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多管共架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1525703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9.18

(21)申请号 202020004355.9(22)申请日 2020.01.02

(73)专利权人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100000 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20

专利权人 中铁建设集团北京工程有限公司(72)发明人 李宏伟 汪雪松 汪鹏鹏 刘雪亮 

逯峰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代理人 贾彦虹(51)Int.Cl.

F16L 3/133(2006.01)F16L 3/227(2006.01)F16L 55/035(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多管共架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管共架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包括底座、底座固定板、竖向带孔槽钢、第一抗震连接座、连接带孔槽钢、第二抗震连接座、角连接件、Ω型管夹、第一纵向固定槽钢、第二纵向固定槽钢、第一连接固定件、第二连接固定件和连接底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纵向固定槽钢、第二纵向固定槽钢与垂直角度呈45度安装,通过调整安装的角度,防止无法将纵向抗震效果最大化,第一纵向固定槽钢、第二纵向固定槽钢通过螺丝穿过第二连接固定件与连接底板进行旋拧锁定,通过螺丝旋拧,实现快速连接固定,底座通过螺丝穿过底座固定板并与外接固定构件呈拆卸式连接,防止日后无法进行拆卸。

CN 211525703 UCN 211525703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多管共架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固定板(2)、竖向带孔槽钢(3)、第一抗震连接座(4)、连接带孔槽钢(5)、第二抗震连接座(6)、角连接件(7)、Ω型管夹(8)、第一纵向固定槽钢(9)、第二纵向固定槽钢(10)、第一连接固定件(11)、第二连接固定件(12)和连接底板(13);所述底座(1)焊接固定在底座固定板(2)上,所述底座固定板(2)与外接固定构件连接固定,所述竖向带孔槽钢(3)通过螺丝旋拧锁定在底座(1)的底部,所述第一抗震连接座(4)固定位于底座(1)的外侧,且所述第一抗震连接座(4)与底座(1)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所述连接带孔槽钢(5)连接在第一抗震连接座(4)、第二抗震连接座(6)之间,所述第二抗震连接座(6)连接固定在竖向带孔槽钢(3)的侧壁底部,所述角连接件(7)通过紧固螺丝旋拧锁定在竖向带孔槽钢(3)和连接底板(13)的连接点,所述Ω型管夹(8)通过螺丝呈可拆卸式旋拧锁定在连接底板(13)上,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槽钢(9)连接在连接底板(13)上,且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槽钢(9)位于竖向带孔槽钢(3)的内侧,所述第二纵向固定槽钢(10)位于第一纵向固定槽钢(9)的左侧,所述第一连接固定件(11)连接在第一纵向固定槽钢(9)、第二纵向固定槽钢(10)的底端,所述第二连接固定件(12)连接在第一纵向固定槽钢(9)、第二纵向固定槽钢(10)的顶端,所述连接底板(13)水平固定在相连两个竖向带孔槽钢(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共架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板(13)是由齿槽钢与41冷弯槽钢双拼组合而成,且其上半部分为4127热轧燕尾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共架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槽钢(9)、第二纵向固定槽钢(10)与垂直角度呈45度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共架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槽钢(9)、第二纵向固定槽钢(10)通过螺丝穿过第二连接固定件(12)与连接底板(13)进行旋拧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管共架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通过螺丝穿过底座固定板(2)并与外接固定构件呈拆卸式连接。

2

CN 211525703 U

说 明 书

一种多管共架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震支吊架,具体为一种多管共架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属于抗震支吊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现代建筑施工中,通过加入建筑抗震相关技术,使得建筑物自身的抗震性能得到有效提高,而在自然灾害地震力作用下,依然可以保持稳固不倒,众所周知,当地震来临时,由于电线,管道,消防系统等机电设备坠落引发的二次伤害(如火灾,坠落物,泄露等)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比例占了伤亡一半以上,财产损失也较大,同样因为地震力,致使我们的消防系统、给水系统以及报警系统失效或坠落,造成更严重的人员伤亡,那么,在现代建筑机电抗震技术中,虽然我们建筑物自身的结构抗震性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但其中的机电设备由于没有加强抗震性能而导致的机电设备管线坠落、停用、二次伤亡、财产损失,突显出我们为了抗震而付出的努力是那么的毫无意义,所以,在建筑本体结构具有高性能抗震的基础上,机电设备的抗震必须配套施行。[0003]因此,则需要一种多管共架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来满足目前市面上的需求,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抗震支吊架,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其一、现有的抗震支吊架的连接底板采用单一结构的槽钢,导致连接底板的刚性可能会由于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其二、现有的连接底板的纵向固定槽钢不是45度安装,导致无法将纵向抗震效果最大化,其三、现有的抗震支吊架的底座采用焊接固定,导致日后无法进行拆卸。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管共架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多管共架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包括底座、底座固定板、竖向带孔槽钢、第一抗震连接座、连接带孔槽钢、第二抗震连接座、角连接件、Ω型管夹、第一纵向固定槽钢、第二纵向固定槽钢、第一连接固定件、第二连接固定件和连接底板;所述底座焊接固定在底座固定板上,所述底座固定板与外接固定构件连接固定,所述竖向带孔槽钢通过螺丝旋拧锁定在底座的底部,所述第一抗震连接座固定位于底座的外侧,且所述第一抗震连接座与底座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所述连接带孔槽钢连接在第一抗震连接座、第二抗震连接座之间,所述第二抗震连接座连接固定在竖向带孔槽钢的侧壁底部,所述角连接件通过紧固螺丝旋拧锁定在竖向带孔槽钢和连接底板的连接点,所述Ω型管夹通过螺丝呈可拆卸式旋拧锁定在连接底板上,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槽钢连接在连接底板上,且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槽钢位于竖向带孔槽钢的内侧,所述第二纵向固定槽钢位于第一纵向固定槽钢的左侧,所述第一连接固定件连接在第一纵向固定槽钢、第二纵向固定槽钢的底端,所述第二连接固定件连接在第一纵向固定槽钢、第二纵向固定槽钢的顶端,所述连接底板水平固定在相连两个竖向带孔槽钢之间。

3

CN 211525703 U[0006]

说 明 书

2/3页

优选的,为了防止连接底板的刚性可能会由于时间的推移而降低,所述连接底板

是由齿槽钢与41冷弯槽钢双拼组合而成,且其上半部分为4127热轧燕尾带。[0007]优选的,为了防止无法将纵向抗震效果最大化,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槽钢、第二纵向固定槽钢与垂直角度呈45度安装。[0008]优选的,为了实现快速连接固定,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槽钢、第二纵向固定槽钢通过螺丝穿过第二连接固定件与连接底板进行旋拧锁定。[0009]优选的,为了防止日后无法进行拆卸,所述底座通过螺丝穿过底座固定板并与外接固定构件呈拆卸式连接。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抗震支吊架设计合理,连接底板是由齿槽钢与41冷弯槽钢双拼组合而成,且其上半部分为4127热轧燕尾带,通过多层组合结构,防止连接底板的刚性可能会由于时间的推移而降低,第一纵向固定槽钢、第二纵向固定槽钢与垂直角度呈45度安装,通过调整安装的角度,防止无法将纵向抗震效果最大化,第一纵向固定槽钢、第二纵向固定槽钢通过螺丝穿过第二连接固定件与连接底板进行旋拧锁定,通过螺丝旋拧,实现快速连接固定,底座通过螺丝穿过底座固定板并与外接固定构件呈拆卸式连接,防止日后无法进行拆卸。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部示意图。[0013]图中:1、底座,2、底座固定板,3、竖向带孔槽钢,4、第一抗震连接座,5、连接带孔槽钢,6、第二抗震连接座,7、角连接件,8、Ω型管夹,9、第一纵向固定槽钢,10、第二纵向固定槽钢,11、第一连接固定件,12、第二连接固定件和13、连接底板。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15]请参阅图1~2,一种多管共架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包括多管共架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包括底座1、底座固定板2、竖向带孔槽钢3、第一抗震连接座4、连接带孔槽钢5、第二抗震连接座6、角连接件7、Ω型管夹8、第一纵向固定槽钢9、第二纵向固定槽钢10、第一连接固定件11、第二连接固定件12和连接底板13;所述底座1焊接固定在底座固定板2上,所述底座固定板2与外接固定构件连接固定,所述竖向带孔槽钢3通过螺丝旋拧锁定在底座1的底部,所述第一抗震连接座4固定位于底座1的外侧,且所述第一抗震连接座4与底座1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所述连接带孔槽钢5连接在第一抗震连接座4、第二抗震连接座6之间,所述第二抗震连接座6连接固定在竖向带孔槽钢3的侧壁底部,所述角连接件7通过紧固螺丝旋拧锁定在竖向带孔槽钢3和连接底板13的连接点,所述Ω型管夹8通过螺丝呈可拆卸式旋拧锁定在连接底板13上,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槽钢9连接在连接底板13上,且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槽钢9位于竖向带孔槽钢3的内侧,所述第二纵向固定槽钢10位于第一纵向固定槽钢9

4

CN 211525703 U

说 明 书

3/3页

的左侧,所述第一连接固定件11连接在第一纵向固定槽钢9、第二纵向固定槽钢10的底端,所述第二连接固定件12连接在第一纵向固定槽钢9、第二纵向固定槽钢10的顶端,所述连接底板13水平固定在相连两个竖向带孔槽钢3之间。

[0016]所述连接底板13是由齿槽钢与41冷弯槽钢双拼组合而成,且其上半部分为4127热轧燕尾带,通过多层组合结构,防止连接底板的刚性可能会由于时间的推移而降低,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槽钢9、第二纵向固定槽钢10与垂直角度呈45度安装,通过调整安装的角度,防止无法将纵向抗震效果最大化,所述第一纵向固定槽钢9、第二纵向固定槽钢10通过螺丝穿过第二连接固定件12与连接底板13进行旋拧锁定,通过螺丝旋拧,实现快速连接固定,所述底座1通过螺丝穿过底座固定板2并与外接固定构件呈拆卸式连接,防止日后无法进行拆卸。

[0017]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抗震支吊架时,先将底座1通过螺丝穿过底座固定板2并与外接固定构件呈拆卸式连接,防止日后无法进行拆卸,然后将竖向带孔槽钢3固定在底座1的底部,再将连接底板13通过角连接件7与竖向带孔槽钢3垂直连接,然后将连接带孔槽钢5通过第一抗震连接座4、第二抗震连接座6分别进行固定,再将第一纵向固定槽钢9、第二纵向固定槽钢10与垂直角度呈45度安装,最后将管道固定在Ω型管夹8内即可。[001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001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5

CN 211525703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