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种类、基本要素和造景手法。
2、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及精神内涵。
3、学会欣赏中国古典园林。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感受、思考,以讨论的方式学习基本知识,并自己建立各知识环节
间的内在联系,生成并表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之美、空间之美、人文之美。
2、愿意走进中国古典园林,愿意带着一颗安静的心,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内涵。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出示课件
问题一:你们看到了什么?
问题二:这些亭子、山石、芭蕉构成了什么?
问题三:这个庭院是哪个国家的?
出示文字“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国庭院,明轩”。
教师对明轩做简单说明后提问:大都会博物馆为什么要将中国庭院收入其中?中国古代建筑确有独特的风格,但为什么不展示民居、宫殿、寺庙,而独独选取园林呢?中国古典园林究竟魅力何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中国古典园林的赏析之中。
学生回答:芭蕉、游廊、亭子、山石等。
学生回答:中国
二、发展阶段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出示颐和园、北海公园、苏州园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将其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教师再补充寺观园林的图例,讲明中国古典园林的三个种类。
俗话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我们今天就重点分析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私家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
1、下面我来讲一段起因,看看谁能为它后续上结果。当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后,他们完全生活在自然荒野之中。后来为了遮风避雨,防止野兽侵袭,就开始为自己建造居住场所,于是人们开始居住在一个隔离于自然之外的人为空间之中。可是他们又发现他们的生活无论是畜牧、嫁墙还是桑蚕都离不开自然,于是……
2、所以在园林中我们一定会看到什么?
3、出示图片,明确园林基本要素的内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自然之美
教师请学生根据课件中的中西古典园林(法国古典园林、苏州园林)的图片,比较分析它们不同的风格特点。
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板书“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二)移步换景,别有洞天——空间之美
1、教师:追求自然之美的苏州园林是否需要人工修造?
教师讲述《红楼梦》中大观园的修造过程,先由造园大师设计图纸,再由工匠按照图纸施工造园。
布置作业:去看看苏州园林吧,虽然游人如织,但竹影白墙依在,只要心里有,景就在。
1 2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