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放弃,尽管他进步了,他的成绩也可能不算平均成绩,而且我可能还被认为工作不努力,可是,我仍要固执地帮助他,教育他,因为,我知道每个蓓蕾都有享受春天的权利,每朵花苞都有娇艳盛开的理由,,而我只为让每朵花苞都能精彩的绽放。
所以,我开始经常地鼓励他,表扬他,甚至挖空心思的去捕捉他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变得上课安静一点了,而且还开始认真地听课了。暑假后,我还发现,他又长高了,长胖了,身上的衣服也整洁了。家长再一次打来电话询问他的学习近况时,我高兴地告诉她,孩子的学习进步了,字也写得较整洁了,而且这时,我也才猛然意识到,他真的很长时间没有打架了。而在此之前,他不打架可是我“可望而不可求”的事啊。
“如果,如果,我在心里把他划在10%里,那结果会是如何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我喃喃的说。
“一个孩子当他开始把心放在学习上时,你会悄悄地发现,他犯错的频率也好像低了哦!”我有点窃喜的想。
这样的教育故事,很朴素,很平凡,一点都不华丽,就像丑小鸭,湮没在了天鹅堆里;如此平实的文字,很平静,很冷寂,没有一点涟漪,一点也不惊天动地,甚至一点也不引人入胜;花苞的成长,也很缓慢,很努力,可是进步仍然渺如细烟,甚至若干月后,仍然盛开的不算娇艳;关键是班里这样的蓓蕾,仍然不少,而我,就像在沙滩上捡拾小鱼的男孩一样,兀自的捡着,努力地拾着,尽管别人可能认为
没人在乎,没人看得见,可是我知道“这条小鱼在乎,另一条小鱼也在乎,还有那一条,再另一条……他们都在乎!
亲爱的老师们,类似的故事,每天还在继续;这样的花苞,每天也还在等待着我们爱的浇灌,让我们我们内心长存“只为让每朵花苞都能精彩的绽放”的坚定信念,我相信,美丽的鲜花总有一天会将我们包围,那时,就让我们一起“醉”在这“爱的春天里”吧!
走上讲台13年了,在这13年里我仅仅教了3届学生。对于第一届学生我仅仅教了2年,对于初上讲台教学经验几乎为零的我,我只能对我的学生倾注我所有的课余时间,帮助他们进步。第二届学生见证了我的成长,与我一起经历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6年的相处亦师亦友,在他们身上我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第三届,也就是现在我正任教的五年级3班,对于这个班我倾注了所有的教学经验,教育方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收到一些成效,还有一些遗憾,期望未来的一年半能结出令人满意的硕果。回顾这5年来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不知孩子们是否能懂得我对他们“别样的爱”。
教学生学会学习,先教家长学会辅导——助力学生成长。
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有的家长尽心尽力的扮演好这个角色,有的家长完全无视这个角色。在这个班一年级时我就在家长会上给家长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和孩子一起学习,要帮助孩子学习,要教会孩子学习。我教给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方法,要求家长每天要检查孩子的作业,发现错误不要急于给孩子指出来,而是要引导孩子通过检查发现自己的错误。我会经常利用放学接孩子的时间找个别家长谈话,指出孩子学习中的问题,要求家长配合指导帮助孩子跨过学习中的难关。经过一两月的观察我很快就发现班上一部分思维灵活的学生,我单独找到这些家长,对这些孩子的学习提出要求,要求家长一年级时要在家辅导孩子解答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要不断关注自己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我不仅仅只在数学学科上给予学习建议,我也会在其他学科上与任课老师一道给出合理的学习建议,鼓励这些学生提前将英语学起来。这些经验来自于第二届学生中的一些优等生偏科的现象,这些偏科的优等生在中学择校中失去优势,影响升学,因此,我希望引起家长重视。
事实证明,这些密切配合老师的家长现在都在孩子身上收获了希望。我班目前的优等生例如:姜丽华、戴梦琪、彭章雨、秦梓雄等均能在语数外三门功课上齐头并进,这些学生也从学习中体会了成功的快乐,虽然过程比起其他孩子要辛苦,但是他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成功感、自豪感与自信心。
教学生学会学习,先教学生学会做人——求真求实求上进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事先做人”。对于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习,学习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要学会做人。要学会做一个认真的人,做一个实在的人,做一个上进的人。十个手指有长短,人亦有所长也有所短。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学习很盲目,每天得过且过,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也只看结果,完成任务般的跟着老师跑,有的甚至懒得完成作业便一抄了之。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能发自内心的动起来,我常常利用一些机会给孩子做思想工作。在低年级时,我常常要求学生们要自己动脑筋,要相信自己,及时表扬一些有进步的学生。现在到了高年级,我也经常“借题发挥”的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前些时候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在一次检测之后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进入状态,在课堂已经讲过的内容基本没有进入大脑。于是,我在试卷上给每个学生都写了一句话,直截了当的指出获得这个成绩的问题。之后,我用了2节课的时间,对全班每个学生的试卷逐一作出了分析。我告诉我的学生:“展示你们每个人的试卷不是为了让没考好的同学出丑,而是要让每个人清醒的认识自己的问题。你们在看别人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自己,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我们现在的每一次测试都只是练习,只要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就是进步,哪怕每次提高一点点就是进步。要学会和自己比赛,不要羡慕别人的高分,更不要取笑他人的低分,每个人的成绩都是自己学习的成果,好与坏自己承受。”在分析的过程中孩子们已经认识到造成成绩不佳的最大原因就是“不认真”,“不认真”也是写给最多学生的评语。其实,这些知识他们都较好的掌握了,其中一些问题也都进行了多次复习,只要认真、静心思考,不可能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2节课的分析并没有白白浪费,经过
这次的剖析,相当一部分学生认识了自身的问题,学习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好转,尤其在做练习时都能做到仔细。期末考试时,我给每个孩子都写了一句话,有的是激励,激励他们向满分努力;有的是提点,提点他们要认真、要仔细;有的是建议,建议他们多读题多思考。经过孩子们不懈的努力,在期末考试中我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教学生学会学习,先开展自我学习——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着名教育家沃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优秀的老师演绎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教学理念的不同决定了教学行为的差异,教学行为恰当与否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对于教学我总是开展自我学习,我认为知识是不变的,但是我们的教学方式要不断变化。这三届学生让经历了从大纲到新课标(实验版)到新课标(2011版)的演变历程。教材也从大纲教材变化为现在的实验课标教材,即将进入新课标义务教育教科书。学无止境,我们面对的学生在变化,
我们使用的教材在变化,我们怎能不学习?
目前,我任教的五3班已经进入了高年级,再有1年多他们就要毕业进入中学了。为了让我的学生具有较好的数学思想,能更好的与中学的数学学习进行接轨,在日常教学中我总是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一些中学的数学知识。对于这些知识都是以介绍的方式告诉学生,让他们能提前见识一些名词,了解一些相关的说法,尽可能的帮助他们平稳过渡。例如:教材中有一道思考题,给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分别长3、4、5厘米,并且分别以三条边为边长作出三个正方形,要求求出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发现三个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可以发现,3、4厘米分别是两条直角边的长度,5厘米是斜边的长度。通过计算可以得出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9、16、25平方厘米,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是9+16=25平方厘米,也就是32+42=52,这也就是中学几何课中关于直角三角形三条
边关系的“勾股定理”,而这里的3、4、5就是很典型的勾3股4弦5的问题。当我给学生作出了这样的知识拓展说明后,学生一下子对这个说法激起极大的兴趣,我也要学生课后可以去试着研究一下,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两条直角边平方的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个定理。像这样的事例在我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我总是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拓展介绍一些知识,不一定要他们理解和掌握,只要了解就行了,只要以后学习到这部分知识时,他们能发出感叹说“哎!这个知识以前陈老师说过。”我觉得就够了。
托尔斯泰说:“一个老师爱学生是好老师,一个老师爱事业是优秀的老师,一个老师既爱学生,又热爱自己的事业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老师。”学生的世界如茫茫沧海,学生百舸争流。一节课就是人生的缩影,是给学生一只桨,让他们乘风破浪?还是给学生一条现成的船,让他们没有风险的到达终点?新的教育观念告诉我们,“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力量滑行,在搏击中与风雨抗争,才能体会到胜利来之不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真心诚意的关爱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要毫无芥蒂的走进学生,倾听学生的喜怒哀乐,既要做学生的良师,又要做学生的益友,在传道授业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有回旋的空间,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百花园里展开翅膀,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真正领悟探究学习的真谛。
也不例外,我们要用对待优等生的态度来对待后进生,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在关心他,并没有“另眼”看待他们;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才愿听其言,遵其嘱,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就在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他不思上进,经常打架,蛮横更是出了名。他会把虫子放进女同学的书包,向同学身上甩墨水,老师板书时做鬼脸,踩了别人的脚反过来打别人。在班里,不但同学都怵他,就连很多任课老师见了他都无奈地摇头。总之,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他就是一个不爱学习、专“惹是生非”的坏孩子。
一次上课,我正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突然有人举起手来:“老师,他不和我们讨论,
还总是在书上写字。”
我巡视着走到他跟前时吃了一惊,好大的一个“忍”字,足足占了书的一页。
他想表达什么?他在忍耐谁?通过这个“忍”字,我看得出他讨厌上课,讨厌与同学交流,甚至可以看得出他更讨厌我。这还得了,学习不认真、作业少做、平时小打小闹也就罢了,现在竟用这种方式对待老师!
想到这儿,我一下子把书他手中夺过来,厉声问道:“你怎么回事?”可他一脸漫不经心的样子,一句话也不说,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的反抗心理。当时,我真想把他拽出教室狠狠地训斥一顿,可是本能告诉我,这样一来只会适得其反。怎么办?我的脑海迅速闪过一个念头---给他一个台阶。
于是我平静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将书本高高地举起:“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字?”
“忍!”大家齐声回答,同时有些不解地看着我。
“对,就是这个忍字,可你们知道它代表什么吗?张克群同学,
为了坚持上完这节课,约束自己要忍耐,只有“忍”才可能坚持到底,才能学到知识,你们说他值不值得我们学习?”
“值得!”这时,我发现全班好多同学都在看着他,而且是一种钦佩和惊异的目光。而他却不知所措,因为老师的这个举动大大超出他的意料,他不知该如何反应。“那好,让我们为张克群同学的‘忍耐’精神而鼓掌。”
这时他红着脸悄悄地低下了头。我走下讲台,双手把书送到了他的手里,然后微笑着对他点点头:“你是好样的!”他也笑了,有点惭愧也有点感激。
作为教师,我们还应当懂得欣赏,欣赏每一个不同的个性,欣赏丰富多彩的生活,善于发现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与成功,为他们真诚喝彩,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支持他们充满信心地走向下一个人生驿站。
爱学生就必须公平地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个学生都看作自己的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师的阳光雨露。因此,我们平时在教育领域中一定要多注意教育方法和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身边所要教育的人。
2
二是要树立“批评是为了学生更好发展”的观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尤其是小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贫乏,辨别是非能力差,再加上活泼好动,犯些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教师要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和目的出发,批评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认识错误,并积极主动地改正错误。在批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掌握好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克服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过于苛刻,对待犯错的孩子板起面孔、大声训斥,此姿态虽高,但容易让学生厌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效果可想而知;二是区别对待,对学生的错误缺点不能一视同仁。教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应当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无论其平时的表现好与坏,犯了错误一样对待。许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往往对平时表现优异的学生持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而对调皮任性的学生却“小题大做”,这样无意的厚薄之分给予表现不佳的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产生对抗情绪。事实上,那些经常被老师批评的学生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关心、帮助和鼓励。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怀着一颗真诚、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之心,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教师
的批评要发于内心深处,出于真切关怀,学生才乐意接受,才能到达教育的效果。
三是教师要掌握主动,批评要适度。在课堂中出现了问题,教师不能立即大动肝火,厉声喝斥,而千万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以柔克刚,大事压小,小事化了。教师批评学生的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缺点;二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完成教学任务。有时那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当堂“冷处理”,课后再批评。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批评要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二、要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
教师在课堂要充分发挥教育机智,冷静面对学生的错误,艺术地来批评学生。陶行知先生“巧用三颗糖”的批评艺术,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幽默法:
教师批评学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当众把学生斥责一顿,把学生批得一无是处。可是这样一来,不仅伤害了这个学生的自尊心,更招致了其他学生的抵触和反感。睿智的教师常常运用幽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在批评过程中,使用富有哲理的故事、有趣的双关语、形象的比喻、诙谐的发言等等,使批评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既妙趣横生,令人发笑,又精辟入理,令人回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有学生迟到了,教师在门口“恭候”他时来上一句:“对不起,老师今天又比你来早了。”这句意外的玩笑话,会让迟到的学生感到很不好意思,自然下次就会早到了;学生在黑板上的板书一边高,一边低,教师却大加赞赏他的书写极其富有诗意:“真是‘一行白鹭上青天’??”这种幽默风趣的批评方式,一定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批评方式,把对他们直白的责备与训斥转化
成一种含蓄、幽默的说法,不仅能表达出教师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且学生和老师也不会产生抵触情绪,也就较容易接受这样的“批评”。
幽默的话语,是教师对学生善意的批评;幽默的举动,是教师对学生无声的指责;幽默的思想,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关爱。
2、暗示法:
3
对于那些自尊心强或性格内向的学生,一般不宜在课堂上公开批评,可以巧妙地通过暗示,使其意识到教师已开始注意他的错误,而自动去改正。例如,面对学生的不良表现,教师若微露不悦,沉默不语,就会给违反纪律的学生造成一种心理压抑,领悟到教师的内心不满和责备;上课时,有些学生在开小差,如果老师突然中断讲课,沉默一会儿,学生自会警觉起来,思想马上集中到听课上来。有个别学生讲小话时,教师可以暂时停下讲授,让同学发现自己的不良行为,也可通过提问其同桌,来暗示他要认真听讲等等发现的同学,这比大发雷霆更有利于维持教学秩序,学生一般都能够接受暗示,及时改正错误。
3、故事法:
生动的故事是“一部”可供借鉴的“历史”,当学生犯了错误,或出现某种不良倾向时,教师应抓住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通过讲述相关的故事,来启发学生认识错误及其可怕后果,从而使学生受到启发,接受教育。例如在一堂口语交际课上,某同学表现骄傲,对别的同学的讲述不屑一顾,我就讲起了“满与不满”的故事:一杯石子,再加半杯沙子,杯子里满了没有?然后再加半杯水,杯子里满了没有?让学生们明白了故事中蕴含着的“学
无止境,永不满足”的道理,那个骄傲的同学也有所觉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再如,可以通过讲述名人的故事,使那些挨了批评而准备破罐破摔的学生勒马回头,改过自新,重新振作起来??好的故事可以挽救一个人,教师如果善于用故事感化学生,则胜过教师千百次的批评。有针对性的小故事,亦能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田,起到严厉批评所达不到的效果。
4、期望法: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期望会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教师应把对学生的批评,委婉地变为一种期望,从而让学生在期望中改正错误。一次,我在检查学生双休日作文时,一位学生说忘在家里了。我明明知道他在撒谎,却硬压住心中的不快,满怀希望地说:“老师相信你已经写好了这篇作文,而且是很认真地完成的。今天没有看到你的作文,下周我能看到吗?”“那没问题。”下周日学生返校的时间,学生果然把作文补交来了。我没有揭穿他的谎言,而期望他能够做到,他也确实做到了。和暴风骤雨式的批评相比,他改正缺点的态度端正多了。
5、迁移法: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顺势把话题迁移到要批评的内容上来。有一次,课堂上正在讲解试卷,给成语“答非所问”选择正确的解释,我突然发现一位男生正埋头看漫画书,我就顺势把这个选择题交给他,他手足无措地站起来,随意选择了一种解释。在同学们的笑声中,我顺势问了一句:“你回答的是这个选择题的答案吗?”他的脸红了。我说:“你选择了一个答案,但这个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然后对学生说:“这就叫做——”“答非所问。”学生们整齐地回答。通过这种迁移法,既教育了犯错误的学生,同时也对全体学生也进行了一次课堂纪律教育。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一个问题,至少有一百种解决方法。” 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远不止以上所列举的几种方式。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寻找更好的教育方式方法,灵活运用,让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从而主动地改正缺点错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