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追寻李白教案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2013年全市中小学优秀阅读指导课

评选活动教案设计

学校 张家口市桥东区胜利中路小学 授课教师 所授学科 赵绍杰 授课班级 语文 胜利中路小学52班 授课内容 《追寻李白---山水篇》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诵并背诵三首古诗。 2. 通过反复朗读、吟诵、品读诗歌,培养语感;体会李白抒写山水诗的表达方法,感受情景交融、想象大胆奇特的浪漫主义诗风。 3. 以此为媒介,吟诵更多的山水诗。 设计思考 中国古诗博大精深,通过本课学习,打开一扇门,培养学生吟诵山水诗的兴趣。 环节与过程 一.导入课堂,走进李白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位大诗人,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寄情于山水; 他儿时天真烂漫; 他珍视友情; 他思念故土。 他是谁? 二.了解爱游历的李白 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你了解多少? 三.鉴赏李白山水诗 如何让鉴赏诗歌? 学情预设 生: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李白 学生会提到李白的作品,生平,风格等方面。 学生可能不太清楚。 学生可能会想到理解意思,体会情应对策略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或许你并不陌生,能说说你对李白的印象吗? 对于李白的印象,或许还有些零散,有些模糊,让我们去追寻实现李白的足迹,更好的亲近他,了解他。 20岁游历巴蜀名山胜地,25岁开始在全国漫游,足迹遍布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从他留下的诗篇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白的游览足迹。 鉴赏核心问题就是理解诗设计说明 从学生似曾相识的李白诗句入手,引导学生开始本课的学习,拉近学生与李白的距离。 了解李白游历生涯,为学习山水诗做铺垫。

感等。 1.《早发白帝城》 题目告诉我们什么? 生: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时间和地点 自读古诗 指名读古诗 你们体会到他当是怎样的一种生:高兴,急切 心情? 生:千里,一日还 轻舟,万重山 总结: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 途,诗人历尽艰险,重履康庄的 快感。这既是写景,又是写人, 更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啊! 2.《独坐敬亭山》 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学生自读古诗 生:孤独,寂寞,愁苦 指名读古诗。 生:尽,孤云。 怎样理解“相看两不厌”? 结合作者写作背景理解。 3.《夜宿山寺》 学生自读古诗 你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作者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生: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生提到李白的奇思涌溢。 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的情感,体味他的情趣 你怎么知道? 补充本诗写作背景。 那个字最能悟出急切与喜悦的心情? 你听出了什么意境? 从哪些字、词悟出来的? 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作者怎样表现山势之高的? 作者用夸张的笔调和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山寺高耸入云的情景。 不敢,恐惊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距离近,山寺之高就不言而喻了。 鉴赏诗歌,首先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了解写作背景,把握诗歌的意象,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感悟。

四.以图书馆为媒介,吟诵古诗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在中国文学的殿堂中,还有数不清的优秀诗篇等着你去吟诵。

学生挑选古诗书,吟诵。 总结:李白想别人不敢想,说别人不敢说,冲破一切束缚,无所顾忌。 交流喜欢的原因

2013年全市中小学优秀阅读指导课 评选活动教案设计

《追寻李白---山水篇》

张家口桥东区胜利中路小学 赵绍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