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午夜行思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午夜行思

夜里的钟声响过,分针便离开了时针的怀抱,校园的路上,只有我的脚步,在叩问白日的喧嚣,

天上的月亮本来是十分晴朗的,但是后来起了点风,扫来几片薄云堆在月亮的前面,月光便暗淡了许多。墨蓝色的天空里,零零碎碎地散落着几颗星星,我努力的想象,却始终拼不出来任何一个物体的形状。视野的尽头,天空被看不见的城市灯火渲染成暗黄,同那深沉的黑色群山拘谨地衔接着。我收拢目光,那群山的浓厚的黑色便渐变着向我涌来,而当它到达我脚下的时候,就成了躺在地上的路灯蛋黄色的光。我走在路上,只有这路上的几盏灯火和围着灯火起舞的黑色飞蛾的陪伴。周围撤下了所有的喧嚣,我分明听见,飞蛾翅膀振奏出的一首神秘的歌。

至于我身处此地的原因,我本来是知道的,但后来不知怎的就模糊了,最近总是这样,总感觉身旁的人和事薄薄的像抓不住的云。我有试着去抓取残余的记忆,但感到如大海捞针般困难,所以我索性就放弃了,任凭自己毫无目的毫无方向的走在这校园的道上。夜终究是黑的,尽管天上还有月亮,地上还有路灯。所有的东西都被烙上了黑的印,至于他们是被黑夜强制的吞噬,还是满怀欣喜的皈依于黑夜,我不得而知。教学楼是彻底地看不见了,图书馆就着这几盏灯也只留下了一个黑色碉堡的轮廓。路灯扩展了我的视野,树叶不再有喜人的青绿,而是被路灯与黑夜调和成了一种难以名状的颜色,花儿也不再有白日里绚烂的火红,倒是更接近与一种灰色,及至地上的小草,路边供人休息的长椅也都在保持自身的形状的同时改变了他们的颜色。

倏忽间,我陷入迷茫,在熟悉的事物中感到一种未知的陌生。仅是白天与黑夜的不同,事物便有了不同的面相,在形形色色之中,什么才是真的,而我的世界又究竟是怎样的一片景象。午夜的风好像知道我的困惑,拂着我的脸过去之后,我听见旁边叶子细细碎碎的声音,闻到了花依旧的香,在听觉与嗅觉的感知中,我又确定这树这花未曾改变,于是就舒了舒眉,但不多时,我又一想,既然眼睛是不可靠的,那么我们的耳朵和鼻子就肯定会给我们真理般的认知吗?我不知道!

绕过了图书馆,我走到了镜湖水旁。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柳树垂下的万条绿丝平躺在清澈的湖水之上,就像一位婀娜的少女在梳洗着她的秀发。几条鱼在水里欢快地游着的同时,谨慎地躲避着浮在水上竖直了脖子的两只白鹅。幸而喷泉未开,尚未搅乱这一湖的平铺的春阳,这个早晨便显得格外的清美。早晨,应该是昨日的早晨,我是来过这地方的,手里捧着一本新视野英语课本,将我所有的力气与希望,转化成一阵以英语为代码的读书声。但是现在,只有路灯长长的倒影在夜风里荡漾,暖阳,清水,绿柳,新燕,还有我那读书声,都已找不到蛛丝马迹,我觉得他们是存在的,但现在又在哪里呢?天上的月亮还在,但我在湖水里却没有发现她的倒影。记忆里昨日的旅程,有一种轰轰烈烈的感觉,但现在我所能切实感受到的,只是无边的虚境。

钟楼不经意间又响了一声,在我们的空间维度里,它代表凌晨一点。我追寻这钟声,想知道它到底去了哪里,但终究我是跟丢了。时间并不是人造出来的东西,所以它不可能被人类掌控。历史也只是作为时间片段,重复着一些摆脱不了终将湮灭的故事,而我们在这故事里或喜或悲地来来往往,末了也只是成为一抔灰土,抵不住风的吹散。一切都如梦如幻,如露如电,泡影般短暂的闪现。

我在镜湖旁停下脚步,坐下,躺下,仰视着夜空,感受着夜的黑色,风依旧在徐徐地吹,镜湖水依旧在细细地流,树还是在成长,花还是在绽放,路灯也还是如蜡烛般静静地光亮,在他们的运动里,我依稀听见了《心经》的讼音在我们的世界和我的心里回荡。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

在《心经》的颂声里,我在镜湖畔笑着睡去„„„

汉语09-2班 11094826 汪国庆 2011-4-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