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沟通做桥
沟通是架设友谊的桥梁,是情感升华的纽带。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是班主任的一门必修课。沟通是了解学生情况的重要形式,更是建立家校教育的有力渠道。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得好,可以有效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1、案例
他妈妈一进办公室,还没等我张口就和我说:“小孩儿是不是又犯错了,这个孩子在家里不让我省心,在学校还总是给你添麻烦。您就该怎么管就怎么管,我们家长全力支持。这孩子从小就不听话,总和我对着干……”她足足说了10分钟,不过我没有打断她而是选择了倾听。本来我是想直接说妈妈不相信孩子的事的,但是听了这位妈妈的话后我改变了主意。我说:“是这样的,最近这个孩子相当用功,本次考试成绩相当不错。而且语文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她一脸惊奇:“这样啊,孩子在家里的确是和我说她语文及格了,考到了70多分呢,我还不相信呢,认为他作弊,还把他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我说他这次怎么反应这么激烈呢,原来我错怪他了!\"。
2、案例反思
教师与家长沟通,也要讲究语言艺术,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艺术。“沟通无限”,方法不拘一格。作为班主任,应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更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教师与家长沟通,也要讲究语言艺术,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艺术。“沟通无限”,方法不拘一格。作为班主任,应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更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3、我们能这样做
1.要坦诚相待,不要盛气凌人
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从工作关系上讲,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学生的教育者;目标是一致的,都想培养好学生。所以说话态度要谦和,语言要礼貌。班主任对学生要怀有一片赤诚之心,要为学生成长而喜,为学生进步而急,与家长谈话时坦诚相见,推心置腹,给人可近、可亲的感觉,这样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家长才会敞开心扉,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2.要实话实说,不要“添油加醋’
班主任找家长谈话,多半是学生出了问题。班主任要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切不可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的过失,更不能不调查实情,而“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转嫁给家长,达到体罚的目的。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地指出过失,向家长提供合理的教育意见。
3.要褒奖教师,不要推卸责任
班主任不仅要与家长沟通,同时肩负着沟通家长和全体任课教师关系的任务,要力求褒奖任课教师的工作精神和教学水平。对教学能力强、知名度高的教师要着重宣传他们的教学成果;对经验不足的新教师,着重介
绍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上进心,使家长充满信心和希望,转嫁责任会使家长认为教师之间不团结,资力差,甚至想把孩子转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