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分析
摘要:装配式构件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采用叠合板进行施工,在完成吊装之后,需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并且在墙体与顶板交接处进行二次处理,粘贴海绵条避免爆浆,其在施工方面需要注意较多细节,一旦施工潦草,就容易造成工程质量较低等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装配式构件;施工工艺;安装要点
近年来,由于以装配式为主的建筑应用技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整体的建筑技术也日渐完备并且其在高层建筑中较为普遍。然而在建筑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将建筑技术与当地具体实际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装配式建筑的优点及其施工工艺的细节,总结了安装要点。
1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1)装配式建筑工期短。与传统建筑多环节施工不同,装配式建筑所采用的预制构件可以实现工业流程化生产,具备完善的生产体系与标准,能够完成大规模的制造,因此建设施工用时更短,只需要将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拼装组合,就可以在短期内完成建筑的建设。(2)具备良好的质量。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仅施工流程复杂,同时工艺细节众多,在建设生产中很容易存在质量问题,给建筑的安全带来隐患。而装配式建筑既可以实现快速建设施工,也能够有效地保障建筑体质量。预制构件在生产中已经实现了标准化与产业化,其零件的质量水准受到行业的监督、国家的审查,因此产品的品质可以获得保障。同时预制构件在生产中具有很多优质的特性,如防水、防裂、隔音、保温等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偷工减料问题的产生,同时由于工艺流程的简化,也更利于施工环节的监管,保障施工质量。(3)装配式建筑降低了能耗,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污染。传统的建筑在生产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噪音与工业
灰尘,不仅影响周围的环境,也会破坏周围的生态,并在生产施工中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而装配式建筑本身体积小、材料轻、工艺简单,能够实现精细化施工,对于材料的浪费更低,对环境的破坏与影响更小,施工结束后所产生的垃圾更容易回收再利用,能够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成本。
2建筑工程装配式构件施工工艺 2.1设计阶段灵活模拟
在设计阶段,属于施工前的阶段,在此阶段必然要进行数据的模拟和测算,针对未建成的施工工程,可以首先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模拟混凝土的浇筑,在工程实验室中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模拟,保证配件能够通过模拟阶段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在设计阶段,根据模拟的情况,要灵活设计的参数,保证专人检查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浇筑工作。
2.2施工成品注重保护
因为装配式构件对于数据的精度要求较高,如果在安装过程当中出现碰撞,就会导致重要配件发生扭曲,因此需要将装配式构件放于专用堆放架中,并且在堆放架上分层进行橡胶垫的保护,在运输的过程当中,将这些橡胶垫进行捆绑牢固,避免运输来回碰撞。除了在运输过程当中注重保护,还需要在灌浆施工之前,对浆料进行清理干净再施工的工艺过程当中,保证随用随清的原则,将混凝土和成品构件进行分拣摆放,保证成品构件上面铺设油布进行隔绝,避免边角和表面受到污染。
2.3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在装配式构件的施工过程当中,需要严格按照建筑物“内控法”进行轴线的控制,在轴线控制的手段方面,通常采用光学铅直仪或经纬仪进行各层建筑物的点位的竖向传递或施工中轴线点的竖向投测等。墙柱上确定水平线之后,依次放出建筑物的纵横轴线,才能够保证在施工的质量过程当中,预制板的位置和装配件中都能够得到较小的误差,在施工过程当中,注重高度的质量控制,能够保证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安装连接符合预期,降低后期修改的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在
雨季进行施工,通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为了保证雨季的正常生产,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通过天气信息源的信息提醒进行施工装配式构件的施工,针对装配件生产的各个环节,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情况进行分别要求。小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正常的施工,在钢筋加工模板组装和拆模等工作过程当中,可以临时搭建活动的雨棚,帮助正常施工,而对于已经涂抹脱模剂的模板,要进行重点的把握。在小雨的天气下,不能淋雨,一旦出现淋雨的情况,就要组织工作人员对参数进行备案,重新刷漆。如果施工的过程当中遇到阵雨,就必须停止施工,因为施工的过程中,阵雨的时大时小会造成雨量的不均匀,如果雨量过大,会造成雨水在施工内的堆积,造成运输不便,所以在阵雨的时候,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避免模板料斗、电力设备等受到雨水的冲刷。如果遇到大雨、暴雨、雷阵雨等要停止所有施工内容,针对装配式构件,要提前做好排洪排涝的准备,保证排水沟畅通,避免水位急剧上升后将生产场地的涂料等淹没,造成生产资料的损失。
3建筑工程装配式构件安装要点 3.1进场验收注重质量
进场验收装配式构件需要验收,构建合格证,并且验收和构件一起出厂的混凝土同条件抗压强度报告,这两个报告分别从装配件本身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承受强度两个方面做成保障,这样一来,能够保证,预制构建在尺寸和标识上齐全,满足日常的工程需要,而在抗压强度上保证后期施工的质量,能够承受对应压力。细说预制构件质量验收的验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观感质量检验尺寸及误差测量,构件结构件预留孔洞深度和垂直度构件之间的预埋管线位置,以及贴合面的处理等方面,这些涉及装配式构件在施工过程当中和具体施工单位的契合度,是安装的重要前提。
3.2施工流程
在施工流程上,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总体分为预制楼梯构件安装,楼梯预留孔注浆缝隙封堵两个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叠合板构件安装,这些都是预制构件施工的重要内容,在施工中要把控施工质量。预制楼梯构件安装需要在安装之前根
据控制线来确定楼梯预制构件的高度和水平宽度,这样能够通过横纵坐标的方式确定安装位置,再根据水面泥沙找到平层高度,根据施工强度帮助水泥砂浆找到预制楼梯构件的安装位置,然后根据楼梯的构件编号核对进行构件的安装,在安装的过程当中,需要随时按照水平尺进行水平测量。在完成这一步之后,预制楼梯构件安装需要在预留孔铸件和缝隙封堵上进行灌浆活动,为了能够保证顺利施工,需要根据配套产品说明书确定灌浆料的使用温度和搅拌料的配比,过程当中按照每个孔必须注满。对于作业人员要进行严格要求,清理预制楼梯预留孔洞之后,调整固定好楼梯才能够搅拌注浆料进行注浆,需要称重各种材料,按照配比进行注浆活动,保证整体注浆纯度统一,在灌浆完成后,适当清理现场,对于个别漏洞孔洞进行补注,保障孔洞严密紧实完成平整光滑的施工要求。叠合板构件的安装与预制楼梯构件安装不同,在步骤上需要先采用钢管架支撑起来,才能够在板面上铺设模板,因此需要率先根据满堂钢管架支撑体系进行钢管的架设,保证基础重力的承受之后,才能够根据预期的设置进行模板的铺设,在铺设过程当中,操作人员要站在铺好的模板上面,手持叠合板、预制构件摆正位置,保证各边都能够准确地与墙面契合,然后将预制构件在剪力墙上1cm进行落座,完成预制构件的初步安装。在完成前面上述任务之后,在预制叠合板上现浇板内线管铺设,保证线管固定之后用套管进行双向的胶带固定,将预埋的线核对孔洞打开,然后按照图纸的设计要求将线管插入。
4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因其本身特点与实际建筑过程中采用的PC技术相结合具有效率高、质量水平高、成果显著、实用性强、以及施工成本较低的明显突出优势,获得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楠.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监理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21(03):166-167.
[2]胡秀芝,王敏,李锋.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措施[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01):130-1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