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九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20-05-22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九年级历史学科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六街中学 善颖舒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已结束,成绩也已揭晓,我就本次考试的情况做以下分析。

一、试题的主要特点: 1、注重基础,立足课本。

此试题紧扣课标,贯穿了“试题在书外,答案在书中”的思想,强调对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线索的识记和历史现象、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结论的理解,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考查,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内容占90%。从学生答题情况反映,历史试题不偏、不怪、不难,难易适中。 2、注重图表运用,试卷图文并茂。

用图表设置问题情景,能够传递多元的历史信息,给考生营造“活生生的历史”氛围同时也考查了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0题是宗教建筑图,26题是历史文献、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图,27题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28题是工业革命实物图。多角度、多形式的图片运用,既增加了试卷的信息量,又增加了考查的广度,生动了试卷。

3、注重材料题型,重视能力考查。

通过设置材料型选择题,多层次考查学生能力。如第27题要从材料中准确解读有效信息,在充分利用材料信息的基础上与所学相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二、学生答卷情况

班级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总值 平均分 79.45 84.15 79.67 77.34 81.64 79.43 78.09 79.38 79.87 及格人数 35 37 35 32 40 38 37 38 293 及格率 92.10% 92.50% 81.40% 78.05% 95.24% 90.48% 84.09% 95% 88.52% 100分 1 4 2 0 1 2 1 0 11 90以上 9 13 18 14 14 10 12 10 100 60以下 3 3 8 9 2 4 3 2 38 最最高分 低分 100 100 100 98 100 100 100 98 29 46 29 33 46 39 22 49 差距 71 54 71 65 54 61 78 49 全年级共有考生331人,其中优秀人数(90分以上)112人,优秀率33.84﹪,及格人数293人,不及格38人,及格率88.52﹪,全年级历史均分79.87。与

1

往年同期考试相比,有所上升。

本次试题共有两大类,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㈠选择题的答卷情况:全年级完成的情况都比较好,满分的较多,错误率高的题目有:3、4、8、9、13、16、23题,

㈡主观性题目的答卷情况:全级最高分50分,失分多的题目有27题第三问;28题的第二问和第三问;30题的第一问、第三问和第四问;31题的第二问。

三、成因分析

㈠选择题的错误原因:①历史知识内容多,学生记混了,张冠李戴;②粗心所致,明明选择的是A,但却写上了C;③对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语句不能很好准确把握;④复习中,我对世界古代史也没有足够的重视。

㈡主观性题目失分原因:①学生没有读懂题目或没有发现,如27题第一问,“三位航海家中第一个找到了通往东方国家新航路的人是?”许多同学就没有看到。如172班的杨力,顾晨杰都因此丢分。

②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差,如28题第一问、第二问和第三问“图一图二分别反映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发明者和发明时间分别是?动力机分别是?”许多同学只说了一个事件的作用,居然不理解“分别”的意思。

③不能正确使用规范词语、语句。如28题第一问“蒸汽时代”的“汽”字,许多同学都写成了“气”和“器”字,而导致失分。

④学生不能很好地阅读材料,不会阅读材料,不能依据材料回答问题。如30题第一问“材料一的‘诉诸武力’是指什么历史事件?”第三问“‘这些殖民地’为什么要‘独立自由’?”第四问“‘这些殖民地’人民取得独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多数学生回答成了《独立宣言》发表的意义。

四、改进措施

总的措施是加强落实、知识消化工作。

具体分为:①精讲:作为教师就要做到精心设计教案,做到实效性,使历史知识系统化,让学生能从总体把握,用知识结构图,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把握知识;在讲课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浅显的、幽默的语言去激发学生,去讲解知识。

②多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精选习题,达到巩固知识,做题过程中,穿插讲解做题的方法技巧,强调重点知识。

③多了解学生,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多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④让学生养成预习、及时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