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父母教养方式、教师教学风格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调查研究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护理研究

2017年9月第31卷第26期(总第586期)• 3281 •

父母教养方式、教师教学风格对

大学生人格影响的调查研究

赵荣荣,张春梅,冯璐珊

摘要:[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教师教学风格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为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分层 整群抽取449名本科生,采用人口学一般资料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教师教学风格形容 词评定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人格特质以外向倾得分最高,为(7.84±2.70)分;精神质得分最低,为(2.61±1.67)分,父母关 爱与子女精神质、神经质呈负相关,与外向倾呈正相关(〈0. 05或相关(〈0. 05或

PP〈0. 01)。教师幽默活跃型与学生精神质、神经质、掩饰性呈负

PP〈0. 0

1)回归分析显示:父母教养方式、教师教学风格和人口学一般资料对大学生人格有预测作用。[结论]父

母教养方式、教师教学风格是影响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议父母应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 成长环境,为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特质;父母教养方式;教师教学风格;影响因素

Investigation on influence of parental rearing style and teacher ?s teaching style on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Zhao Rongrong,Zhang Chunmei^Feng Lu^han(School of Nursing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n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rearing style and teachers^ teaching style on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ir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th- ods:A stratified sample of 449 undergraduates,demographic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EPQ RSC,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PHI and Teacher^s Teaching Style Adjectives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Results : Extroversion score in the personality trait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the highest score(7. 84± 2. 70) and psychoticism was the lowest score(2. 61 士 1. 67). Parental care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children’ s psychoticism and neuroticism,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xtroversion(P〈0. 05 or P〈0. 01). The teacher?s humor activity type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students^ psychoticism, neuroticism and concealment(P〈0. 05 or P〈0. 01).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parenting style,teacher^s teaching style and demographpredict the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onclusions : parental rearing styley style and teachers^ teaching style we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It parents should adopt proper parental rearing styles? provid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family growth and lay afoundation for shaping healthy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traits; parental rearing styley parental rearing; teachers? teachingstyles; influencing factors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doi : 10. 3969/1. i ssn. 1009-6493. 2017. 26. 019

文章编号:1009-6493(2017) 26-3281-04

“人格”源于古希腊戏剧中的“面具”拉丁文

per-

格形成的影响不容忽视。有研究表明:不恰当的父母 教养方式不利于子女身心的健康成长46];不良的教学 风格也容易导致大学生人格发展歪曲[78]。目前,国内 外有关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人格影响的研究较多;而 教师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探讨分析 父母教养方式、教师教学风格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有 助于父母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 与完善,从而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可靠 的理论依据,以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1

对象与方法

sona。我国心理学者将人格定义为:人格是个体在遗

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 的相对稳定、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1]。大学生的人格 在整体素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完善的人格是 导致学生时期及日后违法、犯罪的重要影响因素[2]。 父母对大学生早期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而青 春期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3],教师对大学生人

作者简介赵荣荣,本科在读,单位:00193 ,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张春梅(通讯作者)、冯璐珊单位:00193 ,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引用信息赵荣荣,张春梅,冯璐珊.父母教养方式、教师教学风格对大 学生人格影响的调查研究[].护理研究,2017,31 (26) 3281 3284.

1.1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天津市某大 学一年级〜四年级本科生500人进行调查,发放问卷 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49份,有效回收率为89. 8%。 其中大学一年级119人(6. 5%)大学二年级107人

• 3282 •CHINESENURSINGRESEARCH September,01 7Vol. 3 1No. 26

2 结果

2.1大学生人格特质状况大学生人格特质以E量 表得分最高,为(7. 84±2. 70)分;其次为

(23. 8%)大学三年级124人(27. 6%)、大学四年级 99人(22. 0%)年龄17岁〜25岁,平均年龄20. 74 岁;女生404人(90. 0%)汉族413人(92. 0%)来自 城市177人(39. 4%)独生子女145人(32. 3%)学生 干部 108 人(24.1%)团员 406 人(90.4%)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1.2.1.1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 -

N

量表和

L

量表,N量表得分为(5. 61±3. 34)分,L量表得分为 (5. 49±2. 41)P量表得分最低,为2. 61 ±1. 67)。见 表1。

表1

项目

人数449449大学生人格特质状况

极大值

912分

得分(X 士 5 )2 61士1.677 84士2.0极小值

00RSC)

量表由钱铭怡等[]于2000年修订,包括48个

项目,由精神质(P)、外向倾(E)、神经质(N)、掩饰性

P量表

E量表(U4个分量表组成。其中

P、

E、

N量表分别测量人格

的精神质、内外倾向和情绪稳定性;L量表测试受试者

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情况。本量表采用2点计分 方式,0分表示“否”,1分表示“是”。总量表的

Cron-

bach’s a 系数为 0. 741 ; 各分量表的 Cron bach ’ sa 系

数为0.68〜0.78。

1.2. 1.2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PBI)量表由杨红

君等[10]于2009年修订。

PBI是个体对自我父母教养 方式认知和评价的自陈量表,分为母亲版(PBI M)和 父亲版(PBI F)各有23个项目,分为关爱、鼓励自主 和控制3个因子。本量表采用0分〜3分的Likert4

点计分方式,0分表示非常不符合,1分表示比较不符 合,2分表示比较符合,3分表示非常符合。总量表的

Cronbach,s a 系数为 0. 78,PBI - M 和 PBI - F 各因子 的Cronbach’s a系数均在0. 74以上。

1.2. 1.3教师教学风格形容词评定问卷问卷由贺 雯等[11]于2011年编制,包括4个维度:幽默活跃型、 严谨逻辑型、关爱分享型、创新探索型。采用

Likert 7

点计分方式,0分表示很不符合,1分表示比较不符合, 2分表示有点不符合,3分表示说不准,4分表示有点 符合,5分表示比较符合,6分表示很符合。本问卷的

Cronbach’s a 系数为 0. 913,各维度的 Cronbach’s a

系数均在0.7以上。

1.2.2资料收集方法根据自愿参与和退出的原则, 在征得学生和辅导员同意的情况下,以班级为单位进 行集体测试。采取统一指导语,在确认理解测验的要 求后,当场派发问卷,填完问卷后当场回收,问卷填写 均采用无记名方式。

1.2.3统计学方法所有的数据均采用

SPSS17. 0

软件进行数据输人、处理和统计分析。大学生人格特 质采用描述性分析;父母教养方式、教师教学风格与大 学生人格特质间的关系采用P

erson相关分析;父母

教养方式、教师教学风格和人口学一般资料对大学生 人格特质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N量表4490125. 61士3.34L量表

449

0

12

5. 49士2 41

2.2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教师教学风格评分(见 表2)

表2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教师教学风格评分

项目

极小值极大值

得分(X 士 5 )父母教养方式

母亲版

关爱11332417士4. 75鼓励自主11812.34士3.73控制

016645士2 72父亲版

关爱93022.27士4.00鼓励自主3181261士3.31控制

013569士2 17教师教学风格

幽默活跃型6423871士4. 69严谨逻辑型5353235士3 82关爱分享型6282550士3 30创新探索型

3

21

18.84士2 75

2.3父母教养方式、教师教学风格与大学生人格特质

的相关分析

2.3.1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相关性分 析大学生人格特质

P

量表得分与父母关爱、父亲鼓

励呈负相关,与父母的控制呈正相关;E量表得分与父 母关爱、鼓励自主呈正相关;N量表得分与父母关爱、 鼓励自主呈负相关,与父母控制呈正相关;L量表得分 与父亲关爱、母亲鼓励自主呈正相关,与母亲控制呈负 相关。见表3。

表3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相关性(r值)

项目P

量表

E量表

N

量表

L量表

父亲关爱

-0. 1392)0. 1232)-0. 1862)0. 1011鼓励自主-0. 11710. 113])—0. 1492)

0 079

控制

0. 1792)0 0060. 1722)—0. 041母亲关爱

-0. 1682)0. 1532)-0. 2382)0 089鼓励自主—0.0210. 105])-0. 1101

0. 1171

控制

0. 182

0. 012

0. 2182)-0. 0971

1) P<0. 05;2) P<0. 01。

2.3.2教师教学风格与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

护理研究

2017年9月第31卷第26期(总第586期)• 3283 •

等[9]的常模结果基本一致。其中大学生E特质得分 最高,体现当下大学生爱交际、活跃开朗、坦率自信、勇 于进取、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易适应环境变化的总体 特质;N量表得分和L量表得分适中,体现当下大学 生稳定、真诚的人格特质;而

大学生人格特质P量表得分与教师教学风格的幽默 活跃型、严谨逻辑型呈负相关;N量表得分与幽默活跃 型、严谨逻辑型、关爱分享型呈负相关;L量表得分与 教师教学风格的4个维度之间均呈负相关。见表4。

表4项目幽默活跃型严谨逻辑型关爱分享型创新探索型

1) P<0. 05;教师教学风格与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相关性(r值)

P

量表得分相对较低,说

P

量表

E 量表

0. 014

N 量表L量表

明大学生整体上正面的情绪与品格占主导地位[12 ]。3.2父母教养方式、教师教学风格与大学生人格特质 的关系

3.2.1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关系本 研究结果显示:父母越是采用关爱、鼓励自主的教养方 —0. 106])—0. 0931)—01252)—0. 0961)—01372)—0. 1001)—01211)—0.073

—01462)

-0. 1262)-—0. 007—0. 075—0. 068

0 0440 052

2) P<0. 01。

2.4大学生人格特质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 分析分别以4种人格特质为应变量,以父母教养方 式、教师教学风格和一般人口学资料为自变量进行多 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5显示:母亲控制、性别和个 人月支出对

P量表具有预测作用,解释变异量的

6.2%;学生干部、母亲关爱、独生子女和个人月支出对

E量表具有预测作用,解释变异量的9. 6%;母亲关爱

和母亲控制对N量表具有预测作用,解释变异量的 7.3%;创新探索型和个人月支出对L量表具有预测

作用,解释变异量的3.5%。见表5。

表5

大学生人格特质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标准化应变量

自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值P

回归系数

P 量表

常量4.2680. 6156.9350 000母亲控制0. 1050.0280. 1713.7250 000性别—0.8630.255—0.156—3.3800. 001个人月支出

—0. 1130.055—0. 100—2.0630 040E 量表

常量8.3341 0497.9470 000学生干部—1 3700.287—0. 217—4.7750 000母亲关爱0.0800.0260. 1413. 1140 002独生子女—0. 6710.263一0.116—2.5500. 011个人月支出

0. 1780.0890.0922. 0100 045N 量表常量7.5321 0427.2270 000母亲关爱—0. 1290.034— 0.184—3. 7710 000母亲控制0. 1860.0600. 1523.1090 002L 量表

常量4.4470.9024.9300 000创新探索—0. 1320. 0410.151—3. 2520. 001个人月支出

—0. 234

0.080

— 0.136—2. 921

0 004

注:P 量表,卩=10.813,戶<0.05,只2 =0.068,调整后茫=0. 062。

E 量表,_F=12.906,P<0.05,_R2 = 0.104,调整后只2 =0. 096。

N 量表,_F=18.571,P<0.01,_R2=0.077,调整后只2 = 0. 073。 L 量表,F= 9. 190 P<0. 01,_R2 =0. 040,调整后只2 =0. 035。

3

讨论

3.1大学生人格特质基本状况本研究结果显示:大 学生E量表得分最高,N量表和L量表得分适中,而

P

量表得分相对较低,本研究各分量表得分与钱铭怡

式,子女的E量表值分越高,该结果与张璐瑶等[13 14] 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即表现外向的可能性越大,可能 表现出积极乐观、爱社交、喜欢冒险等特征,当然情绪 也可能比较容易失控;相反,父母越是采取无关爱、无 鼓励、并过度干涉或控制的教养方式,其子女的P量表 得分越高,即可能表现出孤独、缺乏同情心、无社会化 概念等特征;同时,其子女的N量表得分也越高,该结 果与张迅等[15 16]的研究结果一致,即可能出现焦虑易 怒、郁郁不乐等情绪不稳定反应。这可能是因为父母 采用高压控制政策多,表达的关爱少,负性情感多,从 而导致子女产生消极的认知,不近人情、行为倔强等, 也可能是因为父母过度的管教与控制造成子女对人和 事过于敏感,且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强烈,从而形成了孤 僻、敏感的情绪性特质。研究结果还显示:父亲关爱、 母亲鼓励自主与L量表得分存在正相关,这一结果与 曾昱[17]的研究一致;母亲控制与L量表存在负相关, 该结果与黄树香等[8]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与

L量表本身的特性有关,部分学者将L

量表作为效度

量表,测量回答问题的真实性,部分学者将其作为一种

稳定的人格特质[19]。有关L

量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

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2.2教师教学风格与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关系本 研究结果显示:幽默活跃型、严谨逻辑型、关爱分享型、 创新探索型4个维度的教师教学风格与大学生人格特 质之间具有相关性。前两者人格特质越突出大学生的

P量表得分越低,即大学生可能表现出讲实际、近人

情、易于适应环境等特征。可能是因为教师机智诙谐、 讲课生动形象,从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前三者人格特质越突出的大学生N量表得分 越低,即大学生的情绪越倾向于稳定,可能是因为教师 讲课亲切自然,又具有较强的人际亲和力,能主动与学 生交流和沟通,且关爱、信任学生;4个维度均突出的 教师其学生的L量表得分越低,可能是因为教师具有 较高的学术水平,能够营造轻松愉快且严格有序的学

• 3284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September,01 7 Vol. 3 1 No. 26

[3] 罗艳红.犯罪群体的人格特质及其行为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2013:1 - 130.

[4]

习环境,授课内容的整体感、完整性较强,既有利于大 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又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 的人格特质有关,该结果与武炜等[20 21]的研究结果一致。3.3

大学生人格特质影响因素分析逐步回归分析 发现:父母教养方式、教师教学风格、人口学一般资料 对大学生人格特质具有预测作用。在父母教养方式方 面,子女的人格成长过程中主要受到关爱、控制教养方 式的影响;且受母亲的影响相对较大,受父亲的影响微 小。该结果与国内外相关学者[6,2]的研究结果基本一 Stafford M.Kuh DL.(j-ale C'R.ei a/. Parent - child relationships

and offspring's positive miental wellbeing fromi adolescence to ear­ly older age[J].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丄6,11(3):

326 337

[5]

[6]

Huang JJ,NapolitanoLA,Jiang Wu,ea/. Childhood experiences of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reported by C'hinese patients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014 (1 ): 38 45.

刘晓莲.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D].郏州:郏州

大学,2015: -45.

致。在教师教学风格方面,其教师教学风格对大学生 人格特质的影响甚微,颜宪源等[21]研究也发现,教师 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有所不同,两者之 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一般人口学资料方 面,性别、独生子女、个人月支出、学生干部为人格特质 的有效影响因素。刘海[12 ]的研究发现:性别差异可造 成人格特质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可能是由我国传统思 想观念中对于女生、男生不同的刻板印象及要求与社 会环境所造成的。刘晓莲[6]研究发现:现阶段多数大 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则较严格;且经济 状况较好的家庭,其教养子女的方式可能更科学,导致 人格特质的差异。学生干部对E量表具有负向预测 作用,学生干部更外向、善于与人交往、为人热情主动、 对未来充满信心,其工作胜任力较高,能充分发挥带头 作用。4

小结

总之,后天环境和教育对大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 重要的影响,其中,父母教养方式[22]、教师教学风格是 影响大学生人格特质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大学生 人格的健康成长过程中,父母要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 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为塑造大学生 健康的人格和心理打下基础[17,2];同时教师教学风格 对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与规约作 用[21],且教师教学风格需要不断完善,与家庭教育形 成共识,共同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一体化,发挥 整合作用,有效地保证和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丄]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7 - 8.[2]

Jens C'T. Mediation of early mialadaptive schemias between percep­

tions of parental rearing style and personality disorder symiptomis [J].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iental Psychiatry,

2010(41):52 59.

[7] 高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艺术与风格研究[J].文教

资料,2014(3) :64 165.

[

]

李黎.教学方式与内容对学生心理状态影响的调查分析[J].河南 大学学报,2002,32(3) :7 68.

[

]

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等.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

(EPQ 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32(3):3丄7 323.[0

] 杨红君,楚艳民,刘利.父母教育方式量表(PBI)在中国大学生的初步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34 436.

[1]

贺雯,张庆,黎雯君.教师有效教学风格的结构与形容词评定卷编制[J].上海教育科研,2011(5) :9 62.

[2]

刘海.大学生人格特质、成就动机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丄2:1 -59.

[3]

张璐瑶,单泓博,卫敏,等.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及相关因素Iogisic回归分析[J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6,25

(5):462 466.

[4]

周雪雪,孙爱雪,程淑英.大学生归因方式与人格特质及父母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 (3): 396 397.

[5]

张迅,赵璐,原献爱.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妨碍的关系:人格特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2):08 310.

[6]

常青.郏州市体育院校单招学生压力感与人格、家庭教养方式相关研究[D].郏州:郏州大学,2014:-52.

[7]

曾昱.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J].宁波大学报,20丄2,34(5) :0 54.

[8]

黄树香,班兰美.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个人特质的关系研[J].保定学院学报,2011,24(1): 106 109.

[9]

刘逍然.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压力、人格特征对其职业倦怠影响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0:1 - 43.

[0]

武炜.大学生人格特质及对体育教师教学风格认可程度的研[J].武宁学院学报,2012,32(6):58 60.

[1]

颜宪源,东波,付晓东,等.高校教师教学风格对大学生成长方的规约作用[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30(2):43 146.

[22]

Tom Fryers,Traolach Brugha. Childhooddeterminants of adult psychiatric disorder [ J ]. Clinical Practice & Epidemiology in Mental Health.2013 (9 ); 1 - 50.

(收稿日期:0丄6 12 05;修回日期:017 06 10)

(本文编辑范秋霞)

中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