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 芙蓉区朝阳二村小学 龙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二十世纪末教育改革运动中出现的新观念, 是现代心理学、 教育学、 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它是在我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困扰与障碍日 益增多、 心理健康水平不断下降, 教师迫切要求解决这些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活动。
国家教育部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积极支持, 我们学校也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下面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内容和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这是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 具体包括:
1、 智能训练, 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 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 如注意力、 观察力、 记忆力等而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等; 2、 学习心理指导, 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 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习动机, 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3、 情感教育, 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学会有效控制、 调
1 / 7
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 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 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 4、 人际关系 指导, 即围绕亲子、 师生、 同伴三大人际关系, 知道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 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 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 学会拒绝, 以及尊重、 支持等交往原则; 5、 健全人格的培养, 即关于个体面队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 如独立性、 进取心、 耐挫能力等; 6、 性心理教育, 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 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性交往的知识和技巧。
2)、 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 行为问题的学生而开展的心理咨询、 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 多属矫治范畴。 具体包括:
1、 学习适应问题, 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 如考试焦虑、 学习困难、 注意力不集中、 学校恐怖症、 厌学等; 2、 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 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 3、 常见行为问题, 主要指在学生生活、 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 如多动、说谎、 胆怯等; 4、 身心疾患, 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 5、 性行为问题, 主要指由于儿童的性无知而产生的性游戏行为。
3)、 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中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
---------------------------------------------------------------最新资料推荐------------------------------------------------------
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它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 推理、 逻辑思维、 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同时, 还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 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二、 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内容和原则。 1)、 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心理辅导的目标是: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接纳自己, 管理自己; 认识、掌握周围环境, 同环境相适应; 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 应付危机, 摆脱困难, 增强面对环境与压力的能力和勇气; 使学生去除特殊症状、 改善行为、 化解负面的思想与情感; 指导学生选择、 决策和制定行动计划; 鼓励学生通过探索, 寻求生活意义, 认清自己内在的潜能, 使其能过健康的有意义的、 自我满足的生活。 2)、 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
学校心理辅导, 根据小学生特点, 具体辅导内容一般有五个方面:
1、健康与身体发展问题; 2、 学校教育与生活问题(学习缺乏计划性、 学习习惯欠佳、 读书不专心、 厌恶学习、 逃学旷课等); 3、 人格问题(多愁善感、 害羞、 自卑、 过分自信、 粗心大意、
3 / 7
缺乏同情心、 与人不能相处、 情绪不稳定等); 4、 家庭与家属关系问题(父母独裁, 对子女不能控制, 破碎家庭, 与学校不合作的家庭等); 5、 社会与道德问题(说谎、 不礼貌、小偷小摸、 常提绰号、 打架、 欺负女生等)。 下面以学习辅导和生活辅导为例。 1、 学习辅导的内容:
a、 了 解自己学习潜能的辅导:
帮助学生了 解自己的潜能, 认识自己身体上、 智力上、 人格上的有利与不利方面, 扬长避短, 确立近期、 中期和长期的、 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
b、 学习动机、 兴趣、 态度的辅导:
帮助学生了 解学习的社会意义与个人意义, 培养探索、 求知的欲望, 发展学科兴趣, 使学生建立认真的、自觉的、 自主的、 创造性的学习态度。
c、 学习志向水平的辅导: 帮助学生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学习志向水平。
志向水平定得恰当, 成功机会就会增多, 学习动机随之会增强, 就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积极性高了, 学习效果就会提高, 成功的机会也多,达到不断成功、 不断再努力、 再成功的目的。 d、 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辅导:
注重学习方法的学习, 指导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 记笔记的方法, 预习、 复习的方法等。
---------------------------------------------------------------最新资料推荐------------------------------------------------------
学习掌握集中注意力的策略、 理解与记忆策略、 思维策略、 问题解决的策略等, 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e、 学习计划的辅导:
让学生学会独立制订学习计划、 选择学习内容、科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并初步具有执行计划和调整计划的能力。 2、 生活辅导的内容: a、 生活目 标与态度的辅导:
指导学生形成自己认同的有社会价值的生活目标, 追求人生意义, 确立具有责任感、 积极进取而又乐观的生活态度。 b、 日常生活辅导:
指导学生养成整齐清洁、 有序的生活习惯, 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注重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 不厌食、 不偏食、 不乱吃零食等, 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 c、 交往辅导:
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 认识他人, 学会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 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 建立正常的师与生、 生与生等人际关系。
养成社交活动的兴趣, 学习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术, 在众人面前敢于表达自己正当要求和不同意见。 d、 情绪辅导:
使学生认识人的情绪情感的丰富多样性, 掌握控制、 表达、
5 / 7
发泄情绪的适当渠道和方式, 变消极情感、 冲突情感为积极、 健康的情感。
活泼开朗、 积极向上的健康情绪, 能使人充满活力。 此外, 生活辅导还有安全辅导、 合作辅导、 家庭生活辅导、 节假日辅导等等。
3) 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 :
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是开展心理辅导的具体指导思想。 1、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学校心理辅导是通过对学生的引导、 指导、 协助和服务, 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当我们对全体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得有成效时, 学生的问题便少发生, 或容易解决。
因此我们在制订辅导计划时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确定心理辅导活动内容时要考虑大多数学生共同需要与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少先队活动时要创造条件,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特别是要给那些内向、 沉静、 腼腆、 害羞、 表达能力差、 不太引人注目的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有效的心理辅导。 2、 矫治、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学校心理辅导分为三个层次: 矫治、 预防和发展。
矫治, 是矫治学生不适应的行为, 帮助学生排除或化解持续的心理紧张或各种情感冲突。
---------------------------------------------------------------最新资料推荐------------------------------------------------------
预防,则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 学会人际交往; 学习自主地应付由挫折、冲突、 压力、 紧张等带来的种种心理困扰, 减轻痛苦、 不适的体验, 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与学习效率。 发展, 是指导学生树立有价值的学习与生活目标, 认清自身的潜力和可利用的资源, 承担生活责任, 发挥个人潜能,使生活过得健康、 充实、 有意义。
这三个层次, 就整体而言, 应该是预防、 发展重于矫治, 预防、 发展比矫治更具有积极意义。
在预防的同时要追求发展(发展也是积极的预防), 三者相互配合, 相互促进。
因为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 行为符合规范, 而且意味着积极的理想追求、 良好的社会功能、 高效率的学习状态、 和谐、 友好的人际关系、 独立自主的人格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等。 总之, 各项教育活动应当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 形成高效率的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良性机制,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主动发展, 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培养目标。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