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施工方法 1、支顶架施工
(1)同排墩柱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时,即开始帽梁的施工。调直墩顶预留钢筋。
准确放出帽梁中心线,将其标于墩顶面,架立帽梁支架,支立帽梁模板并用支撑固定。
第 1 页 共 8 页
(2)测量放出帽梁结构的边线,根据场地的特点帽梁支架搭设在桩架平台上。
(3)支架采用满堂支架,用钢门式架搭设。门式架纵向步距90cm,中间内插加密一排。门式架横向间距20cm。在墩范围门式架搭设不到的地方用φ48 钢管加密。支架脚下加垫木板及10x10 木枋以增大受压面积,以确保支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受力沉降达到设计要求。
(4)钢管及扣件等应涂上防锈漆,并在安装前认真检查,锈蚀严重者不得使用。
(5)纵、横向每300cm 设一道,支架外侧各设一道剪刀撑。剪刀撑须扣紧立柱或水平杆。剪刀撑用Φ48mm 钢管连接。杆件需要搭接长时,搭接长度不少于50cm,搭接接头处扣件数量不少于2 个。
(6)当支架的高度为宽度的5 倍以上时,加设缆风绳,将缆风绳拉结于上部水平拉杆和两端立柱交点的附近,倾角取45°~60°左右,并锚固在坚固的物体上。支架在高压电线区架
第 2 页 共 8 页
设时离开高压线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7)施工操作层铺脚手板,并采取可靠的连接方式与门架横梁固定。
(8)上下槽钢点焊固定连接。 (9)质量检测标准:
支架必须具有足够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保证构筑物的设计形状、尺寸及各部位置的准确性。
2、钢筋及模板的安装
(1)帽梁钢筋安装支架、底模经验收后,按照底钢筋→侧钢筋→面钢筋的顺序安装帽梁钢筋。钢筋接头不应设在应力最大
第 3 页 共 8 页
处。
(2)钢筋绑扎在支顶架上进行。帽梁钢筋底(或侧)绑一定数量的水泥砂浆垫块与模板隔开,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放出支座中心位置后,按施工图纸绑扎好支座垫石、防震挡块钢筋。
(3)帽梁模板主要采用定型钢模板,边角部位采用木板调整。
3、模板施工
(1)为了提高外观质量,模板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施工时按模板设计图进行预拼,相邻两块板的每个孔都要收紧螺栓。以加强模板的整体性和刚度。
(2)模板预拼后进行编号,并涂刷脱模剂,分规格堆放好。 (3)底模板或拼好的模板按设计顺序在已放好的模板边线上就位放好。帽梁底模板要确保与模板的支托紧密无虚位,侧模板采用对拉螺杆加纵横压杆,压顶压脚,防止侧向位移。
(4)帽梁钢筋通过检查验收合格后,安装侧面模板,并支撑牢固。
(5)侧模板支立前,在模板内侧涂一层脱模剂,然后根据放出的墩柱中心线及墩底标高,支立模板至设计墩高。墩台模板支撑牢固,墩柱四周均设置风缆拉住模板,以防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倾斜。模板支立后复测检查以确保墩柱、帽梁的设计尺寸与允许偏心偏差符合要求。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
(6)模板拼缝均用橡胶条镶缝,整个混凝土帽梁梁模板采
第 4 页 共 8 页
用螺栓及对拉螺栓连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以防止接缝漏浆,影响响外观质量。
(7)质量检测标准:
①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支架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模板的下口及模板与角模接缝处要严密,不得漏浆。
②模板安装必须牢固,在施工荷载作用下不得有松动、跑模、下沉等现象。
4、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1)模板支撑、钢筋通过检查验收后,清除干净钢筋上污垢,焊渣,与模内杂物
5、模板、支架拆除之后就可浇筑砼。
(2)帽梁主体和挡块一次整体浇筑,支座垫石第二次浇筑。帽梁采用泵送砼或吊装料斗浇筑方案,砼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的坍落度为8~12cm,砼到施工现场后,校对其出厂砼配比单和实际坍落度,满足要求后方可浇筑。浇筑砼前,应先洒适量水湿润钢筋,模板和墩柱砼顶面。
(3)帽梁砼应从梁中向两边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不得超过30cm,振捣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特别注意转角部位的振捣,不漏振也不过振,以保证墩台表面光滑、平整、色泽均匀。
(4)浇筑砼同时,应派人检查支架与模板支撑情况,如有
第 5 页 共 8 页
变形,移位等现象应立即停止浇筑,待校正处理后方可继续。
(5)每条帽梁试件不小于3 组9 件,其中7 天期1 组,28 天期2 组。
(6)待帽梁混凝土浇筑完毕收浆后,开始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洒水以混凝土表面湿润即可)。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拆模强度,即可拆除侧模板,用作下一帽梁的施工。拆模时应避免重橇、硬砸,损伤帽梁混凝土面层。帽梁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为7 天,每天洒水次数视环境湿润与温度控制,洒水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
(1)混凝土浇筑后,根据室外温度和砼凝结情况,砼收浆后及时进行淋水保养,帽梁顶用湿麻袋覆盖保养,养护期限为7 天,在养护期间,经常使砼保持湿润。
(2)砼浇筑完后,当砼强度达到2.5MPa 时(以保证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为标准),才可拆除侧板。
4.6.2.4 垫石支座施工 一、施工流程
第 6 页 共 8 页
二、施工方法 1、支承垫石的制作
(1)墩柱浇筑后,准确放出支承垫石平面位置,测定支承垫石高程。
(2)凿毛清理砼面、绑扎垫石钢筋和模板,预埋地脚螺丝; (3)对支承垫石平面位置及标高进行复测。
(4)按设计平面、高程浇筑混凝土。下砼时要严格控制的垫石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并做好养护工作。
2、支座的安装
(1)先将支座支承垫石顶平面冲洗干净、风干。 (2)复测支座垫石平面标高,使梁端两个支座处在同一平面内。
(3)在支承垫石上按设计图标出支座位置中心线,同时也标出安装后梁板宽度的边线和中心线。
第 7 页 共 8 页
(4)在橡胶支座上也标出十字交叉中心线,将支座安放在支承垫石上,使支座中心线同垫石中心线相重合。矩形支座短边应与顺桥向平行放置,圆形支座可以不考虑方向问题,只需支座圆心与设计位置中心相重合即可。
(5)为避免橡胶支座在安装梁板时发生位移,在支座下表面涂一层环氧树脂粘结于垫石表现上。
(6)橡胶支座安装后,若发现问题需要调整时,则必须吊起梁端,在橡胶支座底面与支承垫石面之间抹一层用水灰比不大于0.5 的1:3 水泥砂浆抹平。并使其顶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标准(支座平面位置允许偏差5mm,支座四周边缘高差1mm)。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