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院宣教
1.介绍床位护士、医生、护士长
2.病区环境,呼叫器的使用
3.有关制度:
1)住院须知:分级护理级别,住院期间,原则上不得请假外出,特殊情况
需向医生请假,并填写请假条
2)作息:作息时间参照病区墙面公示栏
3)陪护探视:母婴同室原则上允许一位家属陪护,有传染性疾病者不得探
视
4)安全:严禁将刀、剪,针线等锐器带入病区,使用热水瓶注意防烫伤
5)物品管理:公共场所(病区)贵重物品如:钱包手机等,自行妥善保管
6)防跌倒:地面积水时注意防滑,防止产后因低血糖发生跌倒
7)被服管理:床单位、病衣裤出院交病区护士清点
4.产妇心理疏导:指导自我监护,正确自测胎动(胎动正常值:12小时胎动30
次或30次以上,每小时3-10次。)
5.临产先兆症状:出现规律腹痛,阴道见红,阴道有水流出
二,剖宫产
术前:术前晚10:00禁食、水,心理护理,解除术前焦虑情绪
术后:1.卧位:去枕平卧6小时,6小时后鼓励床上翻身活动
2.饮食:术后6小时禁食、水,术后第一天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肛门排
气后,可进食普食,饮食应高蛋白,高维生素,多饮水,少油腻,少量
多餐,多喝汤水促进乳汁分泌。
三,产后指导
产妇:
分娩后予母乳喂养宣教,产后注意事项,如:会阴伤口护理,产后出血观察,及时饮水解尿,注意产褥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衣裤,勤换产褥垫(卫生巾)。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多饮水,少油腻,少量多餐,多喝汤水促进乳汁分泌。
新生儿:
1.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是婴儿必须和理想的食品,母乳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
质,母乳喂养和节制母亲生育力的关系。对婴儿的好处:富含营养和生长所需的能量,含有多种免疫物质,有助牙齿发育和保护。对母亲的益处:增进母婴关系。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旧。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
2.新生儿大小便:刚出生的新生儿胎粪为柏油样,2-3天后转为黄色。
3.脐部护理:脐部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3天后松脐带夹。
4.黄疸观察: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之分。生理性黄疸:出生
3-5天开始出现皮肤粘膜黄染,7-10天消退,胃口好,无异常。病理性黄疸: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迅速,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伴有贫血、体温异常、胃纳差、呕吐、多属病理性黄疸。需及时转院医治。
5.预防接种:①乙肝疫苗:分娩后2小时内接种(禁忌症除外)②卡介苗:24-48
小时接种(禁忌症除外)
6.疾病筛查:①听力筛查:出生3天测试听力。②遗传疾病筛查:出生后3天
新生儿足跟采血,送新华医院检查,如遇异常电话通知复查。筛查代谢性疾病项目(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7.喂奶注意事项:主张母乳喂养,两侧乳房轮流哺乳。喂奶后,奶胀者需及时
排空,婴儿喂奶后,轻拍小背以防呕吐。睡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引起窒息。按需哺乳(奶胀时,婴儿需要时)
8.安全:新生儿应睡小床,以防坠床,避免刀、剪、针类损伤,避免热水烫伤,
家属专人照看,防止盗婴。如有异常,及时呼叫。
四,用药指导
口服:1.产妇康颗粒:促进子宫收缩
2.新生化颗粒:促进子宫收缩
3.多维铁:补铁(纠正贫血)
4.复方硫酸亚铁:补铁(纠正贫血)
5.催乳颗粒:促进乳汁分泌
外用:甲硝唑洗液:洗剂,消炎
康复消炎栓:肛塞,消炎
静脉:头孢类:消炎,抗感染
蔗糖铁:补血
五,出院指导
1.新生儿护理:沐浴水温在40℃左右。冬季注意室温。脐部护理:脐部清洁干
燥,避免污染。用75%的酒精或碘酒每日2次消毒至满月。预防接种:出生后30日到居住地就近社区服务中心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以后由社区服务中心通知完成接种。卡介苗:左上臂接种,满月后可能有红痘或脓疱形成,不可用针刺破或用手挤压,如自行破溃,可用龙胆紫溶液(甲紫)外涂,以后自行产生卡疤。
2.产褥期护理:
1)饮食:食物应以高蛋白、低脂肪为主,例如黑鱼,鲫鱼,虾,黄鳝等。
在烹调方法上多采用蒸、炖、焖、煮,不采用煎、炸的方法。保证足够
热量。有荤有素,粗细搭配。食物品种要丰富,经常吃些粗粮、杂粮,
改善便秘有。麦片、麦芽、大麦茶会回奶,应避免食用。奶类及其制品
含丰富的钙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婴儿佝偻病;动物内脏含丰富铁质,可以预防贫血;红色肉类、贝壳类含丰富的锌,对孩子的智力发育也有
好处。
2)产后休息:产后以卧床休息为主,适当下床活动,促进恶露排出,可做
轻微劳动。
3)产褥期卫生:勤换内衣裤,禁盆浴一个月,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上行感
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