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胃癌切除手术临床效果比较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胃癌切除手术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胃癌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癌,试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肿瘤根治性及医疗费用。结果:试验组切除标本长度为(12.36±3.07)cm;试验组清扫第一站淋巴结数量、第二站淋巴结数量、淋巴结总数量分别为(6.88±4.59)、(9.31±5.32)、(26.05±7.78)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费用低于试验组(P<0.05),对照组药费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对照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多于试验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切除术能够有效切除癌细胞,同时能够有效进行淋巴清扫,具有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少于传统开腹手术等优点,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占全部肿瘤死亡率的20%左右[1],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胃癌手术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历史,以其特有的微创优势成为胃癌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2],该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使用腹腔镜治疗胃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124例胃癌患者进行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胃癌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7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胃癌的患者124例,其中男91例,女33例,年龄37~69岁,平均(51.03±14.27)岁,肿瘤位置:胃底贲门部17例,胃体52例,胃窦部53例,皮革胃2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22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活检确认为胃癌,术前通过CT、钡餐检查明确病情分期,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脏器转移,排除全身状况不良,严重心、肺、肝及肾脏疾病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将12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手术史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取平卧位,采用腹正中15~20 cm切口,切口绕脐,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腹膜腔转移及种植情况的探查,从而决定手术切除范围,根据胃癌手术要求分离大网膜,阻断胃周动、静脉血液循环,清除淋巴结,行远端胃手术的吻合及消化道的重建[3]。

1.2.2试验组术前患者留置胃管和导尿管,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取头低足高位,CO2气腹压力1.6 kPa,脐下1 cm置10 mm trocar,进入30度镜作为观察孔,双侧肋缘下锁骨中线外侧2 cm各置入5 mm trocar,左侧锁骨中线脐水平下3 cm置入5 mm trocar,在其对称位置放置12 mm trocar。探查及淋巴清扫等方法同对照组。依次缝合腹壁上的切口,重新建立气腹并冲洗,腹部留置引流管,逐层缝

合各个穿刺孔[4-5]。

1.3观察指标(1)肿瘤根治性指标:切除标本的长度、第一站淋巴结、第二站淋巴结及总淋巴结清扫数目;(2)住院费用:包括手术费用和药费;(3)术后恢复指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肿瘤根治性比较试验组切除标本长度为(12.36±3.07)cm,试验组清扫第一站淋巴结数量、第二站淋巴结数量、淋巴结总数量分别为(6.88±4.59)、(9.31±5.32)、(26.05±7.78)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比较对照组的手术费用为(9016.85±855.66)元,试验组的手术费用为(12862.77±2688.29)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药费为(8055.24±2352.63)元,试验组为(4698.22±1899.56)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对照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多于试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x±s)

组别 肛门排气时间(d) 进流质饮食时间(d) 住院时间(d)

对照组(n=62) 4.56±0.63 5.26±0.55 15.82±5.66

试验组(n=62) 3.52±0.41* 4.22±0.71* 12.11±2.85*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随着腹腔镜的广泛应用,外科医生对腹腔镜的操作技术越来越熟练,同时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日本Kitano等回顾性分析、研究报道了18个外科中心1993-2002年1491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认为腹腔镜治疗胃癌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5年生存率可达到99.20%[6]。腹腔镜手术不改变传统开腹手术的手术方式,仍然进行分离大网膜,阻断胃周动、静脉血液循环,清除淋巴结等,腹腔镜是利用腔镜器械在腹腔内进行操作,减少了对肿瘤的触碰,避免了肿瘤的转移。腹腔

镜的手术具有费用虽然高于传统开腹手术费用,但由于微创手术术后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明显减少了用药的费用,使得总费用与传统手术相差不多,患者容易接受。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切除标本长度为清扫第一站淋巴结数量、第二站淋巴结数量、淋巴结总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费用及药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试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与传统手术具有相同的切除癌细胞及淋巴清扫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 刘权溢,阮荻行,林灼怡.腹腔镜与开腹胃癌切除手术的对比研究[J].现代医院,2011,11(7):30-32.

[2] 陈赛云,林芳.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10,32(1):144-145.

[3] 石国豪,陈平.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0,13(9):716-718.

[4] 黄顺荣,王卫星,徐胜,等.腹腔镜与开腹胃癌全胃切除术后围手术期疗效比较的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3):382-384.

[5] 林烈文,朱畅,潘凯,等.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同期临床对比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9):953-955.

[6] 丁祥飞,卢榜裕.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远期疗效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J].微创医学,2008,3(5):437-440.

(收稿日期:2012-02-17)(本文编辑:李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