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圆筒编织袋的内袋折边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2021-07-09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5970157 U(45)授权公告日 2017.02.22

(21)申请号 201620979688.7(22)申请日 2016.08.30

(73)专利权人 许春娣

地址 311504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富春江

镇芦茨村蟹坑口一组(72)发明人 许春娣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王峰(51)Int.Cl.

B31B 70/26(2017.01)B31B 70/04(2017.01)B31B 160/10(2017.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圆筒编织袋的内袋折边装置

(57)摘要

一种圆筒编织袋的内袋折边装置,包括底板,压板、折边板以及安装板,所述底板、压板、折边板均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压板处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所述底板与所述压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底板的侧边延伸出一个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压板侧壁之间形成一个折边入口,所述底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沿着所述折边入口留有空隙,所述折边板处于底板的上方,所述折边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底板下端设置有用于传送所述内袋的传送辊组。本实用新型能够准确折边、提高劳动效率。

CN 205970157 UCN 205970157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圆筒编织袋的内袋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压板、折边板以及安装板,所述底板、压板、折边板均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压板处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所述底板与所述压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底板的侧边延伸出一个挡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压板侧壁之间形成一个折边入口,所述底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沿着所述折边入口留有空隙,所述折边板处于底板的上方,所述折边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底板下端设置有用于传送所述内袋的传送辊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编织袋的内袋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辊组包括传送辊和过渡辊,所述传送辊设置在折边装置的一端、所述过渡辊设置在折边机构的另一端,所述过渡辊包括过渡轮和过渡轮轴,所述过渡轮包括多个,所述过渡轮可活动的套设在所述过渡轮轴上,所述传送辊包括第一传送轮和第二传送轮,所述第一传送轮和第二传送轮对合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编织袋的内袋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形状为沿端部至折边入口处逐渐增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编织袋的内袋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板靠近所述折边入口的一端设有倾斜的导向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编织袋的内袋折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另一端可活动的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横杆上设有滑槽、螺钉,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螺孔,螺钉从滑槽中合适位置穿过并与所述螺孔连接。

2

CN 205970157 U

说 明 书

一种圆筒编织袋的内袋折边装置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双层包装袋的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圆筒编织袋的内袋折边装置。

背景技术[0002]编织袋是以塑料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包装袋,编织袋用途很广,主要用于各种物品的盛装和包装用,在工业、农业、运输业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制作编织袋的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编制、制袋而成。由于编织袋是经纬编织而成,其防潮、防漏等效果差,其内盛装的货物特别容易变质、损坏,在编织袋内套一层内袋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如果内袋比编织袋小,在盛装货物后内袋将处于张力状态,内袋容易破裂,因此一般内袋应相对编织袋较大,目前,在编织袋内套一层较大内袋(内膜),基本上都是由人工通过模具套入编织袋,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操作人员在此情况下工作容易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折边、提高劳动效率的内袋折边装置。[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筒编织袋的内袋折边装置,包括底板,压板、折边板以及安装板,所述底板、压板、折边板均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压板处于所述安装板的上端,所述底板与所述压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底板的侧边延伸出一个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压板侧壁之间形成一个折边入口,所述底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沿着所述折边入口留有空隙,所述折边板处于底板的上方,所述折边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底板下端设置有用于传送所述内袋的传送辊组。[0006]优选的,所述传送辊组包括传送辊和过渡辊,所述传送辊设置在折边装置的一端、所述过渡辊设置在折边机构的另一端,所述过渡辊包括过渡轮和过渡轮轴,所述过渡轮包括多个,所述过渡轮可活动的套设在所述过渡轮轴上,所述传送辊包括第一传送轮和第二传送轮,所述第一传送轮和第二传送轮对合设置,作业时,已经折边的内袋夹置于所述第一传送轮和第二传送轮之间。[0007]第一传送轮和第二传送对合设置形成过渡辊,内袋夹置在第一传送轮和第二传送轮之间,实现内袋的传送,多个过渡轮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过渡轮轴上,这种结构在传送内袋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内袋与过渡轮之间接触面大,导致传送过程中,内袋受到的张力也过大,从而容易损坏内袋,也不利于折边,同时,因为将内袋通过多个可活动的过渡轮传送,能够减小传送轮与内袋之间的张力,从而更好的保护内袋不被破坏,同时可以根据内袋的宽度,灵活的调整在过渡轮轴上安装过渡轮,从而更好的优化内袋的传送过程。[0008]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形状为沿端部至折边入口处逐渐增大,大致呈三角形,这样使

3

CN 205970157 U

说 明 书

2/4页

得内袋在进入到折边入口的过程中有一个导向的作用,方便内袋的折边。[0009]优选的,所述折边板靠近所述折边入口的一端设有倾斜的导向角。[0010]通过导向角使得内袋经过折边入口以后与折边板接触时,能够更方便使得内袋继续推动,同时因为该导向角为倾斜角,使得内袋与折边板接触时不会因为折边板时直角而容易刺破内袋,保护了内袋在折边过程中不容易损坏。[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另一端可活动的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横杆上设有滑槽、螺钉,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螺孔,螺钉从滑槽中合适位置穿过并与所述螺孔连接,通过选择滑槽中的合适位置,可以达到调整折边入口间隙宽度的目的。[0012]本折边装置只是起到内袋一边折边的作用,如果需对内袋两边同时进行折边的话,即使用两折边装置对称配置。[00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将内袋从底板与压板之间的间隙穿入,然后进入到折边入口,持续推动内袋朝前运动,内袋进入折边入口后,内袋的边会向上翻折,当内袋继续推动时,折边板与压板之间形成空隙,这样内袋在沿着折边槽一直到尽头以后,这样就能实现内袋的一个翻边过程,同时因为内袋的下端设有传送辊组,因此在推动内袋时也比较省力,这种内袋的折边过程不需要复杂的折边操作,提高了内袋的折边效率,节省了劳动成本,同时使用该折边装置能够使得内袋的折边更加标准。[0014]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边装置结构示意图;[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边装置正面示意图;[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边装置俯视图;[0018]图4是图3中A-A剖面图;[0019]图5是图3中B-B剖面图。[0020]其中,1、底板,11、挡板,12、折边入口,13、折边槽,2、压板,3、折边板,4、安装板, 5、传送辊组,51、过渡辊,511、过渡轮,512、过渡轮轴,52、传送辊,521、第一传送轮,522、第二传送轮,6、横杆,61、滑槽,62、镙钉。具体实施方式[002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00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4

CN 205970157 U

说 明 书

3/4页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00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0024]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圆筒内袋的内袋折边装置,包括底板1,压板2、折边板3以及安装板4,所述底板1、压板2、折边板3均安装在安装板4上,所述压板2处于所述安装板4的上端,所述底板1与所述压板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底板1的侧边延伸出一个挡板11,所述挡板11与所述压板2侧壁之间形成一个折边入口12,所述底板1与所述安装板4之间、沿着所述折边入口12留有空隙,所述折边板3处于底板1的上方,所述折边板3与所述底板1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底板1下端设置有用于传送所述内袋的传送辊组5。[0025]具体的,传送辊组5包括传送辊52和过渡辊51,传送辊52设置在折边装置的一端、过渡辊51设置在折边机构的另一端,过渡辊51包括过渡轮511和过渡轮轴512,过渡轮511包括多个,过渡轮511可活动的套设在过渡轮轴512上,传送辊52包括第一传送轮521和第二传送轮522,第一传送轮521和第二传送轮522对合设置。[0026]第一传送轮521和第二传送轮522对合设置形成传送辊52,作业时,已经折边的内袋夹置于第一传送轮521和第二传送轮522之间,实现内袋的传送,多个过渡轮511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过渡轮轴512上,这种结构在传送内袋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内袋与过渡轮之间接触面大,导致传送过程中,内袋受到的张力也过大,从而容易损坏内袋,也不利于折边,同时,因为将内袋通过多个可活动的过渡轮511传送,能够减小过渡轮511与内袋之间的张力,从而更好的保护内袋不被破坏,同时可以根据内袋的宽度,灵活的调整在过渡轮轴512上的过渡轮511,从而更好的优化内袋的传送过程。[0027]其中,压板2的形状为沿端部至折边入口12处逐渐增大,大致呈三角形,这样使得内袋在进入到折边入口12的过程中有一个导向的作用,方便内袋的折边。[0028]其中,折边板3靠近折边入口12的一端设有倾斜的导向角,通过导向角使得内袋经过折边入口12以后与折边板3接触时,能够更方便使得内袋继续推动,同时因为该导向角为倾斜角,使得内袋与折边板3接触时不会因为折边板3时直角而容易刺破内袋,保护了内袋在折边过程中不容易损坏。[0029]其中,所述安装板4上设置有横杆6,所述横杆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另一端可活动的固定在所述安装板4上,所述横杆6上设有滑槽61、螺钉62,所述安装板4上设置有螺孔,螺钉62从滑槽61中合适位置穿过并与所述螺孔连接,通过选择滑槽61中的合适位置,可以达到调整折边入口12间隙宽度的目的。[0030]作业时,内袋袋口面向折边入口12,内袋的侧边在折边入口12由压板2下方经过压板2与底板1之间的间隙穿入到底板1上方,内袋的侧边向上翻折于底板1上方;将内袋继续向前拉,内袋侧边边缘将经过折边板3倾斜的导向角,沿着压板2与底板1侧壁所形成的导向槽13前进,同时,内袋袋体也沿压板2与底板1之间的空隙,进入到安装板4与底板1之间、折边板3与底板1之间形成的空隙前进;最终将已经折边的内袋夹置于在第一传送轮521和第

5

CN 205970157 U

说 明 书

4/4页

二传送轮522之间。当第一传送轮521和第二传送轮522之间进行传送作业时,内袋将保持为折边形状被送入作为外袋的编织袋。[0031]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虽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圆筒编织袋的内袋折边装置,但外袋并不限于编织袋,可以是其它材质的袋体,因此,本实用新型名称中的圆筒编织袋并不构成对外袋材质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6

CN 205970157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7

CN 205970157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图3

图4

8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5

9

CN 205970157 U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