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全标准化自评表-2017

2020-02-26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安全标准化自评表

项目 考核要素 自评内容 1.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目标; 2. 将企业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至上而下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 1 目标 3.各级组织制定安全工作规划或计划,以保证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的有效完成; 4.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成立安委会:由主要领导和部门领导构成,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研究有关安全生产事宜。 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形成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2 组织机构 配备适应本企业安全要求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其他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部门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员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 按照规定制定年度安全投入、使用计划,并落实。 4 安全投入 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应当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 建立识别和获取法规、标准的制度,明确主管部门; 及时识别法规、标准的有效性 5 法律法规 适用的法规标准是否及时传递给从业人员; 是否将获取的法规标准转化为企业制度,并贯彻到工作中; - 1 - 得分 *权重系数后得分 备注 5 权重系数 0.02 * * 权重系数0.05 权重系数0.05 权重系数0.03 权重系数3 项目 考核要素 自评内容 得分 *权重系数后得分 备注 0.02 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 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 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物品和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6 规章制度 事故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 外来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制度 制定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法),并及时修订。 每个生产工艺过程均应有操作规程,包括明确岗位或工序物料(过程产品)的性质、质量指标,安全指标的要求; 明确岗位工艺技术指标及操作参数,如物料、配比、成分、温度、压力、流量等指标; 明确生产设备,装置的规格、型号、尺寸、能力等。 明确阐述生产原理及流程 明确正常停车,紧急(含事故)停车操作程序和处置方法 突然断电、断水、断气的安全操作规程 权重系数0.08 7 操作规程

- 2 -

项目 考核要素 自评内容 物料(包括:原料、中间品、产品)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 岗位人员是否熟悉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确定安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 制定教育培训计划 得分 *权重系数后得分 备注 权重系数0.05 教育培训管理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 主要负责人经有关部门培训并具备与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培训经有关部门培训并具备与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资格。 * * 权重系数0.05 特种作业人员取得安监部门特种作业资格证书。 8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特种设备操作资格证书。 熟悉本岗位的工艺技术,工艺设备性能;熟练掌握操作规程;熟知岗位的危险危害因素,具备应急和自救能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新工人上岗前三级教育 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工人复工、转岗的教育,经所在车间培训,填写相关记录 外来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进行安全培训,告知作业场所的危害及应急知识 员工的日常安全教育由部门、车间、班组进行,并做好记录。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投运前,应对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记录 新改扩建建设项目应由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施工应当由取得相应工程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安全设施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进行相应的检验、检测验收,保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满足生产安全要求,并处于正常适用状态。 - 3 -

9 建设项目三同时 **

项目 考核要素 自评内容 得分 *权重系数后得分 备注 权重系数0.02 权重系数0.03 * * 权重系数0.02 应有部门和专人负责各种安全设施设备,建立台账 安全设施设备应制定检维修计划 10 设施设备 安全设施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不应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 由设备部门管理,并按规定建立特种设备档案,建档内容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 按照规定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 特种设备按规定的检验周期,经有检验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安全阀、压力表要每年校验一次。 检维修要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并作检修记录。 1、锅炉应设置高、低水位报警,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蒸气超压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且完好可靠。 2、每台锅炉至少应装设两个安全阀(不包括省煤器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表,定期检验、检测,保持灵敏可靠。 3、应保证锅炉水质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要求。 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以下统称专用仓库)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 实行分类存放,储存符合《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 甲、乙、丙类物品库房之间以及与其他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遵守GB50016- 2006的规定,距甲、乙、丙类仓库20m以内,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等安全设施。 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必须进行核查登记。库存危险化学品应当定期检查。 作业场所安全防护和管理 规定特殊作业的票证管理及使用范围。进入容器、管道、洞室、下水道等空气不畅通的危险场所作业,必须有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并有专人监护和审批手续 - 4 -

11 特种设备管理 12 危险化学品仓储管理 权重系数:0.05 13

项目 考核要素 自评内容 检修机械设备时,必须停机并切断电源,并悬挂警示牌。在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设备或场所检修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方能进行作业。 操作起重机械,按照《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程》的规定执行。载货升降设备,必须配备安全装置,严禁载人 作业场所必须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事故处理应急设施。应取得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文件 1安全防护设施应齐全并处于完好状态。 2、栏杆、地坑、窨井、地沟、爬梯等不得随意移动。如因工作需要而移动、变更,必须采取临时安全措施。待工作完毕后及时复原,确保安全可靠。 选用的仪器仪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保证技术性能,按规定校验并符合使用场所的安全要求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内不应设置办公室、休息室。如必须贴邻本厂房设置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非燃烧体防护墙隔开和设置直通室外或疏散楼梯的安全出口。 有强烈生理活性药物的生产操作,如激素、抗肿瘤等生产操作应采取密闭或有效隔离措施,并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 1、职工宿舍与危险场所符合安全距离;车间仓库严禁居住人员 2、严禁在线分析一次仪表与操作室或分析室设在一处。 1、危险性的作业场所(厂房),门窗应向外开启,通道和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2、厂房内最远工作地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的距离,不应超过有关规定 。 3、厂房每层的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4、机器和工作等设备的布置,应便于作业人员安全操作;通道的宽度不能小于1m。 5、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堆放要不防碍操作和通行;废料应该及时清除。 火灾或爆炸危险场所的通风设备,应用不燃材料制成,并应有接地和清除静电的措施。 2、各种容器、设备、阀门、管道所设的爬梯、平台、栏杆等要经常检查,有锈蚀和损坏要及时修补。 架空电线严禁跨越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 得分 *权重系数后得分 备注 *

- 5 -

项目 考核要素 自评内容 防雷和防静电设施应每年定期检测,并有检测报告和合格证。 爆炸场所的电气装置,不论其电压高低和安装位置的高低,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均应可靠接地或接零,符合规定要求。 变电所和配电室不得设在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场所及贴邻其建造,如必须贴邻建造则不应有门、窗、孔、洞与其相通 厂内道路应设置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交通标志(限速、禁行等)。易燃、易爆产品的生产区域或贮存仓库区,应根据安全需要,将道路划分为限制车辆通行或禁止车辆通行的路段,并设置标志。 标志牌应设在醒目地方。安全标志执行《安全标志》(GB2895-2000)及《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92规定。 护栏、平台及危险区域的安全色,执行《安全色》(GB2893-2001)规定,管线基本识别色应遵守GB 7231-2003的规定。 在管道上涂刷正确的安全色或色环,并标明介质和流向。 阀门上要有明确清晰的开关方向。 各设备上要有清晰的标识,内容包括:设备名称、介质、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和相关责任人。 存在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区域的岗位上要放置与本岗位毒害因素有关的毒物周知卡,内容包括:毒物名称、危害性质、监测数据、防护与自救方法等。 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危险化学品必须从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购买。 采购部门应建立危险化学品客户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 1、客户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2、运输资质证。 易制毒化学品的采购、运输必须经公安部门审批、备案。 得分 *权重系数后得分 备注 * 权重系数0.30 14 安全标志、标识、警示 权重系数0.03 15 相关方管理

- 6 -

项目 考核要素 自评内容 1、购买剧毒品必须到公安部门办理购买凭证或准购证。 2、剧毒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并将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当地公安部门和安监部门备案。 在同一厂区内共同生产或作业的相关单位,应签订安全管理协议 不得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规定资质的单位 企业统一组织,定期进行有计划地全面检查,每季不少于一次,由安全部门建立台帐作好记录。 车间组织进行经常性检查 各专业管理部门组织专业检查并作记录。各专业检查每年不少于2次。 企业统一组织季节性、节假日安全检查 得分 *权重系数后得分 备注 ** * 权重系数0.02 16 针对检查出的隐患,确定整改单位或责任人,规隐患排查治理 定整改时间,并检查核实整改落实情况,并做好检查台帐记录 企业应制定隐患治理方案,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质、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隐患治理措施应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对隐患治理情况应进行效果评估 辨识危险有害因素和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控制。 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档案内容:各危险源存在危险物的性质,危险特性、数量、周边环境、监测监控指标和措施、负责人和责任人等。 向当地安监部门备案 重大危险源管理 权重系数0.05 * 17 构成重大危险源根据需要设有液位、压力、温度仪表监控及远传超限报警装置、有毒及易燃易爆气体监测报警器。对重要指标进行24小时在线监控。 设立重大危险源标志牌, 标志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重大危险源名称、主要危险物、危险性、贮存数量、防护措施、监控项目、主要负责人、监护单位

- 7 -

项目 考核要素 自评内容 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检查。建立“重大危险源检查台帐”。 ①查设施、设备的完好性; ②查安全设施的完好性; ③查监控仪表的完好性。 ④查操作管理。 保证从业人员在以下三方面的知情权: 1、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2、防范措施。 3、可能导致事故的特点、种类以及采取的对策和技术措施。 1、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不得大于10mg/m3,其外排气体的含尘浓度应符合现行工业三废排放标准。 2、作业场所中有毒气体浓度应符合规定。 3、生活用水管和蒸汽管,应与生产用水管和蒸汽管分开。 1、按国家规定对全厂粉尘、有毒、噪声进行检测点布置。 2、按国家规定决定各检测点的检测周期。 3、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全厂各粉尘、毒、噪声各点按周期进行定期检测,并将粉尘、有毒、噪声的检测结果记入台帐。 4、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超标项目研究采取对策措施。 5、在监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 建立职工健康监护档案。 在劳动合同中,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后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 根据作业场所需要正确配备、存放、管理、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及时如实地向当地安监部门申报职业危害,并接受其监督 凡是进入厂区人员必须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1、按生产特点及实际需要,设置更衣室、浴室等生活卫生用室。 2、有可能接触酸、碱等场所必须设置冲林、洗眼器。 3、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的场所应设置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设施,数量应符合标准要求。 得分 *权重系数后得分 备注 权重系数0.03 18 职业健康 * 权重系数0.02

- 8 -

项目 考核要素 自评内容 1、有比较确定的救援组织机构,根据实际包括:指挥、现场救护、医疗、交通管理、通讯、后勤保障等组织和人员。 2、应急人员要有一定应急知识和能力。 1、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编制预案。 2、预案通俗易懂,系统性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 3、程序清楚明了,说明准确,记录齐全。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训练和演习并做好记录。 配备一定数量的器材: 1、过滤式防毒面具。 2、隔离式防毒面具。 3、防化服(防护服)。 4、防护手套、防护靴等。 5、收容处理装置。 6、应急工具。 7、急救箱。 8、消防器材。 9、应急车辆 预案在安监部门备案 预案应定期评审、修订完善 明确各类事故管理部门及责任 对发生的事故按照规定及时上报,不得迟报、瞒报、慌报 各类事故均应建立台帐。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地点、经过、取证、调查经过、处理结果、采取的措施等内容。 各类事故应依法调查 得分 *权重系数后得分 备注 * 19 应急救援 权重系数0.05 ** 20 事故管理 权重系数0.03 合计

- 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