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整合运用的理路研究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2011钲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整合运用的理路研究 张园园 (西安邮电学院社会科学系,陕西西安710121)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一个由各种不同的载体形式组成的系统。各种载体的整合运用是实现这一系统最 优化运行的关键。整合运用不同于各种载体之间的互动,而是指各载体形式的相互嫁接、各载体自身目标的相互协调、 各载体承载内容的相互交融、各载体功能发挥的相互配合、各载体运作方式的相互协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整合运用;理路 [中图分类号]D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30{2011)03-0011—03 随着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的思想政治 中任何一个载体的育人效果。 状况的发展变化,我们已经形成了不少的思想政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课程载体与网 治教育载体,有学者归纳有八大类四十余种…。 络载体的嫁接则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新兴 发挥众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育人功能,从宏观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嫁接的集大成表现。课程载体 上看,整合运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成一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灌 种育人合力,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输,从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这个角度看, 一、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嫁接 有其优越性,但由于其灌输性较强,容易使受教育 各种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嫁接不同于 者产生疲劳感和逆反心理;网络载体形式比较新 载体间的互动,它是通过把一种载体嫁接在另一 颖、视角效果好,可以比较容易的捕捉到受教育者 种载体上,形成一种复合载体来发挥作用的。这 的注意力,但网络载体无论承载再多的思想政治 种载体的相互嫁接可以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教育内容和信息,也是不能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 与新兴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相互嫁接,也可以是 效果的。如果我们把这两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嫁 新兴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相互嫁接。 接起来,形成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程载体,则 首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新兴思想政 可以克服两种载体形式的弊端,使课程载体形象 治教育载体的嫁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载体(以 化、生动化,使网络载体具有更强的思想政治教育 下简称“课程载体”)是我们过去开展思想政治教 功能色彩。 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我们把它称作一种传统思想 其次,新兴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嫁接。新兴 政治教育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兴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的思想政 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不断涌显,譬如:网络载 治状况更为接近,其育人效果本身就很高。如果 体、新数字媒体等。新兴载体的出现,是不是意味 能够实现新兴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嫁接,则可以 着传统载体的没落呢?显然不是。传统思想政治 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 教育载体和新兴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单独的育人 网络载体和心理咨询载体都是改革开放后新 效果都是比较有限的,如何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 出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网络载体和心理 育载体和新兴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相互嫁接,以 咨询载体都有其独特的育人优势。将网络载体与 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其整体育人效果显然大于其 心理咨询载体进行嫁接,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其育 【收稿日期]2011-03—10 [作者简介】张园园(1980一),女,安徽萧县人,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安邮电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教师,主 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12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 人优势将更为明显。如:在网络心理咨询中,咨询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内在规定 活动的开放度具有良好的可控性,即可以将咨询 的丰富性,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状况的多样性、复 活动向网友敞开,使其成为受教育者或者利咨者, 杂性和动态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是丰 而不伤害咨询者;而且网络心理咨询有更好的隐 富、多样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2 思想 蔽性,使咨询者能够将自己的心扉敞开,从而提高 政治教育的内容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上归纳。从横 咨询的效果。 向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分为思想教育、政治 二、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直接目标的协调 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四个方面;从纵向上 思想政治教育无论采用何种载体,其目标是 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基础层次的公民教育, 共同的。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其直接目标 有处于中间层次的社会主义觉悟的培养,有高层 则是相异的。譬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 次的共产主义信念教育。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载 运用实践中,课程载体的直接目标是要求学生掌 体在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时,因传载 握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 方式的不同,在传载的具体内容上就各有其侧重 观和人生观;管理载体的直接目标是形成校园秩 点,但是,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统摄下相互 序、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心理咨询载体的 协调。 直接目标主要是解决学生个体心理调适问题,一 首先,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承载的内容在 般都回避直接的价值灌输。如何避免这种各自为 本质上不能冲突。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承载 政的现象呢?只有在载体的整合运用时,尽力实 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各有其侧重点,但在本质上 现各种载体直接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总体目标下 应该是统一的。如果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承载 的协调。这种协调要求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 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本质上不统一,都会削弱 运用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间建立并保持 或抵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整合运用的效果。比 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关系一旦被割裂,教育目标 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课程载体和心理 就会失去对载体运用的指导作用和约束力,载体 咨询载体都是常用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这两种 设计和运用(不管方式有多么新颖)都会出现方 载体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各有不同,课程载 向紊乱,进而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体承载了大量的思想政治理论;心理咨询载体则 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整合运用, 更侧重于心理疏导。这两种载体承载的思想政治 不同的载体发挥作用的目标必须相互协调,必须 教育内容和信息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但从本质上 把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直接目标都放在实现思 看,则是统一的,即都向受教育者传输有用的思想 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中思考,不能只就自己的 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正是因为承载的内容在本 直接作用的发挥和直接目标的实现角度思考问 质是统一的,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 题。比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心理咨询 们经常把课程载体和心理咨询载体紧密结合,将 载体的直接目标主要是解决学生个体心理调适问 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相互交融,更好发 题,一般都回避直接的价值灌输;课程载体的直接 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育人功能。 目标主要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灌输,有鲜明的 其次,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承载的思想政 价值观。二者在直接目标上的差另U导致就同一问 治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进步、社 题对学生的导向可能会不同,如对大学生恋爱问 会的发展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 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讲是否该谈恋爱等 教育载体承载的教育内容也处于动态发展中,这 理性认识方面的问题,而心理咨询往往注重如何 就要求在保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的相对 把握自我的心理状态、如何处理具体的人际关系。 稳定性中,不断进行内容的更新。在高校思想政 如果站在育人的高度,二者完全应该结合起来、也 治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年年 能够结合起来,因为恋爱问题既不单纯是理性认 都有新的调整和变化,就是为了保持这种适应性 识问题,也不单纯是心理问题。要真正解决这个 和与时俱进性。 问题,必须从心理、从感陛的角度切入,逐步向理 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整合运用过程中,要注 性认识引导,提升学生的整个心智状态。 意避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异化、相互冲突以 三、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承载内容的交融 及主补载体倒置的现象。要尽可能地使各思想政 箜 塑 张园园: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整合运用的理路研究 13 治教育载体功能的发挥相互协调,从而获得最佳 的教育效果。 实施过程,必须从每个运作环节抓起。无论是载 体方案的设计和优选,载体运作的组织与调控,还 是载体运用效果的评估、总结与反馈,都必须做 实、做细;还要搞好载体内在的各环节问的衔接工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整合运用,要努力 克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异化的现象。思想政 治教育载体在整合运用的过程中,必然会以一些 新的形式出现,但这种运用绝不能丧失思想政治 教育应有的引导力,绝不能仅仅是为了迎合受教 作,促使载体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单个载体 运用的规范化基础上,要将不同的载体运用整合 为协调有序的有机整体。整个运作方式要从自发 式转向自觉设计,从单一运用向整体联动转化,从 育者。在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活动载体的 运用应存在着迎合取悦于受教育者,不注重思想 政治教育应有的引导力的现象。比如,一些单位 的党团组织生活搞成了娱乐性太强的活动;各种 纪念活动中开展的卡拉OK比赛,曲目全是流行 歌曲;红色旅游活动被组织成了没有任何纪念和 缅怀意义的休闲游……这些现象实际上都是思想 政治教育载体功能的异化,我们要努力克服这些 现象。 其次,避免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发挥 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冲突现象。比如,高校多媒 体教学和网络教学中,生动的教学辅助性信息容 易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大众传播载体 的功效明显;但是,此刻可能学生根本没有注意, 甚至没有兴趣听老师真正要讲解什么。生动的教 辅信息遮蔽了教育内容本身,传播载体的运用对 教育目标的实现产生了负面效应,这种冲突的解 决在于分清载体功能发挥的主从关系。 再次,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发挥过程 中要分清主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 支流载体不断膨胀而主导载体相对削弱的状况, 这种现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特别要注重 克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理 论课应该是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我们应该 在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拓展其它的渠道,形 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载体形式为主、多种载体 形式为辅的格局。不能单纯地寻求新颖的思想政 治教育载体,不能喧宾夺主,不能丧失基本的阵 地。 五、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作方式的相互 协调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作是一个环环相扣的 注重活动的进行转向对活动效果的追求,从而避 免载体不断增加,活动越来越多,主题不鲜明,效 果不明显的情况。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作方式的协调就要求对 载体进行序列化、工程化运作。各个载体要按照 一定的方向和程序,交错配置,相互衔接,在吸引 受教育者注意力、刺激兴奋点上的节奏恰当,在时 间、空间和内容上达到完美契合,成为连续性的教 育序列,在彼此交互作用过程中提高系统的整体 机能。比如在高校课程载体和谈话载体的整合运 用中,要充分发挥课程载体运作的特点,如时间的 稳定性、内容的系统性、活动组织的正式性和运作 的效率性等,以形成教育的主导性载体:同时,以 谈话载体为补充,能够弥补课程载体在对个体思 想认识的针对性上的不足。 在“载体”概念已经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三十多年的今天,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基本 概念的研究已经比较深人,我们已经发现并建设 了相当数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当前,在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最重要的课题是如何更 有效地发挥这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实效,而不之 于让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流于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整合运用,无疑是一个重要 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 版社,2003:24.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1:137. [责任编辑: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