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民间故事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中国民间故事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故事大全、总结报告、工作计划、致辞讲话、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演讲稿大全、导游词大全、毕业大全、个人写作、办公文秘、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第 1 页 共 35 页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lete story, a summary report, a work plan, a speech, experience, contract agreement, letter of entry, a complete speech, a complete guide, a complete graduation, personal writing , Office secretary,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

中国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下面本店铺给大家介绍关于中国民间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中国民间故事1

在兴安岭图库热山的顶峰上,有一个天池,池水清澈,四季不变,池岸的鲜花四季常开,整年红艳艳的。它们白天红得像给图库热山戴了一顶艳丽的霞冠,黑夜红得像图库热山喷出的一团耀眼的火环。毒蛇猛兽因为怕这些宝花,一年四季不敢挨近天池。白衣仙姑们因为这里环境优美、安全,池水碧绿、澄清,所以都愿意经常来这里沐浴。

有一天,风和日丽,穿着乳白纱衫的仙姑们,又来到天池边准备洗澡。忽然听到山坡下传来一阵阵悲哀的哭声。白衣仙姑一向心地善良,可怜的哭声使她们心神不安,她们商量着决定变成一群小白雀,飞下山去看个究竟。

第 2 页 共 35 页

小白雀们轻盈地从天池上空掠过,落到山坡的一棵高大的松树上。她们看清哀哭的不是别人,正是仙母常提到的勤劳勇敢、忠厚正直的青年猎手基才其。他身旁躺着三个尸体——祖父忠凡莫、岳母索克苏元和美丽娴雅、心爱的未婚妻米才伦。

看到这情景,白衣仙姑们立刻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原来基才其和米才伦劳动生活在一个部落里,他们心连心,身随身,形影不离。一天,他俩在歇人柱前,对照大森林盟誓,定下了百年姻缘。就在结婚的前一天,他们偕同两位老人,来到图库热山森林里狩猎、采集野果山菜。

讷耶喜讷耶,

讷耶喜讷耶,

骑上狩猎马,

钻进大森林。

匹匹狩猎马,

满满驮鹿麂。

…………

正在他们翻过十二道小山梁,冲破一千道林层,找到兽群,找到菜厚果密之处,唱着歌采集的时候,猛然狂风大作,,旋风把太阳都刮暗了。原来很久就想霸占美女米才伦的

第 3 页 共 35 页

山中恶魔,妒恨他们喜日来临,赶来兴妖作怪。这是一条三头山蛇,赶散了兽群,喷毒汁害死了老人和姑娘,只是因为基才其的弓箭厉害,才没敢轻易碰他。

夕阳西下,百鸟归林,暮色苍茫。基才其泣不成声,渐渐地昏睡入梦。不一会儿,一轮晶莹如玉盘的明月升上天空,天池在月光的映照下闪着银光。白衣仙姑们飞到树下,恢复了原形,她们商定救活死人,让忠厚的猎人重获幸福。于是,抬的抬,架的架,背的背,腾云驾雾,飞回天池边。

仙姑们借着皓月的清光动开手了,死人经过仙水的洗涤,都复活了。

睡梦中的基才其,忽然听到亲人们在叫他,睁眼一看,果然是祖父、岳母和美丽的未婚妻,他们都含笑地站在他身边。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自己怎么又来到天池边了他疑惑自己是不是还在作梦他使劲揉了揉眼睛,看到亲人们又真的和他说起话来了。正在他百思不解的时候,忽听得池水哗哗作响。大家回头看那响处,只见天池中几个大水涡轻轻浮动,浮动处又有几朵白云袅袅上升,白云上隐约可见几个披着白纱衫的仙姑,仿佛展翅比翼一般,冲开万顷云涛,飞向遥远遥远的深天,一会儿就不见了。

这时基才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心地善良的白衣仙姑救了他们。大家急忙跪下来,向彩云飘去的方向,连磕了十几个响头。

后来,基才其和米才伦过起美满幸福的生活,总是忘不了这一段奇遇。他们一代代传颂着白衣仙姑。所以,凡是到图库热山打猎的猎人,不管有病没病,都要到天池里去洗个澡才觉得舒服、爽快。

中国民间故事2

第 4 页 共 35 页

古时候有个书生名叫赵润,他在离家很远很远的地方念书,经常三年两载都不回来,所以,不论家里出了什么事他都不知道。在学堂里他只知道埋头念书,希望将来能求得个官儿。他的双手除了和书本子、笔杆子打交道以外,再什么也不会干。有一年学堂放了假,赵润想回家看看爹娘,一连走了几天才来到他家门前。他抬头一看,只见原来的庄园成了一片焦土,不觉使他大吃一惊。正在他惊异之际,忽见他的老娘从一间看瓜棚里踉踉跄跄地走了出来,赵润赶忙跑过去一下子抱住老娘。他娘一看见儿子回来了,就哭哭啼啼地说:“儿啊!你看这么大的一分儿家产一场火就给烧光了,你爹也烧死了,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呢!”赵润看见家里遭了这样大的灾难,也很伤心地哭了一场。这一夜娘儿俩商量着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种地吧!”赵润想:“自己肩不能担,手不能提,念书吧谁供给呢”商量了半夜,最后决定向他舅家借些钱做个小生意暂且口,第二天赵润就到他舅家去。他舅父一听是向他借钱,就变了脸,不但没借给他钱,还把他骂了一顿,赵润着了一肚子气,回来了。他娘一听自己的亲兄弟都翻脸不认人,就没好气地说:“哪怕拉棍要饭吃都不求告他的下巴子。”“就说要饭吧!也不能在这熟人伙伙里来往,丢人败兴的。”赵润这么想,他娘也这么想。

这天夜 里赵润领着他的老娘离开了家乡,准备到外地去另谋生活,一直走了一夜,第二天来到一个村庄,老娘已经饿得走不动了,赵润把老娘安顿在路旁说:“娘,我到那个庄户人家要点吃的来,吃了再走。”他娘说:“好孩子你去吧,小心狗咬。”赵润走到一家门口,羞羞搭搭的不知道该怎样说才好,最后他鼓足勇气高声叫道:“大婶婶!老大娘!行个方便,惜个孽障,包子的瓤瓤,卷子的梁梁,只要舍得,多少不妨。”一会儿从正房里出来一位老太太,见赵润这般模样,就知道他一定是个富家子弟,觉得他又可笑又可怜。老太太走到他跟前说:“小相公!你这么个要法谁给你吃的呢”赵润一看是一位慈善的老太太,就老老实实地说:“好奶奶!我实在没干过这事,这才是头一回,你行个好给我点什么吃的吧!”老太太说:“小相公!我教给你吧!以后再到别人家里要饭的时候,再不能要包子的瓤瓤,卷子的梁梁了,你想这年月谁有那样好的吃头给你哩你只说:‘行善的伯伯叔叔!

第 5 页 共 35 页

请把你们的残汤剩饭给我些吧。’”老太太又叮咛了一句:“可要见啥人说啥话,见了女的可不能那样叫!”赵润说:“记下了。”老太太从厨房里拿出三个馍馍来给了他。赵润谢过了这位好心肠的老太太,拿着馍馍见了老娘,把经过的事儿说了一遍,他娘说:“天下竟有这样好心的人!”从此,赵润便天天向人家要些吃的来养活老娘,他两个饥一顿饱一顿也没个一定。转眼已经一月多了,有一天赵润又去要饭了,他来到一家门上,一位老大爷端出一碗饭来给他吃,赵润说:“老爷爷!请你行个好吧,让我把这碗饭端去给我老娘吃了吧!”老大爷一听这小叫化子还是个有良心的孝子,便问了一下他家的情况。赵润把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老大爷叫赵润把这一碗饭先吃了后,他又回去端了一碗来说:“你把这碗饭送给你的老娘吃了后,再到我这里来。”等赵润第二次来的时候,只见老大爷坐在门前的一堆干蒺藜上,他面前放着一把斧头,两条绳,还有一个扁担,老大爷笑嘻嘻地又很严肃地说:“来!让我指给你生活的门路吧。”说着他拿起斧头向着旁边的一棵小树上砍了几下,小树倒了下来,老大爷放下斧头拿起扁担做了个挑柴的姿势,对赵润说:“小伙子!要着吃是不行的,我把这一套家具送给你,拿去到前面山里每天打一担柴再担到集上卖了,这样你就可以找到生活的门路了。”赵润听了非常高兴,急忙向老大爷深深的作了一个长揖说:“老爷爷!我一定照着您的话去做。”老大爷又给了他一口锅两只碗和一些零用的东西,最后指给他山坡下一个窑洞叫他们母子两个住在那里。赵润拿了斧头、绳子、扁担和零用东西,锅锅碗碗,领着老娘就在那个窑洞里住下了。第二天一早,赵润就到山里去打柴,这座山上山柴、蒺藜、蓬棵……什么都有,他用斧头砍了一会就觉得腰酸、腿疼,等砍了一担柴,他的手上起了一个大水泡,担到集上卖了个好价钱,买了米面回家来。这一夜他睡得格外舒服。从此他天天打柴不觉又过了一月,他再也不觉得身上乏困了,反而感到了莫大的幸福,家里的吃用也不怎么缺了,每天他上山的时候,老娘还给他装一袋炒面,中午便在泉边喝点水,有时一天能打两担柴。

一天,他拿了炒面、绳索照样到山里去打柴。中午他到泉边去吃喝休息,他刚蹲下来喝了一口水,忽见水里有一个女人的影子望着他笑,他吃了一惊忽地站起来,向后一看只

第 6 页 共 35 页

见他身后站着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她一见他站起来羞搭搭的低下了头,脸上泛出了一片红朴朴的颜色。赵润想,在这深山旷野中,从来就没有人家,她是哪里来的不对,这一定是个妖怪。他壮了壮胆子说:“哎!你是哪里来的是妖是鬼,快些走开,再不要耽误人家的功夫。”那女子笑嘻嘻地说:“我不是妖精,也不是鬼怪,是那边荷花池里的‘荷花仙姑’,我们姐妹看见你勤劳孝顺,所以叫我来替你做饭,缝衣,不知你以为怎样”赵润不敢相信,二话没说,担起柴担就走。可是越担越重,没走上几步就把他压倒了。他抬头一看,那女子又站在他面前笑嘻嘻地说:“你答应不答应”赵润越发怀疑,索性丢了担子空手跑了。跑了没几步,只见迎面来了两只凶恶的老虎,张牙舞爪向他扑来,他赶快回过头来准备向后跑,只见那女子又站在跟前,对他说:“你怕吗”赵润说:“好姑娘请你快来帮个忙吧!”她说:“你答应不答应”他怕老虎伤害他,就连忙说:“我答应。”那女子说:“那么你起个誓吧!”赵润毫不加思考地说:“我要是变了卦,上到高山上叫水淹死。”只见那女子把袖子一摆两只老虎就不见了。赵润领了她走着想着:她一定是个妖怪,我绝不能把她领到家里,走了一阵来到一个山脚下,他放开大步,几个蹦子跳到了山顶上,那女子也不见了,他想这一下你能把我怎么样正准备往回走,忽然间倾盆大雨像河水决了口的一样泼了下来,不一会水已漫上了山头,眼看就齐腰深了,只见那女子驾了一只小船漂漂荡荡的向他驶来,这时赵润着了急,大声喊道:“好姑娘请你赶快来救救我吧!”小船到了跟前赵润忙说:“这一次我要再有三心二意在平地里摔死。”

只见那女子把袖子一摆水也不见了,船也不见了,他和她仍然站在山顶上。过了一会,两个人便走下山来,虽然话谈得倒很投机,可是他总觉着不对劲。到了平地,赵润想这里的路我是走熟了的,一路平坦,又没有沟又没有崖,你能把我怎么样。于是放开大步一直向前跑去,跑着跑着忽然眼一黑,一个筋斗栽倒了,等他清醒过来睁眼一看,自己的双手正悬挂在一株竹子的小枝儿上,两脚腾空,下面是一个几十丈深的崖。他想这一下要是掉下去,连个囫囵尸首都落不下,他正在发急,忽然又跑来了一个老鼠,“喳喳喳”在竹子的根上咬了起来,“忽闪闪”竹子摇摆开了,他也跟着摇摆起来。眼看着竹子就要被老鼠

第 7 页 共 35 页

咬断了,吓得他汗流满面,浑身像筛糠一样打着哆嗦,正在这时那女子又走过来了,赵润不顾一切的哀求着说:“好姐姐,赶快把老鼠打一下吧!救救我的命吧!这一次我死也不骗你了。”那女子说:“好吧!你把眼睛闭上,我叫你睁开你再睁开。”赵润闭起眼来,等着那女子的话,只听“拍”的一声,她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他睁开眼来,自己坐在地上,那女子笑嘻嘻地说:“相公!对不起,叫你受惊了!”说着她从怀里掏出一个又红又大的桃儿来,给了赵润,又给他把身上的土打干净。赵润吃着桃儿,觉得她太体贴自己了,打定主意,无论怎样也要把她领回家去。一路上他们说说笑笑十分亲热,不觉来到窑洞门口,他俩一齐走了进来,老人家正在做饭,一见这个陌生的女子跟了自己的儿子进来了,非常惊异,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问道:“儿啊!你领了哪里的姑娘来”赵润把前后的经过向老娘叙说了一遍,老娘立刻大喊起来:“她是妖精,你快把她赶走啊!”荷花仙姑急忙走到老人家跟前施了个礼,说道:“老妈妈,我不是妖精,我是山里荷花池里的荷花仙姑,因见你儿勤劳孝顺,才离开了姐妹们来侍奉你老人家的,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儿媳妇了。”赵润也凑到娘跟前说:“娘!她是一个好心肠的姑娘,我很敬爱她,不管她是妖精也罢,不是妖精也罢,留在家里一来可以替我烧火做饭,缝缝补补;二来也可以侍奉你老人家。”任他说得天花乱坠,他娘总不相信,她没好气的沉着脸儿上炕去了。

荷花仙姑把赵润瞟了一眼,自个儿走到锅前,放了一把火,一会儿锅里的水滚了;她从自己的针线袋里掏出一粒米来下在锅里,不一会一锅热腾腾的饭做好了。她把饭舀到碗里送在老娘的跟前,老娘不吃,又舀了一碗,送到赵润的跟前,赵润向老娘望了一眼,正要接碗,他娘说:“儿啊!吃了妖精作的饭,跟上妖精转。”赵润丝毫没有迟疑的说:“娘!转就转吧!我的肚子饿得很了,我非吃不可。”说着他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啊,好香甜的饭啊!他好像从来没有吃过。老人家一声不响的坐在那里发愣,荷花仙姑把那碗饭端起来轻轻地吹了一口气,那股香味儿钻进了老人家的鼻子,她觉得她从来没有吃过这样香的东西,闻也没有闻到过,心里暗暗想,也许她不是妖精,要不然我儿为啥和她这样好呢,又加上肚子也饿了,便说:“我儿能吃我也能吃,拿来我吃吧!”荷花仙姑把饭给了她。说也

第 8 页 共 35 页

奇怪,这一锅饭不多不少刚够她们三个人吃。吃过饭他们又商量着明天成亲的事,老人家嘴里虽没说什么,心里也在想:人家两口既然愿意,就让他们成亲吧!看起来这门亲事是前世里造下的。荷花仙姑对赵润说:“明天你去到山里把那一担柴担到集上卖了,别的都不要买了,就买点儿香、蜡、纸表,回来了我们好拜个天地。”赵润简直高兴得不知自己应该怎样作才好,一夜他都没有睡着。天刚麻麻亮他就起了身。这时荷花仙姑已经把洗脸水,到山里去的吃的东西都预备好了,赵润吃喝完了就到山里去了。一路上他唱唱哈哈地去,又唱唱哈哈地回来。他们在窑洞里拜了天地,拜了老娘,就成了一对儿美满的夫妻。以后荷花仙姑不让赵润上山打柴去了,她说:“打柴这营生不是个长远的办法,要想长远过好日子,还是耕田种地。”赵润说:“自己又没有一分一厘地,到哪里耕去哩”荷花仙姑说:“难道说这山前山后的空地是谁私人的吗我们用自己的手开垦出来不是好地吗”这时老人家也从心底里佩服媳妇的能干。从这天起,小两口儿每天都到山前去开荒地,他们好得简直像一个人一样,尤其是赵润一时儿也离不开她,无论下地干活,在家闲谈,一旦不见了她,就马上连饭都不想吃了。两个月以后,他们已经开辟了二三十亩荒地,他们在自己开的地上种上了庄稼,日子过得很幸福。悠忽之间不觉已过了两年,这时他的老娘已经死了,小两口儿把老娘埋葬了。附近一带的乡亲们都说赵润是个好后生,又娶了个贤慧媳妇。

赵润要是一个人下地干活,他总是干不上多大一会工夫就回来了,荷花仙姑问他:“你为啥不好好干活怕苦吗”赵润说:“不是!这怕苦的话要是几年以前还能用在我身上,现在我觉得一天不干点活倒成了苦恼。”“那么你为什么不在地里好好干活呢”赵润说:“我离开了你好像少了什么似的,总是安不下心来,所以我才回来看看你。”荷花仙姑从箱子里拿出一串钱来说:“你到集上买三张白纸,三张红纸,三张绿纸,三张黑纸,再买一枝画笔,拿回来我有用处。”下午赵润把东西都买了回来。晚上别人都睡觉了,荷花仙姑坐在豆油灯下用各色纸糊成了两个纸人,如果不仔细看谁都认不出是用纸糊的,因为她糊的太像她自己了,脸上的颜色白的像粉团,红的似血染,箭杆鼻子一根线,杏核眼睛圆又圆,樱桃小口一点点,头上的青丝如墨染。第二天赵润犁地去的时候,她把两个纸人给了他,

第 9 页 共 35 页

并对他说:“你把我的像拿上,在犁地的时候东埂上插一个,西埂上插一个,这样你在地的两头都会看见我,你就再不想我了。”赵润拿着他媳妇的像来到地里,把两个像插在东西两头,每一次┡;毓头来他都看见他的妻子站在地埂上望着他笑,他浑身都有了劲,这一天他犁的地比往日多了一半,一点也不觉得寂寞和疲倦。晚上回家他小心地把像拿回去放在最安全的地方,早晨又带到地里去。这样天天如此。有一天赵润正在犁地,忽然刮了一场大风,飞砂走石,刮得人不敢睁眼,过了一会儿,风停了,他睁眼一看,地埂上的像被风刮走了,他很焦急地回家去了。正好这一天县太爷坐着轿子下乡游玩,忽然一阵大风过后,不知从哪里刮来了一个美人的像,县太爷一见这样美貌的女人不禁连连称赞道:“天下竟有这样的美人,真少见,真少见!”衙役李歪嘴一听县太爷对这个纸人儿赞不绝口,急忙上去跪到轿前禀道:“老爷是不是爱上了这个美人”县太爷说:“这样美丽的女人,哪有不爱她的道理!只可惜她是纸糊的,我虽然有心,还不是干喜欢!”李歪嘴急忙献计道:“像这样的美人,虽然很少见,但它总还是人手糊成的,刚才一阵风吹过来,可见,这个美人一定离这里不远,只要老爷派出几个手脚‘麻利’的人,去访查一下,一定可以找到。”县官觉得李歪嘴说的有道理,便说:“你们哪一个人能在三天内,访得这个美人的下落,老爷重重有赏。”李歪嘴说:“老爷放心,这件事包在小人身上,三日以内一定能找到。”当时李歪嘴带了三个衙役,到附近乡村去访查。

赵润自那天失去了妻子的像以后,心里总是不宽展。这一天荷花仙姑和他一同到地里去。到了晌午,只见有四个公差,朝着他们走来。为头的是个歪嘴,鬼鬼祟祟的指着仙姑。后来他们又嘟咕了一阵,那个歪嘴的便向他们走来,到了跟前贼眉鼠眼地又向仙姑望了一眼,笑嘻嘻地说:“我们是从县里来的公差,要到你们这里访查一件事情,我们口渴得很,请把你家的水给点儿解解渴吧。”赵润哪里知道他们正是破坏自己幸福家庭的凶手呢。荷花仙姑一看这情况心里就摸着了几成,但也不好马上拒绝。他俩把这几个人领到家里,让他们喝足了水。临走的时候那个歪嘴又问了赵润的姓名。第二天就来了几个凶恶的衙役把赵润提到了公堂上。只见县官坐在上面,两边尽是满脸横肉的衙役,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兵

第 10 页 共 35 页

器。县官说:“赵润!你是个庄稼汉,应该安分守己才对,怎么拐骗民女呢”赵润被问了个大张嘴,大半天才说:“自我家遇灾以后这几年来,我一直肩不离担,手不失锄,自耕自食,从未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怎能说我不安分守己呢况且我们夫妻结合已经好几年了,恩爱非常,又怎能说是拐骗民女呢我一不欠粮,二不欠款,你无缘无故把我抓来是什么道理”这一段话把县官问得无话可说,只把惊堂木摔得啪啪作响。这时站在下边的李歪嘴狞笑了一声说:“好大胆的赵润,竟敢在公堂之上卖弄口舌,我来问你,既然你们是恩爱夫妻,可有三媒六证么”县官连连点着头说:“好啊!有三媒六证么”赵润只得说“没有。”县官说:“既然没有就是拐骗民女,念你还年轻无知,这也不能怪你,不过,你要在三天内交来三斗金子,三斗银子,要是交不上来,你夫妻两个就别想在一起生活了。”说罢退了堂。赵润闷闷不乐的回到家里,荷花仙姑问明原因,笑了笑说:“这有什么难处,明天你到集上去买黄纸五张、白纸五张我有用处。”第二天赵润把纸买来,荷花仙姑把纸剪成两堆碎纸花,又缝了两个布袋子,把纸花分别装好,对赵润说:“明天到了堂上,你把口袋解开只管往外倒,白的是银子,黄的是金子,倒完了看他再说什么。”

三天已经过了,赵润背着两个袋子到了堂上,县官早已在那里等着,见了赵润忙问:“赵润!金银带来了吗”赵润说:“已经背来了。你拿斗来量好了。”衙役拿了斗来,赵润先打开黄袋子,只见滴溜溜黄生生的金子滚了下来,不多不少刚刚三斗;他又解开白袋子倒出银子,,不多不少,也正好三斗。县官看见这种情况,觉得自己失败了。忽然他眉头一皱,“拍”了一下惊堂木喝道:“呔!大胆的赵润!只有三天,你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的金银一定是偷来的,这还了得。”县官向李歪嘴使了个眼色,大喊一声:“来啊!把他架起来给我狠狠地打!”衙役们正要把他拉倒,只见李歪嘴向县官施了一礼,说道:“老爷,他偷人家金银是为了满足老爷的要求,打他也没有用,不如饶他这一回,老爷不是有怕热病吗医生说只有那‘急生西瓜’才能治好这一种病,听说山中有这种‘急生西瓜’的种子,不如再限他三天找来‘瓜种’,当堂种瓜结瓜,要是办不到再打也不迟。”县官说:“也好!限你三天内办到,不然我就打断你的骨头。”这一天,赵润回来仍是愁眉不展的,仙姑问明了

第 11 页 共 35 页

原由,笑嘻嘻地说:“这有什么难处,到了那天我和你一起上堂去,叫那狗官来一个粉身碎骨给你看看。”第二天荷花仙姑对赵润说:“今天要劳你一下,你到山里去一趟,到你以前喝水的地方往东北拐上七个弯弯,有个荷花池,池子边上长着一棵楠星树,到了树下,你用手在树上连敲七下再连喊三声‘水门开,水门开,开开水门送宝来。’停一会儿有个女僮出来,你就说:你家二仙姑有难要借‘火兼珠’一用,她就给你了,你拿上牢牢噙在嘴里可不敢吐出。”赵润到了那里照着妻子说的话将珠子拿来交给仙姑。第三天,县官以为这一次就把赵润难住了,高兴得了不得,并给衙役们说:“今天他要是种不出瓜来,只要我的眼睛一挤,你们一齐动手,把赵润捆起来;李歪嘴再领二十个人去把他女人抢来,其余的人把那小子重打以后收在监牢里。”调度好了他才坐到大堂上。仙姑和赵润到了堂上,那狗官和衙役一见仙姑如此美貌一个个神魂颠到,不住地直淌涎水,停了一会县官定了定神说:“赵润急生瓜子找到了吗”仙姑答道:“瓜子找到了,只是我丈夫不会种,因此我来帮忙,向老爷借一把铁铣一个水桶,就可以种了。”县官一听这倒是个稀奇事儿,就叫衙役把铁铣水桶拿来,仙姑在大堂正当中挖了斗大的一方方土壤,从针线袋里拿出那粒好像瓜子的“火兼珠”来埋在土里,浇了第一杓子水长出芽来、生出叶来,扯开秧来,第二杓子水开了花,结了瓜,第三杓子水那瓜慢慢长大,越长越大,最后长了有车轮子那么大。堂上堂下三班衙役看了个个目瞪口呆,县官坐在堂上眼睛瞪得有鸡蛋大,老半天说不出话来。仙姑说:“瓜种成了,请老爷拿刀子来切瓜吃吧!”县官心想:“既然种成了就吃吧,吃了再说。”忙吩咐衙役拿来了一把大刀,自己亲自下堂来切瓜,砍了第一刀“ァ毕旄霾煌#第二刀“哗哗哗”冒出红红的火焰,一忽儿“轰隆”一声,西瓜里喷出了像水缸粗细的一股烈火,先烧了公堂又烧了衙门,火越着越大,霎时间满衙门都是火,县官,李歪嘴,衙役等一齐被火烧死了。可是荷花仙姑和赵润的身边连一个火星星都没落上。从此,荷花仙姑领着赵润到深山里过他们的自由幸福生活去了。

中国民间故事3

第 12 页 共 35 页

在白云缭绕的太行山深处,一条山谷,涧水滔滔,两旁古松参天。在一棵古柏下躺着一男孩,衣衫褴褛,遍体鳞伤。他太累了,太悲痛了。他刚闭上眼睛,似睡非睡,朦朦胧胧,忽见一个身着青衣的姑娘走过来。那姑娘十四、五岁,杏脸桃腮,满脸泪痕,见了男孩倒身下拜,哭道:“好心的大哥,快救救我吧,我快活不成了!”

男孩见了一惊,急忙坐起,忙道:“你是谁,有什么难处啊”

那姑娘道:“我姓莫,名丽。家居海州,偶来此地,花光了路费。如今,已三天没吃东西了,心中冒火,口干舌燥,请给我一口水喝吧!”

听姑娘要水喝,自己也觉得渴起来,于是挣扎着站起来,想去找水,可挣了几挣也没站起来,却惊醒了,原是一梦,也没往心里去,又想睡。他刚一闭眼,那姑娘又来了,哭道:“好心的哥哥,快救救我吧。我会报答你的!”他见那姑娘抹抹眼泪,用手指指身后,男孩回头一看,身后是棵干巴树,什么也没有,正要问姑娘,又醒了。他睁眼一看,又是在做梦,心里觉着奇怪,暗道:莫非神仙给自己托梦,让自己救人,可眼前什么也没有啊。他揉揉眼睛想站起来,可刚一挺身便觉得眼前一黑,栽倒了,鼻子碰到树上,昏了过去。

过了好一阵儿,男孩终于醒来了,睁眼一看,有个年轻姑娘正为自己饮水,定睛细看,正是梦中之人。再看身后的大树,早已绿茵如盖,满树开满小花,花香浓烈,沁人心脾。男孩闻了花香,顿觉神清气爽,于是一骨碌爬起来。诧异地道:“你到底是什么人,因何救我”

那姑娘笑笑道:“我确实叫莫丽,家居海州,父母早丧,我独自一人生活。只因今春家遭天火,把家业烧个净光,我没法生活,这才来此投亲。不料,亲戚早搬了。我又花光了路费,只好靠乞讨生活。谁知天不佑人,我又得了重病。躺倒在前边沙地里,已经三天

第 13 页 共 35 页

没吃没喝了。幸亏昨夜神仙托梦,说是只有你才能救我。所以,我一早便起了来,见你倒在树下,鼻子流血不止,急忙解救。不知是何原因,我的手一碰到你的鼻子,便觉神清气爽,病也好了。但不知大哥姓甚名谁,家居何处,因何这般模样”

男孩见姑娘长相忠厚,言语诚恳,就忍不住地倾诉了他的悲惨遭遇,他说:“我姓刘名玉,跟父亲进山采药,采到一只世人少见的灵芝草。父亲捧在手里细看,这时山上来了一男一女,非说灵芝是他们栽的,并不容分说夺过灵芝就走。父亲不答应,那男人竟把父亲推下山涧,把我打成这个样子。我四处寻找父亲的尸体,还没找到,就昏倒在这了。”

姑娘听了道:“原来,大哥也是个命苦之人。自古道:同病相怜,还 望大哥慈悲则个,留下小女子跟你做个伴吧!”

刘玉一听涨红了脸急道:“不成,不成,自己都养活不了,怎能再连累你呢”

姑娘听了呜呜地哭起来,半晌方道:“如今我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如果大哥不肯与我同行,我只好死了!”

刘玉听了叹气道:“难道你在这里就没什么亲戚了吗”

姑娘道:“没有!”

“家乡还 有何人”

“父母都死了,我又没兄弟姐妹,族兄族弟倒是有几个,可多是奸猾之人。小女子怎能指望他们照顾!”

第 14 页 共 35 页

“可我身无分文,又没什么本事,没法养活你啊!”

“这个,你放心,小女子虽然命苦,但有一手泡制茶叶的本事。你看这株大树,就是千年茉莉,已干枯多年,今日复活,也是天助我们。我们就在这儿开个茶店,摆个茶摊,不愁钱的!”

刘玉听了暗道:反正自己已无家可归了,不如在此先住下来,以后再想辙。想到这里,他只好道:“好吧,如此就难为你了!”

当晚,二人搓土为炉,插草为香,结了白首之盟。第二天,他们又压了间棚子,买来锅碗瓢盆一应家俱。当天,他们便采叶摘花,蒸制茶叶。莫丽的手真巧,她制出的茶叶又香又甜又可口,不仅解渴、去暑、消病,而且又喝了不饿,三天两头不用吃东西。不仅过路人爱喝,小商小贩爱喝,连城里的阔人都跑来品尝茶的滋味了。

转眼,三个月过去了。刘玉、莫丽靠摆茶摊卖茶叶赚了不少钱,日子越过越富裕。但是,好景不长,恶运终于来到了。

这天,傍黑收摊后,刘玉回到后屋正要跟妻子报账,忽然发现她坐在炕上正发愁,心中不解,急忙走过去道:“娘子,这几天,我见你愁眉不展,人也瘦了,是身子不爽吗”

莫丽道:“不,我很好。”

“那你为何一个人坐着发呆,有什么事儿不可以跟我说说吗!”

“唉,刘郎,你哪里知道……我有一事拜托,还 望你认真对待。”

第 15 页 共 35 页

“有什么事儿,你就说吧!”

“这两天,我泡制了两坛茶水,一坛黑茶,一坛红茶,都是上等补品,放在后屋里存着。明日午时会来一位老太婆喝茶,你要给她黑茶喝,千万记住!”

“这是为何”

“你别问了,以后会知道的!”

“好,我记住就是了!”

说罢,二人铺床展被,睡下了。

当夜 无话,第二天午时,果然来了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婆。她手拄拐杖,蹀蹀躞躞,进门就嚷:“渴死了,渴死了,小伙子,快来一杯热茶!”

刘玉舀了一碗红茶,正要送出去,忽然想起妻子的话,急忙换上黑茶,给老太太送去。

老太太喝了一口,哇地一口吐在地上,埋怨道:“小伙子,都说你们这儿茶好喝,我特意跑来品尝,谁知,你却拿这个来哄人!”

刘玉听了,急忙跑过来,端起老太太的茶碗尝了一口,果然又苦又涩,不由心中暗道:莫丽怎么干这种事,好茶不卖,专卖这个,长此下去,不是要坏了买卖吗想到这里,他早把妻子的嘱咐忘了,连忙向老太太道歉,又去后屋舀了一碗红茶来。

老太太喝了一口,大喜,赞道:“好茶,好茶,果然名不虚传。小伙子,家里几口啊”

第 16 页 共 35 页

“两口。”

“都什么人啊”

“我,还 有个妻子。”

“你媳妇一定长得很漂亮吧,她怎么不出来帮帮忙啊”

“她进城买香料去了。”

“啊,原来如此。”

老太太喝过茶水,满意地走了。

老太太刚走,莫丽便从屋里走出来,埋怨道:“刘郎啊,我不是让你给她黑茶喝吗你为何偏给她红茶啊眼下要大祸临头了!”

刘玉道:“我见她年岁大了,又怕坏了咱们小店的名声!”

莫丽道:“这年头,什么人都有,好心不一定好报。你赶快把咱们晒茶的筛子拿来!”

“要那个何用”

“什么也别问,没时间了!”

说罢,莫丽急忙去赶客人。客人都走了,刘玉也把筛子拿来了。莫丽把筛子扣在丈夫

第 17 页 共 35 页

身上,叮嘱他不要动。

刘玉蹲在筛子里正自纳闷,忽然听见一阵嗡嗡的响声,响声越来越大,接着天便黑了。他透过筛子缝往外一看,只见屋上、树上落满了蝗虫。蝗虫见什么吃什么。转眼,庄稼没了叶子,大树变成了秃树,连鸡鸭都难逃恶运。

刘玉见状吓了一跳,暗道:哪里来的这么多蝗虫,既然它们连鸡鸭都吃,莫丽会不会遇到危险,我得出去瞧瞧,他刚想到这里,忽然耳边响起了妻子的声音:“别动,你一出去便没命了!”

听了妻子的话,他知道她没事儿,这才放下心来,继续往外张望。

又过了一会儿,蝗虫飞走了。莫丽从屋中走出来,掀开筛子道:“出来吧,都是你招惹的是非!”

刘玉见茉莉树秃了,叶子光了,急道:“娘子,茉莉被蝗虫毁了,我们以后怎么办”

莫丽道:“不妨事儿,我们不是还 有两坛茶吗,只是你不能再心软了。记住,明天午时会来一位老头要水喝,你要给他黑茶,千万别拿错了!”

刘玉道:“好,我记住了!”

第二天中午,果然来了个八十多岁的老头儿,嘴歪眼斜,鼻涕泗流,进门就嚷:“渴死了,渴死了,快拿茶来!”

刘玉见了老头儿,想起妻子的叮嘱,急忙去后屋舀了一碗黑茶。老头儿接过尝了一口,,

第 18 页 共 35 页

哎呀一声道:“你这人,心怎么这么坏。我这把年纪了,又不会白喝你的。你不拿茶来,怎么弄碗刷锅水来胡弄我!”

听见老头嚷,刘玉急忙跑出来,尝了尝,果然不是茶水,是刷锅水,不由暗道:茶水怎么变成了刷锅水,是不是昨晚上莫丽弄错了。想到这里,他正要给老头儿换茶,忽然想起妻子的话,又把碗放下了。

老头儿见状又嚷起来:“哎呀,渴死了,渴死了。你这茶馆有名无实,好茶不卖,却拿刷锅水来骗人,真是人心不古,罪过,罪过!”

听到这里,刘玉非常难受,急忙进屋去找妻子商量,可屋里屋外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不由暗道:看这老头慈眉善目,不似坏人,就舀碗好茶给他吧,宁可自家吃亏,也不能亏了老人。想到这里,他终于下了决心,舀了碗好茶水,端过去。

老头儿接过碗,喝了几口,赞道:“好茶,好茶!”然后,笑着出门走了。

老头刚出门,莫丽便从屋中走出来,道:“刘郎啊,你好没用!昨晚,我是怎么对你说的啊,你为何不听呢”

刘玉道:“黑色的不是茶啊,是刷锅水呀!”

“是啊,我装刷锅水就是为的老头儿啊!”

“这……你怎么能这么对待老人呢”

“唉,你不会明白的!啥也别说了,你赶快准备火盆、木炭,然后,把咱们制茶的大锅

第 19 页 共 35 页

倒扣在地上。你马上钻进去,点起火来。无论外面怎么折腾,你都不要出来!”

“这是为何”

“这个,你以后会明白的!”

听了妻子的话,刘玉不再追问了,只好照说的去办,不一会儿便办妥了。

转眼,天就变了。莫丽急忙让丈夫生着火,备好木炭,然后,把丈夫扣在大锅里。刘玉坐在地上,开始觉得很黑,接着便习惯了。过了一会儿,忽听外面风响,接着,气温急剧下降,他急忙往盆里加木炭,一连加了四、五块,还是不能御寒,只好把成捆的木炭往盆里扔。又过了一会儿,觉得身上暖和了。他想:自己在锅里,烧着火盆,还这么冷,莫丽在外面受得了吗我得出去看看。想到这里,他正要顶锅,忽听妻子道:“千万别出去,否则,你便没命了!”

刘玉听了知道妻子没事儿,这才放心了。又过了一会儿,大锅被掀开了,莫丽把他拉起来,他定睛细看,满地大雪,茉莉树被埋了半截,小屋也给大雪压坍了。

刘玉看了惊道:“娘子,这到底是咋回事啊”

莫丽道:“什么也别说了,咱们快找铣铲雪!”

说罢,二人急忙找来铁铣开始铲雪。他们先铲去茉莉树旁的雪,又在周围生上火,然后收拾小屋。用了半天工夫才把雪铲净。然后,莫丽道:“郎君,都是你心眼好招来奇祸。明天午时,会来一位受伤的小姑娘,要茶治伤,你不要给她红茶,要给她黑茶,千万,千万!”

第 20 页 共 35 页

刘玉听了奇道:“娘子,这到底是咋回事啊”

莫丽道:“这个,你别问,如话办事儿就行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中午果然来了个小姑娘。小姑娘长得倒是很漂亮,可一条腿断了,另一条腿也伤痕累累。她拉着木棍,一进屋便央告:“好心的大哥,我母亲病了,我上山采药,不小心被摔折了腿,看了好多医生都不见效,听说你们的茶水不仅能止渴、解饿,还能治伤。我老远跑了来,请你给我碗茶吧!”

刘玉听了,正要去端,忽然想起妻子的话,急忙舀了碗黑茶送到小姑娘面前。小姑娘蘸点茶水涂到伤腿上,忽然大叫起来:“好心的大哥,你这算什么呢!我摔成这样,你见死不救,竟拿这个刺激我的伤口!”

听到这里,刘玉非常难过。是啊!小姑娘为救母亲摔成这样,是个孝女子啊,自己不能帮助她,还胡弄她,算个什么人呢,不能见死不救啊,我得找莫丽商量一下。想罢,他急忙进屋去找妻子,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这时,小姑娘又哭起来。那声音甚是凄惨。刘玉听了十分难过,最后,还 是舀了一碗红茶送到小姑娘面前。

小姑娘喝了茶,接着擦洗伤口,很快伤便好了。她站起来千恩万谢,然后,拜别刘玉,上路走了。

见小姑娘伤好走了,刘玉非常高兴,他正要收拾茶摊,可一回头,忽见茉莉树旁长出一棵又粗又长的青藤,缠住茉莉,盘旋而上,直到树梢。他心里奇怪,打算问问妻子,可

第 21 页 共 35 页

一进屋只见莫丽躺在炕上,脸色发白,嘴辱发紫,浑身不住哆嗦。

刘玉见了大吃一惊,忙道:“娘子,你怎么了”

莫丽见了刘玉叹口气道:“都是你妇人之心,害苦我了!”

刘玉惊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莫丽道:“我被金龙缠住了!”说罢,她揭开自己身上衣服,只见她身上从脖到腿长满一圈圈的毒疮。那毒疮形状就像毒蛇一般。

刘玉见了更吃惊了,忙道:“娘子,这是怎么搞的是不是那个小姑娘害的你”

莫丽道:“不是她还 是谁!”

刘玉听了哭道:“唉,娘子,都是我糊涂,不该给她好茶。可我不明白,他们这些人的心怎么这么狠呢”

莫丽道:“刘郎啊,你坐下,听我说给你听!”

刘玉见妻子神情严肃,知道有大事相告,于是找了把椅子坐在她身边。

莫丽道:“刘郎啊,我本不是凡间女子,乃天宫王母身边待茶女侍。那年,王母大摆蟠桃盛宴,只因忌恨吕洞宾戏牡丹之事,没邀请他参加。吕洞宾心中好忿怒,私上天宫,正碰上我前去送茶。他对我说人间万般好处,骗我去南天门向下张望,乘机把茶换成了污水。王母等人喝了污水,大怒,罚我到下界受罪。我变成一株大茉莉树,长在这块沙土地

第 22 页 共 35 页

上。因为长期干旱无雨,奄奄待毙。幸亏你落难来到此地,我三次托梦与你,你碰破了鼻子,鲜血滴了我一身,救了我一命。我为报你救命之恩,这才与你结为夫妻。不料,咱俩之事让值日功曹发现,报告了王母,王母派凌霄娘娘变成老太婆前来查看。当时,你若给她黑茶,她必然以为我在受苦,制不出好茶,是可以瞒过她们的。谁知你过于仁厚,偏偏给了她香茶。凌霄娘娘上天如实汇报。王母大怒,这才派瘟神驱赶蝗虫前来害我。幸亏我道行较深,用移身大法骗了他们。第二次,王母又派赤精大仙化作老头前来查看,你又上当。王母又派风、雨、雪、雷神前来收拾我。第三次,她派左肋侍化作小姑娘前来查看,你又被骗了。王母两次不能加害与我,恼羞成怒,这才命身边的五爪金龙缠在我身上。我虽然暂时不要紧,但七日后必死无疑。唉,刘郎啊,我们夫妻的缘份尽了!”

刘玉听了哭道:“娘子啊,原来,你是神仙下凡,难怪你有这般神力。都是我愚昧无知,害苦你了!”

“唉,命该如此,哭也无益!”

“难道就没有别的法儿了吗”

“有倒是有,只是这对你太危险了!”

“为了救你性命,我什么也不怕!”

莫丽想了想道:“好吧,只要你大胆,心细,机灵点儿,也不妨事。今晚,夜深人静,你带上七朵茉莉花顺着大树往上爬,爬到顶端便是南天门,进了南天门便是大街。在那儿有很多做买卖的,其中有个卖针线的姑娘便是玉女,你要用七朵花换她七根针。如果她肯换,我就有救了。你顺路爬回来,挖开青藤三根,找到金龙七窍,扎上金针。金龙吃痛必

第 23 页 共 35 页

然飞走,我的病就好了。不过,千万小心,不要扎得太深了!”

“好,我记住你的话就是了!”

说完,刘玉帮莫丽躺下,又去树上摘了七朵花,这才顺着大树向上爬去。爬到顶端,见有座牌楼,上书“南天门”三个赤金大字。

几个守门武士见有人来,正要上前喝问,见刘玉手中拿着茉莉花,以为是前来进贡的,急忙闪开。刘玉顺顺当当进了南天门,继续前进。

他边走边瞧,过了两个路口,果然看见个小姑娘正坐在一边卖针线。

刘玉知道她就是玉女了,于是走过去,道:“这位大姐:我要买你几根针,多少钱一呀”

那姑娘望了望他道:“有缘者一文不要,无缘者千金不卖!”

刘玉拿出茉莉花道:“大姐,认得这个吗”

“这不是茉莉妹妹的物件吗!都说她被贬下界,如今在哪里”

“她在太行山中,如今遭了难,还 望大姐帮助!”

那姑娘望了望刘玉,道:“好吧,我就送你7根绣花针。不过,可不能说是我给的。否则,王母怪罪下来,我也吃不消的!”

第 24 页 共 35 页

刘玉道:“姐姐请放宽心!”说着,他交了茉莉花,接过绣花针,出了大街,经过南天门,顺大树爬下来。

他进屋一看,莫丽面黄肌瘦,脸色纸白,已奄奄一息了。他急忙出屋,来到大树下,定睛细看,很快找到龙头,拿出7棍金针,分别扎进金龙眼、耳、鼻、喉。他恼恨金龙迫害妻子,每根针都扎得很深,最后又在肚脐上扎了一根,竟把二寸长的金针全部扎进脐中。

他扎好金针,打算回屋去看莫丽,可还没容他进屋,便听见天崩地裂一声巨响,回头一看青藤不见了,地上汪着一滩血,又腥又臭。他正吃惊,忽然,莫丽走出来道:“刘郎啊,你不该伤害金龙啊!”

刘玉道:“谁叫它缠住你不放呢!”

“它也是奉了王母之命啊!”

“要紧吗”

“金龙受了重伤,必然恼恨于我,回天宫向王母禀报。王母恼怒,一定会派天兵天将前来捉拿我们!”

“那——怎么办呢”

二人正在说着,忽听外面有人喊:“老板娘,快拿茶来,我们要喝茶!”

莫丽听了,抬头一看,只见外面走进八个人来,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当官的,有老百姓,有道士,有艺人,还有个拄拐棍的瘸子,其中有个头戴道冠、身挂宝剑的走在头

第 25 页 共 35 页

里,道:“小娘子,贵客临门,还 不赶快迎接!”

莫丽一见大喜,急忙走出来道个万福,道:“难得贵客大驾光临,快快请进!”

那人道:“我们要好茶,今天可不能耍花枪!”

莫丽笑道:“众位放心,小女子再愚,也不至于分不清好坏哪!”说着,急忙让丈夫舀了八碗红茶送过来。

那道士边喝茶边道:“怎么样,日子过得还 好吗”

莫丽道:“还 问呢,都是你害得我好苦,明天中午……”

“有什么苦,不就是老婆子要来提人吗”

“仙长知道了”

“这事儿起因在我,我怎能不知道。老妖婆的心太狠了,连她亲闺女都不放过,何况是你。不过,不用害怕,只要你们找个替身就行了!”

“天到这般时候,到哪里去找呢”

“那不是来了吗!”

莫丽回头一看,从外面走进两个要饭花子,一男一女,破衣拉花,脏脏乎乎,有气无力,好像几天没吃饭了。她看了不解,正要问那道长,刘玉一见却生气地道:

第 26 页 共 35 页

“就是这对狗男女,害死了我的父亲!”

莫丽听了大喜,急忙回身向几个人道谢。

那个悬剑的道长道:“我送你们两顶帽子,你们戴上,天兵天将便看不见你们了。再送你们两颗药丸,分别让他二人服下,他们便变成了你等模样,连王母也认不出的!”

莫丽道:“多谢道兄帮助!”

那道长道:“好了,我们在此也不方便,先走一步了!”说罢,跟那个瘸子嘀咕几句,几个人穿墙走了。

莫丽见几个人走了,急忙给丈夫使个眼神,然后迎出屋道:“二位客人快快请进!”

刘玉愤怒地望了他们一眼,没吱声。

莫丽怕他把事儿弄坏,急忙要刘玉避开。

莫丽说着给二人端来两杯茶,把药丸放进茶杯,看着他们喝下,然后,把家中情况交待一番,又去茉莉树上折了几枝条子,跟丈夫走了。

就在这天半夜 ,忽然,狂风大作,大雨倾盆,炸雷老围着大树响。

第二天天亮,人们又来喝茶,哪里还 有茶馆。大树烧了,房子变成了灰烬。两具白骨堆在门前,人们都道:这是老板、老板娘的尸骨。

第 27 页 共 35 页

刘玉、莫丽出了太行山,一直往南,最后,在哀牢山中安了家。他们把茉莉枝条斩为数截,遍地栽插,精心培育。不久,茉莉便满山遍野地长起来。

茉莉本来是树,干粗、冠大,枝叶茂密。因为茉莉仙子怕被天上值日功曹发现,招来大祸,再也没让它长大。它就变成常绿灌木了。它的花洁白如雪,香味浓厚。

中国民间故事4

从前,大山里住着娘儿俩。妈妈得了眼病。看不见东西;儿子樵娃身强力壮,整天进山砍柴,想积攒点钱给妈治眼睛。门前的柴堆了一垛,照样早出晚归去砍柴。

一天,他母亲突然觉得心口疼,昏死过去又醒来,樵娃吓傻了。老妈说:“孩子,我不行了,不要给我治了,你把柴卖了该成家了。”樵娃急忙说:“妈,莫讲成家,我要治好你的病!”说完就挑起一大担柴,飞一样地往山下跑。

盘山小道,曲曲弯弯。樵娃跑着,只见一个美貌的女子在小路边采草药。樵娃挑柴过不去,只得放下柴担说:“大姐,请你让个路,我急着下山!”

姑娘说:“你急我也急呀,我忙着采药,给我妈治心口疼的病呢!”

说着,连头也不抬,继续采药。

樵娃一听姑娘能治心口疼的病,忙恳求说:“求求你,大姐,我妈也是心口疼,你能治好,要多少柴,我给你多少柴。”

姑娘笑着说:“治病就治病,何必要柴呢”说着从药篮子里拿出一块薄薄的皮子来,

第 28 页 共 35 页

包上几株草药,递给樵娃,说道:“草药煎服,皮子保管好不能丢,快回去吧!”

樵娃拿了草药,忘了道谢,丢下柴担就跑了。姑娘望着樵娃的身影,含着微笑就转身进山了。

樵娃回到家里,急忙煎药。老人上气不接下气,病情很重。服了药,果真好了。老人问:“是哪儿的大夫”樵娃这才想起还 没问人家姓名,很后悔。

第二天,樵娃砍柴绕一段路,想再见那姑娘,等了半天,连个影子也没有,樵娃挑柴回到家里。一进门屋里变了样,收拾得干干净净。饭也做好了。樵娃心里纳闷,妈双目失明不能干活,这是谁呢一连三天都是这样。樵娃想弄个明白。这天出去砍柴,没走多远,,就返回来了。他从门缝中往里一看,见墙上挂的皮子动起来了,从里面走出一个小人来,越变越大,哈!正是他遇见的那个姑娘。樵娃急忙闯进屋里,摘下皮子,对姑娘说:“好姑娘,原来你是仙子,是你救了我妈妈!你莫走了,和我们在一起吧!”姑娘含羞地点点头。

转眼过了一年,姑娘突然对樵娃说:“樵哥,昨夜梦里,我父亲令我回去,我要回山去了。”樵娃死活不让走。姑娘说:“我是深山修仙的狐精,你打柴为母治病,感动了我,才下山来。我下山时间到了,父命不能违抗,只得走了。”樵娃还是不放,姑娘也很难过,她想了想说:“如果你真心留我,我走后,你就在山前供上香,天天祷告,三年后我就能脱去仙胎回到人间。”说罢,把那块皮子往头上一放就不见了。

姑娘走后,樵娃摆上供,天天祷告,长年不断,三年后,姑娘果真回来了,他俩再也不分离,相爱到白头。

中国民间故事5

第 29 页 共 35 页

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带领着子路、子贡、颜渊等几个门生,周游列国,讲学传道。一天晌午,天气有点儿燥热,师生们来到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忽听得“轰隆……哗啦!”“轰隆……哗啦!”孔夫子吃了一惊。忙叫:“子路!”

子路正挥着鞭子赶车呢,听到呼唤,问道:“老师,有什么吩咐”

孔夫子说:“听呵!山那边轰隆哗啦,又打雷,又下雨,你怎么还 一个劲地往山前赶车呢快点儿找个地方落脚,免得遭雨淋!”

子路听了孔夫子的话,赶紧勒住缰绳,停下马车。这时候,子贡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对孔夫子说:“老师,山那边并没有下雨呀。”

孔夫子说:“没下雨,怎么会有雷雨之声”

子贡道:“老师有所不知。过去,我曾到此地做过珠宝买卖,对这里的地理情形知道一些。你看,前面那座不高不矮的小山,叫朐阳山,山那边是大海……”

孔夫子生长在山东曲阜,游历的几个国家也都在山野平原,他一直没有见过大海。眼下子贡提到“大海”二字,孔夫子觉得很新鲜,问道:“大海是什么样子呢”

子贡说:“大海呀,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滔天。那‘轰隆哗啦’的声音,本是惊涛拍岸,而不是……”说到这儿,子贡见孔夫子脸色有点儿发红,急忙把话头一转:“老师,咱们到山上逛逛,一来观赏大海,二来避暑乘凉,不亦乐乎”孔夫子高兴地连连点头说:“好好,上去看看。”当即吩咐子路,把马车赶到朐阳山下。

师生们下了马车,子贡在前,孔夫子随后,子路、颜渊等几个门生也都跟着登山。孔

第 30 页 共 35 页

夫子一鼓作气攀到山顶,向东一看,哟!只见天连水,水连天,波浪滔滔,望不到边,好大的海,好多的水呀!这时,孔夫子觉得喉咙发干,嗓门冒火,口渴得难受,喊了声:“颜渊。”

颜渊也没见过大海,正在惊讶地观赏着海景呢,听到孔夫子喊他,连忙问道:“老师,有什么吩咐”

孔夫子说:“你到山下去,舀点儿海水来解解渴。”

“是!”颜渊解下随身携带的饮瓢,抬腿刚要下山,忽听背后有人放声大笑,“哈哈哈哈……”颜渊愣住了,孔夫子更觉奇怪。转脸一看,嘿!只见一个老渔民,左手提着渔网,右手拿着渔叉,肩后背着渔篓,腰间系着葫芦,面孔黝黑,身材魁伟,精神抖擞,冲着孔夫子和颜渊直笑。孔夫子问道:“老兄弟,你笑什么呀”

老渔民说:“你们是外乡人吧要知海中事,须问打渔人,可不能冒失呀!那海水,咸、腥、涩、苦,不能喝,一喝就会闹肚子。”说完,从腰间解下盛水的葫芦,说里面是玉带河的淡水,递给孔夫子解渴。

孔夫子又惭愧,又感激,捧起水葫芦喝了几口,觉得心里凉爽痛快,正要向老渔民道谢,天空中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陡陡地扑了过来。子路大声叫道:“糟了糟了,到哪儿躲雨呵”老渔民说:“莫慌,跟我来!”说着,把孔夫子和他的门生领进一个山洞。这山洞面对着大海,是老渔民藏鱼落脚的地方。孔夫子觉得洞里有点儿气闷,便走到洞口,观看雨中的海景;看着看着,诗兴大发,不由地吟诵起来:

风吹海水……千层浪,

第 31 页 共 35 页

雨打沙滩……万点坑。

老渔民听了这两句诗,忙道:“先生,你说的不对呀!”

孔夫子问:“怎么不对呢”

老渔民说:“‘千层浪’,‘万点坑’,都不妥当。难道海浪整头整脑只有千层,沙滩不多不少正好万点先生你数过吗”

孔夫子觉得老渔民是在故意抬杠,心里很不高兴,反问道:“既然不妥当,怎样才合适呢”

老渔民不慌不忙说:“咱生在水边,长在海上,时常唱些渔歌。歌也罢,诗也罢,虽说不必真鱼真虾,字字实在,可也得合情合理,句句传神。要我看,你那两句应当改……”

孔夫子没想到渔民也懂诗理,有心听听高见,急忙问道:“老兄弟,你看怎么改呢”

老渔民说:“最好改成‘风吹海水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浪层层,坑点点,数也数不清,这才合乎情理。对不”

孔夫子一听,心服口服,正想赞叹几句,不料子路在一旁火了,冲着老渔民说:“哎哎,圣人作诗,你怎能乱改!”

这话太呛人了。老渔民厉声问:“谁是圣人”

子路指着孔夫子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就是孔夫子孔圣人!”

第 32 页 共 35 页

孔夫子喝道:“子路!不可傲慢!休得无礼!”

老渔民拍着子路的肩膀说:“小伙子!对圣人,咱敬佩,可你也不能拿‘圣人’吓唬人呀!圣人有圣人的见识,但也不见得样样都比别人高明。比方说,这鱼怎么打法,你们会吗”

一句话,把子路问了个倒憋气。他想说“会”,可自己确实没有打过鱼;说“不会”,又怕丢了面子。想了想,便把胸脯一挺,说:“打鱼谁不会拿根鱼棍,往水里狠狠地打就是了!”

“哈哈哈哈……”老渔民笑得前仰后合,说了声:“请看!”飞身奔下山去,跳上渔船,撒开渔网,挥舞渔叉,表演起打鱼的招数来。

孔夫子看着老渔民熟练的打鱼动作,想着老渔民谈海水,改诗句,议“圣人”,责子路的情形,猛然间发觉自己犯了个大错误,于是把门生招拢在一起,严肃地说:“为师以前对你们讲过‘生而知之’,这话错啦!大家要记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说完,顺口吟出小诗一首:

登山望沧海,

茅塞豁然开,

圣贤若有错,

即改莫徘徊。

第 33 页 共 35 页

只因这么个传说,加上早先人们尊孔崇圣,所以后来朐阳山就改叫孔望山了。

黄荔岑讲述

姜威整理

拜师

一天,孔子和众弟子乘坐马车到一个地方去讲学,见前面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在路上堆土玩,子贡便大喝一声,正要赶车轧过去,可是那个孩子把路一挡,高声叫道:“站住,前有城池在这儿,过不去了,你们退回去绕道走吧!”

子贡赶紧停住车,没好气地大声嚷道:“你这顽童休得胡闹,这是孔夫子的车,快放过去!”

“不管谁也得讲道理,我来问你们到底是城躲车呢还 是车躲城”小孩有板有眼地说。

大家被问得张口结舌,子贡又气又急正要发作,这时孔子从车上走下来忙拦住说:“小孩讲得在理,你们不要乱来。”

说着,孔子走上前对小孩搭躬施礼道:“神童在上,老夫有礼了。我们有要事在身,万望高抬贵手,借个路让我们过去吧!”

小孩问道:“你们有什么要事呀”

“周游列国呀。”

第 34 页 共 35 页

“那周游列国又是作啥呀”

“讲学传道啊。”

“讲学传道就得有一套本事和才学,那你知道些什么呀”

孔子回答道:“不是老夫夸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么事我都略知一二。”

小孩又问:“那你知道自己的眉毛有多少根吗”

孔子说道:“眉毛本人又看不见,怎么能知道呢”

小孩眼珠一转接着问:“嫌看不见,那天上的星星看得见,你知道有多少颗吗”

“天上的星星浩如烟海,那又如何数得过来呢”孔夫子为难地说。

小孩笑着说道:“呵,你又嫌多;那日头就有一个,早晨像冰盘,晌午赛玉环,我来问你什么时候近什么时候远”

孔子想了半天还 是回答不上来,便诚恳地对那个小孩说:“本人还 是才疏学浅,以上事情确实不知,愿拜你为师,望多指教。”说着,磕头便拜。

后来孔子以此事教导众弟子说:“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莫忘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中国民间故事最新5篇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第 35 页 共 3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