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伟
江阴兴澄钢铁有限公司一炼分厂
摘要:
在与国内同行和外国著名家电企业的市场较量中,中国家电企业的利润大幅度下降。一方面,国内企业之间的低水平竞争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在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等诸多方面与外国著名家电企业存在着较大差距,中国家电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近年来,家电连锁企业在国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迅速成长为整个家电流通渠道中的强势力量。这种迅猛发展的趋势在近几年内将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并最终成为整个家电流通渠道中的主导者。对2007年国内家电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和判断。2007年中国家电市场仍然保持增长态势,产品结构升级换代速度加快;销售渠道加速整合;国际贸易壁垒增加了家电出口变数。建议进一步扩大国内家电消费需求,加快废旧家电的回收制度建设,鼓励家电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加大节能技术的推广力度,并通过出口退税鼓励高附加值的家电产品出口。
关键词:现状、发展、趋势 一、家电销售现状:
对于家电连锁模式的这种大势所趋,几乎没有人否认和置疑。但是围绕这种发展趋势却出现了很多问题:一方面是部分不断发展壮大的家电连锁企业开始居功自傲,轻视整个家电流通业渠道中其他的竞争对手,采取一些单边霸权主义行为;另一方面对于厂家而言,面对新形势,如何建立起新型的厂商合作关系,特别是如何平衡家电连锁、区域代理商、经销商等众多渠道之间的关系,从而到得更高层次的发展。
而众多问题中,厂家如何处理与家电连锁渠道之间的关系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由于一些家电连锁企业近年来在整个渠道中的规模不断壮大,经营业绩成倍增长、销售门店不断扩张、渠道拉力凸显霸气,
从而导致了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厂家缺乏合作的主动权,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家电厂家而言,合作之前就已经注定了两者之间的不平等地位,也为双方的合作埋下了种种隐患。因此,问题的焦点主要就集中于部分家电连锁企业的身上,他们往往倚仗“我是趋势我怕谁?”,对厂家漫天要价,提出了苛刻、甚至众多在他人看来不合理的条件,而且这种条件是不容置疑的,达不到条件就免谈多少让厂家陷入了尴尬境地。于是,“店大欺客”这一在封建时代就存在于商业竞争形态中的一种畸形和病态的现象,在市场竞争日趋成熟的今天又开始显现,并成为厂家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最为可怕的是一些大型的家电连锁企业过分地将家电连锁模式这种发展趋势的优势转嫁到单一企业的身上,从而导致了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依仗这一大趋势而陷入了一种沾沾自喜中去。
家电连锁成为一种趋势,但这只能代表家电连锁渠道这种流通业态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却不能够代表某一个按照这种模式进行操作的渠道流通企业也能够在这种趋势过程中得到快速发展和迅速扩张,两者不能简单等同。毕竟发展趋势并不代表竞争优势,更不是单一企业称雄称霸的资本,它只是为家电连锁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去年,在空调业与家电连锁渠道的两大巨头格力与国美之间发生了一场纷争,由于格力不能答应与国美直接合作,而是采取由代理商与国美进行操作的模式,不符合国美所要求的“厂商直接合作,剔除中间流通环节”,因而遭到国美的全国卖场清场处理。
实际上,此事的引人之处就在于,这两大巨头之间的矛盾代表了目前家电企业如何面对新时期市场流通渠道的变革,打造新型厂商战略合作关系,同时也充分暴露了随着家电连锁势力的愈来愈强大,商家强迫厂家行为的事件越来越频繁、并具有很强的随机性。 一般而言,按照正常的厂商合作关系法则来理解:一方面大型家电连锁企业需要通过加强与有竞争厂家的合作,去打压渠道中的竞争对手,实现自身的壮大;另一方面,许多家电企业也需要通过抢占家电连锁渠道的这一先机和优势,抢占更大化的市场份额。从这种角度来理解,商家应该主动加强与厂家的合作关系,特别是目前有市场竞
争力、未来有发展潜力大的厂家,而不是要漫天要价、无理要求。 一份来自中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家电连锁在家电流通渠道上,特别是零售终端上的优势就开始彰显,市场份额不断攀升。数据显示: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全国家电连锁和三联、永乐为代表的区域家电连锁已经占据了整个家电流通渠道30%以上的份额,而且这一份额还将逐步扩大。
虽然这种良好的发展趋势暗示着整个中国家电连锁企业在未来几年内必将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目前国内的许多家电连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着许多的漏洞与不足,特别是在企业的管理体制、内部管理创新和操作理念等方面,与国际知名的家电连锁业态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因此,在目前各种家电流通渠道群雄争霸之际,稍为有远见的商家都不应该自傲,采取单边霸权主义,而是应该与企业建立一种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加强与现有市场竞争力的厂家合作的基础上,还应该去寻找未来市场发展潜力大的厂家,扶持和推动他们的市场发展,从而提高自身的渠道拉力和影响力。 二、对2007年国内家电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和判断
(一)国内市场需求保持增长,产品结构升级换代,渠道加速整合 从需求方面看,随着2007年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家电消费需求将会进一步增长,但是,总体上买方市场的局面不会出现逆转。而且需求有逐步向高端化、人性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例如,滚筒洗衣机、高能效的空调器,三开门冰箱都将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从生产方面看,电冰箱、平板彩电、洗衣机的产量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但是在国内空调需求增幅连续三年下降的情况下,空调产量增幅有可能出现负增长。环保节能技术将会在家电生产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从2007年开始,。在冰箱禁氟的改造过程中,由于国家提供了很多相关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冰箱企业将顺利平稳地实现无氟化,实现制冷行业的绿色环保。 从流通渠道方面看,2006年国美、永乐并购案改变了家电流通渠道格局。可以预见,2007年,随着家电渠道整合的加速,渠道竞争将日趋白热化,零供矛盾将更加突出。另外,2007年外资进入中国家电流通业的步伐还会继续
加快,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外资并购成为新进企业涉足中国家电流通业的主要手段。
(二)家电产品国际贸易变数增加,贸易壁垒日益凸现
由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降低,全球家电贸易增长将有所放缓,加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预计2007年我国一些家电品种出口增幅将有所下降。
近年来,中国家电出口频遭环保壁垒和技术壁垒。欧盟先后实施的三个指令,对电气电子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一直到回收利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都提出了严格的环保要求。而电子电器垃圾回收将使中国家电企业出口成本的增加。另外,美国要求到2007年7月所有的21英寸彩电都必须增加数字电视调谐器,这将增加CRT彩电的制造成本,大大制约国内彩电企业对美国出口此类CRT电视,使彩电出口在欧、美市场进一步受阻。因此,2007年在国内竞争激烈和国际市场壁垒增大的双重挑战下,国内彩电企业需要面对新的挑战。 三、相关政策建议(促进家电业发展的对策)
面对国内外的形势和背景,对2007年家电市场运行调控的重点应是改善市场环境,扩大居民消费,促进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努力扩大国内家电市场的消费需求。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细分家电市场,生产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和绿色环保的产品。特别要加强家电市场的售后服务。
二是加快废旧家电的回收制度建设。我国家电消费已步入二次购买和集中更新阶段,废旧家电数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激增。一方面废弃家电对环境产生巨大污染,另一方面废弃家电中含有大量可再利用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物质。因此,应针对废旧家电的特点,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引导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多方力量,建立行之有效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制度,完善家电产业资源循环利用的制度环境。
三是鼓励家电企业进行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虽然中国是家电生产大国,但并不是家电创造强国,大量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跨国公司手中,中国大多数家电企业仅仅扮演“组装商”的角色。各级政府
应该加大对家电自主创新的激励力度,提高对基础性、关键性、共同性的技术研发的资源投入力度。家电企业也需苦练自主创新的内功。 四是加大家电节能技术的推广力度。目前,一些能效标准未能很好实施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技术,而是生产商不愿意增加节能成本,而损失市场份额。因此,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应在加大节能标准监督力度的同时,建立有效的节能技术推广制度,降低成本。
五是调整家电出口品种,优化出口结构。通过家电品种和出口退税率的调整,达到优化出口结构,提高效率的目的。2007年应重点鼓励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出口前景好的家电产品出口。
相关材料:1、中国营销传播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