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2020-10-20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得出凸透镜成缩小实像、

放大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实验器材】

凸透镜、光具座、光屏、光源(LED灯) 。 【提出问题】

1、 1、观看一段视频,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与什么条件有关呢?

2、 2、介绍物距、像距,换用另一个透镜,物和物距不变,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与上次对比是否发生变化? 3、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那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或假设】 凸透镜成像的性质是由物距和焦距共同决定的

一、探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 思考问题:

1. 你怎样才能准确的确定像是缩小的?需要测量哪两个量?用什么测量

工具?

2. 你在哪看到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首先要找准像的位置,才能保证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准确性,所以需要测量哪个物理量? 3. 实验中还需要测量那些物理

量?

【进行实验】

1.组装仪器:为了合理利用空间,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的中央,在凸透镜的左右分别放上光源、光屏,并进行共轴调节,共轴调节的方法是使光源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或使光源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 共轴调节的目的是:使光源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

2.逐次改变光源与凸透镜的距离6次,在成像附近左右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缩小清晰的像,测量物高和像高,记录物高、像高和像距、物距。

3.实验完成后熄灭光源并整理仪器。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焦距10 10 10 10 10 10 f/cm 物高6.6 6.6 6.6 6.6 6.6 6.6 h1/cm 像高6 3.7 3.5 3 2.8 2.3 h2/cm 像距19.5 16 15 14.5 14 13 v/cm 物距21.5 28 30 32 35 40 u/cm

【分析和论证】 (1) (1)逐行分析成像实验数据,物高,像高说明成像特点是什么? (2) (2)通过实验数据看到,满足成像要求的物距和像距不是固定值,而是? (3) (3)像距、物距分别与焦距比较在数值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4) (4)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结论是:像距在 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是 : 二、探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实像的条件实验记录表 焦距10 10 10 10 10 10 f/cm 物高6.6 6.6 6.6 6.6 6.6 6.6 h1/cm 像高6.6 6.6 6.6 6.6 6.6 6.6 h2/cm 像距20 20 20 20 20 20 v/cm 物距20 20 20 20 20 20

u/cm 、 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结论是:像距在 凸透镜成倒立等大实像的条件是 : 三、探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实验

记录表 焦距10 10 10 10 10 10 f/cm 物高6.6.6.6 6.6 6.6.h1/c6 6 6 6 m 像高24 14 11.h2/c5 m 10 9 8 像距44 30 27 25.24 22 v/cm 5 物距13 15 16 17 18 19 u/cm 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结论是:像距在 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是 : 提出问题:通过以上实验对比,物距还剩哪个范围没有研究?

四、物距u【分析与结论】汇总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性像距v 成像条 质 件物距 u 倒大虚 正 小 实 倒缩实f2f 立 小 像 倒等实v=2f u=2f 立 大 像 倒放实v>2f f(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2、照相机胶片上所成的像相对被拍摄的物体是 (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3、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4、当物体由极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增大 (B)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减小 (C)像物间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D)像物间距离先变大后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