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物质共存”、“离子共存”的题型,对于物质在溶液中的共存,从实质上来讲也就是构成物质的离子间的共存。初中部分只需掌握复分解反应中的离子共存问题,即同一溶液中如离子之间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共存。
-----
(1) 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SO42与Ba2+、Ag+;OH与Cu2+、Fe3+、Mg2+、Al3+;Ag+与Cl、CO32、SO32-、S2;Mg2+、
---
Ba2+、Ca2+与CO32、SO32、PO43等不能大量共存
+-+--
(2) 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
(3) 生成水:OH与H不能大量共存
另外,还应该注意题中的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
(1)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肯定没有有色离子。常见的有色离子是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棕色)、
-
MnO4(紫色)。
例一: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H+、Cl、Ba2+、CO32 (B)Ag+、K+、NO3、Cl (C)K+、OH、Cl、Na+ (D)Fe3+、Cl、NO3、Na+
--
分析:先找有颜色的离子D选项有Fe3+被排除,再找不能共存的离子A项的Ba2+、CO32 ,B项的Ag+、Cl故选C 例二:下列离子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并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
A. Zn2+ 、Cu2+ 、Cl- 、SO42 B. K+ 、Ba2+ 、NO3- 、Cl-
-+-
C. Mg2+ 、Cl- 、Na+ 、OH D. K+、Na+ 、H 、OH
分析:本题的前提条件是溶液无色且离子相互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A中Cu2+为蓝色;C中会生成Mg(OH)2沉淀;D中会有水生成。故答案为B
例三: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H+、Cl、Ba2+、CO32 (B)Ag+、K+、NO3、Cl (C)K+、OH、Cl、Na+ (D)Fe3+、Cl、NO3、Na+ 分析:正确选项需满足无色透明、能大量共存两个隐含条件,故答案为C。
-
(2)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起反应的离子;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起反应的离子。
酸性溶液、pH=1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使石蕊试液变红等,在分析各选项组的离子时,还需考虑H+的存在;碱性溶液、pH=14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使石蕊试液变蓝或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等;在分析各选项
-
组的离子时,还需考虑OH的存在。
例四: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
(A)NH4+、A13+,SO42、NO3 (B)K+、Na+、OH、C1 (C)K+、Mg2+、CO-、SO2- (D)Ca2+、Na+、HCO-、OH- 343
分析:正确选项需满足无色透明、强酸性(有H+存在时)、能大量共存三个条件,故答案为A。 例五:在碱性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A13+、NH4+、SO42、Cl— (B)Na+、SO42、K+、CO32 (C)K+、Fe2+、Cl、Mg2+ (D)Ba2+、Na+、Cu2+、NO3
-
分析:正确选项需满足碱性溶液(有OH存在时)、能大量共存两个条件,故答案为B。
-
(3)能与金属反应产生H2的溶液、在分析各选项组的离子时,,还需考虑H+或OH的存在。 例六: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共存的是( )
---
(A) NH4+、Na+、NO3、CO32 (B) Ba2+、Na+、Mg2+、HCO3
-----
(C) Ca2+、K+、NO3、Cl (D) NO3、K+、SO4、OH
分析:正确选项需满足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有H+或OH-存在时)、可能大量共存两个条件,故答案为 C D 。 说明:(1)分析问题时还要看清楚题目要求回答的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不要选出相反的答案。
(2)具体到题目中,可能是这些条件之一,也可能是这些条件的组合,分析问题时,要逐一找出,同时满足要求,才能作出正确答案。
例七:下列物质能大量共存于水溶液中的是( )
A.硝酸 、氢氧化钙、氯化钠 B.硝酸钾、氯化铜、硫酸铵 C.氢氧化钠、硫酸镁、氯化钡 D.盐酸、碳酸钠、硝酸钙 分析:多种物质能否共存与同一溶液中,判断的标准是看它们能不能相互反应,不能反应,就能相互共存。A项中硝酸与氢氧化钙反应;C项中硫酸镁既与氢氧化钠反应,又和氯化钡反应;D项中碳酸钠既和盐酸反应,又和硝酸钙反应。故答案为B
1.(06,河南模拟)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酸过量),依次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最终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氯化铁、氢氧化钠、稀盐酸 B.氢氧化钙、碳酸钠、稀盐酸 C.硫酸、氯化钡、稀硝酸 D.硝酸银、氯化钾、稀硝酸
2.(07,江苏扬州)某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则下列各组物质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 A.KCl NaCl Na2SO4 B.NaCl NaNO3 AgNO3 C.Na2CO3 NaCl NaNO3 D.HCl NaCl Na2SO4
3. (07,泰州模考)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NH4、Mg2+ 、 Cl- 、Mg2+ B. K+ 、Ba2+ 、OH、NO3-
--
C.Mg2+、Cu2+、Cl- 、SO42 D. Na+ 、 Cl- 、Ba2+ 、SO42
4、有的酸会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如:都可以使指示剂显示出相同的颜色;都可以跟碱反应;都可以跟金属氧化物反应等,这里因为在酸的溶液中都有一种相同离子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酸的这些通性可以认为就是____ 的化学性质,同样的,不同的碱也会有相同的化学性质,这是因为碱溶液中都有一种相同的离子____________。 5、氢氧化铁______(能、不能)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 -6、在稀硫酸溶液中可能存在离子是( ) A OH B CO32- C Ba2+ D Cl- - 7、在澄清石灰水中不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 A Na+ B Cl- C NO3 D CO32- 8、某无色溶液中含有盐酸,则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的溶质有( )A 硫酸铜 B 氧化钙 C 硫酸锌 D 氢氧化钠 9、将混有少量氧化铜的铁粉,加入到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有铁剩余,此时过滤,则得到的滤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A H+ B Fe2+ C Cu2+ D Fe3+ 10、往某无色溶液中加稀盐酸,会产生一种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A H+ B Ca2+ C Ba2+ D K+ 1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共存的是:( ) --A.Na+ NO3 Ag+ Cl- B.K+ Na+ NO3 Cl- C.Ba2+ Cl- SO42- K+ D.Ca2+ Na+ CO32- Cl- 12、现有以下三组物质:(1)Fe(过量)、Cu(OH)2、H2SO4 (2)Zn、AgNO3(过量)、Cu(NO3)2 (3)Fe(过量)、Cu(NO3)2、AgNO3在各种物质里加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有一种金属的是 ;有两种金属的是 ;有三种金属的是 ;(填序号) - 13、某化工场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通过目测,初步认为可能含有Fe3+、Ba2+、Na+、OH、---Cl、CO32、SO42;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 (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样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3)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值,试纸显深蓝色。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离子是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4)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将一些可溶性化合物溶于水,配制成的甲、乙两溶液中,共含有H+、Ag+、K+、Ba2+、----OH、CI、NO3、CO328种离子,两种溶液里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溶液里滴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则乙溶液里含有的4种离子应该是 。 14、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断,把相应的物质的化学式填在表中的空格内。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粉溶液无色透明,没有原粉末中肯定不含的物末,注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沉淀物 质是 , 。 振荡 (2)取少量上述溶液滴入有气泡产生 盐酸 (3)另取(1)中少量溶液滴有白色沉淀产生 入氯化钡溶液 (4)在(3)中滴加稀硝酸
肯定有的物质是 。 原粉末中肯定还有的物质是 。 沉淀部分溶解,并有可能有的物质是 。 气泡产生 习题答案: 1.B 2.A D 3.A 4. H+,H+,OH 5. 能,氢氧化铁中有OH 6.D 7. D 8. C 9.B
----
10.D 11. B 12.(2)(1)(3)13. Ba2+ OH,Fe3+、CO32、SO42,Na+、Cl 14. (1)CuSO4 CaCO3 (2)NaCO3 (3)NaSO4(4)NaNO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