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化学(密卷1)_答案

2023-10-04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化学(密卷1)_答案.docx

【答案】

1. A 2. C 3. D 4. D 5. C 6. C 7. C 8.

%;

9. mol/L;mol/L;%;g

10. HCl;H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11. NH3;H2O2;HCN+H2O2=CO2↑+NH3↑

12. 加速溶解;引流;受热均匀;有气泡产生;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不严密;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也会和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

13. 碳碳双键、羟基和羧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NaHCO3、Na2CO3溶液,有气体生成);AD;2;取少量该有机物加入适量溴水,使碳碳双键完全反应,再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则说明含醇羟基 【解析】

1.

解:A、标况下22.4L甲烷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甲烷中含4个H原子,故1mol甲烷中含4NA个H原子,故A正确;

B、过氧化钠由2个钠离子和1个阴离子构成,故1mol过氧化钠中含3NA个离子,故B错误;

C、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硝酸根和铜离子的个数均无法计算,故C错误;

D、氮气由氮原子构成,故28g氮气中含有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个数为2NA个,故D错误. 故选A.

A、求出甲烷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甲烷中含4个H原子来分析; B、过氧化钠由2个钠离子和1个阴离子构成; C、溶液体积不明确; D、氮气由氮原子构成.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和物质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2.

解:A.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时,试管口要低于试管底,否则生成的水蒸气冷凝会倒流而炸裂试管,故A错误;

B.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属于微溶物,阻止进一步反应,应该用稀盐酸和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故B错误;

C.氨气极易溶于水,为防止倒吸要有缓冲装置,通入氨气的装置有缓冲作用,能防止倒吸,故C正确;

D.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否则易溅出液体且易导致滤纸损坏,故D错误;

故选C.

A.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时,试管口要低于试管底;

B.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属于微溶物,阻止进一步反应; C.氨气极易溶于水,为防止倒吸要有缓冲装置; D.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实验基本操作,明确实验原理及操作规范性是解本题关键,注意从操作规范性分析评价,易错选项是B. 3.

解:A.加入酚酞呈红色的溶液呈碱性,NH4+、OH-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H+、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和NO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Fe3+、SCN-反应生成络合物硫氰化铁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这几种离子之间不反应,且和硫酸氢钠不反应,所以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A.加入酚酞呈红色的溶液呈碱性;

B.含有大量硝酸根离子的溶液中,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 C.铁离子和硫氰根离子反应生成络合物;

D.这几种离子之间不反应,且和硫酸氢钠不反应.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明确离子性质及离子共存体积是解本题关键,涉及络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易错选项是B.

4.

解:A.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水,次氯酸为弱酸,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A错误;

B.氧化亚铁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NO3-+3FeO+10H+═3Fe3++NO↑+5H2O,故B错误;

C.硫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浓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C错误;

D.二氧化硫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故D正确; 故选D.

A.次氯酸为弱酸,离子方程式中次氯酸不能拆开,应该保留分子式; B.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

C.氨水为弱碱,一水合氨不能拆开,且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D.氢氧化钠过量,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5.

解:A.NO极易和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NO2,但氧气过量会引进新的杂质,且氧气的量不易控制,故A错误;

B.CO2、HCl都能和饱和Na2CO3溶液反应,应该选取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作除杂剂,故B错误;

C.Fe粉和FeCl3反应生成FeCl2且不引进新的杂质,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分离即可实现目的,故C正确;

D.NaOH能除去镁离子,但引进新的杂质NaCl,应该选取适量的KOH作除杂剂,故D错误; 故选C.

A.NO极易和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NO2,但氧气过量会引进新的杂质; B.CO2、HCl都能和饱和Na2CO3溶液反应; C.Fe粉和FeCl3反应生成FeCl2;

D.NaOH能除去镁离子,但引进新的杂质NaCl.

本题考查物质分离和提纯及基本操作方法,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性质差异性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除杂剂的选取,除杂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且操作简单易行,题目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B.

6.

解:根据表中的化学式规律采用分组分类法推出:每4个化学式为一组,依次是烯烃、烷烃、饱和一元醇、饱和一元酸.把表中化学式分为4循环,26=4×6+2,即第26项应在第7组第二位的烷烃,相邻组碳原子数相差1,该组中碳原子数为2+(7-1)×1=8,故第26项则为C8H18. 故选C.

根据表中的化学式规律采用分组分类法推出:每4个化学式为一组,依次是烯烃、烷烃、饱和一元醇、饱和一元酸,第26项应在第7组第二位的烷烃,相邻组碳原子数相差1,该组中碳原子数为2+(7-1)×1=8.

本题主要考查分子式的判断,难度中等,细心分析表中化学式的有关数据,找出规律,即可解题,寻找规律是关键.

7.

解:n(SO42-)=0.1L×6mol•L-1=0.6mol,CuSO4、Fe2(SO4)3、H2SO4的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则有n(Cu2+)=n(H+)=n(Fe3+),

由于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所以阳离子物质的量也相同,设Cu2+、Fe3+、H+三种离子物质的量均为n,

根据电荷守恒知道:2n+3n+n=0.6mol×2,由此解得n=0.2mol,

Cu2+、H+、Fe3+都能与Fe反应生成Fe2+,最后溶液的成分为FeSO4,则n(FeSO4)=0.6mol,

根据Fe的守恒可知,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6mol-0.2mol=0.4mol,

则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质量为0.4mol×56g/moL=22.4g, 故选C.

根据Cu2+、H+、Fe3+都能与Fe反应生成Fe2+,最后溶液的成分为FeSO4,由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可知反应后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减去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可计算最多溶解的铁粉的质量.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用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去解答. 8.

解:(1)m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2)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2=

mol,故答案为:;

mol,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

N=×NA=,故答案为:;

(3)m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V=n×22.4L/mol=22.4L/mol×mol=L,故答案为:;

(4)该气体溶于1L水中(不考虑反应),1L水的质量约为1000g,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100%=%,故答案为:

(5)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L溶液,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mol/L,故答案为:.

(1)根据质量与摩尔质量的关系计算出物质的量;

(2)根据阿伏伽德罗常数与离子数关系计算出该气体含有的原子数; (3)根据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出标况下mg气体的体积; (4)1L水的质量约为1000g,据此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分数;

(5)根据c=计算出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本题考查了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摩尔质量等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9.

解:(1)mg氯化钠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2)根据c==

=

=

mol,溶液体积为VmL,则溶液

mol/L;

%;

mol/L,故答案为:

可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mol/L=

mol/L,故答案为:

=

mol/L;

%;

(3)根据c=可知,w%=进行公式变形计算;

%,故答案为:

(4)令溶解度为s,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w%=故答案为:(1)根据n=(2)根据c=(3)根据c=

g.

,解得s=g,

计算氯化钠物质的量,再根据c=计算;

计算;

进行公式变形计算;

,据此计算溶解度.

(4)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w=

本题考查溶液浓度有关计算,涉及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难度不大,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应用,理解掌握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

10.

解:由③可知,C为H2,B为Cl2,A为HCl,HCl极易溶于水,溶液显酸性,且浓盐酸与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2,D为CaCl2、Ca(ClO)2的混合物,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HCl,C为H2,故答案为:HCl;H2;

(2)气体B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故答案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由③可知,C为H2,B为Cl2,A为HCl,HCl极易溶于水,溶液显酸性,且浓盐酸与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2,D为CaCl2、Ca(ClO)2的混合物,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③为物质推断的突破口,题目难度不大.

11.

解:(1)由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NH3,过氧化氢中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氧化剂为H2O2,故答案为:NH3;H2O2;

(2)将KCN改为HCN也类似上述反应,反应生成氨气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为HCN+H2O2=CO2↑+NH3↑,故答案为:HCN+H2O2=CO2↑+NH3↑.

(1)KCN+H2O+H2O2═KHCO3+A↑中,由原子守恒可知A的化学式,过氧化氢中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2)将KCN改为HCN也类似上述反应,反应生成氨气和二氧化碳.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原子守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结合信息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2.

解:(1)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①是搅拌加快草木灰溶解,②是过滤需要用玻璃棒引流,③是蒸发滤液过程中搅拌受热均匀析出晶体,防止液体飞溅; 故答案为:加速溶解,引流,受热均匀;

(2)草木灰中含有可溶性钾盐(主要成分是K2SO4、K2CO3、KCl);

①取一份溶液,加入适量HCl,发生反应CO32-+2H+═CO2↑+H2O,溶液中有气泡生成,证明含有碳酸根离子, 故答案为:有气泡产生;

②取另一份溶液,为检验SO42-,应往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a2++SO42-═BaSO4↓,证明含有硫酸根离子, 故答案为: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③取剩余的一份溶液,加适量的硝酸银,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可能是氯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阴离子生成的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

故答案为:不严密,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也会和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

(1)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①是搅拌加快草木灰溶解,②是过滤需要用玻璃

棒引流,③是蒸发滤液过程中搅拌受热均匀析出晶体; (2)①加入盐酸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②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应先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

③硝酸银和氯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都会生成白色沉淀;

本题考查了离子检验和离子性质的分析应用,掌握离子性质和检验方法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13.

解:(1)该有机物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羟基和羧基,故答案为:碳碳双键、羟基和羧基;

(2)含有-COOH的羧酸具有酸的通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和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答案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NaHCO3、Na2CO3溶液,有气体生成);

(3)A.羧基和羟基都能与金属Na反应放出氢气,故正确;

B.碳碳双键与Cl2能发生加成反应,连接羧基的亚甲基能发生取代反应,故错误;

C.只有羧基能和NaOH反应,则1mol该有机物可与1mol NaOH反应,故错误;

D.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正确; 故选AD;

(4)1mol该有机物完全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时,有几摩尔碳碳双键,最多需要Br2几摩尔,该物质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所以1mol该有机物完全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时,需要Br2 2mol,故答案为:2;

(5)醇羟基的检验要根据醇羟基的性质:和金属反应放氢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是碳碳双键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要避开双键的干扰,

故答案为:取少量该有机物加入适量溴水,使碳碳双键完全反应,再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则说明含醇羟基.

(1)该有机物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羟基和羧基;

(2)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该羧基能和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气体;

(3)该物质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羧基,具有烯烃、醇和羧酸性质; (4)1mol该有机物完全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时,有几摩尔碳碳双键,最多需要Br2几摩尔;

(5)醇羟基的检验要根据醇羟基的性质来进行,避开双键和羧基的干扰.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烯烃、醇和羧酸性质,易错点是醇羟基的检验,要排除其它官能团的干扰,题目难度不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