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独立基础设计计算过程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设计资料

本工程地质条件:

第一层土:城市杂填土 厚

第二层土:红粘土 厚,垂直水平分布较均匀,可塑状态,中等压缩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

第三层土:强风化灰岩 ,fak=1200 Kpa

第四层土:中风化灰岩 fak=3000 Kpa

由于结构有两层地下室,地下室层高,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故选中风化灰岩作为持力层。对于中风化岩石,不需要要对其进行宽度和深度修正,故fa=fak=3000 Kpa。

材料信息:

本柱下独立基础采用C40混凝土,HRB400级钢筋。差混凝土规范知:

C45混凝土:ft=mm2 , fc= N/mm2

HRB400级钢筋:

fy=360 N/mm2

计算简图

独立基础计算简图如下:

基础埋深的确定

基础埋深:d=

基顶荷载的确定

由盈建科输出信息得到柱的内力设计值:

M= N= KN V=

对应的弯矩、轴力、剪力标准值:

Mk=M/==

Nk=N/== KN

Vk=V/== KN

初步估算基底面积

Fk11775.33farGd3000201.5=

A0

eMk72.360.0061Nk11775.33 m= mm 比较小

由于偏心不大,基底底面积按20%增大,即:

A=0

2> m2

且b=<,故不再需要对fa进行修正

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基础和回填土重为:

Gk=rGdA

偏心距为:

Mk72.3641.101.40.011FkGk11775.33145.2 m

ek(l/6=6= m) 即Pkmin> 0 ,满足

基底最大压力:

2536.81 KPa

基础冲切验算

计算基底反力

偏心距为:

M97.6855.481.40.011F15896.7 m

en0基础边缘处的最大和最小净反力:

3382.98 KPa

KPa

柱边基础截面抗冲切验算

l=,b=,atbc1.1m,ac1.1m,

基础初定为高度为:h=1400mm,

h01400400.5201350mm(有垫层40mm)

冲切作用面积:

la2.21.1Al(ch0)(1.35)0.82222 m2 <0

故基础在冲切椎体范围以内,不考虑冲切验算

bc2h0时,应验算柱与基础交接处的截面受剪 承载力:

Vs<0.7hsftA0

800 (

hs(h)1/4(8001/41350)0.880)

0.7hsftA03=

Vs=+/ KN <

故抗剪满足要求。

配筋计算

柱边净反力:

3333.71 KPa

悬臂部分净反力平均值:

11(PnmaxPn.min)(3382.983185.91)3284.452 2 KPa

弯矩:

= KNm

M910.75106As2082.190.9fyh00.93601350 mm2

配置

720@360,As=2200 mm2 > mm2 故满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