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国画意境和笔墨中谈析学习方法论文

2022-07-19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从国画的意境和笔墨中谈析学习方法

【摘 要】 学习中国画必须研习古人的笔墨技法,但不能被旧程式所束缚。还要寻求新的笔墨技法,更新地增强对国画艺术的认识。并结合自己在临摹和写生过程中的实践,在学习方法上谈析自己的经验。

【关键词】 中国画;意境;笔墨;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1

意境是中国画的一大特点。从意境出发,又以意境为归宿,既十分重视形式美,又更为重视形式的内在因素。什么是意境?简言之,即以景写情,寓情于景,画中有诗,情景交融。这是国画艺术的优良传统。历来评画往往以意境高下作为衡量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 怎样才能使画有意境呢?构思、酝酿意境是创作中重要环节。一个主题要经过反复思考和尝试。生活中有许多非常熟悉的题材,平时并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只有在季节变化时节才使我们感受到它们的美。要求我们在深入生活时善于体验、感受并酝酿有诗意的境界、气氛。比如选择什么题材?放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环境等条件下,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意境。国画不但重意境,而且强调意溢画外,意到笔不到,有如品茶,吃橄榄,余味无穷。要讲究立意为先,“胸有成竹”。但落笔时又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化机,临阵变化,即“胸无成竹”。清代郑板桥在一段画跋中说:“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他讲出了定则和化机的辩证关系,

着重强调一个变字。这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渗透于诸如:分合、奇正、藏露、虚实、疏密等等中国画构图的基本法则之中,其美学上的独特性,与中国的文学、哲学思想一脉相通。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国画基本技法的同时,也要学一点文学、哲学、有条件的可以涉猎更多,借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这对于学好中国画是十分有益的。

中国画十分注重笔墨,尤其讲究用笔。笔墨两字几乎成为中国画的别名。中国画的主要工具是毛笔,它具有尖.圆、齐、健的特点。使用时五指齐力,落笔后不断变换角度,采用中锋、侧锋,逆锋,卧锋,甚至拖笔,从而产生出各种不同的线条。“线”是中国画塑造物象,抒情造境的主要手段,这与西洋画注重块面构成和光色变化是截然不同的。

笔墨是国画形式语言,在写意画的创作中,笔墨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笔中有墨,墨中含笔。产生出无穷的变化,笔法与墨韵浑然天成,水墨交融,气象万千。

学习国画首先要得法,在得法的前提下努力勤奋才能见到成效。 临摹主要是为了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是学习他人精华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尽快掌握前人对表现物象的方法和艺术处理手段。中国绘画历史悠久,历代画家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劳动和实践,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通过临摹,学习他们的创作经验和笔墨精华,可以尽快掌握绘画技法,避免盲目的摸索,少走弯路。这里的关键是必须懂得临摹的正确方法和要领,以及临摹的步骤。

1、选好范本

临摹之前首先要选好范本。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要选上乘之作,大家妙品。一般应选用明透简括的优秀作品为范本。要由浅及深,从简到繁。要循序渐进,不能妤高骛远。范本选得好,临摹时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对于那些低劣之作,伪画俗品,万不可临习,否则将会误入歧途,贻误终生。 2、认真读画

面对范本,要认真识读、分析,揣摩和了解题材内容、表现技法、风格特点以及笔墨关系等等,从中悟出其规律性。经常读画还能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辨别出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避免在临摹时囫囵吞枣,良莠不分。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 3、对临

经反复观察研究临本后,即可挥毫。初学者临摹,首先要注意形似,用笔肯定、明确,注意线的长短、粗细、曲直、方圆、疏密、虚实和用墨的干、湿、浓、淡的变化。在临习时,务求严格认真,但也应防止过分追求细节,而忽略对全幅作品风格的掌握。 临摹不能只停留在形似上,开始可以从形入手,进而要临出神彩,形神兼备方才动人。临摹要临在心里,能达到默写才算是自己的东西,临过就忘说明理解得不深不透。为了巩固临摹成果,最后要用默写来检查一下,默临不成功要找其原因,要及时重读范画加深印象。

写生是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写生练习,了解物象的结构特

征和生长规律。写生的主要任务在于收集素材,培养我们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分析和表现能力,为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认真观察

学好国画,不仅要有娴熟的表现技能,而且对物的基本常识和特性也应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如:幼树、老树的生长地域,开花季节、枝、千、花、蕊、蕾、蒂的生长规律和组织结构。以及它们相互依存关系等等,都要进行详细地、全面地分析和研究,从感性和理性上都要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2、简写

在描绘对象时,先定好画面大体位置,从整体把握,大处着眼,大形入手,突出重点,删去细节。要求用线流畅、洗练、运笔自如、画面生动、形象准确。这种写生方法是培养造型能力,记录生活素材的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 3、细写

这种写生方法,较之简写严谨、细致,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物象作具体准确的描绘,对局部的重要形象,可作深入而详尽的刻画,强调质感和个性特征。如写梅干的形质,曲如龙、劲似铁,花瓣着色沉稳而不妖艳,有别于桃、杏、梨花,梅树干的质感又异于松、柏、杨、柳的树干。 4、默写

在观察、记忆客观物象后,凭借自己的感受,心手相应地把物象默写出来。因此,默记是默写的重要前提,有了默记的基础,对生

活中各种形象特征和造型结构即会历历在目,下笔之际,不必起稿,一挥而就。

当笔墨和技法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进行创作练习,创作的摸索阶段也可以叫“习作”,习作允许边临边创,在习作中一定要强调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为过渡到自由创作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学习与参悟,使学习和技艺达到一定的高度。作画者有了修养,作画就会由“再现”升华为“表现”。国画艺术风格也是异彩纷呈、标新立异。无论画有多少种形式和风格,只要我们能勤奋、得法、多悟、常修,一定能够画好国画,创作出更新更美的佳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