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我与地坛》

2024-08-11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我与地坛》

作者:郑纤芷

来源:《神州》2012年第30期

《我与地坛》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所写的一篇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 一、生与死的哲学思考

所谓人生观应该包含着对出生、活着和死亡三个问题的思考。文章用了七段来写“我”在地坛中长达十几年的生活,时间静静的流淌,地坛依稀如昨,地坛里的“我”却经历了世事变迁,从青年到中年,从最初在地坛里“我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生,这样想了好几年”,到后来作者终于想明白了。史铁生对于出生的问题是这样认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在他看来,出生是个不必要讨论的问题,应该自然接受。

对于死亡呢?古往今来,无论名流千古的伟人,还是平常普通的百姓,都在潜意识里非常惧怕死亡,这是人之常情。但经历了巨大的人生苦难的史铁生,沉浸在地坛的宁静中,对于死亡早已参透:“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简而言之“生是一个事实,死必然降临。”也即人们常常提到的“生死有命”,生死都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不由自己决定。仿佛很颓废,但我们却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一种生命的从容,从容接受自然法则对生命的安排;一种佛家的意味:人活着就是受苦的,只有经受得住这种苦难的考验,“不急于求成”地寻找死亡,从从容容地走完这一生,才能幸福地、坦然地迎接生命的最后一刻,走向极乐世界。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一种不怨天不怨地的“大智若愚”的豁达态度;一种走出痛苦,跳出世外,俯瞰人生的大师风范。坦然、平和地接受自己所不能改变的事实。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史铁生接受了生活给予他的一切苦难。

参透了“生”与“死”,“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史铁生自己说“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在《我与地坛》中有段这样的景物描写:“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史铁生在园中目睹万物皆自由,到处充满生机,心灵摆脱了死神的纠缠,胸怀大为开阔。一切景象,蚂蚁的摇头晃脑、瓢虫的展翅升空,在他眼中都变得美妙异常,使作者已完全融入到这生机勃勃,生意盎然的大自然中。至此,作者完成了宇宙的受戒,对生与死都有了虔诚的信仰。 二、母爱的伟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谈及母亲,史铁生用明凈细腻的文字把母亲对他的爱写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动万分。正如铁生在文中所述:“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孩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个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由我来承担”。面对如此伟大的母爱,我们除了感动之外,我们的内心还能存留什么呢?作者用朴素的语言追述着母亲的奉献与担忧:“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孩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可她又能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因为深切的爱子之情,母亲生活在更加痛苦的深渊。在史铁生看来,他所罹患的苦,与母亲所遭受的,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尽管儿子不幸,殊不知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母亲无言地帮儿子坐上轮椅,又目送他远去,还因为不放心而经常去园中寻找他。“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文中母亲为了儿子放弃了自己,她只有儿子,儿子就是她的全部。在儿子去地坛公园的那些日子里,真难以想象母亲是怎么熬过来的,总活在担心和恐惧中,精神上的苦往往更能折磨一个人。当作者痛苦地喊出,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所以召她回去。所有的话在这里已经显得苍白多余了。当作者意识到自己的任性与倔强,曾经不经意的忽视给母亲带来的痛苦时,这似乎已经太晚了,母亲终究已经离孩子远去。史铁生母亲去世时才四十九岁,一辈子尽是苦难还没来得及享福便撒手人环了。这不仅使“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作者感到痛苦和内疚,还使读者为之感叹,真可谓是世事无常啊!当作者功成名就后再次回到曾经自己和母亲居住的小院后,虽未看到却听老街坊说到那棵合欢树长得很茂密时,不禁让人有种物是人非的叹惜。当初种这棵合欢树的母亲早已长眠于地下,而作者也不再是对生活失去信心让母亲担心的儿子,这些都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转变……往事历历在目,当史铁生明白了对母亲曾出过的一个难题后,他只能在雾气弥漫的早晨,抑或骄阳高悬的白昼里,整理歉疚和遗憾的心情。母亲是苦难的承担者,却未能享受到儿子成功的喜悦,史铁生“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值得庆幸的是,母亲的远逝给作者带来的痛苦没有将其击倒而是使作者获得一种近乎超越的体会和认识:“儿子想使母亲自豪,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尽管母亲已经远逝,但作者坚信母亲能够感受得到。深切的母爱滋润并激励着史铁生:“母亲生前没留给我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母亲的爱升华了史铁生。史铁生深刻地意识到,因为爱,我们并不孤独;因为爱,我们不应放弃;因为爱,我们走出虚无。原本我们不是也不能了无牵挂,我们不能也不可以游戏人生或者决绝尘世,母爱给了我们最深切的牵绊。史铁生在母爱阳光的普照下,获得走出自我虚无泥潭的信念,爱母亲,最重要的是爱自己,因为在博大母爱的面前,个体无权选择自弃。 三、小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