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真题及典型题
1概念题
1.供给(武汉理工大学2004试;四川大学2006试) 2.供给函数(中山大学2005试)
3.恩格尔定律(北师大2001试;财政部2004试;对外经贸大学2006试;华东理工大学2006试;南京大学2007试)
4.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人大2002试;北京邮电大学2003试) 5.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elasticity, income elasticity, cross elasticity)(武大2000试)
6.吉芬商品(Giffen goods)(武大2000、2002、2003试;人大2003试;复旦大学1998、2000试;中山大学2005试;西安交大2007试)
7.替代产品(substitute goods)(复旦大学1997试) 8.互补商品(complementary goods)
9.均衡(Equilibrium)与非均衡(Non-equilibrium)(北大1997试) 9. 均衡价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7试) 10.供给量和供给的变动
11.弧弹性(中山大学2005试) 2 简答题
1.对于厂商来说,其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1和小于1对其价格战略(采取降价还是涨 价)将产生何种影响?(南开大学2004试)
2.目前,中国有些行业实行行业自律价格,给出一个支持论据,给出一个反对论据。(北大1999试)
3.什么是对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与售卖者的销售收入(或者说购买者的支出)的关系如何?举例说明之。(复旦大学1993试)
4. 简述支撑需求定律和供给定律的经济学原理。(天津财大2006试) 5.简述需求规律的含义及其特例。(武大2001试) 6.当经济学家观察到一种产品的价格上升而需求反而增加时,他们给出什么样的解释? 7.“谷残伤农”,粮食丰收反而会带来农民收入的下降,请分析背后的经济学原因,并说明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哪些作用。(清华大学2005试)
8.商品需求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商品需求具有何种影响?(武大2003试) 9.通常有一种说法,“价格上涨,需求下降,需求下降,价格下跌”。你如何理解这种说法?(南京理工大学2001试)
10.根据均衡价格理论,供给变动或需求变动与价格变动的关系如何?这些关系是否与供给规律或需求规律描述的关系相一致?为什么?(人大2002试)
11.什么是价格弹性?请求出yax的需求弹性。(人行1996试) 12.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正值,它们是什么关系?请举例说明。(武大2000试)
13.简述非线性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需求弹性的几何求法。(武大2001试) 14.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需求会产生什么影响? (1)产品X变得更为时行;
(2)产品X的替代品Y的价格上升; (3)预计居民收入将上升;
(4)预计人口将有一个较大的增长。(武大2000试) 15.简述需求弹性。(武大2000试)
16.当一年气候变得风调雨顺时,农民应该喜还是忧?(武大2000试)
17.用供求定理和需求弹性理论说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什么经常限制石油产量?(作图说明)(首都经贸大学2003试)
18.运用微观理论并结合实际说明我国政府以保护价(支持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福利效应和积极作用。(华东师范大学1999试)
19.下列五种情况,对于整个社会的房屋供给有何影响? (1)土地价格上涨; (2)水泥价格下跌;
(3)建筑房屋的技术进步; (4)房租将要下跌;
(5)从事工业投资的利润增加了。 20.图2.1中有三条为直线的需求曲线。(a)试比较a、b和c点的需求价格弹性。(b)试比较a、d和e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图2.1 需求曲线图
21.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2.各类需求价格弹性商品的价格变动对该商品销售收入有何影响?
23.何为需求价格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重庆大学2004试) 24.下列事件将对轿车生产产生什么影响: (1)生产轿车的技术有重大进步; (2)整个轿车行业的企业数目减少了; (3)生产轿车的工人工资上涨了; (4)预计轿车的价格会下降。
25.某地房地产市场十分兴旺,房价以逐月2%的速度上涨。原因是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当地居民也开始寻求拥有第二套住房,而建造新房的成本逐渐上涨,可供建房的土地也日益减少。某房地产开发商开发了191套新住房,打算以155万的价格出售,而在该价格下登记的欲购房者有1000人。该开发商采用抽奖的方式从中抽取191人,出售住房。请回答:
(1)新房市场的均衡市场价格和数量会如何变化? (2)旧房市场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3)如果该开发商采用市场定价,和原先的定价方式相比,在效率和收入分配方面的效果有何差别?(清华大学2005试) 3 计算题
1.税收转嫁。设一个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曲线都是直线,函数分别为:Q=a-bp和Q=c+dp。假如就该商品对厂商或销售方征收从量税,单位商品税收为t。请回答如下问题:
(1)计算其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2)计算供求双方各自负担的税收是多少,并利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税收为什么被转嫁,又为什么没有全部转嫁;
(3)计算双方各自负担的税收份额和供求弹性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经济学原理进行解释;
(4)用曲线说明征税以后的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并比较供求双方的税收份额。(武大2004试)
2.已知某粮食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Qd=50-P,Qs=-10+2P (1)求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2)若政府实行最低限价P=25;
(A)此时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化?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B)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如何? (重庆大学2004试)
3.有段时间汽油的价格经常波动。有两个司机Delta 和Epsilon去加油站加油。在看到油价变化之前,Delta决定加10升汽油,Epsilon打算加10美元汽油。两个司机对汽油的需求价格弹性各是多少?(武汉大学2004试)
4.设现阶段我国居民对新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是Ed=–1.2,需求的收入弹性是Ey=3.0,计算: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提高3%对需求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提高2%对需求的影响;
(3)假设价格提高8%,收入增加10%。2002年新汽车的销售量为800万辆。利用有关弹性系数估算2003年新汽车的销售量。(华中科技大学2003试)
5.试构造需求收入弹性为常数的一个需求函数。(南京理工大学2001试) 6.设供给函数为S=2+3P;需求函数为D=10-P。 (1)求解市场均衡的价格与产量水平。
(2)求在此均衡点的供给弹性与需求的价格弹性。
(3)若征收从量税t=1,求此时新的均衡价格与产量水平。 (4)求消费者和厂商各承受了多少税收份额。 (5)图示你的上述结论。(武大2002试) 7.某产品准备降价扩大销路,若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在1.5~2之间。试问当产品降价10%时,销售量能增加多少?(武大2001年试)
8.某城市公共交通的需求价格弹性估计为–1.6,若城市管理者给你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了增加运输的收入,运输的价格应该提高还是应该降低?Q=5000-0.5P这一需求函数中的价格弹性为什么不是常数?(武大2002试)
9.对一厂商产品的反需求函数为pf(q),f是严格减少的可微函数,写出需求的价格弹性公式。若f(q)120q,求价格p30与p40时的价格弹性。(武大2003试复试)
10.设某产品的价格弹性为–0.2,其需求现为5000,试问需求增加多少才能使价格下降5%?(武大2003试)
11.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P302Q;供给函数是P102Q。求:均衡价格,均衡交易量,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以及均衡时的消费者剩余。(中央财大1999试)
12.已知复印纸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为0.2,其价格现在为每箱160元。求:复印纸的每箱价格下降多少才能使其销售量增加5%?(人大2002试)
13.一城市乘客对公共汽车票价需求的价格弹性为0.6,票价1元,日乘客量为55万人。市政当局计划将提价后净减少的日乘客量控制为10万人,新的票价应为多少?(同济大学1998试)
14.对某钢铁公司某种钢X的需求受到该种钢的价格PX、钢的替代品铝的价格Py,以及收入M的影响。所估计的各种价格弹性如下,钢需求的价格弹性Ed2.5;钢需求对于铝价格的交叉弹性Exy2;钢需求的收入弹性Em1.5。下一年,该公司打算将钢的价格提高8%。根据公司预测,明年收入将增加6%,铝的价格将下降2%。
(1)如果该公司今年钢的销售量是24 000吨。在给定以上条件的情况下,该公司明年钢的需求量是多少?
(2)如果该公司明年将钢的销售量仍维持在24 000吨,在收入增加6%,铝的价格下降2%的条件下,钢铁公司将把钢的价格定在多高?(北大1996试)
15.假设某市场由“个人1”和“个人2”组成,他们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D1(PyK1Y1)/PxD2K2Y2/Px
(1)求商品X的市场需求函数。
(2)计算对商品X的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
(3)设Y1,Y2分别为“个人1”和“个人2”的收入。在总收入不变(Y)的情况下,通过收入再分配使得“个人2”的部分收入转移到“个人1”,会对商品X的需求产生什么影响?(上海交大1999试)
16.1986年7月某外国城市公共汽车票价从32美分提高到40美分,1986年8月的乘客为880万人次,与1985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2%,请计算需求的弧价格弹性。
17.已知销售商品x之总收益(RPQ)方程为:R100Q2Q,计算当边际收益(MR)为20时的点价格弹性。
18.X公司和Y公司是机床行业的两个竞争者,这两家公司的主要产品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公司X:Px10005Qx 公司Y:Py16004Qy
这两家公司现在的销售量分别为100单位x和250单位y。
(a)求x和y当前的价格弹性。
(b)假定y降价后,使Qy增加到300单位,同时导致x的销售量Qx下降到75单位,试问X公司产品x的交叉价格弹性是多少?
(c)假定Y公司目标是谋求销售收入极大,你认为它降价在经济上是否合理?(杭州大学1998试;深圳大学2007试)
219.假设:①X商品的需求曲线为直线:Qx400.5Px;②Y商品的需求函数亦为直线;③X与Y的需求线在Px=8的那一点相交;④在Px=8的那个交点上,X的需求弹性之绝对值只有Y的需求弹性之绝对值的1/2。请根据上述已知条件推导出Y的需求函数。
20.某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abP,这里a,b0。 (1)求市场价格为P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
(2)当a=3,b=1.5时,需求价格弹性为1.5,求市场价格为多少?并求此时的市场需求量。
(3)求价格上升能带来市场销售额增加的市场价格范围。
21.图2.2中,在相同的价格下,D1所表示的数量为D2的三倍,试求A、B、C三点需求弹性的倍数关系。
图2.2 需求弹性
22.若某市场有A与B两类消费者,其人数共100人,其中A类有25人,B类有75人,设每个A类消费者皆相同,且为B类消费量的2倍,如果A类消费者个人的需求弹性为3/4,而B类消费者个人的需求弹性为2,则整个市场的需求弹性为多少?
23.若市场供需如下;需求:P=280-q,供给:P=20+10q,对于每单位产品课征5元从量税时,则:
(1)物价上涨为多少?
(2)消费者负担与生产者负担各多少? (3)税前供需弹性各为多大?哪一个较大? 4论述题
1.假定对应价格P与需求量Q的连续可微的需求函数为P(Q),利用数理方法说明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的关系。(上海财大2004试)
2.运用弹性理论评论“薄利多销”这一传统的经商理念。(武大2002试) 3.本小题将推导一个厂商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函数。 (1)某个厂商的生产函数为y=ln(k),其中y是产品产量,k是资金使用量(流量)。产品价格是l,资金是按照利息率r从市场借入的。求这个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函数D(r)。这是利息率的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2)以上推导的是单个储户和企业对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假定市场对资金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斜率与以上个别供给和需求曲线的符号相同。市场均衡利息率是何时达到的?当政府确定利息率上限时(如我国政府的利息率政策)会对经济运行的效率产生什么后果?(北
大1997试)
4.以需求函数q=a-bp为例,试分析为什么在需求曲线缺乏弹性的部分经营不可能产生最大利润。(北大1998年)
5.我国政府近年来实行了粮食价格保护政策,即制定了一个高于市场均衡价格之上的价格,要求国有粮食部门按此价格敞开收购粮食。假定市场需求和供给函数都是正常的单调函数。
(1)如果这个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抬高市场价格是可行的,如何实现?对政府(中央与地方之和)的负担如何衡量(画图说明)?在同样的图上衡量经济效率的改进或损失。
(2)由于部分负担由地方负责,或者中央政府的补贴与地方粮库的收购行为分离等因素,致使发生地方粮库拒绝收购的行为,在这种情形下为什么私营粮贩屡禁不绝(画图说明)?这个政策执行的结果为什么可能损害农民的利益?(北大1999试)
6.假定需求和供给曲线均为直线,用图证明下列结果:
(a)对一给定的供给曲线和均衡点,需求曲线的弹性越是不足,消费者所负担的“单位产品税”越重;
(b)对一给定的需求曲线和均衡点,供给曲线的弹性越大,消费者所负担的“单位产品税”越重。
7.参考图2.3,考虑对小麦生产者的两个援助农场计划。Ⅰ.政府把价格定在P2,并购买P2价格下多余的小麦。Ⅱ.政府让小麦在其均衡价格P1出售,对出售的每单位小麦给农场主P2P1的补贴金。试问,对政府来讲,哪一个花费较大?
图2.3 政府对小麦生产者的补贴
8.下面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经济学家认为,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是一条规律。可是这个规律也有例外。例如 ,1990年十位数字的计算器每台卖150元,到1995年只卖50元,然而销售量却增加了3倍。可见,降低价格不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
9.试论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10.在我国进行价格体制的改革中,为了增加那些在市场上供给数量相对缺乏的政府限价商品的生产,一部分学者提出:只要把政府的限价取消,这类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请分析这样的改革措施的可行性。
11.图2.4是两条从原点出发的线性的恩格尔曲线(E1和E2),E1的斜率比E2的斜率大(陡直)。可以证明,从原点出发的线性的恩格尔曲线的每一点的需求收入弹性值都是等于1,那么,怎样来说明消费量对收入变化的不同反应呢?
图2.4 线性恩格尔曲线
12.最近国际石油涨价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请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其影响机制,并说明影响产生的实际过程。(南开大学2005试)
12. 今年我国住宅价格随市场需求增加而不断上涨,在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不存在任何准入限制,而且所有建筑用地都通过招标拍卖获取的条件下,通过某种手段控制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如披露开发成本,限制向开发商贷款,征收高额税赋等),是否能有效限制房价上涨?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如果不能,你认为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北师大2007试)
2.3考试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2.3.1概念题
1.供给(武汉理工大学2004试):个人供给是指在某一特定期间(或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对某商品在各种价格下,其所愿提供且能够提供的各种数量。若以函数关系可表示如下:QSg(P,Pf,Px,P,t,) 式中:Pf——要素的价格;
ePx——相关商品的价格;
Pe——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价格;
t——技术水平;
P——商品本身的价格
市场供给是指一种物品在同一时间及同一市场区域内各个经济单位供给的水平相加之和。
2.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它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所有影响这种商品供给量的因素的函数。如果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只看成是这种商品价格的函数,则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QS=f(P)。 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小。
3.恩格尔定律(北师大2001试;财政部2004试):是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的一个规律。具体而言,恩格尔定律是指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在需求的收入弹性的基础上,如果具体的试究消费者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量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映程度,就
可以得到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用弹性来定义恩格尔定律: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
4.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人大2002试;北京邮电大学2003试):是改变总产出和总就业规模的决定力量。对有效需求有两种理解:①在凯恩斯主义理论中,有效需求指有支付能力的,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与之相区别的是名义需求(notional demand),这种需求只是一种愿望而没有支付能力。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决定经济的产量水平和就业水平。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②在新古典综合学派的非均衡理论中,有效需求指的是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时,即厂商提供的商品量等于居民的需求量,居民提供的劳动量等于厂商的需求量时,居民对商品的需求和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总和。
5.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elasticity, income elasticity, cross elasticity)(武大2000试):(1)在经济学中,弹性被用来表明两个经济变量变化的关系。当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必然引起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弹性表示作为因变量的经济量的相对变化对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它等于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比值。即:
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f(X),则具体的弹性公式为:
YYX EY
XXYX式中,E为弹性系数;△X、△Y分别为变量X、Y的变动量。
弹性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广泛应用,经济理论中有多种多样的弹性概念,例如,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等等。由于弹性是两个量的相对变化之比,因此,弹性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它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度量单位无关。
(2)收入弹性一般指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
(3)交叉弹性指需求或供给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6.吉芬商品(Giffen goods)(武大2000、2002、2003试;人大2003试;复旦大学1998、2000试):指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常变化的一类商品,由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Robert Giffen)发现而得名。这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违反了需求规律,即价格越低购买的越少,价格提高反而购买的更多,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成正比关系。1854年当爱尔兰发生大饥荒而使马铃薯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之时,对马铃薯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所引起的替代效应远远低于其收入效应。说得通俗一些,也就是因为当时人们太穷了,平时人们所能消费的肉类不太多,如今马铃薯涨价了,相对来说他们更穷了,
穷到买不起原来消费肉类的数量,结果只好增加对马铃薯的购买来补救。因此,吉芬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因此,它的需求曲线的斜率为正。这种违反常规的现象,一般称为吉芬效应(Giffen effect),或吉芬悖论(Giffen paradox)。吉芬商品是低档商品的一种,但并不是所有的低档商品都可以被称作吉芬商品。
7.替代产品(substitute goods)(复旦大学1997试):指在效用上可以相互代替,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欲望的商品。例如牛肉和羊肉、圆珠笔和钢笔、煤和石油等都属于替代商品。两种商品如果有替代关系,当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时,另一种商品价格提高,就会引起对前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反之,另一种商品价格下跌,就会引起对前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例如:当羊肉价格不变时,作为羊肉的替代品的牛肉的价格上升,人们就会多吃羊肉而少吃牛肉,故对羊肉的需求量增加;如果羊肉价格不变时,牛肉价格下降,人们就会少吃羊肉而多吃牛肉,对羊肉的需求量就会减少。由于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做相同方向的变动,其交叉弹性为正数。替代商品属于相关商品的一种(另一种为互补品),常用于对市场上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原因的分析。
8.互补商品(complementary goods):指在效用上互相补充配合,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欲望的商品。如照相机与胶卷、录音机与磁带、汽车与汽油等都属于互补商品。当两种商品为互补商品时,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保持不变,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则会使前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下降;反之,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下跌,则会使前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例如,在照相机价格不变时,作为其互补品的胶卷的价格大幅度上涨,则人们对照相机的需求也会相应减少;胶卷价格下降,人们对照相机的需求则会相应增加。由于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其交叉弹性为负数。互补商品属于相关商品的一种(另一种为替代商品),常用于对市场上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原因的分析。
9.均衡(Equilibrium)与非均衡(Non-equilibrium)(北大1997试):(1)均衡是在西方经济学中被广泛运用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于这样的一种静止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销,也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因此,进一步地,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试究往往在于寻找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变化最终趋于静止点的均衡状态。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2)非均衡即非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状态。均衡可以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均衡,狭义的均衡一般是指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即各个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相等的状态。非均衡则意味着市场上的供求不相等,也就是说在市场不出清的经济状况下,也存在着广义的均衡状态,也就是非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状态。非均衡经济理论主要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有阿罗、帕廷金、巴罗、克洛沃、贝纳西、格罗斯曼等等。他们的理论观点主要有:①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包括经济主体能够掌握充分的关于市场状况的信息,但现实中,获得信息需要花费成本,获得充分的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完全竞争的情况普遍存在,如垄断竞争等,应该重点试究这类的竞争。②非均衡理论区分了计划数量和实现数量,该理论认为,市场出清的状态仅仅表示市场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相等,而有效数量和计划数量不一定相等。③均衡论认为价格是市场的惟一调节工具,在均衡达到之前,市场中没有交易。而非均衡理论则认为,未达到均衡之前也有非均衡交易的发生。价格和数量信号都可以调节市场,并且在短期内数量要快于价格的调整。④存量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数量调整信号。⑤提
出经济运行的时滞结构,认为时滞的存在加剧了非均衡状态。⑥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可避免。⑦解释经济周期、自愿失业、资源闲置等现象。
9. 均衡价格:是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那么,供给数量大于需求数量,一部分生产者就会因商品卖不出去而被迫降价,从而市场价格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那么需求数量大于供给数量,一部分消费者因购买不到所需求的商品而愿意出高价,结果市场价格提高。因此,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
10.供给量和供给的变动:(1)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这种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图2.5表示的是供给量的变动:随着价格上升所引起的供给数量的逐步增加,A点沿着同一条供给曲线逐步运动到E点;(2)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可以指生产成本的变动、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的变化等等。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图2.6表示的是供给的变动。在图2.6中,原有的供给曲线为S1。在除商品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的影响下,供给增加,则使供给曲线由S1曲线向右平移到S2曲线的位置;供给减少,则使供给曲线由S1曲线向左平移到S3曲线的位置。由供给的变化所引起的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表示在每一个既定的价格水平供给数量都增加或者都减少了。例如,在既定的价格水平P0, 供给增加,使供给数量由S1曲线上的Q1上升到S2曲线上的Q2;相反,供给减少,使供给数量由S1曲线上的Q1下降到S3曲线上的Q3。这种在原有价格水平所发生的供给增加量Q1Q2和减少量Q3Q1,都是由其他因素的变化所带来的。譬如说,它们分别是由生产成本的下降或上升所引起的。很清楚,供给的变动所引起的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表示整个供给状态的变化。
图2.5 某商品的供给曲线
图2.6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11.弧弹性:是衡量弹性大小的一种计算方法。例如,为了计算一条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第一步是求出在两点之间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量中值的比率,以及在两点之间价格变化量与平均价格的比率;然后将这两个比率进行比较,得到的数就是这两点之间的弧弹性。弧弹性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EQ2Q1Q2Q1P2P1
P2P1其中,(P1,Q1)和(P2,Q2)分别表示变动前后的价格及数量。
2.3.2 简答题
1. 对于厂商来说,其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1和小于1对其价格战略(采取降价还是涨价)将产生何种影响?(南开大学2004试)
答:(1)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需求弹性小于1,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缺乏弹性,如多数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大于1,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富有弹性,如大多数奢侈品。
(2)产品的需求弹性对其价格战略的影响
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反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此时厂商应该采取减价的方法,以提高销售收入。如高档消费品,由于其需求富于弹性,为了提高售卖者的销售收入,则应采取降价的办法。
当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同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此时厂商应该采取涨价的方法,以提高销售收入。如农产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产品,为了提高售卖者的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的办法。
2.目前,中国有些行业实行行业自律价格,给出一个支持论据,给出一个反对论据。(北大1999试)
答:中国有一些行业在有关主管部门支持下,搞行业自律价格。对于实行行业自律价格有不同的观点。
(1)支持观点认为,自律价格的目的是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市场价格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成本是不合理的。这不仅违反了价格法,也违反了WTO的原则。我国《价格法》(1997年)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不得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2)反对观点认为,价格自律就是价格同盟,是违反市场法则的。这种观点认为,搞行业自律价格,不让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按低于社会平均成本(但高于本企业生产成本)的
价格销售产品,是在保护落后的生产和企业,抑制市场竞争。他们打着反不正当竞争的招牌,实际上是搞行业价格卡特尔,妨碍价格竞争,反对优胜劣汰。任何价格行为都必须依法进行,凡是搞价格自律、价格同盟而妨碍了市场竞争的,都将依据《价格法》进行处罚。持此观点的人士说,寻呼机、家电、农用车等搞价格自律、价格同盟的现象都曾出现过,但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关键是这种做法违反了市场经济规律,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市场法则。许多经济学家都曾撰文反对价格自律,在他们眼中,价格自律是计划经济的手段,其直接结果是抑强扶弱。
3.什么是对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与售卖者的销售收入(或者说购买者的支出)的关系如何?举例说明之。(复旦大学1993试)
答:(1)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①需求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EdQdP.;②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PQd上某一点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EddQP.。 dPQ 需求弹性的种类:若Ed0,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无弹性;若0Ed1,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缺乏弹性,如多数生活必需品;若Ed1,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单位弹性,此时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幅度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幅度相等;若1Ed,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富有弹性,大多数是奢侈品的需求;若Ed,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有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它被用来测度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需求的收入弧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MQM,需求的收入点弹性的计MQ算公式为:EMlimQMdQM。
M0MQdMQ(2)需求的价格弹性(设为E0)同售卖者的销售收入关系如下:
当|E0|>1,即需求富于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反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
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当|E0|<1时,即需求缺乏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同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当|E0|=1时,销售收入和价格没有关系。例如,农产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产品,为了提高售卖者的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的办法;相反,对录像机这类高档消费品,由于其需求富于弹性,为了提高售卖者的销售收入,则应采取降价的办法。
4. 简述支撑需求定律和供给定律的经济学原理。(天津财大2006试) 答:(1)需求定律是指:在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越
小;价格越低,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大。而供给定律是指:一般情况下,商品(或劳务)的供给量随着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减少的一般规律。
(2)支撑需求定律和供给定律的机制是价格机制: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从而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价格又可以自动调节供给与需求,使市场达到均衡。价格在市场上调节着消费者的需求行为和厂商的生产行为: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和偏好下,为了使效用获得极大化,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反之,价格下降则增加对商品的需求;商品的价格上升,对于厂商而言意味着利润的增加,理性的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会增加产量,反之,商品的价格下跌,利润减少,则厂商会减少产量。同时,需求与供给也在调整着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自发调节着市场,使供给和需求趋于平衡,联系供给和需求的纽带便是价格。
5.简述需求规律的含义及其特例。(武大2001试) 答:(1)一般说来,需求规律的含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即需求量越小;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满足需求规律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需求规律给出了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基本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消费者的行为都严格服从这一规则。下面的两种情况可以作为需求规律的特例:①吉芬物品:是一种劣等品,其价格上涨时,由于替代效应远远低于收入效应,导致人们对它的需求反而增加,如马铃薯;②炫耀性物品:指的是那些用来满足人们虚荣心的物品(如钻石等),这类物品常因其价格上涨,愈能显示出其珍贵及拥有者的社会地位,因此往往价格愈高,对其需求量反而愈大。
6.当经济学家观察到一种产品的价格上升而需求反而增加时,他们给出什么样的解释?
答:(1)根据需求法则(需求规律)的规定,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该商品价格的高低。如果商品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相应减少;反之,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就增加。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因此需求规律就是市场上的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描述。如果把需求规律反映在坐标图上,则这一规律就表现为需求曲线具有的负的斜率,即需求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微观经济学中经常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和消费者无差异曲线来解释这种规律。
(2)应注意的是,当经济学家观察到一种产品的价格上升而需求反而增加时,他们给出的解释是:需求规律只适用于一般商品即正常商品;对于吉芬商品这样的特殊低档商品而言,则不适用,消费者对吉芬商品的需求量是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的。需求规律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来试究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如1854年当爱尔兰发生大饥荒而使马铃薯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之时,对马铃薯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这就是因为当时所引起的替代效应远远低于其收入效应。
7.“谷贱伤农”,粮食丰收反而会带来农民收入的下降,请分析背后的经济学原因,并说明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哪些作用。(清华大学2005试)
答:“谷贱伤农”指风调雨顺时,农民粮食增收,粮价却下降,卖粮收入反而比往年少的现象。
(1)“谷贱伤农”的经济学原因分析
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的变动。其原因在于:对于缺乏
弹性的商品,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求量的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所以,降价最终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造成“谷贱伤农”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以图2.7来具体说明。图中的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P1下降为P2。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PE11Q1和OP2E2Q2的面积之差。
图2.7 谷贱伤农
(2)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的作用 由于农产品是缺乏弹性的商品,农产品的丰收反而会降低农民的收入,这会降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保证农民的收入,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措施:
第一,政府保护价收购。即在农业丰收时,为了避免价格大幅度下降,政府设定农产品收购保护价,这就保证了农民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农产品,从而使得农产品丰收时农业也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保证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第二,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政府可以采取直接补贴的形式,对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财政补贴,这种补贴实质上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农民不会因为农产品丰收反而收入减少,这保证了农民未来农业生产队积极性。
8.商品需求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商品需求具有何种影响?(武大2003试) 答: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因此,商品需求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第一,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第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会增加对正常品的需求量,减少对劣等品的需求量;相反,消费者收入水平下降时,会减少对正常品的需求量,增加对劣等品的需求量。例如,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收入增加,则对汽车的需求会增加,对黑白电视机的需求会减少。
第二,互补品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对其需求的减少。例如,在其他条件不变之下,墨水价格上涨,则不但会引起对墨水的需求的减少,同时也会造成墨水互补品的钢笔的需求减少。
第三,替代品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一特定商品而言,如其替代品的价格上涨,则会造成对此特定商品的需求的增加。例如,猪肉的价格上涨,则对猪肉的需求量下降了,但间接地导致对其替代品——牛肉的消费需求增加了。
第四,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
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第五,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
9.通常有一种说法,“价格上涨,需求下降,需求下降,价格下跌”。你如何理解这种说法?(南京理工大学2001试)
答:“价格上涨,需求下降”中的“需求”指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这体现了需求法则,即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种商品与劳务的价格上升(或下降),会导致对此商品与劳务的需求量的减少(或增加);也就是说,商品与劳务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比,以代数形式可表示为:
dQd0。一般的商品大多数都会满足需求法则,但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商品都会满足dp需求法则。对于违背需求法则的商品,可区分两大类:(A)吉芬物品:是一种劣等品,其价格上涨时,由于替代效应远远低于收入效应,导致人们对它的需求反而上涨,如马铃薯;(B)炫耀性物品:指的是那些用来满足人们虚荣心的物品(如钻石等),这类物品常因其价格上涨,而愈能显示出其珍贵及拥有者的社会地位,因此往往价格愈高,而对其需求量反而愈大。
“需求下降,价格下跌”中的“需求”指需求的变动,所谓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其他因素变动是指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偏好的变化和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的变动等。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需求下降时,需求曲线左移,导致各个需求量对应的价格下降。现用几何图形分析:如图2.8所示,当价格上涨,由P1升为P2时,需求量由Q1下降为Q2。当需求下降时,如图2.8中需求曲线由D0移动到D,对应着Q1的需求量的价格由原来的P1下降为P1,相应地,各个需求量下的价格均下跌。
''
图2.8 需求曲线
10.根据均衡价格理论,供给变动或需求变动与价格变动的关系如何?这些关系是否与供给规律或需求规律描述的关系相一致?为什么?(人大2002试)
答: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
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
(1)先分析需求变动的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如图2.9所示。
如图2.9所示中,既定的供给曲线S和最初的需求曲线D1相交于E1点。在均衡点E1,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1。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至D2曲线的位置,D2曲线与S曲线相交于E2点。在均衡点E2,均衡价格上升为P2,均衡数量增加为Q2。相反,需
D3曲线与S曲线相交于E3点。求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至D3曲线的位置,在均衡点E3,
均衡价格下降为P3,均衡数量减少为Q3。
(2)再分析供给变动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如图2.10所示,既定的需求曲线D和最初的供给曲线S1相交于E1点。在均衡点E1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1和Q1。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至S2曲线的位置,并与D曲线相交于E2点。在均衡点E2,均衡价格下降为P2,均衡数量增加为Q2。相反,供给减少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至S3曲线的位置,且与D曲线相交于E3点。在均衡点E3,均衡价格上升为P3,均衡数量减少为Q3。
(3)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上述关系与供给规律或需求规律描述的关系是一致的,供给变动的需求变动与价格变动的关系分析是在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的前提下成立的。
图2.9 需求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
图2.10 供给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
11.什么是价格弹性?请求出yax的需求弹性。(人行1996试) 答: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公式为: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简单地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假定需求函数为Qf(P),Q和P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量,以Ed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则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公式为:
QQPQEdPPQP (2.10)
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也就是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在公式(2.10)的基础上,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公式为:
EdlimP0QPdQP (2.11) PQdPQ由需求弹性公式得
EddQPxa1 dPQax所以yax的需求弹性为-1。
12.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正值,它们是什么关系?请举例说明。(武大2000试)
答: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假定商品X的需求量QX是它的相关商品Y的价格PY的函数,即QXf(PY),则商品X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弧弹性公式为:
EXYQXQQXPY XPYPYQXPY式中,QX为商品X的需求量的变化量;PY为相关商品Y的价格的变化量;EXY为当Y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的X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
当X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量QX和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量PY均为无穷小时,则商品X的需求的交叉价格点弹性公式为;
EXYQXdQXQXQdQXPY limXPY0PdPdPYQXYYPYPY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的符号取决于所考察的两种商品的相关关系。
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正值,则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的变动。例如,当苹果的价格上升时,人们自然会在减少苹果的购买量的同时,增加对苹果的替代品(如梨)的购买量。这样,假设梨为商品X,苹果为商品Y,则公式EXYQXPY中,QX0,PY0,PY0,PYQXQX0,所以EXY0。存在替代关系的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值。
13.简述非线性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需求弹性的几何求法。(武大2001试)
答:非线性需求曲线上的某一点的弹性的几何求法,可以先过该点作需求曲线的切线,然后用与推导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的几何求法相类似的方法来得到。具体地,为了计算图中非线性需求曲线上C、F两点的弹性值,先过C、F两点分别作两条切线,各自交P轴和Q轴于A、B点和A'、B'点。再从C、F两点出发向Q轴引垂线,各自交Q轴于G、H两点。则可以证明:
在C点有:
EdGB1673.34 OG50在F点有:
HB'261Ed'0.84
OH310当然,也可以通过C、F两点分别向P轴引垂线的方法,来分别求得C、F两点的需求点弹性。在此从略。
显然,就非线性需求曲线而言,曲线的不同形状和曲线上的点位置的不同,都会影响需求点弹性系数值的大小。
图2.11 非线性需求的点弹性
14.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需求会产生什么影响? (1)产品X变得更为时行;
(2)产品X的替代品Y的价格上升; (3)预计居民收入将上升;
(4)预计人口将有一个较大的增长。(武大2000试) 答:(1)对产品X的需求会增加。因为产品X变得更受欢迎,就会有更多的人转向产品X的消费,导致产品X的需求曲线右移,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大大增加对X 的需求量。
(2)对产品X的需求会增加。因为作为产品X的替代品,当产品Y的价格上涨后,人们会减少对产品Y的需求量,并通过多消费产品X来实现替代。此时,产品X的需求曲线右移,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增加了对产品X的需求量。
(3)对产品X的需求要视产品X是正常品还是劣等品而定。若X是正常品,居民收入上升意味着他们购买力的增强,将使他们增加对包括产品X在内的正常商品的需求量;相反,若X是劣等品,居民收入上升后,他们会转向对质量较高的商品的消费,从而减少对X的需求量。
(4)对产品X的需求增加。因为预期人口有较大的增长,将产生新增人口对产品的额外需求。X的需求曲线右移,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增加了对X的需求量。
15.简述需求弹性。(武大2000试) 答:商品的需求弹性是指商品需求量对影响其变动的各个变量变化的反应灵敏度。亦即需求的变化率与影响其需求的变量的变化率之比例。西方经济学家迄今只试究了三种变量的需求弹性,即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弧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dQdP. PQd 点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ddQdP. dPQd 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经济含义可表示为“当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需求量可能会有百分之几的变化”。这一概念是由马歇尔在解释价格与需求的关系时提出的。需求价格弹性按照其大小可分为五种:①若Ed0,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无弹性;②若0Ed1,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缺乏弹性;如多数生活必需品;③若Ed1,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单位弹性;此时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幅度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幅度相等;④若1Ed,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富有弹性;大多数是奢侈品的需求;⑤若Ed,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有弹性。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①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奢侈品需求价格弹性大。②商品的可替代程度。如果一种商品有许多替代品,那么,该商品就富有需求价格弹性。③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用途越广泛,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④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而非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⑤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小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小。
(2)需求收入弹性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它被用来测度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假定某商品的需求量Q是消费者收入水平M的函数,即Qf(M)。 需求的收入弧弹性的计算公式:EMQM MQ需求的收入点弹性的计算公式:EMdQM dMQ根据商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值,可以将所有的商品分为两类:EM0的商品为正常品,正常品的需求量随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EM0的商品为劣等品,劣等品的需求量随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减少。在正常品中,0EM1的商品为必需品,EM1的商品为奢侈品。
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上升时,尽管消费者对必需品和奢侈品的需求量都会有所增加,但对必需品的需求量的增加是有限的,或者说,是缺乏弹性的,而对奢侈品的需求量的增加是较多的,或者说,是富有弹性的。在需求的收入弹性的基础上,如果具体的试究消费者的收入量和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量的变动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得到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西方经济学中的恩格尔定律可以用需求收入弹性的概念表述,它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3)需求的交叉弹性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另一种相关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动百分比之比。它被用来测度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另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的相对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相关商品价格是决定商品需求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需求的交叉价格弧弹性计算公式:EXYQXPY .PYQXdQXPY. dPYQX需求的交叉价格点弹性计算公式:EXY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的符号取决于所考察的两种商品的相关关系。交叉弹性系数的性质如下:(1)当EXY0时,X与Y两种产品间有替代关系。例如,大米与面粉,米价的上升会引起面粉消费量的增加。(2)当EXY0时,X与Y两种产品间有互补关系。例如,汽车与汽油,汽油价格的上升将引起汽车消费量的减少。(3)当EXY0时,X与Y两种产品间无关系。例如,鸡蛋与灯泡即是两种无关的产品,鸡蛋价格的变化对灯泡的消费量无影响。
16.当一年气候变得风调雨顺时,农民应该喜还是忧?(武大2000试)
答:当一年气候变得风调雨顺时,农民应该喜还是忧,要看农民的总收入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如何变动。风调雨顺的直接影响是农业增收,即农产品的供给增加,这表现为农产品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如图2.12,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假若此时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状况不发生改变,即需求曲线固定不动,在由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P1下降到P2。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
'总收入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P1E1Q1和OP2E2Q2的面积之差。
图2.12 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和谷贱伤农
当然,若需求状况也同时发生变化,或需求不是缺乏弹性,那么农民的收入也不会因风调雨顺而减少,所以,在风调雨顺的条件下,农民该是喜还是忧依赖于对弹性系数及需求状况所做的假设,一般不能笼统下判断。
17.用供求定理和需求弹性理论说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什么经常限制石油产量?(作图说明)(首都经贸大学2003试)
答:供求定理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石油输出国组织经常限制石油产量,是因为在石油的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石油的价格将上涨。如图2.13所示,限制石油产量的政策使供给曲线由S1向左平移至S2,均衡点由
E1移动到E2,价格从P1上升为P2。
同时,由于石油为各国的重要能源,其需求价格弹性较小,从而其需求量的下降幅度会小于价格的上涨幅度,使得价格上升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必定大于需求量减少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总收益将增加。如图2.13所示,价格上升后,需求量由Q1减少为Q2,但Q2AE1Q1小于P1AE2P2,即总收益增加。
因此,石油输出国组织经常限制石油的产量,否则,各石油生产国都将蒙受收入上的损失。
图2.13 石油的需求弹性
18.运用微观理论并结合实际说明我国政府以保护价(支持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福利效应和积极作用。(华东师范大学1999试)
答:当政府以支持价格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时,意味着农民出售粮食的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尽管从私人部门来看,粮食产品存在过剩,但加上政府的收购,从整个市场来看粮食是供求平衡的。相关的福利效应可从图2.14来分析。
图2.14 保护价的福利效应分析图
如图2.14所示,原均衡价格为P1,作为福利的衡量,原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WQP1的面积,原生产者剩余为三角形QGP1的面积;当政府实行支持价格P2后,消费者(不包括政府)剩余为三角形WDP2的面积,减小的福利为P2P1QD的面积,生产者剩余为三角形
P2EG的面积,增加的福利为P2P1QE的面积且大于消费者的福利损失,就此而言有福利的
净增加,数值上等于三角形DQE的面积,因而对于生产者即农民而言是有收益的;然而考虑到政府因此而不得不有大笔的支出,支出额在数值上是大于上述的福利净增加值,这种支出可能导致政府在其他领域的支出减少或采取增税等政策,因而社会总福利并不一定有所改善。
由上面分析可知,就这种政策的积极意义来讲,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增加了农民的福利。此外,由于粮食的价格需求弹性较小,在年成好的时候农民收入反而减少,因此支持价格保证了农民的收入稳定。
19.下列五种情况,对于整个社会的房屋供给有何影响? (1)土地价格上涨; (2)水泥价格下跌;
(3)建筑房屋的技术进步; (4)房租将要下跌;
(5)从事工业投资的利润增加了。 答:(1)S曲线左移。因为土地价格上涨导致房屋供给成本增加,从而减少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房屋的数量,表现为其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2)S曲线右移。因为水泥价格下跌意味着房屋供给成本下降,生产者会增加供给,表现为其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3)S曲线右移。因为建筑房屋的技术进步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在任一价格下生产者会增加供给,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4)S曲线左移。因为房租下跌,会使购买房子的人减少,从而房屋生产者的利率会降低,盖房屋的供给减少,表现为其供给向左上方移动。
(5)S曲线左移。在考虑资金用途的取舍下,当工业投资的利润增加,投资于房屋的人会转向工业投资,势必使房屋投资减少,表现为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20.图2.15中有三条为直线的需求曲线。(a)试比较a、b、和c点的需求价格弹性。(b)试比较a、d和e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图2.15 需求曲线图
答:(a)用Ea、Eb和Ec分别代表a、b和c点的需求弹性,由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得
EaaGjObHjOcIjO,Eb,Ec afjfbfjfcfjf因而EaEbEc
(b)用Ea、Ed和Ee分别代表a、d和e点的需求弹性,则由于
EaaGKGdHKHeIKI,Ed,Ee afKOdfKOefKO又由于KGKHKI 因而EaEdEe
21.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因此,影响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有:
(1)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
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小。
(2)生产的成本。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减少。相反,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3)生产的技术水平。在一般的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会提供更多的产量。
(4)相关商品的价格。在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发生变化。例如,对某个生产小麦和玉米的农户来说,在玉米价格不变和小麦价格上升时,该农户就可能增加小麦的耕种面积而减少玉米的耕种面积。
(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上涨,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增加产量供给。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如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下降,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减少产量供给。
22.各类需求价格弹性商品的价格变动对该商品销售收入有何影响?
答:以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为依据,大体可以把商品分为五种类型。各类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其销售收入变动的影响如下:
第一,EP0。这种商品由于价格的任何变化都不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即在公式
YPQ中,P(价格)的任何变化,Q(需求量)都固定不变,因此,Y(销售收入)
将与P按同方向同比例地增减。
第二,EP。这种商品由于在大于零的任何一种价格水平上的需求量都无限大,因此,若价格下降,只会使总收入无必要地减少,所以,厂商一般不会降价;若价格上升,又会使需求量无限地减少,以致使总收入减少为零。
第三,EP1。这种商品由于价格变动的幅度与需求量变动的幅度相等,所以,价格与需求按相反方向变动引起的一增一减的变化幅度恰好可以相互抵销,因此,价格变动前后的销售收入不变。
第四,EP1。这种商品由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大于需求量变动的幅度,所以,当价格下降时,一般只会引起需求量较小幅度的增加,从而会使销售收入减少;反之,当价格上升时,一般只会使需求量有较小幅度的减少,从而会使销售收入有所增加。
第五,EP1。这种商品由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小于需求量变动的幅度,所以,当价格下降时,一般会引起需求量较大幅度的增加,从而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反之,当价格上升时,会引起需求量较大幅度的减少,从而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23.何为需求价格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重庆大学2004试) 答:(1)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需求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①需求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QdQdQdP. Ed PPQdP ②平均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EdQ2Q1P1P2.
P2P1Q1Q2③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EddQP. dPQ(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是很多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
①商品的价格水平的高低。一般而言,价格越高,Ed越大;反之,价格越低,Ed越小。 ②商品的可替代性。一种商品其替代品愈多,愈重要,则需求弹性愈大。例如樟脑过去没有替代品,其需求弹性较小。现在有了替代品(即人造樟脑),则天然樟脑的需求弹性即行加大,价格上涨时可以用人造樟脑代替天然樟脑,因而需求量大幅减少。
③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这是因为,如果一种商品具有多种用途,当它的价格较高时,消费者只购买较少的数量用于最最重要的用途上。当它的价格逐步下降时,消费者的购买量就会逐渐增加,将商品越来越多地用于其他的各种用途上。
④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一种产品对人们生活必需的程度愈大,则其需求弹性愈小。例如作为生活必需品的粮食,在现实中,价格虽有变化,消费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其需求弹性甚小。而看电影对一般消费者来说,是非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就较大。
⑤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一种产品其消费支出在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愈大,则其需求弹性愈大。因此同一种产品对贫苦家庭而言,其需求弹性较大,对富有家庭而言,其需求弹性较小。例如,大米对贫苦家庭而言其消费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例较大,当价格上涨时,为避免对其他消费支出造成太大的影响,不得不减少大米的消费,而以其他廉价食品代替。反之,当价格下跌时,消费者变得比较富裕,乃有余力增加大米的消费,而减少其他廉价食品的消费。因此,对贫苦的家庭而言,大米的需求弹性相对地较大。对富有家庭而言,大米的消费支出在其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价格虽有变化,对其他消费支出不致有太大的影响,因此,其消费量变化甚微,甚至无变化。因此,对富有的家庭而言,大米的需求弹性相对较小。
⑥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说来,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因为,当消费者决定减少或停止对价格上升的某种商品的购买之前,他一般需要花费时间去寻找和了解该商品的可替代品。例如,当石油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在短期内不会较大幅度地减少需求量。但设想在长期内,消费者可能找到替代品,于是,石油价格上升会导致石油的需求量较大幅度地下降。
24.下列事件将对生产轿车产生什么影响: (1)生产轿车的技术有重大进步;
(2)整个轿车行业的企业数目减少了; (3)生产轿车的工人工资上涨了; (4)预计轿车的价格会下降。 答:(1)轿车的产量将增加。因为轿车生产技术的重大进步将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轿车的数量将比以前多,表现为其供给曲线向
右下方移动。
(2)轿车的供给将减少。因为轿车厂数量的减少将直接减少在任一价格水平下轿车的供给量,表现为其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3)轿车的供给将减少。因为生产轿车的工人的工资上涨将提高其成本,从而减少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的数量,这表现为其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4)轿车的供给将增加。因为当预计轿车的价格要下降时,生产者会赶在价格下降之前尽量多生产和出售产品,以免受或者少受跌价的损失,其供给曲线便会向右下方移动。
25.某地房地产市场十分兴旺,房价以逐月2%的速度上涨。原因是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当地居民也开始寻求拥有第二套住房,而建造新房的成本逐渐上涨,可供建房的土地也日益减少。某房地产开发商开发了191套新住房,打算以155万的价格出售,而在该价格下登记的欲购房者有1000人。该开发商采用抽奖的方式从中抽取191人,出售住房。请回答:
(1)新房均衡市场价格和数量会如何变化? (2)旧房市场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3)如果该开发商采用市场定价,和原先的定价方式相比,在效率和收入分配方面的效果有何差别? (清华大学2005试)
答:(1)新房市场的均衡价格为P =155万,均衡数量为Q=191套。 (2)旧房市场因供给量不变,而需求量增加(新房市场上的未中奖者将转向旧房市场),价格将上涨,如图2.16,由P1上升到P2。
(3)若采用市场定价,和原先的定价方式相比:市场价格报价可能超过155万,收入分配更多地向房地产开发商转移,同时一部分消费者剩余损失掉,生产者剩余效率下降。如图2.16所示。
图2.16
2.3.3 计算题
1.税收转嫁。设一个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曲线都是直线,函数分别为:Q=a-bp和Q=c+dp。假如就该商品对厂商或销售方征收从量税,单位商品税收为t。请回答如下问题:
(1)计算其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2)计算供求双方各自负担的税收是多少,并利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税收为什么被转嫁,又为什么没有全部转嫁;
(3)计算双方各自负担的税收份额和供求弹性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经济学原理进行解释;
(4)用曲线说明征税以后的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并比较供求双方的税收份额。(武大2004试) 解:(1)在没有征税时,求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QDabp QScdp 联合解得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为 Q*adbc*ac,P
bdbd设对厂商征收从量税,新的均衡价格为p,则新的供给曲线为
cd(pt) QSabp 又需求曲线仍为 QD联合,解得 Q所以征税以后价格上涨
PPP产品数量变动为
QQQ(2)消费者承受的税收负担为 TCPP生产者承受的税收负担为 TStTC*******adbcbdt*acdt ,Pbdbddt bdbdt bddt bdbt bd税收负担能够被转嫁,是因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存在弹性,而不能完全转嫁是因为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并不是无穷大,即b0,d0。当b0,即需求曲线无穷弹性时,
TS0,TCt,税负全部转嫁给消费者;当d0,即供给曲线无穷弹性时,TSt,TC0,
税负全部转嫁给生产者。
(3)由征税前的均衡点,需求弹性为
P*QDabbced *abPPadbc供给弹性为:
P*QSadcdeS
cdP*Padbc由(2)可得,消费者负担的税收份额为:厂商负担的税收份额为:
TCd =tb+dTSb =tb+dadcdesTdadbc而 C esedadcdabbcbdtadbcadbcabbcedTbadbcS esedadcdabbcbdtadbcadbc因此,消费者和厂商的税收份额和供求弹性之间的关系分别为:
TCesTed S tesedtesed其经济学含义为:①需求弹性越大,供给弹性越小,消费者负担的税收份额越小,生产
者负担的税收份额越大。②供给弹性越大,需求弹性越小,消费者负担的份额越大,生产者负担的份额越小。
其原因在于: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时,说明当某种商品由于政府征税而价格变动时,其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大于供给量的变动幅度。在这种情况下,税负转嫁给消费者较困难,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税负会更多地由生产要素提供者或生产者自己承担。反之,当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时,说明当某种商品由于政府征税而引起价格变动时,其需求量的变动幅度小于供给量的变动幅度。在这种情况下,税负会更多地由消费者(购买者)承担。
(4)如图2.17所示,在未征税前,市场均衡价格为P*,均衡数量为Q*。在对每单位产品征收t的税收后,市场供给曲线从S向左移动到S′,市场均衡价格为P*(即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均衡数量为Q。此时消费者承担的税负为TC,厂商承担的税负为TS。
图2.17 税负转嫁
2.已知某粮食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Qd=50-P,Qs=-10+2P (1)求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2)若政府实行最低限价P=25;
(A)此时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化?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B)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如何?(重庆大学2004试) 解:(1)粮食的需求函数为
Qd50P 供给函数为
Qs102P
联合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得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为 Q30,P20 消费者剩余为
***
(5020)30(205)30450,生产者剩余为225
22(2)A.当市场最低限价为25时,此时的需求为Qd502525,供给为
Qs1022540,供给大于需求。为了防止供给过剩,政府应敞开收购农民的粮食。
B.实行最低限价后,政府为了防止出现供给过剩,会敞开收购农民的粮食,因此,消
费者剩余等于如图2.18所示的△DFB的面积,即消费者剩余为:
(5025)25312.5
2而生产者剩余等于如图2.18所示的△ACB的面积,即生产者者剩余为:
(255)40400 2
图2.18 最低限价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3.有段时间汽油的价格经常波动。有两个司机Delta 和Epsilon去加油站加油。在看到油价变化之前,Delta决定加10升汽油,Epsilon打算加10美元汽油。两个司机对汽油的需求价格弹性各是多少?(武汉大学2004试)
答:设汽油的价格为P,对于Delta来说,在此价格水平下的消费为10升汽油,所以有
10Q(P) 两边对P求导,有 0Q(P) PPQ0 QP所以Delta对汽油的弹性 e对于Epsilon来说,其对汽油的消费为Q
10,所以有 P10Q(P) P两边对P 求导,有
10Q(P) 2PPPQ(P)PQ(P)得 1
10PQPP 所以Epsilon对汽油的需求弹性为 ePQ(P)1
QP4.设现阶段我国居民对新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是Ed=–1.2,需求的收入弹性是Ey=3.0,计算: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提高3%对需求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提高2%对需求的影响;
(3)假设价格提高8%,收入增加10%。2002年新汽车的销售量为800万辆。利用有关弹性系数估算2003年新汽车的销售量。(华中科技大学2003试)
QdQdE解:(1)因为d
PP将Ed=–1.2,
P=3%代入可得 PQdQdQd 1.20.036
0.03Qd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提高3%使需求降低3.6%。 (2)EYQYY.,将0.02,Ey=3.0代入可得 YQYQQQ3.00.06
0.02Q因此,其他条件不变收入提高2%时,需求增加6%。
(3)假设价格提高8%,收入增加10%。2002年新汽车的销售量为800万辆。
Q'(1.28%3.010%)800163.2(万辆)
2003年新汽车的销售量为800+163.2=963.2(万辆) 5.试构造需求收入弹性为常数的一个需求函数。(南京理工大学2001试) 解:设M=aQ2,其中a为常数,可得需求函数:Q=
M aEMdQM1M1= dMQ2aMM2a即需求收入弹性为常数
6.设供给函数为S=2+3P;需求函数为D=10-P。 (1)求解市场均衡的价格与产量水平。
(2)求在此均衡点的供给弹性与需求的价格弹性。
(3)若征收从量税t=1,求此时新的均衡价格与产量水平。 (4)求消费者和厂商各承受了多少税收份额。 (5)图示你的上述结论。
解:(1)由市场均衡的条件DS,得10P23P,可解得均衡价格P02,均衡产量Q08
(2)在均衡点的供给弹性:ESdQP0230.75 dPQ08在均衡点的需求价格弹性:EddQP0210.25 dPQ08 (3)若征收从量税t1,造成供给曲线向左上平移,竖直移动距离为1,即供给曲线
变为S23(P1)3P1
'由市场均衡的条件SD,即3P-1=10-P。得新的均衡价格和产量水平:
'P*2.75 Q*7.25
(4)由于消费税的征收实质上导致了均衡价格的上升,从而就每一单位商品的消费税
*而言,消费者承担的值为价格上升值,即PP00.75,生产者承担的值为1-0.75=0.25
所以消费者承担了3/4的税收份额,生产者承担了
1的税收份额。 4(5)如图2.18所示。
图2.19 供给弹性与需求的价格弹性
7.某产品准备降价扩大销路,若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在1.5~2之间。试问当产品降价10%时,销售量能增加多少?(武大2001年试)
解:依题意可知,产品的需求弹性在1.5~2之间
QdQd根据Ed,可知:
PPQdQdQdQdQdQd0.15或21.5,即0.2 Qd0.100.10Qd所以当产品价格下降10%时,销售量将增加15%到达20%。
8.某城市公共交通的需求价格弹性估计为–1.6,若城市管理者给你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了增加运输的收入,运输的价格应该提高还是应该降低?Q=5000-0.5P这一需求函数中的价格弹性为什么不是常数?(武大2002试)
解:运输价格应该降低。因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约为–1.6,即其需求富于弹性。而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者收入之间的关系可知,若某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是富于弹性的(缺乏弹性的),则降低价格将给销售者带来较多的(较少的)收入,而提高价格会使销售者的收入较前减少(增加)。因此这里为了增加富于弹性的公共交通的收入,应当降低运输价格。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一般表达式为EddQP。因为这里Q50000.5P,故dPQdQPPf(P),它是0.5,这样此曲线之点弹性系数Ed0.50.5Q50000.5PdP随价格P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可表示为Q的函数),也就是说它随着需求曲线上所取点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它并不因其需求函数为线性关系、其斜率固定不变而为常数。
9.对一厂商产品的反需求函数为pf(q),f是严格减少的可微函数,写出需求的
价格弹性公式。若f(q)120q,求价格p30与p40时的价格弹性。(武大2003试复试)
解:(1)由反需求函数pf(q),可得qf1(p)
dqpdf1(p)p使得Ed 1dpqdpf(p)(2)若f(q)120q,则q(120p), 使得Ed2dqpp2p2(120p)(1) dpq(120p)2120p当价格为30和40时,点价格弹性系数分别为:
EdEd30402302
1203032401 1204010.设某产品的价格弹性为–0.2,其需求现为5000,试问需求增加多少才能使价格下降5%?(武大2003试)
解:由题设,Ed0.2,Q5000,假设需求增加Q才能使价格下降5%,则有点价格弹性公式:
QQ
QEd0.25000Q50P0.05P11.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P302Q;供给函数是P102Q。求:均衡价格,均衡交易量,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以及均衡时的消费者剩余。(中央财大1999试)
解:由题中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得Qd150.5P,QS50.5P 由市场均衡的条件QdQS,得150.5P50.5P 所以均衡价格P020,均衡交易量为Q05
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和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分别为:
EddQdP200.52 dpQ5ESdQSP200.52 dpQ5均衡时的消费者剩余为:
1(3020)525 212.已知复印纸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为0.2,其价格现在为每箱160元。求:复印纸的每箱价格下降多少才能使其销售量增加5%?(人大2002试)
解:由需求价格弹性公式:
EdQP1605%0.2 QPP解得:P40
所以,复印纸的每箱价格下降40元才能使其销售量增加5%。 13.一城市乘客对公共汽车票价需求的价格弹性为0.6,票价1元,日乘客量为55万人。市政当局计划将提价后净减少的日乘客量控制为10万人,新的票价应为多少?(同济大学1998试)
'解:由题设,Ed0.6,P1,假设新票价为P,该价格使得净减少的日乘客控制
为10万人,则由价格弹性公式为:
Q10Q'Ed0.655P1.3(元) 'PP1P114.对某钢铁公司某种钢X的需求受到该种钢的价格Px、钢的替代品铝的价格Py,以及收入M的影响。所估计的各种价格弹性如下,钢需求的价格弹性Ed2.5;钢需求对于铝价格的交叉弹性Exy2;钢需求的收入弹性Em1.5。下一年,该公司打算将钢的价格提高8%。根据公司预测,明年收入将增加6%,铝的价格将下降2%。
(1)如果该公司今年钢的销售量是24 000吨。在给定以上条件的情况下,该公司明年钢的需求量是多少?
(2)如果该公司明年将钢的销售量仍维持在24 000吨,在收入增加6%,铝的价格下降2%的条件下,钢铁公司将把钢的价格定在多高?(北大1996试)
解:(1)设该种钢的需求函数是Qf(Px,Py,M),由各种弹性定义: 钢的需求价格弹性EdQ1/PxPx/Q ① 钢需求对于铝价格的交叉弹性ExyQ2/PyPy/Q ② 钢需求的收入弹性EmQ3/MM/Q ③ 由题知以下数据:
Ed2.5,Exy2,Em1.5,Px0.08Px,M0.06M,Py0.02Py,
Q24000,将具体数值代入以上三式,可解得Q14800,Q2960,
Q32160,该公司明年钢的需求增加值QQ1Q2Q33600,所以该公
司明年钢的需求量是24 000-3 600=20 400(吨)
(2)在收入增加6%,铝的价格下降2%的条件下,Q2960,Q32160,如果希望钢的销量仍保持在24000,即Q0,可知Q11200,将其代入①式,可解得
Px/Px50,即钢的价格应上调2%。
15.假设某市场由“个人1”和“个人2”组成,他们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D1(PyK1Y1)/PxD2K2Y2/Px
(1)求商品X的市场需求函数。
(2)计算对商品X的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
(3)设Y1,Y2分别为“个人1”和“个人2”的收入。在总收入不变(Y)的情况下,通过收入再分配使得“个人2”的部分收入转移到“个人1”,会对商品X的需求产生什么影响?(上海交大1999试)
解:(1)商品X的市场需求量为“个人1”与“个人2”对商品X的需求量加总之和,也就是:
DD1D2k1Y1PyPxk2Y2Pyk1Y1k2Y2 PxPx(2)商品X的市场需求价格弹性为:
EdPyk1Y1k2Y2dQxPxPx1 2PkYkYdPxQxPxy1122Px商品X对商品Y的市场需求交叉弹性为:
PyPydQxPy1 ExydPyQxPxPyk1Y1k2Y2Pyk1Y1k2Y2Px(3)若Y2的收入从“个人2”转移到“个人1”,则:
Y1'Y1Y2,Y2'Y2Y2
且YYY1Y2Y 这样,通过收入再分配后,
'1'2D'1Pyk1Y1'PxPyk1(Y1Y2)Px
k2Y2'k2(Y2Y2) DPxPx'2于是,DDD''1'2Pyk1(Y1Y2)Pxk2(Y2Y2)
Px
Pyk1(Y1Y2)k2(Y2Y2)PxDD'D
Pyk1(Y1Y2)k2(Y2Y2)Pyk1Y1k2Y2PxPx(kk2)Y21Px
所以收入分配后,市场需求量的增减取决于k1与k2之差,若k1k2,则需求量增加;若k1k2,则需求量不变;若k1k2,则需求量减小。
16.1986年7月某外国城市公共汽车票价从32美分提高到40美分,1986年8月的乘客为880万人次,与1985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2%,请计算需求的弧价格弹性。
解:由题设,P132,P240,Q2880
Q1Q28808801000
112%112%88%Q(P1P2)/2Q2Q1P1P2 P(Q1Q2)/2P2P1Q1Q2于是Ed 88010003240270.57
40321000880472故需求的弧价格弹性约为–0.57。
17.已知销售商品x之总收益(RPQ)方程为:R100Q2Q,计算当边际收益(MR)为20时的点价格弹性。
解:由R100Q2Q,得MR2dR1004Q dQ则当MR20时,Q又因为 RPQ
100MR1002020 44由RPQ100Q2Q,得P1002Q10022060
2于是,当MR20时的点价格弹性EddQP1603 dPQ220218.X公司和Y公司是机床行业的两个竞争者,这两家公司的主要产品的需求曲线分
别为:
公司X:Px10005Qx 公司Y:Py16004Qy
这两家公司现在的销售量分别为100单位x和250单位y。
(a)求x和y当前的价格弹性。
(b)假定y降价后,使Qy增加到300单位,同时导致x的销售量Qx下降到75单位,试问X公司产品x的交叉价格弹性是多少?
(c)假定Y公司目标是谋求销售收入极大,你认为它降价在经济上是否合理?(杭州大学1998试;深圳大学2007试)
解:(a)由题设,Qx100,Qy250,则
Px10005Qx10005100500 Py16004Qy16004250600
于是x的价格弹性为
EdxdQxPx15001 dPxQx5100y的价格弹性为
EdydQyPy16003 dPyQy42505''(b)由题设,Qy300,Qx75
这样,Py16004Qy
''16004300
400'QxQxQx
75100
25PyPy'Py
400600200
又已知Py600,于是,X公司产品x对Y公司产品y的交叉价格弹性
'Qx(PyPy)/2Exy 'Py(QxQx)/225(600400)/2200(10075)/211000 8175
12517557即交叉价格弹性为
5。 73,也就5(c)由(a)可知,Y公司生产的产品y在价格P=600下的需求价格弹性为是说其需求缺乏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降低价格将减少其销售收入。不妨验证如下:
降价前,Y公司的销售收入为
TRPyQy600250150000
降价后,Y公司的销售收入变为
TR'P'yQ'y400300120000
可见,TRTR,Y公司降低其产品价格将使其销售收入相应减少,故降价对Y公司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19.假设:①X商品的需求曲线为直线:Qx400.5Px;②Y商品的需求函数亦为直线③X与Y的需求线在Px=8的那一点相交;④在Px=8的那个交点上,X的需求弹性之绝对值只有Y的需求弹性之绝对值的1/2。请根据上述已知条件推导出Y的需求函数。
解:由假设①,当Px8时,Qx400.5836,则由假设③,Y之需求曲线通过点(36,8)
同时,在点(36,8),X的需求弹性为Edx0.5'81,则由假设④,369111818,得Y之需求曲线的斜率kY(9)1 92Ky36236于是,据假设②,由点斜式直线方程得商品Y之需求曲线为
Py36(1)(Qy8)
即 Qy44Py
20.某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abP,这里a,b0。 (1)求市场价格为P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
(2)当a=3,b=1.5时,需求价格弹性为1.5,求市场价格为多少?并求此时的市场需求量。
(3)求价格上升能带来市场销售额增加的市场价格范围。 解:(1)需求价格弹性:
Ed根据需求函数:
dQP dPQQabP
可知:
dQb dP所以:
Ed(b)PbP QabPPP0,Q0abP0
所以:
EdbP0
abP0(2)a=3,b=1.5时,Ed1.5,即
Ed1.5bP1.5P abP31.5P解此可得: P1.2
此时的市场需求为:
QabP31.51.21.2
(3)市场总的销售额为:
TRPQP(abP)aPbP2
对TR求P的一阶导数为:
dTRa2bP dP要使价格上升能带来市场销售额的增加,就必须使
dTR0,所以a2bP0,即dPPa为价格上升能带来市场销售额增加的市场价格范围。 2b21.图2.19中,在相同的价格下,D1所表示的数量为D2的三倍,试求A、B、C三点需求弹性的倍数关系。
图2.20 需求弹性
解:由需求弹性的几何意义
AEdEAFCc EdAGCGAEd11.KOA EdB.KOB KD1KD2因为OE=3OF 所以KD11KD2 3又因KOAKOB
AB故Ed3Ed
ABc所以Ed:Ed:Ed3:1:3
22.若某市场有A与B两类消费者,其人数共100人,其中A类有25人,B类有75人,设每个A类消费者的消费量皆相同,且为B类消费量的2倍,如果A类消费者个人的需求弹性为3/4,而B类消费者个人的需求弹性为2,则整个市场的需求弹性为多少。
解:因为EdpdQd(qAqB)p. QdpdpQ dqApqAdqBpqB.. dpqAQdpqBQA Ed.所以EdqAqEdB.B QQ32527512 4252751252751350752. =.
4125125 =
3 223.若市场供需如下;需求:P=280-q,供给:P=20+10q,对于每单位产品课征5元从量税时,则:
(1)物价上涨为多少?
(2)消费者负担与生产者负担各多少? (3)税前供需弹性各为多大?哪一个较大? 解:(1)征税后形成新的供给曲线S:P=20+10q+5=25+10q 由税前的均衡方程 P=180-q
P=20+10q
p0=165.455
得均衡点 q0=14.545
p=180-q 由税后的均衡方程 p=25+10q
p1=165.909
得新的均衡点
q1=14.091 所以,物价上涨pp1po165.909-165.455=0.454
(2)由(1)可知,物价并不是按全部税额上涨的,通过转嫁,消费者和生产者各承担了一部分税额。对于每单位产品: 消费者负担△P=0.454元 生产者负担5-△P=4.545元 (3)税前需求弹性 Eddqpo165.455111.38 dpq14.545税前供给弹性 Esdqpo1165.4551.138 dpq1014.545所以,税前需求弹性大于税前供给弹性。 2.3.4论述题
1.假定对应价格P与需求量Q的连续可微的需求函数为P(Q),利用数理方法说明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的关系。(上海财大2004试)
答:(1)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自身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商品自身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之间的比值。用E代表需求价格弹性,Q代表需求量,P代表价格,则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EQQQP
PPPQ(2)在完全垄断条件下,由于市场需求曲线即为厂商需求曲线,因此我们可以找出厂
商的边际收益与需求弹性的关系,证明如下:
假定反需求函数为PP(Q) 则可以有TR(Q)P(Q)Q
MR(Q)dTRdPdPQPQP(1) dQdQdQP1) ① ed即 MRP(1式中,ed为需求的价格弹性,eddQP。 dPQ①式就是表示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商品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之间关系的式子。由①式可得以下三种情况:
当ed1,有MR0。此时,TR曲线斜率为正,表示厂商总收益TR随销售量Q的增加而增加。
当ed1时,有MR0。此时,TR曲线斜率为负,表示厂商总收益TR随销售量Q的增加而减少。
当ed1时,有MR0。此时,TR曲线斜率为零,表示厂商的总收益TR达极大值点。
以上三种情况在图2.20中都得到了体现。
图2.20 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若某垄断厂商的生产目的是实现销售收入最大化,此时MR=0,所以在他决定销售量时,应该把产量定在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处。
2.运用弹性理论评论“薄利多销”这一传统的经商理念。(武大2002试) 答:需求的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其表达式为:
Ed需求量变动百分率
价格变动百分率QQPQ PPQP或者EddQP dPQ P1 Q斜率所谓“薄利多销”是指通过降低商品的价格,虽然每单位商品的利润会减少,但通过销售量的扩大,厂商的总利润可以扩大。这一传统经商理念的是否成立要视需求弹性的大小而进行具体的分析。
(1)若Ed0,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无弹性,意思是不论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量始终保持不变,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毫无反应。如图2.21(1)所示,当价格由P0降为P1时,需求量没有变化,导致厂商利润净损失为四边形P0A BP1的面积。此时,“薄利多销”的理论不成立。
(2)若0Ed1,则称该物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如图2.21(2)所示,当价格由P0降为P1时,需求量由q0增加到q1,需求量增加的幅度显然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由于面积
CBq1q0小于面积P0ABP1,所以价格下降后,厂商的总利润反而减少。
(3)若Ed1,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单位弹性。如图2.21(3)所示,当价格下降后,厂商的利润没有发生变化。
(4)若1Ed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富有弹性,如图2.21(4)所示,当价格由P0降为P1时,需求量由q0增加到q1,需求量增加的幅度显然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由于面积CBq0q1大于面积P0ACP1,所以价格下降后,厂商的总利润大幅度增加。
(5)若Ed,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有弹性,如图2-21(5)所示。此时价格无变化,而需求量有变化;或价格略微有变化,而需求量即为甚大的变化,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非常剧烈。这种情况下,若价格稍微降低,由于需求量会无限扩大,厂商的总利润也会无限扩大。但现实中,需求完全有弹性的物品可说没有,很难找到这样的例子。
图2.21 需求的价格弹性
3.本小题将推导一个厂商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函数。 (1)某个厂商的生产函数为y=ln(k),其中y是产品产量,k是资金使用量(流量)。产品价格是l,资金是按照利息率r从市场借入的。求这个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函数D(r)。这是利息率的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2)以上推导的是单个储户和企业对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假定市场对资金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斜率与以上个别供给和需求曲线的符号相同。市场均衡利息率是何时达到的?当
政府确定利息率上限时(如我国政府的利息率政策)会对经济运行的效率产生什么后果?(北大1997试)
解:(1)厂商的目标函数为:
maxlln(k)rkkll一阶条件为:r0k
krlD(r)r显然D(r)是r的减函数。
(2)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利率将下降,供给减少,需求增加,最终当供求相等时,达到均衡利率;当供给小于需求时,利率将上升,使得供给增加,需求减少,最终达到相等,利率也上升至均衡水平。
政府规定了利息率上限后,利息率不能达到均衡水平,此时需求大于供给,导致许多急需资金的企业贷不到款,使得地下钱庄到处开花。另外,那些低息贷款也并不一定能用于最有效的投资,因此,将降低经济运行的效率。
4.以需求函数q=a-bp为例,试分析为什么在需求曲线缺乏弹性的部分经营不可能产生最大利润。(北大1998年)
解:假设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pqc(q)
又因为需求函数为 :qabp
可得:
dp1, dqb对求全微分得:ddpqpdpc'(q)?dpdpqpc'(q)·dq dq qpc(q)dq=b而需求曲线缺乏弹性是指
1'a2qc(q)dq bEddqpaq1.1 即b1 dpqbq可以推出a2q 故
a2qc'(q)0 bd0,即厂商减少产量可增加利润,显然在需求曲线缺乏弹性的部分不可能dq所以,
达到利润最大化。
5.我国政府近年来实行了粮食价格保护政策,即制定了一个高于市场均衡价格之上的价格,要求国有粮食部门按此价格敞开收购粮食。假定市场需求和供给函数都是正常的单调函数。
(1)如果这个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抬高市场价格是可行的,如何实现?对政府(中央与地方之和)的负担如何衡量(画图说明)?在同样的图上衡量经济效率的改进或损失。
(2)由于部分负担由地方负责,或者中央政府的补贴与地方粮库的收购行为分离等因素,致使发生地方粮库拒绝收购的行为,在这种情形下为什么私营粮贩屡禁不绝(画图说明)?这个政策执行的结果为什么可能损害农民的利益?(北大1999试)
答:(1)证明(如图2.22):
图2.22 市场需求和供给函数
假设当政府不干预时,粮食市场的价格为p0,需求量为q0。假设政府制定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p1,此时市场需求(即粮食部门的自愿收购量)为q1,农民供给为q2。如果这个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那么市场价格肯定要被提高,否则农民宁可卖给国有粮食部门。
为收购这些粮食,粮食部门的支出为B+C+D,消费者剩余为A,政府总支出为E+F+G+H+I+J。
农民的盈余为B+C+E+F+H,为生产这些粮食的成本为D+G+I+J。 政府不干预时,总剩余为:A+B+C+E+F,成本为:D+G; 干预时,总剩余为:A+B+C+E+F+H,成本为:D+G+I+J; 经济效率的变化为:H-I-J。 (2)证明(如图2.23):
图2.23 粮食的市场需求和供给
由于在价格p1下,农民供应的是q2,而地方粮库只愿意收购q1,那么q1q2的缺口就无法出售。而粮食一旦生产出来之后就不易处理,这就导致私营粮贩屡禁不绝,他们很容易就能收购到q1q2部分的粮食。
实际上,如果私营粮贩能以p1的价格收购,农民还是盈余的,关键是粮食已经生产出来之后,若不卖掉会变质,反而会贬值,因此,农民一般急于把粮食卖掉,私营粮贩往往利用这种心理,压低价收购,如p2,当p2低到一定程度,农民的利益就受到了损害。
6.假定需求和供给曲线均为直线,用图证明下列结果:
(a)对一给定的供给曲线和均衡点,需求曲线的弹性越是不足,消费者所负担的“单位产品税”越重;
(b)对一给定的需求曲线和均衡点,供给曲线的弹性越大,消费者所负担的“单位产品税”越重。
答:(a)如图2.24(a)所示,S、S分别为征收单位产品税之前和之后的供给曲线,D1、
'D2和D3为三条对产品的可能的需求曲线。在原始均衡点E,D1比D2更富有弹性,D2比D3更富有弹性。从图2.24(a)中可知,当需求曲线为D1时,新均衡点为E1,消费者所承
担的税负为E1A;当需求曲线为D2 时,新均衡点为E2,消费者所承担的税负为E2B;当需求曲线为D3时,新均衡点为E3,消费者所承担的税负为E3E,且E3EE2BE1A,
因此,在供给曲线给定的情况下,需求曲线的弹性越是不足,征税后形成的新的均衡点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越高。
(b)如图2.24(b),S1、S2和S3为三条可能的供给曲线,S1、S2和S3为生产者已缴纳单位产品税后的新供给曲线。S1的弹性为零,S2具有单位弹性,S3弹性为无穷大。D为给定需求曲线,原始均衡点为E。从图2.24(b)中可以得知,当原始供给曲线为S3时,纳税后的新供给曲线S3与给定需求曲线D形成的新均衡点为E3,消费者承担的税负为
'E3A;当原始供给曲线为S2时,征税后的新供给曲线S2与给定需求曲线D形成的新均衡
''''点为E2,消费者承担的税负为E2B;当原始供给曲线为S1时,征税后的供给曲线不变,均衡点也不变,仍为E,消费者不承担税负。因此,在给定需求曲线的情况下,供给曲线弹性越大,征税后形成的新的均衡点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所承受的税收负担越重。
图2.24 消费者需求曲线
7.参考图2.25,考虑对小麦生产者的两个援助农场计划。Ⅰ.政府把价格定在P2,并购买P2价格下多余的小麦。Ⅱ.政府让小麦在其均衡价格P1出售,对出售的每单位小麦给农场主P2P1的补贴金。试问,对政府来讲,哪一个花费较大?
图2.25 政府对小麦生产者的补贴
答:对于这两个计划,作为种小麦的农民其总体收入是相等的,均为OP2乘以OB。在计划I中,农民总体收入的一部分是由消费者以OP2的价格购买其OC数量的小麦得到的,其金额为OP2OC;另一部分是通过政府以OP2的价格购买其CB数量的小麦得到的,其金额为OP2CB。这样,总收入为OP2OCOP2CBOP2OB。在计划Ⅱ中,农民总体收入的一部分是由消费者以OP1的价格购买其全部OB量的小麦得到的,其金额为
OP1OB;另一部分是通过政府对农民出售的每一单位小麦补贴P2P1得到的,其金额为(OP2OP1)OB。这样,总收入为OP1OB(OP2OP1)OBOP2OB,同于计
划Ⅰ。
可见,不管是哪一个计划,农民的总收入均由消费者支付部分和政府支付部分组成。显然,消费者支付部分越大,政府的花费就越小。从计划Ⅰ到计划Ⅱ,出售价格由OP2降到OP1,
消费者支付的部分由OP2OC变为OP1OB。由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消费者支出间的关系可知,若小麦的需求曲线DW在AE弧上的每点都是富有弹性的,则在计划Ⅱ中,消费者的费用大于计划Ⅰ,因此,对政府来说,计划Ⅱ的花费较小。若DW在弧AE上各点弹性都不足,则在计划Ⅰ中消费者的花费较大,因此,对政府来说,计划Ⅰ的花费较小。若DW在弧AE上每点都是单位弹性的,则对政府来说,这两个计划的花费是一样的。
8.下面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经济学家认为,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是一条规律。可是这个规律也有例外。例如 ,1990年十位数字的计算器每台卖150元,到1995年只卖50元,然而销售量却增加了3倍。可见,降低价格不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
答:不正确。对于一般商品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降低价格一定会使其供给量下降这条规律是毫无疑问的,它也确有极少的例外,如劳动的供给便是。但计算器这类普通商品的供给是遵循这条普通规律的。在生产技术,生产要素的价格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计算器价格下降时,其供给量必然减少,当价格上升时,其供给量必然增加。
但在现实中生产技术、生产要素的价格等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器的生产技术有了重大突破,其劳动生产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使得在任一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计算器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也就是说,计算器的供给曲线大幅度地向右下方移动。假设对计算器的需求状况不变,新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共同决定的均衡价格将会下降,均衡产销量却会大量增加。
如图2.26所示,假设在1990年计算器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别为D与S,其交点E决定的计算器价格为150元,销售量为Q0,到了1995年由于计算器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其他一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因素的综合作用,计算器的供给曲线由S向右移到S,S与D相交于E,由此决定的价格变为50元,而产销量却增加到4Q0,比1990年增加了3倍。所以这里价格下降、销售量增加是由生产技术等供给因素发生变化所致。对于供给曲线,不论是技术等因素变化之前的S还是之后的S,都遵循着供给规律,即价格下降,则供给量减少,反之亦然。实际上供给曲线的正向倾斜已表明了这一点。
当然实际情况会更复杂一些,上面假设需求状况不变。实际上需求状况也很可能发生变化,如收入增加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但这并不会改变供给规律本身。当需求状况也发生变化时,均衡状况的变化情况可能如图2.27所示。
图2.26 计算器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图2.27 计算器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9.试论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答:均衡价格是指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相交所决定的价格,也就是供求双方都满意的价格,也是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一致时的价格。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均衡价格是在完全自由竞争条件下,通过市场供求的自发调节形成
''''的。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就会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于是供给方迫于需求不足的竞争压力,便自动降低价格;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就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于是需求方迫于需求过度的竞争压力,只好接受供给方提价的要求,从而使价格自动上升。这样,价格经过上下波动,最后会趋向于使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一致,从而形成均衡价格。但市场均衡状态的出现只是一种暂时状态,随着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的变化,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便会发生位移,从而使旧的均衡状态遭到破坏,而形成新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叉点,即形成新的市场均衡和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这种形成过程,以及由旧的均衡向新的均衡的变动过程,实际就是所谓市场机制自发地发挥作用的过程和形式。它一方面通过市场的价格的波动自动调节商品的供求,使之趋向均衡;另一方面,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它又自动地引起价格的变化,使之趋向于稳定的均衡价格。
应当看到,均衡价格论是马歇尔提出来的庸俗价值理论的大融合。它的根本错误就在于以价格代替价值,以价格形成代替价值形成,否定了劳动价值理论,从而为否定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奠定了基础。但就它对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的分析方法,即对市场机制作用形式的分析,基本上是符合市场经济实际的,因而对我国经济建设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0.在我国进行价格体制的改革中,为了增加那些在市场上供给数量相对缺乏的政府限价商品的生产,一部分学者提出:只要把政府的限价取消,这类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请分析这样的改革措施的可行性。
答:在多数情况下,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相应的供给弹性系数是大于零的。随着政府限价的取消,商品的供给量会得到提高。尤其是,如果商品的供给弹性很大,限价的取消可以带来供给量的大幅度增加。例如,在图2.28(a)中,政府对某商品的限价为P1,在这个价格上供给量Q1小于需求量Q2,市场上该商品是短缺的。政府的限价取消以后,随着市场实际价格的上升,供给量会逐步地提高,需求量会逐步地减少,最后在价格Pe和数量Qe的水平上实现了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
但是,还应该考虑到其他特殊的情况,某些商品的生产由于受到资源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供给数量在较长的时期内固定不变。这就是说,这些商品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相应的,供给弹性为零。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限价的取消不会带来供给量的改变,只能使商品的市场价格上涨。例如,在图2.28(b)中,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政府的限价为P1,政府取消限价的结果是使实际的市场价格上涨到Pe的均衡水平,而供给数量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增加。
图2.28 商品的供给曲线
11.图2.29是两条从原点出发的线性的恩格尔曲线(E1和E2),E1的斜率比E2的斜率大(陡直)。可以证明,从原点出发的线性的恩格尔曲线的每一点的需求收入弹性值都是等于1,那么,怎样来说明消费量对收入变化的不同反应呢?
图2.29 线性恩格尔曲线
答:收入弹性等于1,说明收入的百分比变化与需求数量的百分比变化是一致的。但实
际的变化数量是不一样的。如图2.30所示,收入都是I1上升到I2时,无论从绝对数或相对数两条线都是一样的,绝对变化为I1I2,相对数为
I1I2。但需求数量则不一样了:恩格尔I1曲线E1,绝对数变化为Q1Q2;恩格尔曲线E2,绝对数变化为Q3Q4。且有Q3Q4Q1Q2,相对数变化是一样的(QQQ1Q2QQABQ3Q4CD)(34),因为12,,又由直线Q1Q3Q1OBQ3ODAC//BD,得
QQQQABCD,所以1234,但基数Q3Q1,说明虽然收入弹性都是Q1Q3OBOD等于1,但斜率比较小的恩格尔曲线E2的需求绝对变化量要比斜率较大的恩格尔曲线E1大。
图2.30 恩格尔曲线
12.最近国际石油涨价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请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其影响机制,并说明影响产生的实际过程。(南开大学2005试)
答:(1)石油涨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机制
在AD-AS模型中,原材料燃料(如石油)等投入品的价格变化,会对经济中供给方带来影响,称之为供给冲击。不利的供给冲击例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对经济产生短、中、长期的影响,下面通过图2.31说明石油涨价对经济的影响机制。
如图2.31,假设经济原来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均衡点为E0。①短期效应。石油涨价,对厂商而言,原材料价格的提高意味着生产成本的上升,则总供给曲线由AS0上移至AS1,与AD0交于E1点,物价水平提高,社会总产量下降,同时由于在本期内名义工资不变,导致实际工资的下降。②中期效应。本期结束后,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于Y1小于Y0,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充分就业量,名义工资下降,物价随之下降,AS曲线向下移动至AS2.。而且只要存在Y对Y0的偏离,就会导致AS缓慢的向右下方移动下去,直到En。③长期效应。经济在En(与E0重合)实现长期均衡,对应ASn。此时经济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通货紧缩后,回到了最初的价格水平,但名义工资下降,进而导致实际工资水平下降。
图2.31 石油涨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机制
(2)影响产生的实际过程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短期效应已经开始显现。首先,石油价格上涨对交通运输行业产生最直接影响。石油价格上涨直接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而成品油支出是运输行业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次,油价上涨对化工、纺织、塑料加工等行业影响也很大。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了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合成橡胶等化工产品成本上升,并引起各类化工产品出厂价格大幅上涨。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使纺织、塑料加工等行业的成本大幅上升,必然使这些行业利润减少,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一些企业还因此而停工减产。再则石油价格上涨还带动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价格的上涨。而这些能源价格的上涨对我国经济各领域的影响不亚于石油价格上涨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将影响这些行业进一步投资和发展,从而会对经济发展、就业、消费产生不利影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算,每桶原油价格每上涨5美元,将削减全球经济增长率约0.3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增长率则可能下降约
0.4个百分点。根据欧盟委员会测算,如果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则两年之内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将减少0.75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则增加0.6个百分点。
从开放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石油价格上涨会增加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石油进口开支,导致贸易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给亚洲国家和地区保持经常项目平衡、偿还外债、投资建设等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油价上涨也可能使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放慢,消费需求下降,进而减少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这对以扩大出口为重要动力的亚洲经济来说,无疑会增加阻碍发展的因素。此外,国际原油价格变化还可能在发达国家引发汇率动荡,从而波及亚洲金融市场,并在贸易、投资等众多领域引起连锁反应。
12. 今年我国住宅价格随市场需求增加而不断上涨,在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不存在任何准入限制,而且所有建筑用地都通过招标拍卖获取的条件下,通过某种手段控制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如披露开发成本,限制向开发商贷款,征收高额税赋等),是否能有效限制房价上涨?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如果不能,你认为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答:(1)在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不存在任何准入限制,而且所有建筑用地都通过拍卖方式获得的情况下,通过某种手段控制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在短期内仍然无法有效抑制房价上涨。
①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准入限制导致土地需求和价格上涨,从而增加开发成本和房产价格。
因为短期内,土地的供给总量是固定的,因而如图2.31所示,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如果不对房地产开发商进行限制,这就有可能增加对土地的需求,如图2.31所示,土地的需求曲线会从D右移到D′,从而使土地的价格从P0提高到P1。土地价格上涨会导致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成本的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房价的提高。
图2.31 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准入限制导致土地需求和价格上涨
②“披露开发成本,限制向开发商贷款,征收高额税赋”等单方面限制厂商利润的做法无法有效增加住宅供给,从而无法从根本上抑制房价。房价归根到底是由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在需求不断增加,但是供给无法迅速增加的情况下,房价是无法迅速回落的。
国家通过披露房地产开发成本,可以加强国家规划、国土、房地产管理部门之间的公开透明化运作,同时可有效制止房地产开发企业哄抬房价、偷税漏税、违规强制拆迁等行为,中介服务机构也不能任意抬高或压低被拆迁房屋评估价格、行贿等,这样会有效促进土地的有效利用,提高房产供应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限制房价的上涨,防止开发商牟取暴利,但是仍然无法有效地大幅度增加住宅的供给。
国家通过限制向开发商贷款则可以改善房地产供应结构,如通过规定对项目资本金(所有者权益)比例达不到一定比例或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的项目,商业银行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对经国土资源部门、建设主管部门查实具有囤积土地、囤积房源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对其发放贷款;这样可以避免大量投机性房地产开发商进入市场哄抬房价。但是限制贷款有可能减少住宅等的供给,从而达不到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目的。
对房产开发商征收高额税赋这可能会增加房产开发商的成本,房产开发商可能会将税赋向购买者转嫁,从而会提高房产的价格。
(2)为了防止房价上涨过快,根本措施是有效地调节房地产的供给和需求,抑制房地产投机性需求过快增长,建立政府主导的廉租房以及小户型房的供给,转移或缓解住房需求,同时有效增加住宅开发数量和质量。
①目前我国房价过快上涨是由于投机性住房需求过快增长所引起的,因此,政府应该利用税收、贷款利率等手段来限制第二套住房需求,抑制投机性住房需求的过快增长。
②为了确保广大居民的住宅需求,政府可以建立廉租房制度,加快廉租房建设,提高廉
租房供给来转移一部分低收入者的住宅需求。
③政府可以对小户型住宅开发给予一定的优惠,对居民廉价房开发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增加这方面的土地供给,从而降低开发成本,有效增加住房的供给,从而可以有效解决房价增长过快的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