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爱在家人间优秀教案

2021-04-18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爱在家人间优秀教案

第二课时 爱在家人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亲情对自己的意义;理解亲人之间爱的碰撞;掌握应对爱的碰撞的方法。

能力目标:用体验法感受亲情的存在;讲述生活中爱的碰撞的具体事例,掌握和父母沟通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亲人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体味亲情;学会和父母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传递爱。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和面对亲情碰撞

难点:爱需要呵护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带着下面的问题,快速阅读教材正文,思考并在书中进行标记。

第 1 页 共 14 页

1、家的含义是什么?

2、什么是“孝”?

3、如何孝亲敬长?

新课导入

图片导入

师:材料中的母子谁对谁错?他们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冲突呢?如何化解他们之间的冲突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学习《爱在家人间》这一课,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 体味亲情

1、割舍不断的情感

【活动设计】阅读与思考

资料:里约奥运赛场上的亲情如影:

画面一:20XX年8月10日,美国选手克丽斯廷·阿姆斯特朗(左)在夺得里约奥运会女子公路自行车个人计时赛冠军后和儿子相拥而泣。

第 2 页 共 14 页

画面二:克丽斯廷(左)和儿子一起展示金牌。

画面三:8月14日,家人在安慰刚刚输掉比赛的阿根廷队女排球员阿科斯塔(左)。

画面四:8月15日,意大利选手维维亚尼在夺得场地自行车男子全能赛冠军后喜极而泣奔向看台与家人庆祝。

【问题思考】看到了奥运赛场上“亲情如影”,关于“亲情之爱”,你有什么样的感悟?

提示:奥运赛场夺冠后,在亲人面前,有人掩饰不住无尽的喜悦,有人纵情泪水

【教师点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份情感,或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或是因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操劳……这种情感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1、家庭结构也许改变。但家中的亲情仍在。

【活动设计】阅读教材P78阅读感悟。

【问题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悟?

【教师点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庭结构会改变。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

第 3 页 共 14 页

知识点二 爱的碰撞

1、与家人发生碰撞的表现

【活动设计】阅读教材P79探究与分享,思考问题。

【问题思考】(1)类似的“碰撞”,在你的生活中有吗?请选择两三件,记录下来。 (2)想起这些,你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

【教师点拨】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有时伴着甜蜜,有时出现紧张,甚至发生冲突。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2.碰撞产生的原因、影响

【活动设计】阅读教材P80探究与分享,填写内容,回答问题。

【问题思考】在上述情境中,父母更关注哪些问题?你希望父母更关注哪些问题?与父母交流时,你期望得到什么,而父母经常给予你什么?按照这些提示,完成表格。

【教师点拨】: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知识点三 沟通传递爱

第 4 页 共 14 页

1、化解与父母的冲突

【活动设计】阅读教材P81探究与分享

【问题思考】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做?你有哪些和父母沟通的好方法?

【教师点拨】(1)爱是需要呵护的。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2)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要体味亲情,感受家庭中的亲情之爱;我们进入青春期后,自主意识增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我们要学会和父母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传递爱。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 5 页 共 14 页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2节 爱在家人间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引导学生处理好日常生活中自己与长辈等家人之间的关系。孝敬父母,关爱家人这些道理学生从小就知道,关键是要让学生自主领悟、自我反省、自我调整,自我教育,才能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的自觉性,增强家庭的责任感,学会和其他家庭成员共建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课标要求:

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少年时期,是进行德育培养的关键期,亟待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进行正确的引导。现如今的学生大多都有着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容易忽略对亲情的感悟和回馈。而亲情是一个人心理发展过程中经历的首要情感体验,是维系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亲情体验、亲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以实际行动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第 6 页 共 14 页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冲突,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知识目标:知道每个家庭中,亲情之爱的表现形式并不一样,了解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所在,明白亲子冲突的危害,知道要以恰当的方式应对与父母的冲突。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沟通传递爱。

难点:能以恰当方式化解与父母的冲突。

教学过程:

一.诗词赏析,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唐代诗人孟郊写的古诗《游子吟》。引导学生结合古诗思考:

1.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表达了慈母什么样的情感?在家庭生活中,你的家人通常怎样表达这种情感?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孩儿什么样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播放,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关爱父母的情感,使学生积极投人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第 7 页 共 14 页

板书课题:爱在家人间

环节一、体味亲情,感受爱

1、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于亲情、亲人的名句吗?(让学生来说)

名句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等。

这些名句所包含的惦念、守候、牵挂,其实就是爱与被爱割舍不断的家中的亲情之爱。亲情是维系家庭的纽带,是我们永远的依恋!

2、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形式相同吗?(让学生来说)

生说:有的家庭亲情表现在生病时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雨时爸爸全部撑在孩子头顶的雨伞;停电写作业时妈妈默默拿着的手电等。

老师小结:这种亲情温馨和睦、自然随和。也有的亲情磕磕绊绊、内敛深沉。

展示材料:富过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这样教育孩子:

有一天,他把孩子抱上一张桌子,鼓励他跳下来,孩子以为有爸爸的保护,就放心地往下跳。谁知往下跳的时候,爸爸却走开了,小洛克菲勒摔得很重,在地上大哭起来。这时,老洛克菲勒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孩子,不要哭了,以后要记住,凡事要靠自己,不要指望别人,有时连爸爸也是靠不住的!从现在就开始学会自立吧!”

第 8 页 共 14 页

可见,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因之改变。思考:家庭结构的变化,我们的亲情还在吗?

如:电视剧《家有儿女》中,随着刘星和妈妈的出现,原本的家庭结构发生改变。重组的家庭有亲情吗?大家知道欢声笑语仍弥漫在这个五口之家,所以我们说:家庭新成员出现,亲情仍在。

甚至随着亲人的离开,我们的亲情也仍在。

曾经看过这样一副图片,反映的是地震中一位妈妈写给自己宝宝的一句话: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是用身体守护孩子的妈妈。即使她离开了,但她对孩子的爱永远不变。所以我们说:亲人离开,亲情仍在。

课堂活动:亲情对对碰 (完成教材P77页探究与分享)

1、选择一位你认为重要的家人,回忆并记录彼此关心对方的事情。

2、分别统计彼此关心对方事情的数据。

3、 根据数据结果,写一段关于亲情的感悟。

【设计图意】引导学生参与并完成相关的活动,在活动中体味亲情,深刻理解亲情的真谛在于“爱”。

第 9 页 共 14 页

环节二、爱的碰撞,探原因

案例探究:

临近第三次月考小张决心要努力复习,打一个翻身仗。在学校刻苦学习了一整天,回家后他决定小小地放纵一下。于是,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看着电视。但是,心里总是不踏实,总感觉父母在盯着自己,越来越不安。终于,他下定决心关了电视回房间学习。

就在他快要进房门一刹那,身后传来了母亲的声音:“快考试了,你要好好复习。”瞬间,他已经快要达到顶点的学习热情被这声音浇灭了,他噘着嘴嘟囔着说:“就冲你这句话,今天我不学了!”

小组讨论:

1、这样的碰撞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说说当时你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

2、我们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来说,老师归纳)

老师归纳原因有: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和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甚至发生冲突。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

第 10 页 共 14 页

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同学们,有冲突说明我们在长大,自我意识在增强,如果能正确处理,会让我们在冲突过后更加理解、更加相爱,可如果处理不好呢?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老师小结: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家就不再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了,总是充斥着火药味,成为随时即可引爆的战场,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这也是亲子冲突的危害。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以案例为素材,引导学生探讨亲情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引导学生全面看待问题。

环节三、沟通传递爱,促和谐

案例再现

分小组讨论交流:你觉得上述案例中的小张应该怎样做才能化解与母亲的冲突?

同学们,当冲突发生时,我们要用沟通来传递爱。我们和父母彼此相爱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有时候光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在与父母的沟通对话中还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老师归纳:化解亲子冲突的方法有:

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

第 11 页 共 14 页

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我们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④我们可以试着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⑤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作为子女,我们无法选择父母,但是和谐的家庭氛围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努力。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来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你与父母沟通时有没有什么特别“法宝”?

老师归纳沟通技巧 :

关注事实,沟通之中得理解把握时机,沟通起来更容易

留意态度,有效沟通不可少 ④选择方式,巧妙沟通是关键

⑤考虑环境,沟通结果更乐观

【设计图意】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思考,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素养。

环节四、学以致用,巩固知识

1、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下列事情,你会怎么做?请简要说明理由。

第 12 页 共 14 页

小明的妈妈对男女同学交往很敏感,经常偷听小明的电话,,偷看小明的日记,小明很苦恼,对妈妈不理睬,冷淡相对。

正确做法:

理由:

正确做法:平常能将自己与同学的交往情况和妈妈交流,主动沟通,让妈妈多了解你的做法,可以减少猜疑,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理由: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我们要尽力克服烦躁,以感激的心态、理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

2、课后活动:自制一张亲情卡,表达你对亲人的爱。在亲人过生日时或重要的节日里,送给她(他)。

【设计图意】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后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以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运用。

板书设计:

爱 在 家 人 间

割舍不断 体味亲情之爱 表现各不相同

难免

第 13 页 共 14 页

正确认识 爱的碰撞 不可过度

需要

沟通技巧 沟通传递爱 爱需要呵护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关注亲情和理解父母的能力;以学生生活回忆和亲情体会为切入点,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感染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知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得出结论,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整节课节奏紧凑,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收到了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第 14 页 共 1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