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收藏 大视角
——镇海招宝山街道后大街社区收藏协会
案例背景介绍:
近年来,收藏的独特魅力正在被人们所津津乐道,收藏热正呈现逐年升温的趋势。收藏作为一种高雅的文化,它益智怡情,愉悦身心,可以使人们在欣赏藏品的过程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 ,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及增强对本民族历史的认知产生的民族自豪感。城市文化因为拥有收藏文化而更加丰富、灿烂;收藏文化也因为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而愈加成熟、发展。盛世兴收藏,在此大环境下,宁波市第一个社区收藏协会——后大街社区收藏协会应运而生。
具体实施过程:
招宝山街道后大街社区是镇海城区中地域最广、人口最多的一个社区,下辖五个居民区,5000多住户,13000多人口。为进一步弘扬历史文化,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后大街社区根据辖区内收藏爱好者较多的实际情况,并采纳部分居民群众的意见,把闲散在社区范围内的16名收藏爱好者组织起来,于2004年3月5日成立了宁波市第一个社区收藏协会。
协会成立最初,社区仅将收藏品拍成照片在社区文化长廊中展出,展出后社区居民反响热烈,纷纷提出能否进行实物展览。收藏协会经过讨论,确定成立三人组成的筹备小组,并取得社区的重视和支持。社区专门划出100多平方米场地,设立后大街社区藏品展示厅,
面向会员和居民群众收集藏品。经过二三个月筹备策划,收集到各类藏品1000多件,其中包括古代现代书画、翡翠玉器、珍珠玛瑙、出土文物、陶瓷器、青铜器、铜锡器、文房四宝、古旧书籍、革命文物、国内外钱币、珍邮、竹木雕刻以及“十里红妆”等许多珍贵文物。展示厅于2004年6月4日在社区居民节(8月20日)之前,向居民开放。展示期间,由收藏协会的老同志“自己策划,自己管理,自己值班,自己讲解” 。从2004年6月至今,共接待国家民政部、中央党校、全国文明办、各省市、香港、澳门以及各国新闻媒体记者等230多个代表团20000多人前来参观,在区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人民日报》、《浙江日报》、《宁波日报》、《宁波晚报》等多家重要媒体相继做了报道,被誉为镇海的“社区博物馆”。
社区博物馆的诞生和运作,不仅在居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沟通与相互信任的桥梁,而且更加提升了社区文化的内涵和品位,为文明社区创建工作立足居民、发动居民、信任居民闯出了一条新路。后大街社区收藏协会的成员都认为:将自已收藏的这些藏品放进保险柜,束之高阁,藏品的价值再高也难以充分体现。反之,将家里的藏品拿出来,在社区中展示,不但使社区的居民观赏到丰富多彩的藏品,而且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朋友前来观赏,这便是“宝贝”价值的最大体现。 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社区藏品的管理是完全自治的,社区收藏协会15名会员每天轮流值班,成为展览厅的义务管理员,每次有居民和有关领导来参观时,他们是现成的“义务讲解员”。会员焦安康老人自豪地说:“我们这里的家当可是越来越多了,
老是有居民把传家宝送来,说实在的,部分居民起初思想上有顾虑,
怕露富,怕放在这里不安全,如今他们都以自家藏品能参展为荣了。” 有了信任的基础,就有了自发管理机制的萌生。”简短的话语体现的是社区居民们对社区无比信任的情感。
社区收藏协会在让藏品的价值得以体现的同时还承担起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社区收藏协会还定期开展文物知识讲座如“文物的鉴赏与鉴别““玉文化欣赏”“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与传统人物”让社区居民知鉴赏懂欣赏。收藏协会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经常利用寒暑假对中小学生开展形式各异爱国主义教育,丰富了学生们的假期生活,为社区与学校的教育提供新的途径。如“百龙迎奥运收藏知识讲座”“‘ 家有珍藏’——奥运纪念邮票展”。 可以说,一件藏品、一个历史人物就是一个小故事、一组小知识,可以教育后人、增长知识。
收藏就是一种文化遗产的传承,文化遗产并非一个宏大空洞的名词,它与我们休戚相关。2008年4月27日——鹅头喜桶、棒槌、木桶、果盘、大红花轿„„这支庞大的迎亲队伍,可不是哪个富贵人家在嫁女儿,而是一场冲击纪录的表演。后大街社区818个居民组成的“十里红妆”队伍成功申报了中国数量最多的器“基尼斯之最”。后大街社区从收藏展品中宁波地区特有的传统婚妆系列“十里红妆”为基础,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经过创作编排了婚俗打击乐“十里红妆”,让传统的民俗文化特色复活。不论是收藏于博物馆的文物,还是存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都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与
人类历史的见证,值得所有人珍视和保护。让我们每个人都用心去发现并体味身边的文化遗产之美,主动投入到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列中来,在实践中传承 ,在传承中保护。
小收藏,大视角,后大街社区以收藏品为载体的信任文化、教育文化、传承文化使之成为凝聚人心、整合资源、强化特色、加快发展、感受幸福的有效载体。
问题分析与思考:社区收藏协会创建,给予了社区收藏爱好者更多的展示机会和空间,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但随着藏品的增多许多问题随之体现。
问题一,场地有限:后大街社区提供了“品味岁月”的展览场地和办公场地,随着收藏品的增多, 收藏协会受场地限制的影响明显加大。会员们表示,如果展览场地适当宽裕,就能为镇海文化底蕴的发掘提供更多文字、物品等实物。目前参展藏品大概只占到藏家手中的5%,由于场地缺乏的缘故,他们无法作进一步的捐赠。
思考:社区的展览场地有限能否结合镇海的旅游产业在名人故居或老宅设置展馆既推动了旅游事业的发展又解决了展馆场地有限的瓶颈达到双赢的局面。
问题二,资金有限:社区支付水电费、防盗配置费,配备人力,每年还拨出了一定的活动经费供收藏协会开展各项活动,收藏作为一种有钱又有闲的活动仅靠社区提供的资金往往捉襟见肘。
思考:能否以镇海的花鸟市场或宁波的古玩市场为平台进行规范的市场化操作,使收藏协会能有盈利推动社区收藏活动的繁荣。 问题三,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和收藏队伍建设:由于大部分文物收藏者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历史文化知识了解甚少,因此收藏爱好者整体素质上缺乏对古玩知识系统的学习和提高。
思考: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邀请老师进行定期的现场培训以及外出与同行交流开展藏品鉴赏讲座,与电视台、报纸、广播等合作宣传收藏知识和举办文物保护法研讨学习,使会员收藏知识普遍得到提高,提升了民间收藏的品位。
协会自身建设的任务还很重,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增强协会的凝聚力,把协会建成一流的民间组织。要敞开大门广纳优秀人才和收藏家进入队伍,优化队伍结构,努力培养收藏大家;要对队伍坚持不懈地开展各方面的教育活动,提高整个收藏队伍的综合素质。坚持举办多种收藏活动,让活动有益于民众,有益于社会,体现出协会存在的价值。
后大街社区 2011年4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