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对学生社会资本的理论分析,文章具体描述了学生在学校中的社会资本的五个重要方面:定 义、构成要素、作用、影响因素和测量方法。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教学交往中的各种人际关系,有利 于教学关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社会资本学生教学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3—8418(2009)04一oo84一o4 【作者简介】 杨道宇,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博士生;温恒福,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 师。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就难以找到合适的他人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二是 一、学生社会资本的定义 网络中不同位置的占据者拥有的网络资源不同。处 人们对社会资本下定义的角度通常有三:制度 于中心位置的学习者比处于边缘位置的学习者拥有 视角、文化视角和人际关系视角。从人际关系角度 更多的利用网络资源的机会。三是关系网络中的资 看,学生在学校的社会资本就是指学生个体通过对 源和网络本身遵循“用进废退”的规律:即教师与学 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的投资而形成的以师生之间和 生们的知识资源多少和关系网络的强度和学生们使 同学之间的理解、信任、合作为本质特征的关系网, 用它的频率呈正比。第三,它是一种能力,反映了投资者使用关系网 它反映了学生个体能够使用师生关系网和同学关系 网中的各种共享资源的能力和能够贡献其本人资源 中的各种共享资源的能力和能够贡献其本人资源的 的能力。学生在学校的社会资本的基本内涵有: 能力。学生在学校的社会资本反映的是学生形成学 第一,它是一种资本,具备“资本”的属性。所 习关系网的能力以及学生使用学习关系网中的各种 谓资本,就是指期望得到回报的投资,就是“一切能 共享资源(主要是知识资源)的能力和能够贡献其 带来价值增值的投资”。和经济资本和知识资本一 本人资源(主要是知识资源)的能力。样,学生在学校的社会资本就具有这一性质和功能。 第四,其本质是理解、信任与合作。社会资本是 学生投资于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的主要目的有二: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形成的。而人与人之间进 一 是期望在自己遇到学习困难时老师和别的学生能 行社会交往的根本目的有三: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够帮自己解决之,以便掌握学习以增加知iR资本。, 相互合作。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进行交往的根本 二是期望在自己遇到情感问题时老师和别的学生能 目的是达到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这 帮助自己解决之。学生在对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进 种相互理解不同于以往的“单向度理解”。“单向度 行投资时,大都会期望回报的价值大于投资的价值。 理解”的思路是把自己置于主体的位置,把他人放 第二,它是关系网络,是因学生对师生关系和同 在客体的位置,从主体的利益出发以对他人的理解 学关系进行投资而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人际关系 为手段而达到对他人的控制。“相互理解”则不同,网络有三个特征:一是为学生利用嵌入在此种关系 它一开始就把自己和他人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是目 网中的各种资源(主要是师生的知识资源)提供路 的而非手段,通过相互沟通而到达知识共享、智慧共 径。没有它,学生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学习困难时 享、意义共享。福山认为:“所谓社会资本,则是在 社会或其下特定的群体之中,成员之间的信任普及 的语言能够遵守人际交流的社会规范。3.真诚宣 程度”_1]。信任是社会资本的关键性测量指标,一个 称,即我们使别人相信所有句子是真诚地表达了我 社会的信任度高低决定了它的社会资本的多少。在 们内心想法和感觉 ]。第三,教学各方要达到视界 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在学校中的社会资本就是师生 融合。视界是指“人的前判断,即对意义和真理的 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信任程度。相互合作则是社会 预期”,它来源于人们所生活的传统,来源于人们的 资本的应有之意:社会资本中的“社会”就是指:“一 生活世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把已有的“视 定程度的相互联系、一定程度的共同身份、某种程度 界”带到教学中来。教学各方的视界能否经对话产 这是能否达到对学生真正理解 的相互间而不只是个人利益的合作。” 如果把社会 生一种“视界融合”, 看成一个合作体系,那么学校就是一个合作系统,教 的关键。学就是一种合作活动,学生的社会资本就是师生之 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合作。 (二)教学信任 教学信任是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为降低教学 交往的复杂性,在对教学交往对象的正向估计基础 上所呈现了不设防的心理状态。该定义有如下含 义:第一,教学信任是师生在面对教学系统的复杂性 二、学生社会资本的本质要素 (一)教学理解 这里的理解不是指学生或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 时所采用的一种简化教学复杂性的有效教学策略。解,而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理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信任因简化了教学复杂性而 解。“教学理解”的含义有二:第一,认识论意义上 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第二,教学信任是一种人 它可以分为:了解型信任和认同型信任。了 的了解,它是指对学生个体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所进 际信任,行的理性认识,其目的是对学生个体的正确而客观 解型信任是指基于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相互熟悉 的认识。其步骤是:首先将学生个体看作认识对象 而产生的不设防的心理状态。认同型信任,又被称 (客体或者称为文本),然后通过移情的方式进入学 为价值型或情感型信任,是基于师生之间以及生生 生个体的内心世界,重新体验学生个体的心境,从而 之间了强烈的情感联系或共有的教学价值观而产生 再现学生个体的“客观原意”。第二,价值论上的认 的不设防的心理状态。第三,教学信任的前提是教 同:1.情感共鸣。它是指能够站在学生个体的立场 师或学生对自己的交往对象的正向估计。师生之间 上看问题,能够“将心比心”,能够将学生个体的感 以及生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的前提是:对方是仁慈的、受感同身受。这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重叠”,是一 可靠的、有能力的、诚实的、开放的。只有这样,教师 种对学生个体思想、情感、行为的共享。2.尊重和接 或学生才会认为对方的行动是更可能符合自己的利 纳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在认识、情感、道德、行 益而不是损害自己的利益。第四,教学信任是师生 为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对于这种多元性和 所采取的不设防的心理状态。这种开放的主观态度 差异性的尊重和接纳就是理解。3.谅解与宽容。对 是对教学交往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感性行 学生个体的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的“不当”给予 动:对教学交往对象的接纳。第五,学校的制度与文 谅解和宽容也是一种理解。 化对教学信任会产生背景性影响。学校的制度与文 对学生的理解是通过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 化是教学信任产生与发展的土壤。没有一块适宜的 教学对话来实现的。为了达到对学生的真正理解, 土壤,教学信任就难以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对话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使师生关系和生 生关系变得更加平等。真正的教学对话的前提是教 (三)教学合作 教学合作是指师生作为自由人在一定的教学规 学交往者各方的地位平等。教学中的人际关系有两 范下基于教学价值共识而公平地进行相互支持的教 类:一类是我为主体他人为客体的“我一它”的教学 学活动。这一定义的含义有四:第一,教师有为学习 控制关系;一类是教学交往者各方均为主体的 自由提供保证的义务。“学习自由”是指学生“在不 “我一你”平等关系。真正的教学对话只可能发生 妨碍他人的前提下进行自主地学习思考和采取学习 在主体间的“我一你”关系中,而不可能发生在主客 行动的一种权利或状态”。它试图表达:1.学生个 间的“我一它”的关系中。第二,教学交往者的语言 体的学习自由的前提是不妨碍教师的教或其他学习 要遵循“三个有效宣称”:1.真理宣称,即所说的话 者的学。2.学习自由意味着要免除两种束缚:外在 能够反映外在世界的事实。2.正当宣称,即所使用 的积极束缚和内在的积极束缚。前者是指“来自教 86 2009年第4期 师或其他学习者的强制被尽可能地减小到最低限 学合作。 度”;后者是指学生不受制于自己的消极情绪。3. 学习自由意味着学习者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思考 和做事”。4.学习自由不是个别学生的特权,而是 应该为学生的学习自由提供保证 。第二,教学合 三、学生社会资本的作用 学生的社会资本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这是因为:1. 所有学生的基本权利。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如下几个方面: 作各方是平等的。师生之间应该是“我一你”式的 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过程就是学习信 平等关系,而不应该是“我一它”式的控制关系。 息的交流过程,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学习XlZ-等”是指各种教学资源(如优质的学校、教 2.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增强了学生应 进而 师、课程等)应该在机会公正平等条件下向所有学 对学习的信心,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习者开放。第三,教学合作各方要形成教e ̄ffr值共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3.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以及 识。师生的合作应该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 生生互助有利于学生个体度过学习难关。学生在学 学生的学;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应该能使所有的学 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如怎样改善学习环境,习者所获的学习进步比单独学习所获的学习进步更 怎样获得所学的课程资源,怎样掌握教学内容,怎样 大。第四,教学合作各方的活动是在一定的教学规 准备考试等。学习者如没有这种帮助就很难应对 范下进行的。教学系统的正式规范(教学制度)和 之。第二,有助于学生形成社会观念。这是因为:1. 非正式规范(教学文化) ̄x,l-教学合作行为产生背 每个人都是一种微型社会,理解他人就是理解社会。 景性影响。第五,教学合作是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 2.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是社会关 间相互支持的团体活动。 系的一种缩影,理解教学关系就是理解社会关系。 教学合作的类型主要有:强迫式合作、互惠式合 3.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微型的社会 作、道德式合作、规范式合作(包括制度式合作与文 交往,理解教学交往过程就是理解社会交往过程。 化式合作)。强迫式合作又称伪合作,这是因为:1. 学生带着已有的“惯习”和“视界”进行教学交往,在 它是意志对意志的支配,违背了自由原则。强迫式 交往中逐渐加深了对教师和同学的理解,加深了对 合作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为了自己的 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的理解,加深了对人际交往规 利益而置学生利益于不顾的控制式教学;二是学生 则的理解。 个体只顾自己的学习利益而不顾其他学生的学习利 益的伪合作学习。它所造成的结果是:部分学生难 以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进行学习思考和学习行动。 第三,有助于学生发展社交能力。这是因为:1. 相互了解就是了解人性,而x,l-人性的了解是发展社 交能力的根本;2.教学信任就是师生相信教学合作 2.它是师生不平等关系的体现,是学生之间学习不 会使得教学相长和学学相长。这种信念有助于教学 平等的体现,这违背了平等原则。3.其目标是教师 交往双方形成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3.教学合作是 或强势学习者利益的体现,而很少顾及弱势学习者, 社会交往规则在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在教学合作中 这违背了价值共识原则。互惠式合作是一种正常的 提高了理解和运用社会交往规则的能力。 教学合作形态,这是因为:1.它是教学各方自由意志 第四,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动机。这是因为:1. 的体现,是一种自愿行为。2.它是师生关系平等的 情感共鸣、尊重与接纳、谅解与宽容是学生消极情感 表现,是学习机会平等的表现。3.它是互惠的,它体 的“消毒剂”。通过“消毒”,学生变得更加热爱学习 现了教学价值共识原则:既体现了教师的利益,又体 了。2.教学信任消除了学生的焦虑,增强了其归属 现了学生的利益;既体现的强势学习者的利益,又体 感和存在的意义,增加了学习的意义。3.教学合作 现了弱势学习者的利益。道德式合作是一种理想的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责任 合作形态:教师的教完全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之间 感。总之,当学生感到学习的意义,感到学习的效 感到学习的责任时,学习动机就不知不觉地增强 的合作学习也是为了帮助他人学习。强迫式合作是 能,牺牲他人,成全自己;互惠式合作是大家相互成全; 了。 道德式合作是为了成全他人,尽管有时会牺牲自己。 规范式合作不同于前三种合作方式,它是一种教学 系统合作,它是由于教学制度或教学文化促成的教 四、学生社会资本的影响因素 从学生个体角度看,影响其社会资本的因素主 要有:第一,学生的位置。一般来说,处于优势位置 量方法是个体中心网络分析法,包括提名生成法、位 的学生比处于劣势的学生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本。这 置生成法、环境基础生成法、资源生成法等。主要的 学生个体所拥有的网络的特征:网络规 种位置优势含义如下:1.好学校比一般学校更具位 测量指标有:置优势,一般学校比差学校更具位置优势。2.好班 模(和学生个体有联系的师生的数量)、网络成分 级比普通班级更具位置优势,普通班级比差班更具 (这些师生的身份)、网络密度(学生个体和这些师 位置优势。3.班级中的好位置比班级中的一般位置 生的关系)、网络位置(学生在教学关系网中的位 更具优势,一般位置比差位置更具优势。班级中的 置)、网络资源(这些师生所能动用的各种教学资 位置是指学生的座位和学生在教学关系网络中的位 源)等。功能主义则主要分析局部关系网络的功 置。4.高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家庭 能,即学生个体所拥有的网络及其资源对学生本人 的学生比中等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学生更具位置优 的作用,它包括理解(这些师生对学生个体的了 势,中等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学生比低社会经济地 解)、信任(这些师生对学生个体的信任)、合作(这 位家庭的学生更具优势。第二,学生的内在特质。 些师生对学生个体的帮助)。学生个体的如下特质影响了教师和其他学生对他的 第二,在中观层次上,社会资本关注是师生群体 理解、信任和帮助:善意(benevolence)、可靠(relia- 所形成的整体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结构主 bility)、能力(competence)、诚实(honesty)、开放 义关注的是整体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主要采用的 (openness)。一般来来说,学习能力越强、越诚实、 方法是整体关系网络分析法,其主要的测量指标有:越可靠、越开放、越具有善意的学生就越有更大的可 网络规模(网络中师生的数量)、网络等级制(网络 能获得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帮助。 中各种教学位置之间的关系)、网络密度(师生之间 从学生群体角度看,影响其社会资本的因素主 以及生生之间的关系)、网络的稳定性、网络资源 要有:1.网络规模效应:嵌人在学校教学关系网络中 (嵌入网络中的教学资源)、网络的封闭性(师生之 的教师数量越多,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越丰富。 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内聚力)等。功能主义关注的是 2.网络资源效应:嵌入在学校教学关系网络中的教 师生整体关系网络的功能,即师生整体关系网络给 师质量越高,教师能动用的教学资源越多,学生所拥 网络中的学生带来的作用,它包括理解(教师对学 有的社会资本越丰富。3.网络密度效应:师生交往 生的理解以及生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教师对 越频繁,师生关系越好,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越丰 学生的信任以及生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合作(教师 富。4.网络的稳定效应:稳定的教学关系网络是学 对学生的支持以及生生之间的相互支持)。生的社会资本存在和维持的条件,教学关系网络的 第三,在宏观层次上,社会资本关注的是教学制 瓦解会使学生的社会资本消失。5.学校的教学制度 度与教学文化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结构主义关注的 教学制度与教学文化的结构特征。功能主义关 和教学文化效应:学校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文化越倡 是:导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学生 注是教学制度与教学文化通过影响教学关系而对学 的社会资本越丰富。 生产生的作用,它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教师 对学生的理解;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教师对学生的 五、学生社会资本的测量 一信任;学生之间的相互支持,教师对学生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美]弗朗西斯・福山(彭志华,译).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 繁荣[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30. [2]帕萨・达斯古普拉,伊斯梅尔・萨拉格尔丁.社会资本:一个多 方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主要采用两大方法 论:结构主义方法论和功能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 方法论所采取的路线是通过考察事物的构成要素以 及要素之间的各种关系来认识事物。功能主义方法 论所采取的路线是通过考察事物的功能来认识事 物。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的“社会资本”一词可以 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上使用。两者相结合 角度的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83. [3][德]尤尔根・哈贝马斯(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M].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00. 就构成了测量“学生在学校的社会资本”的方法论。 [4]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95— 第一,在微观层次上,社会资本关注是以学生个 196;[英]杰弗里.托马斯.政治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 体为中心的局部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结构 大学出版社。2006.219—245. 主义关注的是局部网络的结构特征,主要使用的测 (责任编辑沈广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