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应用I 2014年第20期 电力科技 关于变电站新投设备验收工作的几点思考 黄思磊 陈得菊 (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青海海东810600) 摘要: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变电站设备的技术水平不断更新,变电站技改、大修设备的验收工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中间 既有技术原因也有管理因素。如何提高验收质量,文章结合过去一年里公司在设备验收工作发现的问题,从管理体制、技术手段 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设备验收;组织措施;技术规范;改进措施 变电站设备新装、大修和技术改造后的验收对变电站的安全运 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验收质量的好坏,是变电站设备能否正常 投运以及良好、稳定、可靠运行的前提和关键。事实上,目前变电站 设备验收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在设备验收过程中无详细规范 设备验收标准、验收流程不规范、消缺过程缓慢等,从而难以确保验 收工作的全面、有序、高质量地进行。为避免设备在投运不久就因设 备验收工作不到位引起的被迫停电或事故,应提前制定有效的措 施。 30%的时间,这就保证了设备能够准时甚至提前投运。“全”是全面, 讲究效率的同时,决不能疏忽遗漏某些细节的验收。针对不同设备 1目前变电站设备验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验收组织准备工作不充分 在验收过程中,对设备的资料整理、项目验收、数据核对相当繁 琐,如果前期没有足够的准备,未制定设备验收的详细提纲,但凭以 往的经验,极有可能因验收程序不规范,验收人员的职责不明确等 原因,导致验收项目遗漏、遗留问题的解决不及、数据录入不完整等 问题,进而影响设备后期的安全稳定运行。 1.2某些大型项目分阶段验收时,存在着验收衔接问题 对某些大型项目的验收需要分阶段验收,如果时间较长,一是 各部门分工、配合容易会出现问题,二是运维人员交接班时交代不 清、出现遗漏,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设备验收的质量。 1.3新建设备验收无统一、规范的验收标准,验收人员技术水平 不高,造成设备验收质量不过关。近年来,由于设备技术水平更新较 快,许多设备的外观、构造、操作方式与以往运行的设备不同,使验 收人员感觉比较陌生,短时间内无法拿出有统一、规范的验收标准, 只能依靠以往经验边摸索边验收。在这个过程当中,验收人员的素 质和责任心等主观随意性因素占很大比例,使得验收质量出现问题 的风险加大。 1.4基建验收工作未能得到重视,验收存在盲点,遗留问题解决 不及时 的验收制定出不同的验收细则和步骤,要保证设备的每一个环节都 验收到位,决不能一味的追求效率而顾此失彼。“准”是准确,对于验 收内容的判断是否准确、可靠是验收的根本,这要求验收者有一定 的工作经验和理论基础,并对待验收的设备非常熟悉,验收工作开 始前的培训必不可少。“会”是学会,验收工作完成后,验收小组要召 开会议,对本次验收中的验收方法、验收体会、验收结果、存在问题 进行讨论、总结,使每个人都有所收获、有所长进,并为后期的验收 工作打好基础。 每一次设备验收工作开始前,由牵头部门负责组织人员,依照 统一的验收标准制定详细、具体的验收细则,逐一落实验收时间、验 收项目及分项其负责人,明确验收过程当中各级人员的责任。验收 前的资料移交、人员培训等准备工作未完成时,不得仓促验收,杜绝 抢工期的现象发生。 2.2某些大型项目分阶段验收的时间较长,各部门应提前做好 准备,并指定专人跟踪负责。根据验收工作的进展情况,定期会议, 对总结验收工作的进展情况,协调解决碰到的问题,并安排下一阶 段验收工作及相关负责人。 2_3由于设备的技术水平更新过快,应该在设备安装调试阶 段,组织厂家对验收人员进行培训。必要时,将这些培训纳入考核范 围,以提高验收人员素质。 2-4基建验收,应由专业人员负责,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跟踪 验收,边发现问题边解决,避免验收时才发现问题,给后期运维留下 隐患。对于后期维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要落实到相关人员负责 整改。 基建验收工作应该由专业人员进行,但目前变电站基建验收的 人员大部分为非专业人员验收。这种“外行验收内行”的结果就是基 建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投运后遗留的问题也常年累 积,没有专人负责落实整改,变电站的基础环境耗损较快,影响整个 变电站的运行质量和寿命。 2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 2.1为了提高变电站设备验收的质量,首先应该在“高、全、准、 会”的基础上制定出统一、规范、有效的变电站设备验收标准。“高” 是高效,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高效的验收显得至关重要。实际 工作表明,运用统一、规范、有效的变电站验收标准,可以节省大约 2.5面对当前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不断修订相应的管理办法 和技术措施,形成高效、全面的设备验收机制,避免重复、无效果的 验收工作,提高变电站设备的验收质量的同时,保障运维工作的正 常开展。 各公司在设备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都 是管理、技术、责任心的问题。制定一个统一、规范、有效的验收标准 尤为重要。使验收工作细化到每一个环节,形成一个刚性的约束体 系。与此同时,必要的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必不可少,通过对验收工 作的总结,和对发现问题的研究、分析,将经验逐步推广到各类设备 的验收当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进而提升验收质量。 保护采样回路出现问题,保护拒动,线路故障没有完全被切除,因此 主变保护在123开关跳闸后,仍然在启动状态,直至最终主变低后 备保护动作并出口,期间由于124线路故障一直未被切除,所以 10kv II段母线三相电压一直保持在故障时的电压值。 4存在问题与防范措施 虽然123和124同杆架设线路之间发生相间故障是本次事故 发生的直接原因。但124保护装置因采样回路存在逻辑错误问题, 是导致在故障发生后,保护拒动且无任何信息发出是#2主变低后 备保护动作,扩大停电范围的根本原因。 其关键在于124保护异常后,装置无任何异常告警信号发出, 导致监控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保护实际的运行工况是否正常。 因此建议厂家设置保护装置采样回路出现异常时有相关的判断逻 辑条件进行判断,并能启动相应的告警信号示警。运维人员17I常巡 一视应注意检查和及时恢复保护的一些告警信号,并检查保护数据是 否实时刷新,防止因告警信号未复归或装置逻辑错误而导致保护处 于非正常工作状态。 参考文献 [1]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典型故障分析[M】.北 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2]张保会,尹项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3】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继电保护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电力出 版社.2009. 作者简介:李崭然(1985一),男,江苏苏州人,助理工程师,从事 变电运维工作。 156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