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农小结
“学农是一次宝贵的经历。”走之前,老师对我们这样说过。
的确,回望学农生活的5天,充实,自豪,艰辛,疲倦,百感交集。
到了学农基地的当天,脚第一次从摇晃的车厢中走下,踏上坚实的土地。我很清楚,这是不同于学校,不同于家里的另一个汲取知识的学堂,是人生难得能得到磨练的另一个舞台。面对眼前熟悉而陌生的景色,怀抱着对前景无限美好的憧憬,不顾两手中沉重的行李,挺起了胸膛,自豪地迈步向前。
对于我们来说,扁担、锄头这些常见的农具不曾陌生,却也几乎从来没有集会亲自体验。因此,如初次体验上学的孩童一般,第一天的下午,当大家接到学农的第一个挑战——施肥的时候,无法平抚的激动,跃跃欲试的新鲜感便向我们袭来。施肥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对于与这个地方格格不入、娇生惯养的我们来说,坚持显得尤为困难。刚开始靠着一股兴奋劲儿往前冲,2、3个来回之后,便疲惫不堪了。肩上的扁担不知为何变得异常承重,烈日当空,挥汗如雨,却也无暇顾及。回到宿舍以后,疲倦地如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全身酸痛。这时,我第一次明白了作为农民的艰辛。
如后的几天,每天迎接的“挑战”都不尽相同,我们不仅学习理论上的知识,还更加充分的得到动手实践的机会。理论课还好说,除草、锄地、野炊,疲惫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但我们仍然无一例外充实地度过了每一天。但现在想来,给我留下最深刻的还是野炊
与其它任务相比,野炊也许是最轻松的一个环节。即使如此,野炊还是给我们上了最宝贵的一课。对我们而言,野炊当天无疑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天,大家都把野炊当作野外烧烤一般痛快地接受和想象。然而,当我们以每十多人为一组来到分配到的不足6平方米的小地方时,大家便真正明白了一条真理:实践总比计划难。野炊的艰辛,在班的范围内,也许最突显在我们组了。人手本来就比其他组要少,再加上炉灶出了问题,当周围的小组已经把汤料全部加完时,我们还迟迟生不了火。幸亏,论耐心和团结我们不曾输给其他组,一股股热气和浓烟扑面而来,汗水止不住滴落,但10个人之中,无论会不会料理,没有一个人在任何一刻袖手旁观或者无所事事,大家总是想尽办法轮流补替必须的工作。所以,到了最后,我们不仅完成了预定内的任务,还多做出了几道菜。此次的收获不仅仅是野炊的经验和技巧,更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精神的升华。
艰苦的学农,在第5个下午正式拉下了帷幕。阳光依然那么灿烂,车窗外的景色飞快地变幻,心中隐隐有种无法言喻的惆怅。但我明白,该结束的事情总会结束,这份珍贵的体验也许以后都无法再拥有,即使如此,5天来所挥洒的汗水的影子,所汲取到的智慧的结晶,会永远深深地烙印在心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