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运动训练学知识点整理

2020-11-29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运动训练学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第一节 竞技体育概述

一、 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一)源起:(概念)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的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

1、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

2、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形成; 3、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到方面。

二、 竞技体育的构成: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概念)运动训练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

的体育活动。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有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三、 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1、竞争性;2、规范性;3、公平性;4、集群性;5、公开性;6、观赏性。 四、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简)

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4、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5、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6、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第二节 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

一、运动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问答)

(一)释义: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二)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中的主体构件: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来自于遗传效应、生活效应及训练效应多元的途径。

(三)运动训练与运动员选材的关系: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包括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和后天训练获得性竞技能力两个部分。科学的选材出了具有优势的先天性遗传能力的可造之材,还必须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训练才能有效地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使得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的竞技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 (四)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的关系。

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简答重) 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

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 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 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 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 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

1

在运动训练全过程的每一节,即运动员状态诊断、训练目标的建立、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活动的组织实施、训练效果的检查评定、训练状况的反馈调控、直至训练目标的最终实现,无一不广泛地应用着现代科技的成果。

三、运动训练学的任务及内容:

(一)任务:运动训练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二)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

第二章 项群训练理论

第一节 项群训练理论总论

一、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

(一)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运动训练的理论体系即由一般学和专项训练学两个层次所构成。 (二)基本内容:1、各个项群的形成与发展;2、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体能又包含形态、机能及素质三个方面。3、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影响比赛结果的基本因素是运动员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其在比赛中的发挥、竞赛对手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其在比赛 中的发挥以及运动竞赛结果的评定这样三个方面。4、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 (三)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

1、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基础上的共同规律; 2、加强了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3、实现了训练学理论原有两个层次之间的有机过渡。 二、竞技运动基础上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 (一)竞技运动基础上的分类标准的择定:

1、首先选定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作为分类的一个重要标准; 2、选择运动基础上的动作结构作为另一个重要的分类标准; 3、造选择运动成绩评定方法,作为竞技项目分类的第三个标准。 (二)竞技运动基础上主要分类体系的建立:(大问题) 1、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体能和技能);

2、依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分类(单一(周期性、非周期性及混合性)、多元动作结构、多项组合结构)3、依运动成绩的说不定方法分类(测量、评分、命中、制胜、得分); (三)三个主要分类体系的对应联系:

三、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简)

1、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 2、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运动项目的宏观管理; 3、同群基础上训练规律的探讨和揭示; 4、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人才的流动;

5、项群训练理论与运动训练方法的移植、创新与发展。

第二节 各项群训练基本特征概述

一、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一)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2

1、体能特征: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高,视、听、触觉及本体感觉准确、灵敏。 2、技能与战术能力特征: 3、心理和智能特征:

(二)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三)训练特点:

1、身体训练:采用非专项的运动项目练习促进健康水平,同时十分重视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2、技术训练:主要包括基本动用和高难度动用的训练;

3、心理训练:彩的主要方法有念动训练法、模拟训练法和自我调节法; 4、艺术表现能力训练:以培养动用节奏感和表演能力。 二、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一)决定因素特征分析:1、体能特征:2、技能和战术能力特征:3、心理和智能特征:

(二)比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确立辩证的比赛指导思想,全面作好比赛前准备,以及教练员与运动员正确的参赛行为。

(三)训练特点:1、技术训练:非常注重基本功训练;2、心理训练:做好心理定向工作认真抓好意象练习等。3、战术训练:提高抗干扰的能力和应变能力;4、身体训练: 三、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一)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1、体能特征:有较高的身材与较长的四肢,身高和体重保持恰当的比例;2、技能和战术能力特征:3、心理和智能特征: (二)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三)训练特点:1、技术训练:采整体法和分解法、限制法和诱导法以及配对训练法,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内容;2、战术训练:彩假想敌训练、配对训练及实战训练;3、身体训练: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四、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一)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1、技能和战术能力特征:2、体能特征:3、心理和智能特征: (二)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析:受到运动员自身竞技能力水平、比赛时间安排、比赛地点、对手水平、观众、评定行为。 (三)训练特点:

五、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一)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1、技能和战术能力特征:2、体能特征:3、心理和智能特征: (二)比赛成绩决赛因素特征分析:

(三)训练特点:1、技术训练:强调提高整体攻守效能,注重攻守训练内容的同步化。2、战术训练:注重发展运动员的聪明才智;3、身体训练:发展速度和耐力;4、心理训练: 六、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一)竞技能力决定因素分析特征:1、体能特征:2、技能和战术能力特征:3、心理和智能特征: (二)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析:运动员自身的竞技能力及在比赛中的发挥情况,是决定运动员比赛成绩诸因素中首要的决定因素。

(三)训练特点:1、体能训练:在体能训练过程中,不断寻求训练方法与手段的最佳组合,非常注重训练的整体效益,也是本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突出特点。2、技能和战术能力训练:在技术训练中注

3

重强化精细技术动作感知觉的训练;利用规则和动用多种心理暗示。3、心理和智能训练: (二)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析: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是决定因素。 (三)训练特点:

1、体能训练:关健在于精选有效的方法迅速提高体能水平,训练手段的选择也主要集中于发展爆发力、提高动作迅速率、改善反应能力、提高动作幅度。以及提高无氧代谢能力,同时把不断提高训练负荷强度作为训练的核心。

2、技能训练:提高和完善动作周期的经济性和实效性是技术训练的关健。

3、心理和智能训练:主要集中于增减运动员心理调节能力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速度感、节奏感和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以满足比赛所需要的心理素质。 八、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一)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1、体能特征:2、技能和战术能力特征:3、心理特征: (二)比赛成绩决定因素: (三)训练特点:

1、耐力性项群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发展以体能为主导的多种竞技能力、发展以专项耐劳力为核心的多种竞技速能力、发展以糖酵解供能或有氧氧化供能为主渠道的多种代谢能力。

2、耐劳力性项群的主要训练立法:A 负荷结构训练方法群组;B 代谢能力训练方法群组;C 骨骼肌力训练方法群组;D 地域效应训练方法群组;E 恢复能力训练方法群组。 第三章 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第一节 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一、释义: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

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包括竞技水平和比赛名次。(名)

二、决定因素:(试述)(必考)

运动员自身与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都决定于他们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要中的发挥程度;而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则包含着竞赛规则、评定手段及裁判员的道德与业务水平。

1、运动员在比赛国表现的竞技水平(内因):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的竞技水平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对不同项群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有着不同的评定方法。其中,可测量类和评分类项目运动员所表现的竞技水平基本上是个人竞技能力的表现,通常较少受对手竞技表现的影响,而分属得分类和命中类的表现项目以及制胜类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则受着对手竞技表现很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2、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胜负状况或所取得的名次,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竞赛对手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同时也受着裁判员行为的影响。在对抗性的竞赛项目中,同一名运动员在某一轮淘汰比赛中与强劲的对手较量时,如果他的对手比他最好的表现还要强的话,尽管他能够表现出比前几轮更高的竞技水平,也很可能遭到失败而淘汰。这一事实说明了一个简单而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的道理,即作为比赛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赛的胜负或名次不仅仅取决于运动员自己的竞技水平,还取决于对手的竞技水平以及比赛的评定行为。 3、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包括裁判员的道德及业务水平、成绩的评定手段和竞赛规则这样三个因素)。(1)竞赛规则的改变,能带来运动成绩的显著变化。(2)评定手段对运动成绩起作用的最突出的。(3)裁判员的道德和业务水平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4

第二节 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 一、竞技能力释义:

(一)定义: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二)竞技能力与两个相似概念含义的异同:

1、与运动能力含义的异同:运动能力的涵盖面比竞技能力更广,而竞技能力只是运动能力诸多表现中的一种。

2、与训练水平的含义的异同:训练水平是一个多义词,竞技能力的含义则专一而明确;当训练水平被用于表达运动员的训练状态时,则比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更为具体地表述所达到的程度。

二、竞技能力结构模型:依据运动员竞技能力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的具体特性与功能建立的反映竞技能力构成共性的模型,是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概括、归纳和抽象。反映着竞技能力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本质特性。 (一)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二)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非衡特征及补偿效应:运动员能力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可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保持在特定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非衡特征及补偿效应。

第三节 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分别标识着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的起点和终点,是训练阶段的划分、训练内容的确定、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择、恢复措施的选用及检查评定的设计等重要内容的基本依据。运动成绩和竞技能力则是训练状态和训练目标的核心组成部分。(填) 一、状态诊断和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 (一)状态诊断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简) 1、为运动训练过程确立一个客观、准确的出发点; 2、对训练工作效果及时的检查评价; 3、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 (二)建立目标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1、有效地激发运动训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 2、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二、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

(一)训练状态与训练目标的构成:一个完整的起始状态诊断,应该包含运动成绩诊断、竞技能力诊断及训练负荷诊断;而一个完整的训练目标,也应该相应地包含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及训练负荷指标。

(二)起始状态诊断的基本内容:

1、运动成绩诊断:(填)作为对运动员运动成绩的诊断,应该对运动员在上一个训练过程中参赛结果给出准确的评价。既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取得的名次,也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 2、竞技能力诊断; 3、训练负荷诊断。

(三)训练目标的基本内容:(简)1、运动成绩指标(竞技水平和比赛名次);2、竞技能力指标:

5

第四章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训练规律是指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以展的必然趋势。(定义)

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定义) 第一节 竞技需要原则

一、释义:即指根据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名)

二、科学基础:(简)1、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重要导向作用: 2、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 3、现代训练的专项休发展趋势向: 三、训练学要点:(问题)

1、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全面安排好训练和比赛;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应对运动员的现实状态做出科学的诊断,对运动员的训练条件做出全面的分析,对运动员的发育潜力和训练潜力做出客观和评价,进而确定经过艰苦的努力有较大的概率可予实现的训练目标。

2、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每个运动项目由于其专项的特异性,决定了其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差异性。因此,对所从事的运动项目的特点做出正确的分析,是选择适宜训练内容和手段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

3、按照竞技的需要确定负荷内容和手段;依据竞技需要原则的要求,负荷内容和手段的选择是由不同专项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与运动员自身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4、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负荷的内容是由发展体能的练习、发展技能和战术能力的练习、发展心理能力和智能的练习组合构成的。

第二节 动机激励原则

一、释义: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训练原则。(名) 二、科学基础:1、成功动机是运动员参训的重要原动力;2、竞技训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要求不断地激励运动员的参训动机;

三、训练学要点:(问题)

1、加强训练的目的性教育和正确价值观教育; 2、满足运动员合理的需要;

3、激发运动员参与训练和比赛的兴趣; 4、发挥运动员在训练中的主体作用; 5、注意教练员自身的榜样作用; 6、注意正确地动用动力。

第三节 有效控制原则

一、释义:是指要求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训练中应准确把握和控制运动训练活动的各个方面或运动训练过程的各个阶段,训练的内容、量度及实施,并对它们进行及时的和必要的调节,以使得运动训练活动能够按照预先设计的方式运行,保证训练目标的实现。(名) 二、有效控制原则的科学基础:

1、运动训练过程的多变性要求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

6

2、现代控制论是实施有效控制的理论基础; 3、训练信息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必备条件。

信息在现代训练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控制信息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运动员的训练;

2、运用信息反馈对下在进行的训练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测和调控;

3、运用运动员训练过程与状态的诊断,了解训练过程的进展状态状况,评价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4、运用对选材对象状态信息的测定,进行科学的选材;

5、利用比赛前和比赛进行过程中获得的比赛信息,有效地组织比赛前训练 和比赛中的战术调控; 6、运用获取的信息改进训练工作,不断地创造新的技术、战术、训练方法与手段; 7、用扩大知识信息获取量,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知识和智能水平; 8、运用各种不同的信息,对训练过程进行多学科综合调控;

9、利用舆论信息的扰动,去影响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对手的战术决策。

三、贯彻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1、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前提);2、高度重视训练信息的采集和运用;3、及时对训练计划进行必要修正和调整。 第四节 系统训练原则

一、系统训练原则释义:是指持续地、循序见进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二、系统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必考)

1、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适合人体生物适应规律的训练,能够使运动员在生物学方面发生有益的变化,这就需要较长的时间。

2、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因此,要想获得理想的训练效应,有效地发展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及心理能力,就必须注意保持训练过程的连续性,系统地、不间断地参加训练。 3、人体生物适应的阶段性:人体在训练负荷下的生物适应过程,不仅是长期的,同时也是有阶段的。机体对一次适宜训练负荷的反应,可分为工作疲劳、恢复、超量恢复和训练效应消失等几个阶段,在更长一些时间的跨度内,如几个月至一年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机体能力的变化同样经历着不同的阶段,这就是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

为了在重要比赛中创造优异的成绩,运动员总是为求通过科学的训练与安排,使自己在训练中获得的竞技能力最充分的准备,在比赛中最大限度地动员机体的潜力,把自己在训练中获得的竞技能力最充分地发挥出来,创造优异的成绩。运动员参赛的准备状态,叫做竞技状态。(概念) 四、 贯彻系统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一)保持训练系统性:(如何保持训练系统原则的诊断性) 1、健全多级训练体制;

2、建立和强化正确的训练动机;动机是“人们经常以愿望、兴趣、理想为形式表现出来的激励个体发动和维持其行为,并导向某一目标的一种心理过程或主观因素。”运动员只有具有强烈的训练动机,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坚持多年系统训练,从而攀登运动竞技水平的高峰。 3、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

4、提供有力的社会保证。有力的社会保证也就成为坚持系统训练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运动员学习、职业、经济收入、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的状况,都对他的训练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而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也会给训练活动以有力的支持。

7

(二)按阶段性特点组织训练过程。运动训练过程的组织实施,必须遵循其阶段性的特点,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而这一步骤则是按固有的程序排列的。如全程性多年训练系统依次分为基础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及竞技保持阶段;一个持续4-12个月的训练大周期,依次分为准备时期及恢复时期次训练课也依次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等等。

训练过程的程序性表现在训练的各个方面。如发展周期性耐力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应以一般耐力和最大速度为基础;体操运动员学习旋空翻,则必须首先掌握后空翻两周及 后空翻转体360度的技术。练习内容的程序性在许多情况下都是不可逆的,必须按照固有的程序进行,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忽视训练活动的程序性,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

第五节 周期安排原则

一、释义:是指周期性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名词) 二、科学基础:

1、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周而复始呈周期性的。这种周期性的运动不停地发展,每个往复、每个循环都不会完全相同。每一个新的运动周期,都不应是上一个运动周期简单的重复,而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螺旋式地提高到新的水平。运动训练的周期性特点,就是由物质运动这一普遍规律所决定的。

2、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人体竞技能力的提高,明显地表现出周期性的特点。在一次负荷二,机体能量消耗产生疲劳,继而解除负荷,逐渐得到恢复,通过机体的超量补偿机制,使得运动员的能力得到提高。在这一基础上又给予下一次负荷,即开始了一个新的负荷周期。每一次适宜的负荷都会引起机体的适应性变化;多次适宜负荷的刺激,就会引起机体多次的适应性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机体能力不断地得到提高,进入良好的竞技状态保持阶段,由于人体的保护性机制与到训练过程中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了高度竞技状态之后,即需要休息和恢复,以消除生理和心理的疲劳。 3、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 三、训练学要点:

1、掌握各种周期的序列结构:按照一个训练周期所包含的时间跨度的不同,可以把其区分为多年训练周期、年度训练周期、大训练周期、中训练周期、小训练周期及日训练周期。 2、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基本训练周、比赛前训练周、比赛周以及恢复周);(填空)

3、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关系:周期安排原则的依据是人体竞技能力变化和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其中后者是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而前者则是变异因素。 4、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

第六节 适宜负荷原则

一、释义: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名词)

二、科学基础:1、适宜训练负荷下机体的生物适应现象;2、过度负荷下机体的劣变现象。 三、训练学要点:

(一)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负荷的量反映着负荷对机体刺激的量的大小;负荷强度反映着负荷对机体刺激的深度。(填空)

1、负荷是的评价指标:次数、时间、距离、重量。

2、负荷强度的主人指标:练习的速度、远度、高度、单位练习的负重量或练习的难度予以衡量。

8

(二)渐进式地增加负荷的量度:1、直线式;2、阶梯式;3、波浪式;跳跃式。

(三)科学地探索负荷量度的临界值;(四)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五)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第七节 区别对待原则

一、释义:是指对于不同专项、不同的运动员或不同的训练状态、不同的训练任务及不同的训练条件,都应有区别地组织安排各自相应的训练过程,选择相应的训练内容,给予相应训练负荷的训练原则。(填空)

二、科学基础:1、运动专项竞技需要的多样性;2、运动员个人特点的多样性;3、运动训练特点的多变性。

三、训练学要点:为什么区别对待?

(一)贯彻区别对待原则所需注意的因素:

1、运动专项:包括专项成绩的决定因素和专项成绩的发展规律;

2、训练对象:都来有不同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及训练学方面的特征; 3、训练条件。

(二)正确处理训练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三)教练员要及时准确地掌握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更要注意通过课上观察、记录与运动员的成绩,通过批阅运动员的训练日记,以及通过专门组织的测试,及时、准确地掌握运动员的具体情况的变化,为科学地贯彻区别对待原则提供必要的依据。

第八节 直观教练原则

一、释义:是指在运动训练中运用多种直观手段,通过运动员的视觉器官,激发活跃的形象思维。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培养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训练原则。(名词) 二、科学基础:(一)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运动员在学习和掌握动作的练习时,一般都来是沿着直观(具体、生动的思维)-- 实践(建立动作表象,学习和了解技术要点)-- 建立概念(形成抽象思维)-- 学会和掌握动作技能的思维认识程序进行的。(二)动作技能形成原理:反映着事物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发展规律。

三、贯彻直观教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1、教练员应高度重视直观教练原则的运用;2、注意应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3、注意直观教练与积极思维的有机结合。 第九节 适时恢复原则

一、释义:是指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超量恢复,提高机体能力的训练原则。(填空)

二、科学基础:1、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的超量恢复机制;2、调整时机的把握对训练效果的重要影响。

三、训练学要点:如何判定?

(一)准确判别疲劳程度:1、自我感觉;2、外部观察;3、生理测试;4、心理测试。

(二)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简)1、训练学恢复手段;2、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3、营养学恢复手段;4、心理学恢复手段。

第五章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

一、运动训练方法概述:(一)释义及作用:

9

1、释义: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2、作用:(1)运动训练方法的不断创新和科学运用对推动各项竞技运动整体发展水平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一种科学训练方法的诞生既是科学训练原理的具体体现,也是科学训练实践的高度总结。

(2)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不同方法的功能和特点,有助于顺利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

训练任务;有助于有效地控制各种竞技能力的发展进程;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整体能力。(二)运动训练方法体系:

1、基本结构:构成运动训练方法的主要因素是练习运动及其组合方式、运动负荷及其变化方式、过程安排及其变化方式、信息媒体及其传递方式、外部条件及其变化方式等要素。

2、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分类:简述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分类?依不同训练方法的基本作用和适用范围,将它们分为

(1)整体控制方法:包括模式训练法和程序训练法两种具有整体思维特征的训练方法; (2)具体操作方法:包括完整、分解、持续、间歇、重复、变换、循环、比赛训练法8种。 二、运动训练手段概述: (一)释义及作用:

1、释义: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

2、作用:(1)运动训练手段的不断创新和科学运用对推动竞技能力水平的作用同样是十分巨大的。

(2)不同的训练手段具有不同的功效,科学地认识和应用不同训练手段的功效和特点。有助于科学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具体训练任务;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运动基础上运动员的各类竞技能力。

(二)运动训练手段体系:1、基本结构: 2、基本分类:3、分类:P141。 第二节 运动训练的整体控制方法 一、模式训练法:

(一)释义: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填空)

(二)结构与特点:(简述)

1、基本结构:模式训练法由训练的目标模型、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和训练方法四种构件组成。训练的目标模型给出了未来运动训练过程目标发展的指标体系,检查手段采集运动训练现实状态的信息工具,评定标准是鄄别现实状态与训练模式间差异性质和程度的鉴标体系,训练手段是根据训练模式所提出的发展目标以及评定结果反馈信息所提出的练习方法。

A 目标模型(必须明确训练目标,即期望训练出达到何等水平、具有什么特征的运动员); B 检查手段(由检查项目、检查方式和检查工具);

C 评定标准(为教练员提供识别运动训练过程状态的依据);

D 训练方法(根据说不定结果选用藉以实施模式训练、解决具体训练问题)。 2、特点:A 信息化特点;B 定量化特点。 (三)应用:

1、应用过程:教练员通过正向控制通道,运用训练模式、训练手段控制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方向;通过反馈调控通道,运用说不定结构了解运动员现实情况,修正训练的相应环节或教练员的指导方案,

10

经过如此多次闭环式的控制过程,使运动员的训练结果科学地逼近训练模型指示的预定目标。 2、应用范例:它的应用三个步骤:

A 按照检测基础上的要求测验,并对照评分标准找出与检测成绩对应的标准分数,同时按照“综合性、均衡性、适应性”的计算方法评出等级,以确诊出运动员现实的基本状况;

B 根据训练模型确定出下一阶段训练过程的发展目标,并根据差距,确定训练重点,选择训练手段,实施严格的模式训练;

C 在预定的时间按照检测基础上的要求测验,以检查模式训练的结果,并对照评分标准找出问题,继而又进入新的一轮应用过程。

二、程序训练法:(一)释义: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性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名词) (二)结构与特点:(简述)

1、基本结构:由训练程序(由训练内容、时间序列和联系形式)、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和训练方法。其中,每一构件又由不同的要素组成。从结构角度上看,程序训练法与模式训练法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控制运动训练过程依据的不同。模式训练法是以训练模型为控制依据,程序训练法则以训练程序为控制依据。至于程序训练法中的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及训练手段等构件的组成特点及具体功能可参见模式训练法中相应的内容。这里集中讨论的是程序训练法结构中的训练程序。训练程序由训练内容、时间序列和联系形式三个要素组成。

2、基本特点:A 具有系统化特点 ;B 具有定性化特点;C 具有程序化特点。

(三)应用:1、应用过程:教练员通过正向控制通道,运用训练程序、训练手段控制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方向;通过反馈调控通道,运用评定标准、检测手段了解运动员的现实情况,以便修正教练员的指导方案或根据训练程序指出的内容继续实施程序训练。经过如此多次闭环式的控制过程,使运动员的训练结果科学地逼近训练程序指示的预定目标。(填空)

第三节 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分解训练法:

(一)释义: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作用:动用分解训练法可集中精力完成专门的训练任务,加强主要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环节的训练,从而获得更高的训练效益。 (二)类型与应用:(填空)

1、单纯分解训练法的应用特点:分解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相对复杂,分解后的各个部分可以独立训练。

2、递进分解训练法的应用特点:

3、顺进分解训练法的应用特点:训练内容的进程与技术动作、战术配合过程的顺序大体一致;后一步骤的练习内容包括前一部分的内容。

4、逆进分解训练法的应用特点:训练内容的进程与技术动作、战术配合过程的顺序恰到好处恰恰相反;多运用于最后一个环节为关健环节的技术和战术的训练。

二、完整训练法:(一)释义: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二)应用:

三、重复训练法:(一)释义: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桎充分休息的练习方

11

法。(名词)

**、构成重复训练法的主要因素有:单次(组)练习的负荷量、负荷强度及每两次(组)练习之间的休息时间。休息的方式通常采用静止、肌肉按摩或散步。(填空) (二)类型与特点:(填空) 类型 要素 负荷时间 负荷强度 间歇时间 间歇方式 供能形式 〈30秒 最大 相对充分 走步、按摩 磷酸盐代谢系统为主供能 四、间歇训练法:

(一)释义: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30—2分钟 次大 相对充分 走步、按摩、坐 糖酵解为主的混合代谢供能 2—5分钟 较大 相对充分 走步、按摩、坐、卧 无氧有氧比例均衡的混合代谢供能 短时间重复训练 中时间重复训练 长时间重复训练 (简述)基本功能:

1、通过严格的间歇训练过程,可使运动员的心脏功能得到明显的增强;

2、通过调节运动负荷的强度,可使机体各机能产生与有关运动项目匹配的适应性变化;

3、通过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可使糖酵解代谢供能力或磷酸盐与糖酵解混合代谢供能能力或糖酵解有氧代谢混合供能能力或有氧代谢供能能力得以有效的发展和提高;

4、通过严格控制间歇时间,有利于运动员在激烈对抗和复杂困难的比赛环境中稳定、巩固技术动作; 5、通过较高负荷心率的刺激,可使机体抗乳酸能力得到提高,以确保运动员在保持较高强度的情况下具有持续运动的能力。 (二)类型与特点:(填空) 类型 要素 负荷时间 负荷强度 心率指标 间歇时间 间歇方式 每次心率 供能方式 〈40秒 大 190次 很不充分 走、轻跑 120—140次 糖酵解供能为主的混合代谢供能 (三)应用:

1、高强性间歇训练方法的应用:适用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和耐力性运动项群的素质、技术训练,同时适用于技能主导类对抗性运动项群中的攻防技术或战术的练习。

12

高强度间歇训练 强化性间歇训练 A型 40—90秒 大 180次 不充分 走、轻跑 120—140次 糖酵解供能为主的混合代谢供能 B 型 90—180秒 较大 170次 〉5分钟 中 160次左右 不充分 走、轻跑 120次 有氧代谢为主的混合代谢供能 发展性间歇训练 2、强化性间歇训练方法的应用:适用于一切需要这种混合系统供能能力和良好心脏功能的竞技运动项目的技术、战术及素质的训练工作。

3、发展性间歇训练方法的应用:适用于需要较高耐力素质的运动项群的训练工作。 五、持续训练法:

(一)释义: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平均心率应在每分钟爱30—170次之间。 (二)类型与特点: 基本类型 负荷时间 心率强度 间歇时间 动作结构 有氧强度 供能形式 (三)应用:

1、短时间持续训练方法的应用:(填空)适用于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素质训练之中,也适用于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群中动作强度较高的素质、技术和战术的训练工作。 2、中时间持续训练方法的应用:

3、长时间持续训练方法的应用:(有匀速、变速、法特莱克持续训练三种变化形式)法特莱克训练 是一种以发展有氧代谢系统为主、适当发展有氧与无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能力为已任的耐力训练方法。(定义)

六、变换训练法:

(一)释义:是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定义) (二)类型与特点: 类型 要素 负荷强度 动作结构 供能形式 变化最大 相对固定 可在多种代谢形式之间变换 可变或不变 变换 以某种代谢形式供能为主 可变或不变 固定或变换 以某种代谢形式供能为主 负荷变换训练 内容变换训练 形式变换训练 短时间持续训练 5—10分钟 170次左右 没有 基本稳定 最大 无氧、有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 中时间持续训练 10—30分钟 160次左右 没有 基本稳定 最大 有氧代谢供能为主 长时间持续训练 》30分钟 150次左右 没有 基本稳定 次大 有氧代谢供能 (三)实践应用:

1、负荷变换训练方法的应用:适用于身体训练,也适用于技、战术训练。

负荷变换的训练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方式:(1)负荷强度与负荷量均保持恒定的搭配形式;(2)负荷强度恒定、负荷量变化的搭配形式;(3)负荷强度变化、负荷量恒定的搭配形式。

**、应用特点:降低负荷强度,可利于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负荷强度及密度,可使机体适应比赛的需要。

2、内容变换训练方法的应用: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群。

13

**、应用特点:练习的内容的动作结构可为变异组合,亦可为固定组合,练习的负荷性质符合专项特点,练习内容的变换顺序比赛的规律,练习动作的用力程度符合专项的要求。

3、形式变换训练方法应用:运用主要反映在场地、线路、落点和方位等条件或环境的变换上。 **、应用特点:通过变换训练环境、变换训练气氛、变换训练路径、变换训练时间和变换练习形式进行训练。(填空) 七、循环训练法:

(一)释义:循环训练法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和战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 作用:

1、有效地激发训练情绪、累积负荷“痕迹”、交替刺激不同体位。徨训练法制结构因素有:每站的练习内容、每站的运动负荷、练习站的安排顺序、练习站之间的间歇、每遍徨之间的间歇、练习的站数与徨练习的组数。

2、运用循环训练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不同层次和水平的运动员的训练情绪和积极性; 3、可以合理地增大运动训练过程的练习密度;

4、可以随时根据具体情况因人制宜地加以调整,做到区别对待; 5、可以防止局部负担过重,延缓疲劳的产生,并有利于全面身体训练。

(二)循环训练法的类型:(简述循环训练法的结构与因素)循环重复训练、循环间歇训练法和循环持续训练方法。 类型 要素 循环过程 负荷强度 负荷性质 供能形式 以磷酸原代谢系统为主供能 八、比赛训练法:

(一)释义:(定义)比赛训练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有助于运动员全面并综合地提高专项比赛所需要的体、技、战、心、智各种竞技能力。 (二)类型:

基本类型 比赛规则 比赛环境 比赛过程 比赛对手 比赛裁判 教学性比赛 正式规则或自定规则 相对封闭 可人为中断 队友或对手 临时指定 检查性比赛 正式规则或自定规则 封闭或开放 不可中断 对手 正式指定 模拟性比赛 正式规则 封闭或开放 不可中断 队友或对手 临时或正式指定 适应性比赛 正式规则 开放 不可中断 对手 正式指定 以糖酵解 代谢系统供能为主 间歇且充分 最大 速度、爆发力 间歇不充分 次大 速度耐力、力量耐力 基本无间歇 较小 耐力 以有氧 代谢供能为主 循环重复训练 循环间歇重复训练 循环持续重复训练

14

第六章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第一节 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

一、能训练释义:

(一)运动员体能及其构成:(填选)运动员体能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构成体能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个因素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作用。

(二)体能训练的意义:(及其基本要求分为简、合为大题)

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和智能训练有着密切的联系: 1、良好的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2、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

3、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基础; 4、良好的体能训练有助于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 二、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合理地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

(二)体能应与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训练有机结合选择体能训练手段应力求与专项技术动作形式和生物力学特征相近似。

(三)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的确定,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

(四)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运动素质训练。

(五)要体能训练中应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对身体训练重要意义的认识,培养他们具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第二节 身体形态及其训练(略)

第三节 力量素质及其训练

一、力量素质释义:

(一)定义: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二)力量素质分类:(填)最大力量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克服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力量。(名)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单位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快速力量是指肌肉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是力量与速度的有机结合。力量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克服阻力的能力。(名) 二、种力量素质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一)最大力量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1、最大力量评定:2、最大力量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如何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具体说明举例)

(1)基本训练方法负荷量度的确定:

A负荷强度:发展运动员最大力量的训练强度一般可控制在75%左右。

第一,力量训练必须有一个准备性的渐进过程,如对少儿训练,先是从40%左右的负荷强度开始,

然后再逐渐加大负荷强度。

第二,每周应穿插一些更大强度,如90%~95%的负荷强度的训练。

B负荷数量(次数与组数):练习的重复次数与负荷的强度有很大关系,通常,以50%的负荷强度做20次为宜,每减少5%的强度,重复次数可增加两次;每增加5%的强度,重复次数则要减少两次。

15

C组间间歇时间:间歇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练习的持续时间和负荷强度的大小,持续时间越长,负荷强度越大,间歇时间就应越长。此外,间歇时间的长短与参与工作的肌肉数量有关,局部肌肉参与工作,间歇时间可短些,参与工作的肌肉越多,间歇时间也应越长。

荷兰优秀速滑选手哈`库伯根据自己的实践荷兰优秀速滑选手哈`库伯根据自己的和实践和研究设计发展最大力量训练方案是:以80%的负荷强度重复做4~5次,4~6组,小休为2分钟,大休为6分钟。此外,他还设计了不同负荷强度交替训练的安排,如:

(80%~70% +50%~40% +50%~40% + 80%~70%)╳ 6 ~8组, 小休为1分钟,大 8次 12次 12次 8次 休为6 分钟,并提出恢复时间为48~72小时。 三、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二)力量训练的主要手段:(试述发展?简)

1、负重抗阻练习;2、对抗性练习;3、克服弹性物体的练习;4、利用力量训练器械练习;5、克服外部环境阻力的练习;6、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7、电刺激。 四、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

(五)儿童少年力量训练应注意的事项:

1、掌握儿少力量发育的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力量训练。

2、儿少骨骼系统中软组织多,骨组织内的水分和有机物较多,无机盐少,骨骼弹性好,不易折断;但坚固性差,易弯曲,因此儿少不可进行大强度力量训练。

3、儿少力量训练应以动力练习为主,少用或不用静力性练习,特别要尽量避免出现憋气动作,以免因胸内压的突然变化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发育。

4、儿童力量训练,不要过早强调与专项运动技术相结合,应着重身体全面发展的力量训练。 第四节 速度素质及其训练 一、释义:(一)定义:是指人体快速运动能力。

(二)分类: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

二、各种速度素质的评定及训练: (一)反应速度的评定及训练:1、(略) 2、反应速度训练应注意的问题:(简)

(1)反应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因素,通过训练可使运动员注意力潜在的反应速度能力表现出来并稳定下来。

(2)要求运动员注意力集中。

(3)反应速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对信号应答反应的动作熟练程度上。 (二)动作速度的评定及训练:1、略 2、动作速度训练应注意的问题:(简)

(1)提高动作速度应与掌握和保持正确的技术动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专门性的动作速度训练与专项比赛动作要求相一致。

(3)在使用反复做某一个规定动作为手段发展运动员的动作速度时,应合理地变换练习的速度。 (4)动作速度训练中,练习的持续时间一般不宜过长。

(5)练习与练习之间的间歇是由练习的强度所决定的,练习强度大,需要的间歇时间就应长些。

16

三、速度训练的基本要求: (四)儿少速度训练的注意事项:

1、掌握儿少速度自然发展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速度训练,反应速度:6~12岁反应速度提高幅度较大,9~12岁提高的更为显著。跑的速度(移动速度):7~12岁男女孩跑的最高速度的差别不大,到13岁以后,男孩逐渐超过女孩。(选择)

第五节 耐力素质及其训练

一、释义:(一)定义:是指有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有机体自我保护的反映。训练会导致机体疲劳,疲劳的产生则限制着有机体继续承受训练负荷。(二)分类: 二、种耐力素质的评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一)有氧耐力的说不定及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1、有氧耐力的评定:

2、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试分析或试述如何发展有氧耐力?)(必考)

(1)持续训练法:

A 负荷强度:采用持续训练法发展有氧耐力的训练强度相对较小,心率可控制在145~170次/分之间。这个训练强度对提高运动员心脏功能特别有效,对改进肌肉的供血能力、改造肌肉的直接吸收氧的能力也有特殊意义。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心率可通过公式:安静心率+(最大心率 – 安静心率)╳ 60%~70%来计算。

B 负荷数量:负荷数量取决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可承受大负荷量。发展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

C 工作方式:运用持续训练方法发展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工作方式很多:匀速持续跑(心率控制地150次/分左右,时间坚持在世小时以上,这种练习节省体力,效果好。);越野跑(工作时间1.5~2小时);变速跑;法特莱克跑。

(2)间歇训练法(简)(试述用间歇训练法发展有氧耐力的方法?)(必考) A 负荷强度:采用间歇训练法发展有氧耐力,在工作进行中,心率可达170~180次/分。 B 负荷量;

C 间歇时间:一般要求机体尚未充分恢复、心率恢复到120次/分左右时,便可进行下一次练习。 D 休息方式:E 练习的持续时间:需半小时以上。 (3)循环练习:

(二)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的评定与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1、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的评定:

2、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训练负荷的确定:(如何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耐力?)

(1)负荷强度:提高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训练的强度为80%~90%,以使运动员机体处于糖酵解供能状态,其强度为80%~90%。一次练习的持续时间介于1~2分钟之间,若以跑为训练手段时,其距离一般以400米为宜。

(2)重复练习的次数与组数:3~4次,以保持必要的训练强度。练习的重复组数应视运动员训练水平而定,2~3组或3~5组。

(3)间歇时间:一种是次间间歇时间以恒定不变的方式安排,如每次练习之间休息4分钟等。另一种是采取逐渐缩短时间的方式安排,这样做有利于使体内乳酸堆积,达到较高值。组间的间歇时间一般

17

要长于组内间歇时间,以利于恢复。 三、力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一)一般耐力训练常用的方法和手段:(简) 1、各种形式的长时间跑。

2、长时间进行的其他周期性运动,如速度滑冰、划船、自行车等。 3、长时间重复做某一非周期性运动,如排球运动中多次做滚动练习。 4、反复做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坚持长时间的抗小阻力的练习。 四、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 (三)儿少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1、掌握儿少耐力自然发展的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耐力训练。 2、儿少耐力训练必须有氧耐力训练为主。

3、儿少进行耐力训练的内容手段应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只局限于长跑的练习,可选用活动性游戏、球类运动、骑自行车、滑冰、登山和循环练习等。

4、儿少进行耐力训练的基本方法为持续训练法,此外,还可用法特莱克式的变速跑等。 第六节 柔韧素质及其训练

一、定义:(一)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填) 四、柔韧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发展柔韧素质与力量素质相结合; (二)注意柔韧性训练与温度和时间的关系; (三)柔韧性训练应保持经常; (四)采用多种手段发展柔韧性; (五)儿少柔韧性训练的注意事项:

第七节 灵敏素质及其训练

一、释义:(一)定义: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变化着的外环境的能力。 三、灵敏训练的主要手段:(简)

(一)让运动员在跑、跳当中迅速、准确、协调地做出各种动作。 (二)各种调整身体方位的练习。 (三)专门设计的各种复杂多变的练习。

(四)各种改变方向的追逐游戏和对各种信号作出复杂应答的游戏等。 第七章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第一节 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

一、运动技术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一)定义:即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 (二)基本特征:(简)

1、运动技术与体育动作的不可分割性; 2、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性; 3、运动技术相对稳定与即时应变的统一性; 4、运动技术的个体差异性。 二、运动技术原理: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社会学原理。

18

三、动作要素与技术结构:

(一)动作要素:包括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速率、动作力量和动作节奏等。 (二)技术结构:包括动作基本结构和技术组合两层含义。1、动作基本结构:由动作基本环节和环节之间的顺序构成。亦可称为技术的微观结构。2、技术组合:由若干独立的技术动作连结组成的集合。 第二节 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 一、 体因素和客体因素:(简)

(一)主体因素:1、人体结构力学特征;2、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与协调能力;3、感知学能力;4、动作技能的贮存数量;5、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6、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 (二)客体因素:1、竞赛规则;2、技术环境;3、器材设备与场地。 第三节 技术训练常用方法(简) 一、直观法与语言法: 二、完整法与分解法:

运用完整法与分解法时应注意:(简)

1、对于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可采用先分解后完整的练习。必须注意不要破坏动作的完整性。即动作阶段的划分应以下影响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和不破坏动作各部分的有机联系为准则。 2、少儿初学者善于模仿,对于一些不很复杂动作,可先完整练习后再分解练习。 3、一般来讲,运动技术水平越高,分解练习的比例相应越大一些。

4、“先分解后完整”或“先完整后分解”都来不是固定的学习、训练程序。教练员应根据技术动作的难度、结构及运动员年龄及心理特征等来确定采用什么方法。 三、想象法与表象法: 四、减难法与加难法:

第四节 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问答题) 一、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关系; 二、 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 三、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 四、处理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

五、处理好合理的内部机制与正确的外部形态的关系; 六、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

七、处理好“学习”因素与“训练”因素的关系; 八、改善动作基本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 九、重视运动技术创新。

所谓技术风格,是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名)

第五节 运动技术评价

一、运动技术评价的目的任务和基本标准:

(一)目的任务:(填)运动技术评价是指对于运动技术的掌握或完成状态予以描述和说不定的活动。 (二)基本标准:(填)实效性(结果)评价和合理性、经济性(过程)评价是运动技术评价的两大基本标准。

19

第八章 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简)

第一节 竞技战术与运动员战术能力

一、技战术概述:

(一)定义: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 (二)构成:(简)

1、战术观念、2、战术指导思想;3、战术意识;4、战术知识;5、战术形式;6、战术行动。

竞技战术分类:(简、填)

按战术的表现特点分类: 阵形—、体力分配—、参赛目的—、心理战术— 按参加战术行动的人数分类:个人—、小组—、集体(合队) 按战术的攻防性质分类: 进攻—、防守—、相持—、 按战术的普适性分类: 常用—、特殊—。

第二节 战术训练方法(简、填)

一、分解与完整训练法;二、减难与加难训练法;三、虚拟现实训练法;四、想像训练法;五、程序训练法;六、模拟训练法;七、实战法。

第三节 战术方案的制定 一、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简) 1、战术任务和具体目标;

2、预测对手的战术意图,包括进攻与防守以及心理等; 3、确定战术原则;

4、已方(全队、小组或个人)的战术行动,包括具体的任务分工等; 5、预测比赛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应变措施; 6、适应竞赛环境的措施; 7、比赛前战术训练的安排;

8、对本方案的保密要求及比赛前隐蔽工作。

比赛前隐蔽工作有:技术隐蔽、战术隐蔽、人员隐蔽、阵容隐蔽、器械隐蔽。

二、定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简)

1、及时收集准确的情报;2、处理好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的关系;3、考虑竞赛环境的影响; 4、充分利用竞赛规则; 5、计划性与可变性相结合。

第四节 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简)

一、握项目制胜规律:定义:是指在竞赛规则的限定内,教练员、运动员在竞赛中战胜对手、争取优异

运动成绩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名)制胜规律的组成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制胜因素;其二是制胜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 二、培养战术意识; 三、培养战术运用能力;

四、处理好个人战术行为与集体战术配合的关系; 五、重视战术组合; 六、加强战术创新研究。

20

第九章 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第一节 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

一、动员心理能力概述:

(一)运动员心理能力释义:即指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要作用:(简)

1、在竞技运动训练与竞赛中,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以及运动智能,都只有在其心理能力的参与配合下,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2、在不同的条件和不同的状况下,心理能力在运动员竞技能力中的价值也有所不同。 二、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

(一)意念训练法:是指运动员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或充分利用想像进行训练的方法。

意念训练时应注意(简述):

1、在进行冥思练习时,一定要产生一种思维运动效果,要有意识地发展思维; 2、使冥思练习与各种运动感觉结合起来,把头脑中的想像变成运动中机体的“活力”。 3、使运动员注意力高度集中,闭目练习常可收到良好效果。

4、从某种意义上讲,自我暗示也属于意念的范畴,比赛前进行意念训练,一方面可以想像动作的完美过程,另一方面用暗语也可以进行自我动员与激励,取得技术想像与心理调控的双重效果。 5、平时意念训练可在暗室间里进行,最好在一个舒适地方坐着或躺着进行。

(二)诱导训练法:是指在训练中采用有效刺激物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引导到某一个事物或方向上去的训练方法,可为完成训练与比赛任务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名) 第二节 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一、动智能概述:

(一)运动智能及其构成:是智能中的一种,是脂运动员以一般智能为基础,运用包括体育运动理论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参加运动训练和运动比赛的能力。是运动员总体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运动智能的重要作用:(简述)

1、具有较高运动智能的竞技选手,对于本专项竞技的特点和规律有着较为深刻的把握,对于训练的理论和方法也有更为准确的认识和体验。

2、具有较高运动智能的竞技选手,善于正确理解先进合理的运动技术,从而明显地缩短学习和熟练掌握运动技巧的过程;他们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运动战术的精髓和实质,在比赛中善于灵活机动地运用战术;他们具有较多的心理学知识,善于动员和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从而保证在竞技中更为出色地发挥已有的竞技水平,表现出更高的总体竞技能力。

二、运动智能训练的基本方法:(如何发展运动员的智能?)

(一)一般智能的训练:观察力训练;2、记忆力训练;3、思维、想像力训练。 (二)运动智能的训练:(如何发展运动的智能?)(简)

1、提高运动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1)学习文化理论知识的一般方法;(2)结合训练实践学习体育专业理论知识;(3)广泛学习相关学科的科学知识。

2、提高运动员运用知识的水平:(1)提高应用理论知识的自觉性;(2)认真做好专题总结。

21

第十章 运动员多年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运动训练计划:对未来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理论依据,其主要作用是规划实现运动员状态转移的通路,把训练过程具体化、统一训练活动参加者的认识和行动。(名)

第一节 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问答)

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长期性的要求: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个部分,无论是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还是心理能力,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二、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阶段性的要求:运动员机体能力的周期性特点,以及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运动素质、技术、战术和心理等因素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决定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完整过程是由若干个彼此相联的不同阶段组成。

三、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要求:先天性遗传途径是重要的基础,应努力选拔具有巨大竞技潜力的少年儿童,对全心全意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培养。运动员的生活环境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第二节 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

一、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试述)(简)(要答出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训练阶段、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并对运动负荷安排提出不同的要求。

1、最佳竞技阶段是最重要的核心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的高低,可以看作是对运动员多年训练成果的主要评价;

2、基础训练阶段和专项提高阶段的整个安排和要求,都服从于最佳竞技阶段训练任务的完成;而竞技介质阶段则可视为最佳竞技阶段的尽可能长的延续。

阶段 主要任务 年限 基础训练阶 段 发展一般 运动能力 训练的重点内容及顺序 体能主导类项目 技能主导项目 循序见进留有余地 负荷特点 1、协调能力,基本运动能力 3、一般心理品质 4、基本运动素质 3~5 2 、多项基本技术 专项提高阶 段 最佳竞技阶 段 竞技保持阶 段 提高专项竞技能力 创造专项优异成绩 项竞技水平 4~6 4~8 1、专项运动素质 1、专项技、战术 2、专项技、战术 2、专项运动素质 3、专项心理品质 3、专项心理品质 4、训练理论知识 4、训练理论知识 1、心理稳定性 1、心理稳定性 2、专项运动素质 2、专项技、战术 3、专项技、战术 3、专项运动素质 4、训练理论知识 4、训练理论知识 逐年增加逼近极限 在高水平区间起伏 保持强度明显减量 努力保持专 2~5 #、优秀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常常在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中达到较高水平之后,会出现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现象,运动训练学将其命名为“高原现象”(名)

22

导致“高原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简)

(1)随着运动员进入青年期,各生理系统发育日臻完善,遗传效应减慢或停滞,这是不依人们主观意志而转移的自然规律。

(2)由于多年同一教练同一思路训练,对所采用的习惯性训练方法和手段高度适应,难以引起积极的适应性反应,训练的效应自然减弱。 (3)训练不当及环境的不良影响。

(4)运动员由于训练以及经济、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主观努力的下降。 第十一章 运动员年度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第一节 年度训练中周期安排

一、运动训练周期性安排的生物学依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的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称为一个训练的大周期。(名)

为什么说竞技状态的形成是周期安排的理论依据?(重点 、必考)P111或P354

1、运动员的机体对适度训练负荷会产生生物适应现象,从而使得机体的能力不断提高。

2、运用专门的训练方法及训练手段,可使运动员在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逐渐进入积极动员机体潜力并高度协调工作的状态。

3、在这种高度动员状态下工作一定时间,机体的心理潜能和生理潜能均被大量消耗,机体的保护性机制便会发挥作用,首先是提示性地要求,而后是强制性地命令机体不再承受大负荷的训练和高强度的竞赛。

4、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下降或消失,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恢复,才能够再度投入紧张的训练。 5、在机体的适应性机制、动员性机制以及保护性机制的交替作用下,通过训练、比赛、和恢复三个阶段周期性地运行,使得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

第二节 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 二、大周期训练计划要点:(简)

(一)准备时期的训练计划:1、训练任务和时间:基本任务就是要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培养和促进竞技状态的形成。时间:1.5~2个月。2、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特点:准备时期的素质训练,以持续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为主,这两种训练方法的特点是负荷的量较大,强度相对较小。准备时期的技、战术训练,均以分解主为主。

(二)比赛时期的训练计划:1、训练任务和时间:训练任务包括发展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和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表现自己已具有的竞技能力这样两个方面。时间:不少于1 个半月。2、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特点:为了与准备时期训练方法的特点相联系,比赛时期训练发展体能主要采用重复法,发展技能主要采用完整法,并较多地采用比赛法,以便综合地发展与竞赛密切相关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比赛时期负荷强度大而负荷的量较小。

(三)恢复时期的训练计划:1、训练任务和时间:训练任务:(1)通过负荷内容、量度、组织形式及训练环境的改变,达到从心理上和生理上消除疲劳的目的。(2)是认真总结全年训练经验与教训,并制定下一年度的训练计划。时间:单周(1~1.5个月)双周(2~3周)2、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特点:为了达到恢复的目的,在恢复时期宜以游戏、变换法为主进行训练。

三、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的比较: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是两种不同的训练大周期。前者需持续不短于14周的时间,要求运载分别提高不同的竞技能力,进而综合起来,表现高度的专项竞技能力;而后者通常安排于2~3个月的准备参加重大比赛的训练之中,在较短的时间之内,运动员集中精力于恢

23

复或提高综合的竞技能力。

周数 训练比赛任务 训练内容 专项化程度 负荷量 负荷强 常规大周期 14~32 逐一提高各类竞技能力 提高综合的竞技能力 比赛中充分表现竞技能力 一般→专项 较高→高 大→中→小 中→小→大 微缩大周期 8~12 重点提高个别竞技能力 恢复/提高综合竞技能力 参赛表现竞技能力 一般→专项 中→小 中→大 为了能使运动员对重大比赛作好准备,常常在主要比赛之前安排一系列适应性比赛,称热身赛。

第十二章 周课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第一节 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根据训练任务及内容的不同,可把周的训练分为基本训练周、比赛前训练周、比赛周以及恢复周这样四种基本类型。(填) 主要任务:

比赛前训练周: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各种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竞技中去。 比赛周: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作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实现预期的目标。

恢复周: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疲劳,促进进超量恢复的出现,激发强烈的训练动机,准备投入新的训练。

一、基本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 基本训练计划的主要任务:

周训练计划中不同内容交替安排的理论基础:(问答)(为什么在一周的训练周要安排不同内容的理论依据?)

由于各种训练内容对机体不同生理系统和心理过程提出的要求不同,因此,在接受了某一内容的负荷之后,机体不同的生理系统及心理过程的反应是不同的,其所需要的恢复时间也不相同。也就是说,在一次训练后,人体有些系统会产生深度的疲劳,而另一些系统则只产生中度的或轻度的疲劳。各个系统的恢复过程也呈现出异时性的特征,因此,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在一周中的不同训练日交替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

1、不同的训练内容,对人体各生理系统的要求也不同,如技术要求中枢神经系统与骨骼肌肉系统的高度协调性,耐力训练则要求呼吸与心血管系统承受高度的负荷。

2、不同的训练内容要求不同的肌群相同但以不同的工作方式提供运动的主要动力。 3、不同的训练内容对运动员施予不同的心理负荷。

4、不同目的的训练对运动员机能状态的要求不同,以发展素质、技术及战术等不同竞技能力为目的的训练,对运动员机体状态的要求就不同。因此,在周训练计划中交替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既能够使运动员所需要的各种竞技能力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又可避免负荷过于集中而导致过度训练而产生。 二、比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简)

1、比赛前训练周的主要训练任务:比赛前训练周的任务是力求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长期训练过程中所获得的各个方面的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竞技所需要的方向中去。

24

2、比赛前训练周主要用于比赛前的专门训练准备。 三、 比赛周的计划与组织:

1、比赛周训练 的主要任务:是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最佳竞技状态作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创造优异成绩。

2、比赛周训练内容和负荷结构的特点:

(1)超量恢复的集合安排:必须通过科学的设计,使各方面负荷后的超量恢复阶段都在同一时间内出现。这对于顺利地参加比赛、创造优异的成绩是非常重要的。

(2)连续比赛周安排的特点:比赛周负荷的安排,人武部要围绕着使机体在比赛日处于最佳状态来进行。负荷的组合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需依运动项目特点、运动员个人特点及比赛前的状态而定。 四、恢复周的计划与组织:

1、主要训练任务:是通过降低训练负荷量度以及采取各种恢复措施,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以求尽快地实现能量物质的再生,促进超量恢复的出现。

2、恢复周训练内容及负荷结构的特点:为了实现恢复周训练的主要目标,要求其训练内容广泛而灵活。恢复周通常大大降低负荷强度和负荷量,或者大幅度地减少,或者适当保持一定的水平。如果比赛周负荷量很少,也可以在恢复周中适当地增加负荷量。

第二节 训练课的计划与组织 一、训练课的不同类型及要求: (一)训练课的种类和特点:(简)

1、身体训练课(或称体能训练课)主要特点是通过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发展运动员的一般和专项运动素质,提高和保持体能水平。

2、技战术训练课:主要特点是目的明确、内容训练手段与方位较为集中。

3、综合训练课:根据运动员发展多种竞技能力的需要,运用包含素质、技术、战术及心理等紧密结合实战需要的综合性训练方法与手段进行训练。

4、测验、检查和比赛课:课的负荷量可能较小,但一般来说负荷强度较大或者很大。在某些时候,这种负荷对运动员身体的刺激相当强烈。 二、不同任务训练课的要求: 1、身体训练课的要求:(简)

(1)身体训练课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各种运动素质,提高运动员体能。要注意安排好不同素质训练的先后顺序及训练的负荷。

(2)一次课中常常会安排两种以上运动素质的训练。正确安排好练习顺序有助于提高训练的效果。 (3)要注意把握好负荷的“度”安排好不同课次训练负荷的节奏。

2、技、战术训练课的要求:(简)基本任务是学习掌握和熟练专项运动技术和战术,提高技、战质量,及时纠正技、战术错误,两人及集体项目运动员要加强协调配合,提高集团竞技能力;要注意安排好技、战术训练程序,选择有效的技、战术训练手段。大量的技、战术教学与训练都来将分解法与完整法结合运用。技、战术训练手段众多。

三、训练课的结构:(各部分的任务?)(问答)

(一)准备部分:任务是使运动员调整心理状态,调动各种生理机能,准备承受基本部分训练负荷及

25

完成所安排的训练内容,以获得理想的训练效益。

(二)基本部分:努力完成安排训练的内容负荷量和负荷程度,提高运动员的总体竞技能力。必须根据运动员竞技水平发展的需要而决定本课部分的训练安排。

(三)结束部分:任务主要是解除训练课基本部分所造成的心理、生理上的紧张状态。 第十三章 运动队伍的管理

一、教练员的基本素质:(简)1、强烈的事业心、奉献精神与高尚的道德情操;2、坚实的专业知识与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3、熟练的专项训练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4、适应于运动队生活环境的能力。 二、运动员的基本素质:(简)1、高度负责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进取精神;2、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品质;3、强烈的学习追求与准确的独立、判断和理解能力 ;4、高度的自控能力和抵御不良思想、落后意识的能力。

26

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