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劳动力文化素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2020-10-30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2012年5月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May.2012 第31卷第3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1.3l No.3 劳动力文化素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胡小红t,2 (1.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重庆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永川402160) 【摘要】文章应用灰色关联度的数量方法,比较了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劳动力文化素质存量等因素对经济增 长的作用,得出:我国劳动力文化素质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义务教育比高等 教育更为明显。 【关键词】劳动力文化素质存量;经济增长;灰色关联方法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004(2012)03—0057—03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类资源中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它的开发与 利用关系到其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特别 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三方面,其中人口素质已 成为当前理论界的研究重点,而人口文化素质又是人口素质的核心。文化素质 的高低对人口控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推广等有重要意义。目 前学界主要从人口受教育年限和教育投入角度来研究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增 长的关系。如:胡永远分别测算了教育投入和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对总产出的贡 献率,认为人力资本只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而非充分条件_1]:舒尔茨在计算 人力资本时,把单位人力资本存量定义为人均受教育程度乘以对应教育程度 的经费投入(包括国家经费和家庭经费投入) ]。世界银行的调查显示:劳动力 受教育的时间每增加i年,GDP就增加9%口]。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源文化素 质的贡献很大.小学比文盲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l:L/b学可提高生产率 65%,大学比初中可提高235% ̄ 。国外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与教育投资成正比。 在这些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项研究应用灰色系统的方法分析我国1995年以 来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 一、劳动力文化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劳动力文化素质通过高水平的科研、技术、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 收稿日期:2011-12—01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基于两翼农户万元增收的森林碳汇发展研究(项目 号:2010QNJJ0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胡小红(1977-),女,重庆南川人,讲师,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研究。 57 响。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为科学文化、生产技 术、生产经验的国际交流提供了可能性,有利于先 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应用,有利于各国生产力的 发展,有利于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科 技进步,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同样的生产量,需 要更少的劳动力,部分劳动力被资本所代替。这样 一来,劳动力供给增加,原有技术水平劳动力的工 资下降,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影响消费和投资增 长,最终影响经济增长。如果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较 高.就能顺利地适应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全 面提高生产力水平。劳动生产率全面提高,劳动力 工资水平也能得到全面提升,资本和劳动力更高 效地结合。国民经济就能实现螺旋式上升。从而实 现经济的长期增长。技术革新来自于高等教育和 国家科研投入.而技术推广离不开广大就业人口 的文化素质提高,资本产出率和劳动产出率的提 高均内生于技术进步,也即根源于人口素质的提 高(尤其是人口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这将是我 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 内容。 因此。全面研究我国劳动力文化素质存量与 就业人口、物质资本存量、劳动力工资水平、人均 资本存量、劳动产出率、资本产出率、经济增长率 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助于我们认识我国近1O年的 经济增长中提升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的贡献。 二、人力资源开发影响经济增长 本项研究选择实际GDP增长率、实际物质资 本增长率、就业人口增长率、劳动力文化素质存量 增长率、实际人均工资增长率、人均资本存量增长 率、资本产出率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等8个 指标研究人力资源开发影响经济增长。资料数据 来源于统计年鉴(1995--2005)。 劳动力文化素质存量采取张莉的“人力资源 文化素质存量指数”_5],该存量指数由成人识字率、 就业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就业人口中受过中等 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3个指标组成。 灰色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灰色关联分 析 ]。灰色关联是根据各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 程度来衡量因素之间关联程度。我们采用灰色关 联度的方法进行分析。 设 ={Xo, 1, 2,…, }为关联因素集。XO={ o (1),Xo(2),Xo(3),…XO(n)}为母因素数列,Xi= 58 (1),Xi(2), (3)…,翰(凡)}为子因素数列,i=i,2, …,m。 因为XO,批均为离散的时间数列,作一次累减 生成.即相当于求其所在曲线在不同时点的斜率。 yo( +1)= o( +1) o( ),yi(t+1)= ( +1)一 (t), t=l,2,3,…,n一1 设 。和托表示序列XO,麓的序时平均数,即: o= xo( } 拄1'2'3,…,n 设 。和舐 分别表示 。,筏的标准差。即: 8Xo=、y/ n∑t=l( t) ) ,舐F、/} ( t) ) r{N,0( ),Xi( )}=sign{yo(t+1),yi( +1)} 1 /=1( >0) 其中signx=/=0(x:0),仁1,2,3,…,n一1 \=一1(x<0) r( 舰): ∑r( 。(f),筏(£)) 灰关联度r(xo,xi) ̄TU-角矩阵: 实际GDP 1.00 实际物质资本 一0.07 1.00 就业人口 一0.06—0.33 1.00 人口文化素质存量0.05—0.07—0.20 1.00 实际人均工资 一0.17 0.24 0.17—0.37 1.00 人均资本存量 一0.08 0.97—0.34—0.08 0.24 1.00 资本产出率0.23—0.61 0.27—0.12 0.00—0.60 1.00 劳动生产率0.97—0.06—0.07 0.04—0.17 0.08 0.23 1.00 从以上三角矩阵可知,与我国实际GDP增长 率关联性最大的因素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关联系 数高达0.97),其次为资本产出变动率(关联系数为 0.23);而物质资本和就业人口的变动率与实际 GDP变动率之间的关联性分别为一0.07和一0.06,劳 动力文化素质存量与实际经济增长率的关联性相 对较低,仅为一0.05。这说明我国近l0年与经济增 长率的变动趋势一致性较大的除物质资本和就业 人口的变动外,还有更为重要的其他因素。按照内 生经济的理论假设,这种其他因素可能表现为技 术进步、市场因素、结构优化等。其中技术进步的 定义包括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方法和生产设备的 进步,也包括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这两个方面 均能使相同劳动数量下,资本的产出增加:或者相 同资本水平下,劳动产出增加。 (--)我国就业人口文化素质存量的变动率与 根据以上研究可知:实际人均工资的变动率 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关联性最大.但是劳动生产 率和实际人均工资的变动速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没能实现同步变动。实际人均工资的平均增长率 为11.16%,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9.44%。 实际人均工资的变动率与就业人口文化素质 存量的变动率相关性最大.实际人均工资和人口 文化素质存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16%和 1.05%.工资的涨速明显高于人口文化素质存量。 对于单个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而言。劳动力文化 素质越高.其投入就越高,劳动力的成本就相应越 高,理论上应该有更高的工资水平作为回报。工资 的提高有利于劳动者进行再培训、再学习,或有利 于下一代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人口的文化素 质和工资应该是互相促进.相对统一的。将就业人 口的识字率、平均受教育水平和文化层次结构分 别对GDP总量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到的关联性 系数分别为O.59、O.61、0.22,可见三者都与经济增 长正相关.但文化层次结构与平均受教育水平的 关联性很小.说明我国目前的初等教育(小学及初 经济增长率的关联性并不大,但其中识字率和平 均受教育水平相对于中高等教育而言.关联性较 大,说明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初等教育(小学 及初中9年义务教育)在我国过去10年的发展中 作用更大,应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 (三)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增长虽然不是经济 增长的主要原因,但它通过影响工资和劳动生产 率对我国经济增长起着间接重要作用,有利于我 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永远.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一个实证分析[J].经济 科学,2003(1):54. [2] [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31 李京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得国际经验[J].中外管理 导报,1996(5):36. [4]黄津孚.现代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人 民日报出版社.1994. 『5] 张莉.我国人力资源文化素质存量测量及经济分析 [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04. [6]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 出版社.1990. 中9年义务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更大,这 和我国目前农业水平、制造业水平、传统服务业水 平现状基本一致。 [7] 康建英.河北省经济增长中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作 用核算[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2):32. 四、研究结论 (一)我国经济增长中,物质资本的投入起了 很大的作用.但经济增长率却与物质资本的增长 率相关性甚小,而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相关性 很大.说明我国现阶段仍处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 式向集约型的转变过程中。 [8]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迈向人 力资源强国『M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 杨萍.人力资源经济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 [10]陈静.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北 京:中央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2002. 责任编辑:黄维宪 An Analysis of Labor Cultural Quality to Economy Growth HU Xiao-hong (Ecomomy and Management School,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nts and Sciences,Yongchuan,Chongqing 402160,China) Abstract:This antiele uses grey relative model and compares material capital,laber amount and labor cultural quality to econo— my grouth.Therefore,the labor eulturM quality howe camparable weak function to economy growth.Compulsony education OCCU— pies an obvious position in economy gravth compccned to high education. Key words:labor cultural quality;economy growth;grey relative model 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