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口腔诊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人文关怀护理,营造温馨医疗环境,满足其合理的身心需求,消除恐惧心理,促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疾病。实践证明,加强护士人文关怀的教育,职业形象、礼仪及专业的培训,既提高了护士的人文素质和人文关怀,还提高了护士的服务意识和主动服务的理念,加深了与患者的沟通,融洽了医护之间的关系,减少了护理纠纷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实现了21世纪医学发展最终目标的统一“以病人为本,重视人文关怀”。
【关键词】 人文关怀 口腔患者 护理
人文关怀护理亦称人性化护理,是现代医学护理模式转变的必然结果与要求,其内涵就是护理工作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因此,在患者诊疗过程中,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须的护理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患者的健康要求,这也是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要求。人文关怀护理有助于提升医院医疗活动中的竞争力,表象看医院的竞争主要是在技术和服务方面的竞争,但更深一层是医院文化的竞争,是医院之间竞争的最高境界,人文护理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有利于提升医院的服务品牌意识。 1 对口腔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
1.1提高护士语言艺术修养 语言是表达意识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护士通过简捷有效的有声语言、副语言、形体语言来说服、感染感动患者,达到与患者沟通的目的。护理工作离不开语言,其技巧蕴含于与患者沟通协商之内,生动的语言宣传、恰当的解释、准确的回答、合理的建议,皆可使护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
1.2加强护士的职业形象和礼仪培训 人文护理工作就是尊重患者的生命、尊严、权力,要求护士以真诚的爱心去关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理解他们的情绪、想法和感受,从中发现问题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护士应有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严格礼仪规范。端庄的仪表、敏捷的思维、严谨的态度,向患者展示护士的气质,文明风貌,优良品质,让患者在心理上感到信赖与欣慰。 1.3加强护士人文关怀的教育和业务培训 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发展要求护士要不断转变思想意识、服务理念,在护理工作中要能够利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实践,体现护理人文关怀,有目的对护士进行理论和专业知识培训,根据口腔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疾病特点,有针对性地提高改进护理措施,提高认识和应用能力,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养成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的习惯。
2 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在口腔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2.1营造人文护理环境与氛围,落实在护理行为中 患者从初次来医院就诊,护士就应给予亲切恰当的称呼并起身热情的相迎,对待患者面带微笑,语言温和,处处尊重患者,对患者恐惧、紧张、焦虑心情要给予理解,为患者营造人文护理环境与氛围,减轻其心理上的恐惧感、紧张感以及对口腔诊疗环境的陌生感,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2.2营造温馨诊疗环境,实施人性化设施建设 医院在引进高科技口腔诊疗设备的同时更多是关注了患者的诊疗环境、诊疗条件、医疗服务质量等人性化要求,更富人情味,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还表现于简化了患者就诊流程,设置人性化设施,方便患者就医,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既减少了口腔患者的恐惧心理,还体
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人性化设施亦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2.3开展健康教育园地,增进护患信任与距离 利用电子显示屏触摸屏、宣传栏等不同方式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口腔保健知识教育,提高口腔患者认知度,建立相互信赖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疗护理工作的实施。 3 加强护患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细节中体现人文关怀。忽视患者需求是医学人文关怀服务欠缺的重要原因。发展心理模式是现代社会医学模式逐渐取代单纯的发展模式,现代“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已形成规范,因此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最关心的除医疗技术外,还有不同的心理需求。每位患者的心理需求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要富有同情心,尊重患者的人格及医疗知情权,对不同患者的合理需要给予重视与满足,使之精神上得到鼓励。 4 以病人为中心,树立正确的服务观
一切护理工作都是为了患者,要始终坚持“服务至上,病人第一”的服务理念,变被动单一服务为主动全面的服务,坚持“防病胜于治病”的原则,加强口腔健康的宣传。要从“要我服务”的被动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的主动服务,由单向服务向整体、全面的服务转变,由一般服务向优质、高效、人性化服务转变,不断营造医院的服务优势。
总之,通过对口腔患者人文关怀的实践,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和人文关怀的观念,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信任,融洽了医护患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服务意识和主动服务的观念,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有效控制、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实现了优质服务的目标,也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