道防排水工程 日期 编制: 复核: 签收:
技 术 交 底 书
施工单位: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项目部 第16页,共22页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编号 隧道防排水工程 日期 6、行车横洞砌衬防排水 (1)车行横通道纵向两侧全长设置Φ10cm纵向HDPE打孔波纹管,并与隧道主洞路侧边沟连接。 (2)环向弹簧排水管间距10m,铺挂时应与岩面密贴。施工中应结合实际滴水情况调整。 (3)环向排水管采用Φ10cm半圆软式透水管,按10m的纵向间距设置,在铺设防水层前进行安装,与Φ10cm纵向HDPE打孔波纹管相连。 (4)复合防水层由1.2mm厚高质量PVC防水卷材和350g/ m2 无纺土工布合成,具体性能指标应达到国家标准,其数量计入相应衬砌内。 (5)本图未详尽部分,参考隧道主洞防排水设计图。 ⅡⅡ13.5O2行车O1横洞中线13.5O2R30R30R10R1048°Φ10cm半圆软式透水管间距10m2350g/m 无纺土工布1.2mm厚PVC防水板初期支护C20喷射混凝土Φ10cm纵向HDPE打孔波纹管接入主洞排水侧沟二次衬砌B行车横洞衬砌防、排水布置图B大样裂缝滴漏水处设 型弹簧排水管Ω初期支护2350g/m 无纺土工布1.2mm厚PVC防水板(沿车行横洞纵向)1000二次衬砌Φ10cm半圆软式透水管II-II编制: 复核: 签收:
技 术 交 底 书
施工单位: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项目部 第17页,共22页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编号 隧道防排水工程 日期 7、横洞沉降缝、施工缝防排水施作要求 (1)沉降缝在横洞与主洞相交处设置,采用橡胶止水带;施工缝按每10m设一道计,中埋钢板腻子止水带。 (2)止水带预埋于衬砌厚度的1/2处,其主要技术标准见主洞防排水设计,其他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3)衬砌背后防水板与喷射混凝土之间环向Φ10cm半圆软式透水管尽量设置在沉降缝、施工缝处,其下部与边墙后的纵向透水管盲沟相接。 (4)钢筋卡沿横洞环向每隔60cm设一道。 (5)下图中未详尽处按照主洞施工缝、沉降缝设计图施作。 编制: 复核: 签收:
技 术 交 底 书
施工单位: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项目部 第18页,共22页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编号 隧道防排水工程 日期 编制: 复核: 签收:
技 术 交 底 书
施工单位: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项目部 第19页,共22页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编号 隧道防排水工程 日期 8、隧道路基排水施作要求 (1)盲沟采用Φ8cmHDPE打孔波纹管,外加土工布覆盖。 (2)盲沟管布设在路面C20混凝土基层下,其中纵向盲沟管沿隧道两侧及路面中线与隧道同坡铺设三道,横向盲沟管每10m铺设一道,如地下水量较大的地段,根据实际情况加密;排水盲沟沟底高程均不能低于两侧沟壁上泄水孔。 编制: 复核: 签收:
技 术 交 底 书
施工单位: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项目部 第20页,共22页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编号 隧道防排水工程 日期 1000电缆沟2.52.52.5隧底纵向排水盲沟排水沟69.99排水沟电缆沟N×1000隧道路基排水盲沟平面布置图四、施工注意事项 1、防水板严禁用钉子施工。 2、防水板焊机其焊缝宽度不应小于15mm。 3、排水管接头应密封牢固,不得出现松动。 4、止水带不得被钉子、钢筋和石子刺破,如发现割伤、破裂现象应及时修补。 5、在固定止水带和浇筑砼时过程中应防止止水带移位。 6、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排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和空隙,使止水带和混凝土结合紧密。 7、对于橡胶止水带,其接头应采用搭接或者复合接;对于塑料止水带应采用搭接或者对接。止水带的搭接宽度可为10cm,冷粘或者焊接的缝宽不小于5cm。 8、防水层在下一阶段施工前的连接部分不得弄脏或者破损。 9、防水板与无纺布应密切叠合。 10、防水层的接头处应擦净。 编制: 复核: 签收:
技 术 交 底 书
施工单位: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项目部 第21页,共22页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编号 隧道防排水工程 日期 3.752.528.7528.75隧底横向排水盲沟2.53.75五、质量标准 1、防水层 I.基本要求 (1)防水材料的质量、规格、性能等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铺设前要对喷射混凝土基面进行认真的检查,不得有钢筋、凸出的管件等尖锐突出物;割除尖锐突出物后,割除部位用砂浆抹平顺。 (3)隧道断面变化处或转弯处的阴角应抹成半径不小于50 mm的圆弧。 (4)防水层施工时,基面不得有明水;如有明水,应采取措施封堵或引排。 II.实测项目 防水层实测项目 项 次 1 检查项目 搭接宽度(mm) 缝宽(mm) 焊接 粘接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100 两侧焊缝宽≥25 尺量:每个搭接检查5处 粘缝宽≥50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检查总数的10% 1 2 检查方法和频率 尺量:全部搭接均要检查,每个搭接检查3处 权 值 2 2 3 固定点间距(m) III.外观鉴定 (1)防水层表面平顺,无折皱、无气泡、无破损等现象,与洞壁密贴,松紧适度,无紧绷现象。 (2)接缝、补眼粘贴密实饱满,不得有气泡、空隙。 2、止水带 I.基本要求 (1)止水带的材质、规格等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2)止水带与衬砌端头模板应正交。 编制: 复核: 签收:
技 术 交 底 书
施工单位:XX高速公路第XX合同段项目部 第22页,共22页 主送单位 工程名称 编号 隧道防排水工程 日期 II.实测项目 止水带实测项目 项 次 1 2 检查项目 纵向偏离(mm) 偏离衬砌中心线(m)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50 ≤30 检查方法和频率 尺量:每环3处 尺量:每环3处 权 值 1 1 III.外观鉴定 (1)发现破裂应及时修补。 (2)衬砌脱模后,若发现因走模致使止水带过分偏离中心,应适当凿除或填补部分混凝土,对止水带进行纠偏。 3、排水 (1)墙背泄水孔必须伸入盲沟内,泄水孔进口标高以下超挖部分应用同级混凝土或不透水材料回填密实。 (2)排水管接头应密封牢固,不得出现松动。 六、其它 本交底未尽事宜,以现场技术人员要求为准。 编制: 复核: 签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