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岳阳楼介绍600字

2022-05-12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游览江南三名楼之一的岳阳楼。

现在耸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岳阳楼高21.35米,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全楼没用一块砖石,全都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飞檐和楼顶,都是盖的黄色琉璃筒瓦。三楼楼顶,很像古代将军的头盔,被称为盔顶,这在这国古代建筑中是相当罕见的。整个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是天下名楼,为什么只建了三层呢?据说当时修建者是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

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做《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筹办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阳楼湖下修筑偃虹堤,以便防御洞庭湖的波涛;二是兴办郡学,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阳楼。重修后的岳阳楼规模宏大壮观。滕子京是个文武兼备的人,他认为“楼观非不文字称记者不为久”。这样一座楼阁,必需要有一篇名记记述,才能流芳千古。于是,他想到与自己同中进士的好友范仲淹。便写了一封《求记书》.范仲淹接到滕子京的信件后,精心构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传世名句。它启迪人们:“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作者那高尚的情操和宽阔的胸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从那以后,岳阳楼的名声大震,传扬中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文以楼存,楼以文名”。 。岳阳楼的介绍我就给诸位讲解到这里,欢迎下次再到岳阳来。祝各位旅途愉快,一路顺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